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镓在航天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镓元素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镓属于非金属元素 B、镓原子核内中子数为31 C、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 g D、一个Ga中含有的电子数为28
  • 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净水 B、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于工业炼铁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 D、氢氧化铝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 3、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A、生铁 B、冰水共存物 C、五氧化二磷 D、水银
  • 4、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下列成语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铁杵成针 B、钻木取火 C、立竿见影 D、木已成舟
  • 5、

    某兴趣小组利用压强传感器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一:某兴趣小组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改进:

    将数显设备、气体压强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量装置按图1连接,装置气密性良好,调节右边敞口容器和集气瓶里的水面相平,此时集气瓶内气体的体积为V1。关闭活塞,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塞进瓶塞,待火焰熄灭后,过一段时间打开活塞,观察到集气瓶中的水位上升,待集气瓶内的水面不再上升时,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为V2。然后向右边容器内加入一定量的水至两边水面再次相平,此时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为V3。在点燃红磷至打开活塞这一过程中,观察到数显设备显示集气瓶内的气体压强变化如图2。

    (1)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

    (2)曲线X表示的是________。(填“温度”或“氧气的浓度”)

    (3)实验结束打开活塞的过程中压强曲线对应的线段是______。(填序号)

    A. bcB. cdC. deD. ef

    (4)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集气瓶中减少的氧气体积为________。(填“V1-V2”或“V1-V3”或“V2-V3”)

    实验二:该兴趣小组还利用压强传感器,对MnO2、CuO、Fe2O3、Cr2O3四种金属氧化物中,哪一种更适宜作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催化剂,做了如下数字化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如下:

    I.用MnO2、CuO、Fe2O3、Cr2O3四种催化剂分别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滴入氯化钙溶液制成含等质量催化剂、大小相同的海藻酸钠微球,备用。

    II.取30粒含有MnO2海藻酸钠微球,采用如图3装置进行实验,改用其他三种微球,分别重复上述实验,得到锥形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如图4。

    (5)每次实验时,海藻酸钠微球数应相同的原因是控制________相同。

    (6)从实验曲线看,催化效果较好且反应温和的催化剂是________。

    (7)深度学习后反思: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催化剂的种类有关,你认为还与哪些因素有关?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 6、

    某小组以“探究催化剂的奥秘”为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催化剂

    (1)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催化剂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B. 催化剂能使生成物的质量增大
    C. 不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就不能发生

    (2)称量0.2g二氧化锰,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图1所示实验。

    i.对比试管①③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

    ii.步骤⑥称量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步骤⑦现象________,说明二氧化锰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任务二】定量探究催化剂的效果

    为比较淀粉和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收集40mL气体所需时间测得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

    5%过氧化氢溶液体积/mL

    催化剂的质量/g

    测得数据

    1

    20

     

    a

    2

    20

    淀粉0.5

    b

    3

    20

    二氧化锰0.5

    c

    (3)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__。

    (4)若b>c,则得出的实验结论为________。

    【任务三】数字化实验探究催化剂的效果

    分别取20mL浓度为5%过氧化氢溶液、0.5g二氧化锰、0.5g淀粉,按如图3装置进行实验,瓶内气压的变化如图4所示。

    (5)对比分析坐标图中的________点,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催化剂的种类有关。

    (6)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氧气的体积分数等于氧气的压强分数。上述实验过程中虽然化学反应速率不同,但完全反应后两个装置内压强相同,请从催化剂的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_。

  • 7、

    为提高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精确度,科学兴趣小组对课本实验进行了创新改进。(资料:已知:白磷着火点为40℃左右,即白磷达40℃就会燃烧,燃烧时现象与红磷一样。)

    实验I: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白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2)粗铜丝的作用是________。

    (3)与课本上的实验相比较,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写一条)

    实验Ⅱ:

    【实验步骤】

    ①取一根玻璃管、用橡胶塞将一端密封:

    ②将食品脱氧剂粉末迅速装入玻璃管,立即向管口注入一滴水将玻璃管密封,水滴的下端标为A,弹动玻璃管使脱氧剂粉末分布均匀且紧密,脱氧剂的上端标为O,如图甲所示:

