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清远市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广西钦州港经济开发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教育局教研室2013-201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2012-201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肇庆市鼎湖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2016年广西钦州市中考化学试题
- 2015年广西钦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广西钦州地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考试试卷
-
1、宇东在陕西博物馆参观国宝“鎏金铁芯钢龙”。该文物以铁铸造内芯,铁上包铜,外层染金(鎏金工艺是先将金溶解在汞中制成金汞齐液态合金,将金汞齐涂在器物表面,然后加热去汞,冷却后在器物表面形成金膜)。整个龙身飞扬舒展,反映唐代高超的铸造工艺。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小题。(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文物铸造过程没有利用铜的延展性 B、该文物所含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u>Fe>Cu C、加热去汞过程中汞原子发生改变 D、该文物现今依然金光闪耀,主要是金化学性质稳(2)、沛明查阅元素周期表,得到的信息中错误的是A、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3.546,单位省略不写 B、一个银原子所包含的中子数约为71 C、一个金原子实际质量大于一个银原子实际质量 D、铜、银、金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3)、古代火法炼铜的过程。反应流程如图1,元素化合价变化趋势如图2,其中正确的是A、元素a和元素d属于非金属元素 B、元素c能组成的单质只有一种 C、不管木炭过量,元素d最终化合价为+4 D、选这四种元素组合得到不少于5种氧化物
-
2、为探究铁生锈的条件设计实验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试管B应加入煮沸后迅速冷却的蒸馏水 B、试管A、E和F对应的铁钉一段时间后生锈 C、对比试管E和F可说明食盐能加快铁钉生锈 D、对比试管A和C,可推知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
-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过滤分离盐水中的难溶性杂质
稀释浓硫酸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设计
选项
A
B
C
D
A、A B、B C、C D、D -
4、皓林同学在烹饪时发现,家中天然气气体复合检测仪屏幕如下图所示,结合表格信息,他最应该关注的物质是
民用燃气
天然气
人工煤气
液化石油气
主要成分
CH4
CO、H2、CH4等
丙烷和丁烷
爆炸下限(LEL)
5%
5%
1.5%
备注
空气中CO达到30PPM以上,人可能产生头疼等不适症状
A、CH4 B、O2 C、H2S D、CO -
5、劳动实践中遇到的某些问题可用化学知识解决。下列选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选项
劳动中出现的问题
解决方法
A
劳动工具生锈
用稀硫酸可以除锈
B
菠菜叶片整体发黄
可以施用钾肥
C
浇菜用的水中沙土太多
用纱布进行过滤
D
土壤酸性过强
用熟石灰进行中和
A、A B、B C、C D、D -
6、将55gKNO3固体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测得溶液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点对应KNO3的不饱和溶液 B、KNO3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减小 C、b和c两点对应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同 D、30℃时KNO3的溶解度为45.8g
-
7、下列符合实验操作要求的是A、边称量KNO3固体边吃零食 B、直接用手触摸溶液感知温度变化 C、操作时穿实验服并戴护目镜 D、实验后将剩余废液倒入下水道
-
8、均衡膳食能促进身体健康,在下列膳食搭配中,合理的选择是A、米饭、猪肉、鱼、鸡肉 B、米饭、瘦肉、鸡蛋、黄瓜、青菜 C、馒头、稀饭、鸡蛋、牛肉 D、玉米、白菜、青菜、萝卜
-
9、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生石灰Ca(OH)2 B、氧化铁FeO C、纯碱Na2CO3 D、氯化铝AlCl2
-
10、薄荷素油的有效成分之一是薄荷醇,化学式为C10H20O,可用作香水等的赋香剂,关于薄荷醇的说法正确的是A、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B、属于氧化物 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燃烧后产物中不可能有CO
-
11、智慧化学兴趣小组尝试自制薄荷素油并使用了如图所示装置,以下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采摘薄荷叶 B、清洗薄荷叶 C、粉碎薄荷叶 D、蒸馏获得薄荷素油
-
12、薄荷素油具有可燃性,以下适合在薄荷素油生产车间张贴的警示标识为A、
B、
C、
D、
-
13、氢气是清洁能源。硼氢化钠(NaBH)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固体储氢材料,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化学方程式为NaBH4+2H2O=NaBO2+4H2↑。(1)、氢气被称为清洁能源的原因是(2)、某工厂生产燃料电池需要12t氢气,理论上需要NaBH4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
