相关试卷

  • 1、观察下图并回答问题:

    由上图可知,HCl与NaOH 的反应实质是 H+和OH-之间的反应,此反应可表示为: H++OH=H2O.像这种用实际参与反应的离子来表示反应的式子称为离子方程式.任何复分解反应都可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

    (1)、【练习】按照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HCl溶液与AgNO3 溶液反应:.

    HNO3 溶液与 Na2CO3溶液反应:.

    (2)、【归纳】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阴阳离子结合生成的反应.
    (3)、【应用】判断在水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H+ClCO32     b.H+Ba2+ClSO42     c.Cu2+Na+NO3OH   d.H+K+ClSO42

  • 2、例2 某学生为了证明某白色晶体是(NH4)2SO4 , 他设计了两步程序:

    第一步:为了证明铵根离子的存在,必需的操作步骤是 , 当观察到现象时,证明有铵根离子存在.

    第二步:为了证明硫酸根离子的存在,该同学设计了三种方案:①先加入 BaCl2溶液,再加稀盐酸;②加入过量盐酸酸化了的BaCl2溶液;③先加过量的盐酸酸化,再加 BaCl2溶液.

    你认为上述三种方案中最合理的一种方案是 , 简述理由

  • 3、 甲、乙、丙、丁4种常见物质,由氢、碳、氧、钠、钙5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
    (1)、甲俗称纯碱,其化学式为.
    (2)、乙是一种氧化物,遇水放出大量的热,乙的名称是.
    (3)、丙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1所示,请在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4)、如图2所示(夹持仪器略去,K1、K2均关闭),打开K1 , 待液体全部流下,立即关闭 K1 , 观察到产生大量气泡,且烧杯中丁的溶液变浑浊.充分反应后,打开 K1 和K2 , 使液体全部流入锥形瓶,瓶中无明显现象.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烧杯中溶液变浑浊的原因:

    ②取反应后锥形瓶中的溶液,测得pH=3,则该溶液中含有的溶质除 HCl外,还有.

  • 4、【科学探究】为探究碳还原氧化铜的最佳实验条件,用木炭粉和氧化铜的干燥混合物1~2.5g进行系列实验.

    【查阅资料】①氧化铜(CuO)为黑色固体.

    ②碳还原氧化铜得到的铜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氧化亚铜;氧化亚铜为砖红色固体,且能与稀硫酸反应:( Cu2O+H2SO4=CuSO4+Cu+H2O.

    【进行实验】

    实验1:取质量比为1:11的木炭粉和氧化铜混合物1.3g,进行实验.

    序号

    1—1

    1—2

    装置

    反应后物质的颜色、状态

    黑色粉末中混有少量红色固体

    红色固体有金属光泽,混有极少量黑色物质

    实验2:取一定量的混合物,用1—2装置进行实验.

    序号

    木炭粉与氧化铜的质量比

    反应后物质的颜色、状态

    2—1

    1:9

    红色固体有金属光泽

    混有少量黑色物质

    2—2

    1: 10

    混有很少量黑色物质

    2—3

    1:11

    混有极少量黑色物质

    2—4

    1: 12

    无黑色物质

    2—5

    1:13

    混有较多黑色物质

    【解释与结论】

    (1)、配平化学方程式:1C+CuO__Cu+CO2
    (2)、实验1—2中,证明产生了CO2的现象是.
    (3)、实验1的目的是.
    (4)、实验2的结论是.
    (5)、【反思与评价】

    实验2没有进行质量比为1:14的实验,理由是                       .

    (6)、为检验2—4的红色固体中是否含Cu2O,所需试剂是.
  • 5、为了探究氧化铜与碳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一定量氧化铜和碳的混合粉末,在不含氧气的高温条件下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结论,生成的气体产物一定是CO2.
    (1)、甲同学加热混合粉末时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粉末.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检验气体产物是CO2的另一种方法是: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石蕊溶液中,溶液变色.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不能证明反应的气体产物只有CO2 , 乙同学推测气体产物中可能还有 CO.请你从如图所示 A,B,C中选择实验装置,用于验证乙同学的推测.将所选装置的编号填入方框,并在方括号下写出相应装置内盛放的化学试剂.

  • 6、目前许多学校安装了直饮水机,其主要工作流程如图甲.

    (1)、①的作用是____.
    A、杀菌消毒 B、吸附杂质 C、蒸馏 D、过滤
    (2)、直饮水机使用方便:只要将它与自来水管网对接,截留清除水中的有害物质(如细菌等),便得到直饮水,直饮水属于(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 7、碳及其氧化物性质的应用.

