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________。
  • 2、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稀土元素是指元素周期表中第IIIB族的钪(Sc)、钇(Y)以及镧系元素。这些元素的氧化物都不溶于水,外形像泥土,而且很稀少,因而人们喜欢称它们为“稀土元素”。稀土元素的化学性质较为活泼,若与其他元素结合,便可组成种类繁多、功能多样、用途广泛的新型材料,且性能会有较大提高,被称作当代的“工业味精”。稀土元素中镧(La)、铈(Ce)、镨(Pr)、钕(N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57   La

    138.9

    58   Ce

    140.1

    59   Pr

    140.9

    60   Nd

    144.2

    (1)、从材料中可得出,稀土元素的化学性质________。
    (2)、镧元素的质子数是________。
    (3)、从元素分类角度看,钕元素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 3、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患病时,应合理使用药物 B、大量摄入油脂有益于身体健康 C、用小苏打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 D、食用加碘食盐可预防贫血
  • 4、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一定是化学变化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 5、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单质:C60、钢铁 B、氧化物:CuO、干冰 C、混合物:空气、冰水混合物 D、盐:KMnO4、NaCl
  • 6、硫酸和盐酸是工农业生产中重要的两种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打开浓盐酸的瓶盖,可观察到有白烟产生 B、稀硫酸和稀盐酸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C、浓硫酸具有腐蚀性,因此在实验室中常用作气体的干燥剂 D、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来除铁锈
  • 7、溶液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以及医疗等领域都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液中的溶质只能是一种 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D、实验室里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
  • 8、火的使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或措施正确的是
    A、可燃物接触氧气即可燃烧 B、炒菜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C、图书、档案失火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D、用嘴吹灭蜡烛是因为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 9、“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国明确提出减排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关于碳单质及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物质 B、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C、CO2会导致温室效应,所以CO2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D、CO与某些氧化物反应可用于冶金工业
  • 10、微粒观是化学的基本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C、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D、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 11、今年我国将发射“神舟二十号”和“神舟二十一号”两艘载人飞船,NiFe2O4可作为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已知NiFe2O4中Fe为+3价,则Ni的化合价为
    A、+2 B、+1 C、+3 D、+5
  • 12、2024年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七届“中国水周”,其活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以减少水体污染 C、水体有自净能力,生活污水可以任意排放 D、自来水厂通常对天然水进行沉降、过滤、吸附、蒸馏等操作生产自来水
  • 13、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空气中的各种成分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医疗和科研等领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焊接金属时常用氧气作保护气 B、氮气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 C、氧气常常用于医疗急救 D、稀有气体可用于航标灯
  • 1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过滤 D、测溶液的pH
  • 15、火力发电厂常使用石灰石进行燃煤烟气脱硫,产生的硫酸钙可用于建筑材料。

    (1)、二氧化硫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酸雨用pH试纸测得的pH范围应为 , 会导致土壤的酸性增强,不利于
    (2)、“吸收塔”反应:2CaCO3+2SO2+O2=2CaSO4+2CO2 , 部分物质质量变化如图2。

    i.代表CaSO4的质量变化曲线是(填“a”或“b”)。

    ii.t3时吸收塔吸收了二氧化硫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iii.t1时,硫酸钙的质量m

  • 16、金属钴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具有重要用途。某炼锌废渣含有铜、铁、钴的+2价氧化物及金属锌。从废渣中提取钴的工艺如图(部分工艺及药品省略)。

    (1)、“酸溶”中,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2)、实验室若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则需要98%的浓硫酸g,稀释时应将缓慢注入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细口瓶和
    (3)、“沉钴”中,钴离子去除率越高,得到的产物钴含量越高。根据下图可知,温度应该控制在________。

    a.70-75℃       b.75-80℃       c.80-85℃       d.85-90℃

    (4)、“沉铜”中,CuSO4H2S反应,生成CuS沉淀和另外一种物质(填化学式),该物质可用于(填“酸溶”“沉铁”或“沉钻”)工序。
  • 17、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要探究Al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实验与探究】