    ③水平滚动玻璃管,使食品脱氧剂粉末平铺在玻璃管中,静置至水滴不再移动时,水滴的右端标为B,如图乙所示:

    ④用刻度尺测量出AO段和AB段的长度,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⑤洗涤、干燥实验装置,重复上述实验。

    实验次数

    AO/mm

    AB/mm

    1

    523.5

    109.5

    2

    525.5

    110.0

    3

    527.0

    110.5

    【得出结论】

    (4)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计算实验2中测得的氧气含量为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思考讨论】

    (5)步骤③中水滴向右移动的原因是________。

    (6)如果测量结果偏小,可能原因是______(填序号)。

    A. 食品脱氧剂已变质B. 食品脱氧剂不足
    C. 第②步脱氧剂粉末分布不紧密D. 第③步未等水滴静止就测量

    【反思评价】

    (7)根据实验原理,在方便操作的前提下实验中使用的玻璃管越________(选填“粗”或“细”)实验结果越准确。

  • 8、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双氧水、二氧化锰、高锰酸钾,开展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有关性质的研究。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I.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②
    (2)、根据所给的药品,实验室里选择一种节能环保、操作简便的方法制取氧气,所选的药品是
    (3)、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若用C装置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可能原因有。(写一条即可)
    (4)、查阅资料已知:乙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在常温下反应(反应很剧烈)制取乙炔。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F装置是一个多用途的装置(又称万能瓶),当用于收集气体时既可以为排水法、又可以为向下排空气法和向上排空气法。现在小娟同学想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乙炔气体,在该装置不改变放置方式的情况下,她应将乙炔从(选填“a”或“b”)端通入。
    (5)、“富氧空气”是指氧气含量高于普通空气的气体,可用于航天、医疗等。冰箱中常用如图所示的膜分离技术实现“气调保鲜”,分离后通入冰箱保鲜室内的气体是(填“富氮空气”或“富氧空气”),该过程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 9、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实验成功和安全。
    (1)、请选择如图中的仪器按要求填空。

    ①蒸发浓缩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除了酒精灯,还有图中的。(填仪器名称,下同)

    ②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放置硫粉的仪器是

    ③加热约300mL的水,要完成该实验除图中已有的仪器外,还需要准备的仪器有

    (2)、某同学想量取16mL液体,应选用______。
    A、10mL量筒 B、25mL量筒 C、50mL量筒 D、胶头滴管
    (3)、某同学在进行物质的称量和液体的量取操作,如图所示:

    ①称取食盐固体时,发现指针略微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 , 若食盐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读数仍如图甲所示,则食盐的质量为g。

    ②图乙中所表示的液体的体积是mL,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保持水平。如果该同学在量取44mL该液体时,没有保持视线水平,而是俯视读数,则量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填“大于”或“小于”)44mL。

  • 10、下列有关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一定由两种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 B、氧化反应都很剧烈,且都会发光、放热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D、硫粉在空气中燃烧既是缓慢氧化,又是化合反应
  • 11、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

    B

    C

    D

    操作

    现象

    木条复燃

    氢气燃烧

    硫在集气瓶内燃烧比瓶外剧烈

    c处的火柴梗最先变黑

    结论

    氧气已收集满

    氢气具有可燃性

    氧气含量越高,可燃物燃烧越剧烈

    外焰温度最高

    A、A B、B C、C D、D
  • 12、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下列变化中以化学变化为主的是
    A、活字印刷 B、在孔雀石上燃烧炭火,有红色物质生成 C、冰冻的衣服变干 D、蜡烛受热熔化
  • 13、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设计如图1装置,其中白磷(40°C可以燃烧)足量,将它放在盛有沸水的烧杯上方进行实验。

    (1)、实验中白磷燃烧,活塞先向移,后向移,最后停在刻度约为(填整数)的位置上。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 , 测出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2)、食品脱氧剂(以铁粉为主的物质组成)能通过化学反应除去密闭包装袋中的氧气,使食品处于无氧状态。小明同学用如图2装置进行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表是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有关数据:

