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甲、乙实验均用到了对比的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甲中试管用气球密封,可防止对空气造成污染 B、实验甲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C、实验乙能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与O2和H2O同时接触 D、实验乙中蒸馏水经煮沸的目的是尽可能排净O2
  • 2、下列实践项目与化学知识不对应的是

    选项

    实践项目

    化学知识

    A

    给自行车车链涂油

    可以防止金属生锈

    B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熟石灰显酸性

    C

    给水培绿萝施加氮肥

    氮肥可促进植物生长

    D

    用2个小球、1个大球制作水分子模型

    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A、A B、B C、C D、D
  • 3、香草酸(C8H8O4)是我国科学家从中药“桃儿七”中提取出的成分之一,有利于改善骨质疏松。下列关于香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B、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2 C、由三种元素组成 D、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 4、中科院成功研制出厚度仅为头发丝二十万分之一的二维金属材料,实现了包括铅、铋等二维金属的普适制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者均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铅的原子序数是82 C、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7.2g D、铋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09
  • 5、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说法正确的是
    A、H2中氢元素的化合价:H20 B、锰酸钾:KMnO4 C、2个氮原子:N2 D、氟元素:Fu
  • 6、化学和环境、材料、健康、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工业污水处理后才可排放 B、用塑料完全替代金属制品 C、多吃水果可以补充维生素 D、将过期食品归为厨余垃圾
  • 7、将100g碳酸钠溶液与100g氯化钙溶液充分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称得滤液(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190g。(过滤时滤液的损失忽略不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 , 请计算:
    (1)、反应生成沉淀的总质量为g。
    (2)、求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8、

    实验室有两瓶试剂,分别为待测液A、待测液B,已知一瓶是稀盐酸或稀硫酸,另一瓶是NaOH溶液或CaOH2溶液。同学们对待测液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1)小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A滴于pH试纸上,测出待测液A的pH约为3,则待测液A是溶液(填“酸”或“碱”)。
    (2)为进一步确定溶液中溶质成分,小明又做了四组实验。请你帮助他完善如表并分析:

    实验序号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所加试剂

    锌粒

    BaCl2溶液

    紫色石蕊溶液

    Na2CO3溶液

    现象

    待测液A

    产生气泡

    产生白色沉淀

    变红

    产生气泡

    待测液B

    无明显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变蓝

    无明显现象

    根据实验现象,可推测出待测液A是(填化学式)溶液。以上四组实验中,只根据其中一组的实验现象即可证明待测液B为NaOH溶液的是(填实验序号)。

    【质疑讨论】

    小强对实验二中待测液B产生白色沉淀的现象提出质疑,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待测液B已变质。

    【提出问题】NaOH溶液变质后,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

    (3)猜想一:NaOH、Na2CO3;猜想二:

    【设计实验】

    (4)小强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帮助他完善下表,得出正确结论。

    实验方案及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取少量变质后的NaOH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溶液充分反应,过滤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一成立

    步骤二:取少量步骤一中的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反思拓展】

    (5)解决同一个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上表步骤二还可以用下列(填字母代号)方案代替,产生其他的现象后,也能得到相同的结论。

    a.滴加CuCl2溶液       b.滴加盐酸溶液       c.通入CO2       d.加入铁粉

  • 9、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开展实验活动的学习。

    (1)、仪器①的名称为
    (2)、实验室若选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字母)。用D收集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 , 则已集满。
    (3)、实验室用F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根据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现象,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10、某废液中含有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铜和硫酸,初三化学兴趣小组欲从中回收铜和硫酸锌晶体。同学们按照实验目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请你协助完成详案:

    (1)、实验操作1的名称是
    (2)、加入的金属X是
    (3)、最后所得溶液中所含溶质是
  • 1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中国是“茶之国”,喝茶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茶叶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咖啡因(C8H10N4O2)是其中之一,咖啡因能溶于水,具有刺激心脏、促进血液循环及兴奋大脑等作用。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过程如图1所示。实验人员使用信阳毛尖、控制茶叶与水的质量比为1:75进行其他研究,结果如图2。

    咖啡因摄入过多容易刺激胃肠道,引起骨质疏松等,生活中应将其摄入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喝茶能提神的原因是
    (2)、图1中实验人员将茶叶变成茶叶末的目的是
    (3)、图2可知,当使用信阳毛尖、控制茶叶与水的质量比为1:75时,为使茶叶中的咖啡因充分溶解,最佳的浸泡时间和温度为
    (4)、生活中应将咖啡因摄入量控制在合理范围的原因是
  • 12、目前城市绝大部分家用燃气为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CH4)]。在点燃天然气等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进行。请写出甲烷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13、打铁花是一种民间传统焰火表演,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原理是先将生铁熔化成铁水,再将铁水在空中用力击打而形成“火树银花落,万点星辰开”的精彩场景。生铁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铁花冷却后得到黑色固体,写出生成该固体的化学方程式
  •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地球是一个美丽的“水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淡水仅占总水量的2.5%,其余是海水或咸水。海水淡化是解决人类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如图1所示。

    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有热分离法和膜分离法,热分离法利用蒸发和冷凝分离水与非挥发性物质,能耗大、成本高;膜分离法利用薄膜的选择透过性实现海水淡化,但现有薄膜的水通量低,应用受到限制。有科学家提出,给石墨烯“打上”许多特定大小的孔,制成单层纳米孔二维薄膜,可进行海水淡化。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1)、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排在首位的是
    (2)、观察图2,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工作原理中,水分子种类(填“改变”或“不变”)。
    (3)、提出爱护水资源的一条建议(填一种即可)。
  • 15、物质的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以下选项中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灼烧,闻气味

    B

    鉴别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

    滴加无色酚酞

    C

    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

    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D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

    点燃

    A、A B、B C、C D、D
  • 16、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C、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 D、单质是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 17、中国科学院首创室温制氢方案,化学方程式为CO+H2O__H2+C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三种氧化物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该反应前后所有原子数目不变 D、催化剂在该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
  • 18、磷肥可以促进农作物生长。下图为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磷属于金属元素 B、磷元素的符号为P C、磷原子的质子数为16 D、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g
  • 1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打开浓硫酸瓶塞:瓶口出现白雾 B、铁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C、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红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
  • 2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蒸发结晶 B、添加固体 C、量取液体 D、测定溶液pH
上一页 155 156 157 158 15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