    (1)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铁表面有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色;试管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该方案可以优化,(填“甲”、“乙”或“丙”)试管的实验是多余的;实验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拓展与应用】

    (3)去掉多余的实验,同学们将另外两支试管中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同一大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不溶物和滤液。为了探究不溶物的成分,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可向不溶物中加入稀硫酸。

    i.若无气泡产生,则不溶物的成分是

    ii若有气泡产生,则下列对不溶物的成分判断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一定含有Cu,可能含有Al、Fe       

    B.一定含有Cu、Fe,可能含有Al

    C.一定含有Fe,可能含有Cu、Al       

    D.一定含有Cu、Fe,不可能含有Al

    (4)实验C中,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着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铁球和铝球(ρ),此时杠杆平衡。将两球分别同时浸入mg5%稀硫酸中,直至两个烧杯中均无气泡留出。移走烧杯(悬挂球的线无损),发现两球的外形变化不大且无孔洞出现。

    ①一定空心的球是(填“铁球”或“铝球”)。

    ②最终,杠杆的(填“M”或“N”)端下沉。

  • 18、某化学兴趣小组以“气体制备”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1)、基础实验:实验室现有高锰酸钾、氯酸钾、二氧化锰、大理石、稀盐酸、稀硫酸。

    ①图中仪器①的名称为.

    ②实验室利用装置A制取O2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实验室制取CO2 , 根据现有药品,应该选用大理石和 , 所加酸溶液的量至少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实验室用装置C收集氧气,当水槽内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时,才开始收集。

    (2)、跨学科实践:制作“化学氧自救器”,“化学氧自救器”通常用于火灾逃生或其他缺氧环境内。

    【查阅资料】超氧化钾KO2为黄色固体,可分别与CO2H2O反应生成O2和白色固体,产氧效率高,适合作生氧剂。

    【原理分析】4KO2+2CO2=2K2CO3+3O24KO2+2H2O=4X+3O2 , 则X的化学式为

    【动手实践】设计并制作化学氧自救器,如装置D所示。使用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生氧剂由(填颜色变化)时,则基本失效。

  • 19、中国人自古就有喝茶的习惯,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以及多种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分别准确称取约3.000g七种茶叶,加入100.0mL100℃的超纯水浸泡30min,检测出铁元素的含量见下表。

    表1不同种类茶水中铁元素含量

    茶水种类

    龙井

    毛峰

    富硒茶

    子竹茶

    肉桂茶

    铁观音

    金骏眉

    含量μg/mL

    0.0039

    0.0141

    0.0104

    0.0164

    0.0872

    0.0165

    0.038

    泡茶方式对茶水中几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有较大影响.使用100.0ml.100的超纯水浸泡3.000g某种茶叶在不同时间、不同次数后,测得茶水中铜、铁、锌元素的含量如图1、图2。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茶叶中含有铁元素的量比较高,但茶叶中的铁吸收率极低达不到补充铁元素的效果,同时茶叶中的茶多酚还对铁元素的吸收具有阻碍效果,所以摄入补充铁元素的阶段不宜饮茶。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元素中,人体摄入量过低会引起贫血的是_____。
    A、 B、 C、 D、
    (2)、根据表1可知,相同条件下,茶水中铁元素含量最高的茶叶是________。
    (3)、根据图2可知,茶水中锌元素含量与浸泡次数的关系是________。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或“×”)

    ①泡茶时浸泡时间越长,茶水中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均越高。

    ②根据实验可知,泡茶时,浸泡时间以10-30分钟为宜,浸泡次数最好不要超过3次。

    ③茶叶中含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元素,所有人群都适合饮茶。

    ④茶叶中的茶多酚对铁元素的吸收具有阻碍效果,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

    ⑤100℃的超纯水浸泡茶叶,采用高温目的是提高茶叶中微量元素的浸出率和浸出速度。

  • 20、为探究硝酸钾的溶解性,进行了下图所示实验,结合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KNO3溶解度/g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A、①③中的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 B、②③中溶液的质量:②>③ C、①②③④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③ D、④中加入少量NaClNaCl可再溶解
上一页 119 120 121 122 12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