    实验所需的时间/min

    0

    5

    10

    30

    35

    45

    量筒中液面的刻度/mL

    50

    35

    27.5

    19.7

    19.7

    19.7

    ①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至少经过min后,量筒中的液面不再下降。

    ②据表中数据推算,广口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③小虎同学的实验用时45min , 结果发现广口瓶中收集到的水小于容积的1/5,造成实验失误的原因可能是

    ④与红磷燃烧法相比,用脱氧剂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优点是

  • 14、阅读下面短文,依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烟花又称花炮、烟火、焰火,主要用于典礼或表演中,它和爆竹的组成类似,都包含黑火药。黑火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粉混合而成,一定条件下引燃会发生剧烈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由二氧化碳、氮气等组成的混合气体,同时释放大量热。由于气体体积急剧膨胀,压力猛烈增大,于是发生爆炸。在军事上,黑火药是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作枪弹、炮弹的发射药等。

    制作烟花时还加入一些发光剂和发色剂,它们使烟花呈现五彩缤纷的颜色。因此,人们常通过燃放烟花来烘托节日气氛,但由于黑火药燃烧会产生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有害,所以我们要少放或不放烟花。

    (1)、黑火药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黑火药可以用来作
    (2)、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其生成物可以用(填试剂名称)来检验。
    (3)、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并生成有气味的气体,该反应的文字或者符号表达式为
    (4)、为减少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的大气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有
  • 15、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制取氧气,其共同点是
    A、都需要加热 B、都使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C、都发生了分解反应 D、所需仪器相同
  • 16、下表是我国“祝融号”火星车到达火星表面探测的火星表面大气成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火星大气成分

    二氧化碳

    氮气

    氩气

    其他气体

    体积分数

    95.30%

    2.70%

    1.60%

    0.40%

    (1)、关于火星大气成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火星大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 B、火星大气与空气成分含量相似 C、火星暂时不适合人类生存 D、火星大气不支持燃烧
    (2)、未来某天人类移居火星,生活离不开氧气。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结构:氧气变为淡蓝色液氧,发生了化学变化 B、性质: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具有可燃性 C、现象: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D、转化:条件允许,利用火星上的二氧化碳来制取氧气
  • 17、如图所示,将发泡剂催化剂与过氧化氢溶液混合后,从量筒中涌出柱状的泡沫,可形象地称为“大象牙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述实验相关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泡沫(“大象牙膏”) B、发泡剂催化剂 C、氧气 D、过氧化氢溶液
    (2)、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没有催化剂过氧化氢不会分解 B、产生的泡沫可用于作保护气 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改变 D、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
  • 18、空气的成分中,按体积计算约为78%的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 19、

    二氧化锰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兴趣小组想探究过氧化氢分解有没有其他催化剂。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因素,除催化剂外,还有什么?

    【提出问题】

    I. 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II.如果能,其催化效果如何?

    I.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分别量取5mL 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1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

    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②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3次

    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③将步骤②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1g。

    /     

    ④分别量取5mL 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1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1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

    【实验结论】

    (1)氧化铁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起的作用是

    【化学反应原理】

    (2)书写氧化铁(Fe2O3)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符号表达式

    II.【实验探究】

    按图1装置进行实验:水浴温度控制在21℃,二氧化锰均为0.5g,过氧化氢溶液均为5mL,三颈瓶容积为250mL。数字传感器数据绘制图象如图2、3.

    【实验结论】(已知过氧化氢分解放热)

    (3)图3说明从温度看,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越高,反应越(填“剧烈”或“平稳”)。

    【实验仪器作用】

    (4)图1中恒压漏斗(漏斗的支管与三颈瓶相连)的作用是

  • 20、

    I.氧气是一种重要的气体,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此方法是以空气为原料,利用液氮与液氧沸点不同,将其分离。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1)“操作2”得到液体B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II.有A、B、C、D、E、F、G、H等八种物质,有如图反应关系或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其中D为黑色粉末,通常状况下F为无色液体,H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E、G都为混合物,且E为液体,G为固体。

    试回答下列问题:

    (2)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C;G

    (3)反应①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4)根据你所学知识,写出有H生成的一个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