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以氧化镁为载体,通过化学链方法分解氯化铵工艺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是NH3 , b是HCl B、反应过程中无须不断补充MgO C、理论上制得36.5gHCl,需要消耗NH4Cl的质量为107g D、与直接加热NH4Cl相比,该方法得到的产物更易分离
  • 2、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1:观察到蜡片熔化,可说明铁片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B、实验2:依据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可推出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C、实验3:①中白磷不燃烧,②中白磷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D、实验4:短蜡烛熄灭后,关闭K,长蜡烛熄灭,原因是CO2不能燃烧
  • 3、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棉纱线和羊毛线

    取样,灼烧,闻气味

    B

    鉴别NaOH和NH4NO3两种固体

    取样,加水,测温度

    C

    除去CaCl2溶液中的HCl

    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

    D

    除去MgSO4溶液中的FeSO4

    加入过量的锌粉,过滤

    A、A B、B C、C D、D
  • 4、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KClO3O2 B、CO2H2OH2CO3 C、SO2SO2 D、CuSO4NaOH溶液Cu(OH)2
  • 5、 NaCl和Na2SO4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Na2SO4的溶解度比NaCl大 B、20℃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NaCl>Na2SO4 C、32.4℃时,将49.7gNa2SO4放入50g水中,可得99.7g溶液 D、60℃时,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析出晶体较多的是Na2SO4
  • 6、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观念: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科学思维: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则能使酚酞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C、科学探究与实践: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D、科学态度与责任:工业废水须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夏季,蚊虫滋生。自然界植物除虫菊花中含有的天然除虫菊素具有杀虫效果,但其见光易分解,生产、储存困难。为此,化学家在天然除虫菊素的基础上模拟合成了一种常见的杀虫剂——氟氯醚菊酯C17H16Cl2F4O3氟氯醚菊酯是淡灰至淡棕色固体,难溶于水,易溶于酒精、煤油等有机溶剂,在54℃时,热贮14天后降解率仅为0.28%,具有微毒性,对眼睛、皮肤有弱刺激性。

    (1)、下列关于氟氯醚菊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氟氯醚菊酯属于有机化合物 B、氟氯醚菊酯在室温下易分解 C、氟氯醚菊酯由42个原子构成 D、氟氯醚菊酯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2)、各取0.1g氟氯醚菊酯放入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水和5mL煤油(如图所示),振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振荡能使试管①中固体完全消失 B、试管②中的溶质是煤油 C、对比试管①和试管②,可知溶剂种类影响物质的溶解性 D、振荡后,试管②中固体完全消失,所得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3)、某品牌电热蚊香(如图所示)通电后,活性炭芯棒吸收电热蚊香液,电热蚊香液受热扩散到空气中,麻痹蚊虫神经,从而驱蚊。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热蚊香液不宜长时间使用 B、废弃的电热蚊香液瓶属于厨余垃圾 C、电热蚊香中用活性炭作芯棒,是利用其吸附性 D、电热蚊香液扩散到空气中,说明微观粒子在不断运动
  • 8、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CO2的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制备CO2 C、干燥CO2 D、收集CO2
  • 9、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氮气的沸点低,可用作食品保护气 B、金刚石的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 C、镁是银白色固体,可用于制作烟花 D、CaO易与水反应,可用作补钙剂
  • 10、 2025年世界环境日,我国确定的主题为“美丽中国我先行”。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    )
    A、露天焚烧垃圾 B、开发清洁能源 C、积极植树造林 D、倡导低碳出行
  • 11、硫氧粉(Na2SO3可用作漂染脱氧剂,常因氧化变质生成Na2SO4。向20g可能已被氧化的样品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假设气体全部逸出),共消耗稀硫酸98g。已知:Na2SO3+H2SO4=Na2SO4+SO2+H2O
    (1)、根据化学式判断Na2SO4Na2SO3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较小的是
    (2)、若用5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10%的稀硫酸,所需加水g。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 , 并不断搅拌。
    (3)、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20g样品中含有Na2SO3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 12、2023年8月,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四川成都闭幕,大运村现已成为人们喜爱的主题公园。今年“五一”期间,小明同学在家长的陪伴下到大运村游玩。
    (1)、村内,小明闻到阵阵花香,原因是(从微观角度解释)。
    (2)、湖畔,小明想到可用检验湖水是软水还是硬水。
    (3)、午餐时,有下列食物:牛奶、面包、牛肉干、花生。从营养均衡的角度,还需补充的食物最好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薯片 B、桔子 C、泡面 D、皮蛋
  • 13、化学用语是化学世界通用的语言,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基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硅原子
    (2)、三个甲烷分子
    (3)、标出二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 14、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aCl2溶液中的少量盐酸