14、学习了“常见的酸、碱、盐”后,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NaHCO3和NaOH的性质,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探究NaHCO3固体的稳定性
该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甲中(填实验现象)时,证明有水生成;乙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实验结论:NaHCO3固体受热能分解。【实验二】探究NaHCO3溶液的酸碱性
取少量NaHCO3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溶液变为浅红色。
实验结论:NaHCO3溶液呈性。
(3)、【实验三】探究NaHCO3溶液的稳定性常温下,在密闭容器(如右图)中放入盛有100mL蒸馏水的烧杯,开启CO2传感器,测得容器内CO2浓度基本不变;将蒸馏水换成100mLNaHCO3的稀溶液,开启CO2传感器,测得容器内CO2浓度增大。
用100mL蒸馏水做实验的目的是
(4)、实验三的结论是(5)、【实验四】数字化实验探究NaOH的性质常温下,取一定量的NaOH溶液,分成两等份。
向一份NaOH溶液滴入稀盐酸,用pH传感器测定该过程中的pH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曲线M。
向另一份NaOH溶液先通人一定量的CO,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X。再向溶液X中滴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同时用pH传感器测定pH变化,得到pH随盐酸体积(mL)变化曲线N(未在图坐标系中画出)。
溶液X的pH(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点的pH。
(6)、曲线N上横坐标为10时,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
15、纳米氧化锌是一种新型高功能材料。工业上利用锌浸出液(主要含ZnSO4、CuSO4 , 和CdSO4等)通过水热法制备纳米氧化锌,主要流程示意图如下:
已知:金属活动性顺序为Zn>Cd(镉)>Cu。
回答下列问题:
(1)、锌浸出液需先加酸调节pH,适宜加入的酸是(填“稀盐酸”或“稀硫酸”)。(2)、锌粉除铜、镉比锌粒效果好的原因是 , 除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锌粉除铜、镉的试验结果如右图所示。增加锌粉用量,铜的去除率不变,镉的去除率上升的原因是(4)、水热合成后,“反应器2”中的混合物经(填操作名称)、洗涤、干燥得到产品。 -
16、小明和小安同学在实验室选用下列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
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同学使用H2O2溶液进行实验。
(1)、仪器①的名称是(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II.小安同学使用KMnO4固体进行实验。在实验方案中,下列图标需要标注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4)、向试管中加入KMnO4正确的操作是(5)、氧气收集完毕,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的原因是 -
17、蛋雕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某项目式学习小组开展了制作“蛋雕”的活动。实施过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蛋壳裹蜡”是将蛋壳浸没在熔化的石蜡液中,然后取出、冷却,形成厚度适宜的石蜡保护层。此过程属于变化(填“化学”或“物理”)。(2)、蛋壳的主要成分为(填化学式)。小组同学在“蜡上作画”后,可选用(填“白醋”或“食盐水”)腐蚀蛋壳。(3)、石蜡一般在50~70℃熔化,“去除蜡衣”的合理方法是(填字母序号)。a.用砂纸打磨
b.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
c.置于80℃的热水中
(4)、作品完成后,合理处理使用过的石蜡的方法有(写出1点即可)。 -
18、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利用二氧化碳的新技术:。在密闭容器中加入CO2和H2模拟该反应,反应物的总质量、各生成物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0.28 B、X 的化学式为 CH4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D、容器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
19、不同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
20
40
60
80
溶解度/g
31.6
63.9
110
169
60℃时,将31.6g硝酸钾固体溶于100g水中得到溶液。下列关于该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1.6% B、再加入31.6g硝酸钾固体,不能继续溶解 C、冷却到20℃,变为饱和溶液 D、升温到80℃,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
20、由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将黄铜片和铜片互相刻画,铜片上出现划痕
铜的硬度大于黄铜
B
取一小片氢氧化钠固体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固体表面变潮湿
氢氧化钠易潮解
C
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某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该溶液一定含氢氧化钾
D
向充满二氧化碳的质地较软塑料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立即旋紧瓶塞、振荡,塑料瓶变瘪
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A、A B、B C、C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