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清远市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广西钦州港经济开发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教育局教研室2013-201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2012-201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肇庆市鼎湖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2016年广西钦州市中考化学试题
- 2015年广西钦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广西钦州地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考试试卷
-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1)、中国年味:“贴春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对联能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因为碳的化学性质(填“活泼”或“不活泼”)。“点炮竹”网红花炮“加特林”中添加高氯酸钾作氧化剂(K为价),求出该化学式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2)、中国科技:航母作为大型军舰,航行过程需要较强动力,提供这些动力的资源为汽油和核能,其中汽油是资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3)、中国节气:立春,是春之首,冰化雪消,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冰化雪消的过程属于(选填“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4)、中国民俗:火把节是彝族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将柴火架空的目的是。(5)、中国彩绘:兵马俑彩绘中发现了绝美的“中国紫”主要成分是硅酸铜钡;其中硅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氢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的生产和储存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目前制氢的方法主要有化石能源制氢和电解水制氢。由化石能源(煤、石油)制得的中含有 , 利用液氨的低温可将液化分离,从而获得纯净的氢气。电解水法制氢的能量转化如图所示。
氢气的储存有物理储氢和化学储氢。物理储氢包括加压储氢和吸附储氢。用物理方法将石墨进行剥离,得到的石墨烯可用于常温吸附氢气。锂氮化合物可用于化学储氢。
(1)、煤、石油、是目前人类使用最多的三大化石能源。(2)、写出电解水化学方程式: , 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3)、氢气被誉为未来最理想的燃料,原因是。(4)、利用液氮的低温能将与分离,从而获得纯净的氢气,该过程主要利用利用了与的不同。(5)、石墨烯是一种(填“单质”或“化合物”)(6)、将氢气压缩进储氢瓶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从微观角度解释)。 -
3、“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下列劳动实践,不是直接利用所给物质性质的是
选项
劳动实践
化学知识
A
用二氧化碳生产碳酸饮料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臭的气体
B
用竹炭去除汽车内的异味
竹炭具有吸附性
C
用氮气防止食品腐烂
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
用石墨制造受电弓滑板
石墨的熔点高,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
A、A B、B C、C D、D -
4、如图简易净水装置及制取蒸馏水简易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装置能得到纯净水 B、乙装置中蒸馏得到纯净水 C、乙装置中烧杯内水的作用是密封 D、甲装置位置b放的是活性炭,位置c放的是石英砂
-
5、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A.检验氢气纯度
B.探究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C.木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探究燃烧需要可燃物
A、A B、B C、C D、D -
6、电解水是空间站氧气的来源之一,下列关于电解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本实验需注意排气通风(图乙) B、左边试管收集的是 C、水中加入少量溶液以增强导电性 D、该过程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
7、锂离子蓄电池是“祝融号”火星车的能源设备。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 B、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C、属于非金属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
-
8、下列符号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A、H B、 C、 D、
-
9、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是金属的回收利用。废旧手机零部件有Sn、Zn、Cu、Au等金属,现要回收Au并制备ZnSO4晶体(ZnSO4·7H2O),其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ⅰ。Sn能与酸溶液反应生成+2价的锡盐;
ⅱ。0~600℃时,Zn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受温度影响较大。
回答下列问题:
(1)、将金属加入稀硫酸之前需进行粉碎处理,其目的是。(2)、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固体C的成分是(填化学式)。(4)、获取ZnSO4晶体的“系列操作”中包括:60℃时恒温蒸发浓缩、、过滤、洗涤、干燥。(5)、现有500kg含锌65%的废旧手机零部件,理论上可制得ZnSO4晶体kg。实际生产中按照以上工艺流程所得ZnSO4晶体的质量偏大,其原因是。 -
10、
中国的冶金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炼铁的技术臻于成熟,现代用高炉设备炼铁,如图a.
(1)加入的铁矿石是赤铁矿,在A区中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2)在生铁冶炼过程中,铁融合碳后,熔点(填“升高”、“不变”、“降低”)。
(3)炼钢的主要原料是生铁。在古代,人们将烧红的生铁反复捶打,在此过程中发生反应:(填化学方程式),使金属材料中的含碳量降低。
汉代晋葛洪《抱朴子内篇•黄白》中有湿法冶金术的记载,“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曾青”指硫酸铜。
(4)铁能够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铜,用(填化学式)溶液代替CuSO4溶液也可以制得铜。
(5)可从反应后的剩余溶液中回收FeSO4.在N2气氛中,从溶液中得到结晶(FeSO4·7H2O)并烘干,FeSO4·7H2O热脱水分解过程中测量的数据如图b,可知x=。(FeSO4·7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8)。
-
11、水是常见的溶剂。“果蔬洗盐”是一种果蔬清洁剂,某“果蔬洗盐”的部分标签如图1所示,配料中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取15g“果蔬洗盐”放入1kg20℃的水中,形成的溶液是NaCl的饱和溶液 B、任取“果蔬洗盐”溶液中的各部分,清洗果蔬的效果不一样 C、提纯含有少量Na2CO3的NaCl样品,可用溶解→蒸发→过滤的方法,其中过滤要在40℃左右进行 D、20℃时,NaHCO3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10%
-
12、部分含碳物质的分类与相应的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A、a可能是C60 B、b和c能相互转化 C、c能与水反应生成d D、c不能直接转化成e
-
