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填字母),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验满方法是。若用过氧化氢制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填字母),请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用装置D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填“c”或“d”)通入。

-
2、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电光源的气体是;空气中的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液氮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用以防腐,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
-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浑浊现象,说明空气中含有。
-
4、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以下关于硫在氧气中燃烧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硫的燃烧是缓慢氧化 C、燃烧时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D、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
5、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干冰 B、空气 C、铁 D、五氧化二磷
-
6、下列装置都可用于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a、b两物质的选择正确的是
A、a是汞 b是红磷 B、a是铁丝 b是硫粉 C、a是汞 b是硫粉 D、a是红磷 b是蜡烛 -
7、
某小组开展了“探究催化剂的奥秘”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催化剂
(1)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不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就无法发生 B. 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 C. 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D. 加入催化剂后,生成物的质量会迅速增加 【任务二】探究催化剂:查阅资料知道氧化铜也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于是进行相应探究。称量0.2g氧化铜,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2)填写下表:
步骤①现象
步骤③现象
步骤⑥结果
实验结论
无明显现象
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________。
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___。
氧化铜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3)步骤⑦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
【任务三】探究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分别取10mL5%过氧化氢溶液、1g二氧化锰、1g氧化铜,按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倾斜锥形瓶使过氧化氢溶液与催化剂完全接触,测得相同条件下瓶内气压的变化如图2所示。

(4)对比图2中的________点(填字母),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催化剂的种类有关。
(5)请从催化剂的角度解释在实验过程中,上述两个反应虽然反应速率不同,但完全反应后两个装置内压强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
-
8、
宏观到微观是化学学科学习的特点。
如图是几种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图中属于稳定结构的原子有________(填微粒符号)。D易________(填“失去”或者“得到”)电子,形成了________(微粒符号)。B、F容易形成化合物其化学式是________。(2)2022年2月27日,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样品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展出。月壤中存在着大量的),已知是指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A. 原子核中有2个中子 B. 相对原子质量为3 C. 与镁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D. 原子结构示意图是图中的A 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O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请回答:
___________(3)变化I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4)变化I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填微粒名称)。(5)下列关于变化II是___________。A. 分子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B. 分子变小了 C. 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 D. 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6)已知每个“●”原子的质量是“○”的m倍,则参加反应的
和
的质量比为________。 -
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分析图中的信息并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三周期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的元素符号为。(2)、原子序数为14的元素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氮元素和磷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氮原子和磷原子的相同。(3)、同周期的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是。(4)、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其中x值为 , 它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周期。 -
10、水是生命之源,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下列是一些净水的方法,其中可使硬水变成软水的是:(填序号)。
①过滤 ②蒸馏 ③沉淀 ④煮沸
(2)、按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理论上A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与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 , 该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属于(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3)、通过电解水实验,可以知道水是由组成的。(4)、图2是电解水时水分子分解过程示意图。通过对该示意图的分析电解水的反应实质是。
-
11、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b。(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填字母标号)做气体发生装置,还需对装置进行的改进是;写出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B或C,装置B与C相比,B的优点是。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若用E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氧气从口(填c或d)进入。(5)、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常温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氨气(NH3)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氨气(NH3),应该从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
12、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下面是有关氧气性质的探究实验。


(1)实验一: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火焰颜色为 , 化学方程式是。
(2)实验二:铁丝在氧气中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 化学方程式为。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
(3)实验三: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后,验证产物的方法及预期现象和结论是。
实验四:数字化实验是利用传感器和信息处理终端进行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相较于传统实验,可以对实验过程中的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并图表化,更利于后期的数据分析。上图乙是利用数字化实验仪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示意图及压强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5)t1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瓶内气压增大,其原因是;
(6)根据t2时刻的气压值,可以计算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
1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B、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1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读液体体积
B、闻气体气味
C、给液体加热
D、倾倒液体
-
15、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某兴趣小组利用氧气传感器来检测足量红磷燃烧过程中氧气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点时容器内氮气体积分数为85% B、实验后,玻璃管中剩余气体具有可燃性 C、氧气有剩余,说明物质燃烧时氧气必须达到一定浓度 D、此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18% -
16、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概念: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 B、模型与推理:化学变化通常伴随着发光、放热等现象,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C、科学态度和责任:做完实验后,废水直接倒入水池中,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D、科学探究: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引起失火
-
1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B、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 C、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中子 D、分子中一定含有原子
-
18、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通常采用图(填字母),加热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 原因是。(2)、图C或图D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固体时,用长柄药匙或纸槽伸到试管底部,原因是。 -
19、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量取8mL水,应选用mL的量筒
(2)胶头滴管用过后应 , 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3)实验室加热烧杯里的液体时,烧杯底部应垫放
-
20、南宋诗人赵师秀有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诗中“灯花”是蜡烛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炭黑附着在蜡烛芯上的现象。(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硬度 , 密度比水的密度。
(2)、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发生如下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A、蜡烛受热熔化 B、石蜡燃烧 C、未充分燃烧的蜡烛蒸气冷凝成固体(3)、如图是小李同学从点燃的蜡烛火焰中引出一缕“白烟”的实验装置。小李同学认为“白烟”的成分是水蒸气,小王同学认为“白烟”的成分是蜡烛蒸气。请你参与探究,确定“白烟”成分。验证小李同学猜想所用的方法是;支持小王同学猜想的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