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某同学用pH传感器测定稀硫酸滴入稀氢氧化钡溶液的过程中pH的变化,测定的结果如图所示。(1)、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发生的微观实质是。(2)、c点所表示的溶液中溶质为;(3)、在a点所表示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会显色。(提示:难溶于水)(4)、使用pH传感器的优点是。
-
2、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此时,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猜想】
(2)(A)溶质是和NaOH (B)溶质是 (C)溶质是与HCl【实验探究】
(3)小明从烧杯中取了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他排除了猜想(A),你认为他的理由是。(4)小华想用碳酸钠溶液来验证后两种猜想,请你帮他完成实验,填写以下表格:实验步骤
预计现象
预计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
猜想(B)正确
猜想(C)正确
通过以上探究,最后确定猜想(C)正确。
【反思与拓展】
(5)你认为上述烧杯内溶液如果未经处理直接倒入铁制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 -
3、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欲配制80g质量分数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1)、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g。(2)、称量时,氢氧化钠固体应放在(填“滤纸”或“烧杯”)中。(3)、下列说法或操作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A、配制该溶液时所需的玻璃仪器中不包括玻璃棒 B、用量程为100mL的量筒量取水 C、将称量好的固体倒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4)、在量取水的体积时,若采用仰视的方法读数,则所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填“偏大”或“偏小”)。(5)、某同学用蒸馏水润湿了的pH试纸来测定配制好的溶液的pH值时,他测得的结果会(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4、向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1)、a点所示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2)、a点所示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呈色。(3)、c点所示的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有。(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反应类型为反应。
-
5、某同学在实验探究中发现了一些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如图所示。(1)、①反应的指示剂是;②反应的金属单质是。(写名称)(2)、根据如图可以总结出稀盐酸的化学性质,其中②反应的方程式 , 反应后盐中金属元素化合价是。(3)、请你写出符合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假设④反应的盐是 , 则④对应方框中的现象是。(5)、⑤反应的实质:。
-
6、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都是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具有碱的通性。(1)、氢氧化钠固体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原因是(写反应化学方程式),所以在实验室应该保存。(2)、取少量氢氧化钾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搅拌。再滴入2滴酚酞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用手触摸烧杯壁,感觉发烫,所以氢氧化钾溶于水时(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3)、向盛有氢氧化钾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氯化铜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氢氧化钾具有碱的通性,原因是。
-
7、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 ℃。
(2)t2℃时,将70g乙的饱和溶液与30g水混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3)将t2℃时的甲、乙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的关系为:甲 乙(填“>”“<”或“=”)。
(4)甲中混有少量的乙。若提纯甲应采用的方法是 。
-
8、已知生活用品中厕所清洁剂的 , 厨房清洁剂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厕所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pH升高 B、厨房清洁剂中含有碱性物质 C、两者混合使用能提高清洁效果 D、厕所清洁剂可腐蚀铁制下水道
-
9、酸溶液中都含有大量 , 因此不同酸表现出一些共同性质,下列关于稀硫酸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A、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 B、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水 C、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D、能与锌反应生成氢气
-
10、下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 C、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D、t2℃时,将5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50g
-
11、如要将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需加入水的质量为A、50g B、40g C、100g D、45g
-
12、炎热的夏天,小林打开冰箱,从4℃的储藏室中拿出一杯内有少量蔗糖晶体的溶液m.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晶体消失了。得到溶液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时 m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室温下,n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蔗糖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D、m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n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
13、溶液对于自然界中的生命活动和人类生产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将下列物质分别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盐 B、蔗糖 C、苛性钠 D、花生油
-
14、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结合所学知识完善关联图中的内容:(1)、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本质是:① , 此过程发生了(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2)、通过水的分解与合成两个实验表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微观本质是②。(3)、天然水净化时,为得到纯水需要经历沉降、过滤、吸附、③等步骤,达到运用科学方法④物质的目的。
-
15、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视角是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1)、如图所示“
”和“