13、为了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用普通铁钉;纯铁钉同时进行如图的四组实验,一段时间后,只在实验Ⅰ中观察到了红褐色的锈斑,其他均无明显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和II对比说明铁制品锈蚀需要H2O B、I和III对比说明铁制品锈蚀需要O2 C、I和IV对比说明普通铁钉比纯铁钉更容易锈蚀 D、II和III对比说明铁制品锈蚀需要O2和H2O
-
14、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镁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B.分别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过量的稀硫酸
C.在一密闭容器中,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
D.在盛有铁钉的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
A、A B、B C、C D、D -
15、认真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有关问题。
纳米海绵是一种新型环保清洁产品,具有网状多孔的结构,清洁过程中可以吸附物体表面的污渍。
纳米海绵不仅可有效清洁茶垢、油垢等,还是很好的吸油材料。经过改良的纳米海绵具有良好的吸油能力、循环利用性以及环境友好等特性,可用于解决海上石油泄漏造成的污染。科学家测定了纳米海绵对不同油品的吸收能力(吸油质量比越高,其吸油能力越强),结果如图1。吸油能力的差异性取决于油品自身的密度。油品密度越大,纳米海绵的吸油能力越强。
纳米海绵还具有良好的循环利用性。通过挤压,可将纳米海绵吸附的油品挤出,经洗涤干燥后再次使用。图2为两种吸油材料对泵油的循环吸收测试结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纳米海绵的性能会不断提升,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和生产。
(1)、纳米海绵的清洁过程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纳米海绵对柴油的吸收能力比对黑芝麻油的强,其原因是。(3)、由图2得到的实验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在实验研究范围内,随循环使用次数的增加,选(填“纳米海绵”或“细菌纤维素”)吸油更佳。 -
16、金属材料的应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A、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铁合金 B、铁制品生锈后没有回收价值 C、锡制成锡箔是利用锡的延展性 D、钛和钛合金被广泛用于火箭、导弹、航天器等
-
17、小明同学借助pH传感器监测溶液pH的变化情况来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如图是反应装置和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1)、按照如图的方式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钠,过程中能够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2)、a点时,锥形瓶溶液中的溶质有(填化学式)。(3)、已知锥形瓶盛有50g3.65%的稀盐酸,刚好到b点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50g,则该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4)、下列说法是同学们在分析实验数据时得出的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A、锥形瓶中盐酸的质量不断变小直至为0 B、实验过程中使用磁力搅拌器的自的是使盐酸和氢氧化钠充分反应 C、从a点到c点锥形瓶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一直在不断增大 D、实验过程中也可选用pH试纸验证反应的发生
-
18、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以金泥(含有、、等)为原料制备()和的流程如图所示:
琴琴同学查阅资料已知:
①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将含硫化合物转化为氧化物。
②热空气流充分加热的目的是将、转化为氧化物,并完全分离出烟尘。
(1)、“预处理”中会产生 , 若直接排放会导致。硫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如图,则对应图中点(填“甲”、“乙”或“丙”),已知丁中含铜元素,则化学式可能是。(2)、“过程Ⅱ”产生的固体a中,除外一定还有的物质是。(3)、“过程Ⅲ”分离的操作是 , 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是。(4)、“系列进程”中有一步是向滤液中加入过量铁粉,这一步发生化学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填“降低”、“不变”或“升高”)。(5)、烟尘可用溶液吸收,该反应生成偏锌酸钠()和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
生态富民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创新采用了“渔光互补”发展模式,化学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对渔光互补的工作模式、鱼塘水的成分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了项目式学习活动。
任务一:了解渔光互补模式
【信息检索】同学们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到“渔光互补”是在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发电,下方的水域则用于水产养殖,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发展模式。
【分析交流】
(1)光伏发电过程中发生了。(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任务二:检测分析鱼塘水质
【听取介绍】同学们来到“XX渔光互补示范园”参观,据专家介绍,水产养殖过程中需保证合适的水温、溶氧量和酸碱度。
【检测水质】
(2)同学们用对鱼塘水的酸碱度进行了检测。
【小组讨论】
(3)同学们继续测定了不同时间段内鱼塘水的pH,并根据测定结果绘制了相应图像。同学们分析,鱼塘水中溶有鱼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所以pH应该减小,但从清晨到中午,鱼塘水的pH却逐渐增大,其原因可能与水中藻类的作用有关。
任务三:探究鱼塘水的成分
【教师指导】老师告诉同学们:①鱼塘底部塘泥中的有机物分解易使水质酸性增强;②该鱼塘养殖鱼虾,需定期投入CaCl2为鱼虾补充钙质。
【猜想假设】同学们猜想:该鱼塘水呈酸性,且含有CaCl2。
【进行实验】
(4)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鱼塘水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
溶液变成红色
鱼塘水呈酸性
②另取少量鱼塘水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足量溶液。
, 一段时间后产生白色沉淀
且含有CaCl2
【反思评价】
(5)步骤②中产生白色沉淀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有同学对实验结论提出了质疑,理由是 , 同学们改进方案后重新进行实验,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任务四:展示项目研究成果
【成果分享】
(7)同学们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到“渔光互补”是一项具有发展潜力的高效生产模式,他们设计了板报进行宣传,请你与他们共同完成板报内容。
-
20、完成下列小题:(1)、实验室制备和收集氧气:
①图中所示仪器a的名称是。
②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备 ,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化学方程式为;若选D装置收集氧气,证明氧气已集满的操作是。
③用E装置收集并测量生成的体积,往往在集气瓶的水上加入一层油,其优点是。
(2)、家庭自制“发生器”。①动手实践:有同学在家自制氧气发生器。他用40g30%的过氧化氢溶液加g水配成浓度为6%的溶液,并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
②原理分析:图中左瓶用于制氧气,右瓶作用是湿润氧气,并便于观察。该方法的缺点是过氧化氢溶液常温下会 , 不易保存。
③查阅资料:过碳酸钠性质稳定、易保存,直接溶于水可制氧,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则X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