    (1)、如右图所示,向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里投入几小块烘烤过的木炭,红棕色消失,说明木炭具有能力,其原因是木炭具有的结构.
    (2)、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应该使用碳素墨水,原因是                .
    (3)、将一定质量的金刚石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固体全部消失,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将生成的产物用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充分吸收并测定其质量,当金刚石的质量恰好等于时,则可证明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4)、在实验室里,检验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石灰水,而吸收二氧化碳常用氢氧化溶液,理由是.
    (5)、写出碳在高温时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 并计算要使80g氧化铜完全还原,需要碳的质量至少是?
  • 8、活性炭是一种高效的气体净化剂,能吸附有害气体 NO2.如图所示,A中充满了红棕色的NO2气体,向A 中加入活性炭并充分振荡,再将a与 b连接,打开 T 处弹簧夹,装置 A,B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

    B:.

  • 9、1879年10月,经过对1600多种材料进行几千次试验后,爱迪生制成了第一个可供使用的碳丝灯泡(灯丝由棉丝碳化后制成).碳丝通电后产生高温,在空气中立即烧断,这是因为(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所以碳丝灯泡必须抽成真空.

  • 10、用纯净的木炭粉末还原氧化铜粉末时,可发生的反应有:C+2CuO__2Cu+CO2

    C+CuO__Cu+CO. 

    现用1.2g木炭粉末还原10g氧化铜粉末,反应物刚好反应完全,则生成的气体产物是(     ).

    A、CO2 B、CO C、CO,CO2 D、Cu,CO
  • 11、由下列实验现象推断,黑色粉末可能是(    ).

    A、CuO和C B、Fe3O4和C C、MnO2 和CuO D、Fe和 CuO
  • 12、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烘干的木炭粉末与CuO粉末需混合均匀 B、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C、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产生的气体一定没有 CO
  • 13、碳既是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的元素之一,也是化石燃料的主要元素之一.碳在自然界的循环主要是通过下列哪种物质进行的?(     ).
    A、二氧化碳 B、单质碳 C、一氧化碳 D、甲烷
  • 14、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 15、石墨烯的发现者被授予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种“只有一层碳原子厚的碳薄片”的石墨烯,被公认为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薄、最坚硬、传导电子速度最快的新型材料,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它可以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制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石墨烯跟金刚石的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所以硬度都很高 B、石墨烯层由无数个正六边形构成,平均每个六边形占有2个碳原子 C、石墨烯是一种有机物,它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 D、将石墨剥离制成石墨烯发生了化学变化
  • 16、下列关于碳及碳的化合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石墨、金刚石、C60的物理性质不同,但都属于碳的不同单质 B、乙烯(X)的燃烧反应为X+3O2__2H2O+2CO2 则乙烯的分子式为 C、2H4C.含碳的化合物中甲烷、乙醇属于有机物,CO,CO2 则属于无机物 D、C6H6(苯)和C2H2(乙炔)中C,H原子个数比相同,但元素质量比不同
  • 17、某学习小组对过量炭粉与氧化铁反应产生的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1)、假设:该反应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设计方案:将一定量氧化铁在隔绝氧气的条件下与过量炭粉完全反应,测定参加反应的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查阅资料:氮气不与碳、氧化铁发生反应,可用来隔绝氧气.

    实验:

    操作步骤及实验现象

    简   答

    ①称取 3.2g氧化铁与 2g炭粉混合均匀,放入质量为48.48g的玻璃管中

    氧化铁与炭粉反应时过量

    ②加热前,先通入一段时间纯净、干燥的氮气

    其目的是

    ③对玻璃管加热,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该现象说明

    ④完全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称得玻璃管和固体的质量为52.24g

    数据处理:经计算参加反应的碳元素的质量为0.48g,氧元素的质量为0.96g.

    (2)、结论:根据数据处理的结果,得出的假设不成立,理由是.
    (3)、问题探究:出现这种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18、在密闭容器中盛有6g碳和12g氧气,加热使它们充分反应,最后容器中的气体应该是(     ).
    A、CO2 B、CO C、CO2和CO D、CO2和O2
  • 19、下列物质或行为中的“碳”,主要不是针对碳单质的是(     ).
    A、碳素墨水 B、打印碳粉 C、低碳生活 D、石墨碳棒
  • 20、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用木炭还原氧化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固体中氧原子的质量保持不变 B、反应后固体减轻的质量等于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 C、反应中消耗的氧化铜与碳的质量一定相等 D、反应中铜元素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逐渐变大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