”表示不同原子。下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填字母代号,下同),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是。
(2)、0℃时,氢气、氦气(He)和氮气(N2)的分子运动示意图分别如下所示。【查阅资料】月球表面气体分子的脱离速率均为2.4km•s﹣1。当天体中气体的分子平均速率大于分子脱离速率的20%时,该气体会脱离天体逸散到宇宙中。
①由如图分析,分子运动平均速率最慢的物质是(填符号)。
②日出时,月球表面产生极微量的氨气(NH3),氨气是由氨分子(
)聚集而成的。画出氮原子和氢原子结合成氨分子的微观示意图:。
③月球表面因不能留住氢气、氦气等气体分子,所以不存在稳定大气,结合资料信息分析其原因。
-
16、
同学们通过学习水的知识,开展了以下基础实验和跨学科实践活动。
Ⅰ.探究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
【查阅资料】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可以增强导电性
【进行实验】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并记录现象
(1)通电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水电解器中漏斗内液面(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2)与b管相连的是电源的(填“正”或“负”)极。若b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为5mL,则a玻璃管收集到的气体约为mL。
(3)用燃着的木条检验a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如何检验b管的气体(写出操作过程及现象)。
【实验结论】
(4)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 在电解水的过程中,电能主要转化为能。
【实验反思】加入氢氧化钠固体质量不同,水电解快慢不同
【继续探究】
(5)分别向100mL水中加入不同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实验记录如表所示。对比三组实验,考虑课堂实验演示效果,选择实验(填实验编号)更合适。
实验编号
氢氧化钠质量/g
负极气体体积/mL
正极气体体积/mL
收集时间
A
0.50g
1.08mL
0.5mL
5分钟
B
1.01g
2.83mL
1.32mL
C
5.26g
8.16mL
4.06mL
【微观分析】
(6)如图是水分子分解的微观示意图,请补全横线上的模型图。
+。
(图中“
”表示氧原子,“〇”表示氢原子)。
Ⅱ.自制净水器
【取样分析】同学们取了运河水样,分析水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以及色素、异味、矿物质、微生物等。
【设计装置】大家将饮用水瓶和纱布、活性炭等组合成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水的净化。
(7)其中,装置制作较合理的是(选填“A”或“B”)。
(8)通过该装置净化后的水(选填“适宜”或“不宜”)直接饮用。
【总结反思】
(9)混合物分离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是(将序号排序)。
a.分析混合物成分
b.找到分离方法
c.寻找成分性质差异
(10)自制净水器净水材料的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写一条)。
-
17、
在“做实验”中“学化学”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
(一)如图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A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的标签要 , 细口瓶的塞子要 在桌面上。
(2)如图B所示,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 在试管口上方,不要接触试管。
(3)如图C所示,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
(4)如图D所示,试管洗涤干净的标准是 。
(二)“铜绿”是铜器表面锈蚀形成的绿色粉末,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易受热生成氧化铜(黑色粉末)、水和二氧化碳。某化学兴趣小组现按如图装置给试管中的铜绿加热,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5)标号为①的仪器的名称是 。
(6)向试管中加入铜绿时,先将试管 , 再将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直立。固定到铁架台上时,试管口应略倾斜,原因是。
(7)实验中④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
18、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分类标准不同所得分类结果也不同。(1)、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如图中的关系。(2)、现有物质:A.75%的酒精溶液B.氧化镁粉末C.汽水D.二氧化碳E.净化过的食盐水,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属于混合物的是。(3)、分离混合物常用的方法有:①沉降②过滤③吸附④蒸发⑤蒸馏,选择合理的方法分离下列混合物:A.从净化过的食盐水中获取食盐(填数字序号,下同)B.用海水制蒸馏水。(4)、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可归纳为两种思路,思路Ⅰ:除去不需要的物质;思路Ⅱ:取出我们需要的物质,用海水制蒸馏水是用其中的思路(填“Ⅰ”或“Ⅱ”)。
-
19、氢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安全高效的制氢和储氢是氢能成为主要能源的关键。(1)、我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长征系列火箭功不可没。液氢和液氧可用作火箭发射的推进剂,为火箭发射提供动力。写出氢气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2)、高压气态储氢是通过恒温高压将氢气储存在压力容器中,从微观角度解释此过程主要发生改变的是 。(3)、氢化物储氢是利用氢气与金属(如Mg) 反应生成金属氢化物(如MgH2),从而进行氢的储存,该过程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4)、活性炭具有很多的微孔结构,可用作储氢材料,这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5)、我国科学家实现了甲烷制氢的突破,在400℃条件下,将甲烷和水蒸气直接转化为氢气与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6)、氢气是理想的清洁能源,原因是 。
-
20、2024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1)、水的天然循环给陆地带来淡水。从微观角度分析,水循环主要通过 的运动引起的,从而实现水资源的自身净化和重新分配。(2)、某同学在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净化黄泥水:
①如图所示,操作中的一处错误是 ;仪器a的作用是 。
②过滤后得到的水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正确过滤后,展开滤纸,若灰色代表泥沙,则看到的情况最接近如图中的(填字母序号)。
A.
B.
C.
D.
(3)、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可以实现“一年四季不换水”依旧干净清澈,其中的奥秘源自于一个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的水循环系统(如图):①过滤器能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原理是依据物质各成分的 不同将其分离。
②臭氧能杀菌消毒,该过程发生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③水经过热板,提升到适宜比赛温度,从微观角度分析水分子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B.分子间间隔变大
C.分子变大
D.分子种类改变
(4)、下列做法不符合“中国水周”活动主题的是 (填字母序号)。A、实验室中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B、农业上以喷灌或滴灌形式浇灌(5)、如图图标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用一句话谈谈你对该标志的理解或得到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