    加入过量碳酸钙充分反应后过滤

    B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点燃

    C

    鉴别固体NaOH和Na2SO4

    分别取样,加水溶解

    D

    除去氯化钠中少量氯化钙、氯化镁

    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浸洗、过滤、干燥

    A、A B、B C、C D、D
  • 15、如图是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物质类别看:该反应中涉及4种氧化物 B、从微观构成看:硫酸由2个氢离子、1个硫酸根离子构成 C、从质量关系看:参加反应的H2SO4和NaOH的质量比为98:40 D、从表示方法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2H2O
  • 16、为探究硝酸钾的溶解性,进行了如图实验(图1),结合KNO3溶解度曲线(图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KNO3的溶解度增大 B、②→③,溶液中KNO3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C、③→④,析出KNO3的质量为14.2g D、②和④,溶液中KNO3的溶质质量分数是②>④
  • 17、化学学习过程中,归纳、总有利于提升学习能力。下列知识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A.化学与健康

    B.化学与安全

    ①人体缺碘导致甲状腺肿大

    ②不食用过期或霉变食品

    ①严禁品尝化学药品

    ②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C.化学与资源

    D.化学与未来

    ①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②合金属于复合材料

    ①“碳中和”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②开发新能源能减轻人类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A、A B、B C、C D、D
  • 18、

    在一次实验中,小敏将铜丝插入稀硫酸中,发现无明显现象,再向其中滴加几滴过氧化氢溶液,观察到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一会溶液变为蓝色,为此小敏和化学社团同学一起进行探究:

    【分析】

    (1)铜丝插入稀硫酸中无明显现象,其原因是;蓝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

    探究: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

    (2)猜想1:可能是氢气;猜想2:可能是氧气;猜想3:

    【设计与实验】

    (3)填写下表。

    方案

    现象

    结论

    ①将铜丝插入稀硫酸中,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猜想2正确

    ②将铜丝插入稀硫酸中,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肥皂水中,然后将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

    肥皂泡破裂,木条燃烧更旺

    猜想2正确

    【讨论】

    (4)实验后,社团同学认为方案①存在安全隐患,其原因是

    【拓展】

    (5)经进一步证明,铜离子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9、请思考,小宇同学想要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

    (1)、实验室制取CO2的方程式:
    (2)、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填序号)
    (3)、模拟海洋生态系统:

    ①绿色植物在生态箱中通过呼吸作用和作用参与碳循环。

    ②小宇向生态箱中通入CO2 , 一段时间后烧杯中出现现象为;化学方程式为

    ③请你列举一条具体措施减少大气中CO2排放量,结合生活实际:

  • 20、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深邃的哲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1)、《韩非子·内储说上》提到“丽水之中生金”,就是“沙里淘金”。“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硅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占第位。下图是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x= , “沙里淘金”同时反映出金的化学性质

    (2)、《客中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酿酒时利用酒精的沸点较低,通过蒸馏将酒精与酒糟分离,沸点低属于酒精的性质(填“物理”或“化学”)。
    (3)、战国所著《周礼》中记载沿海古人“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并把这种灰称为“蜃”,“蜃”的主要成分为CaO , 标出CaOCa的化合价
    (4)、《梦溪笔谈》载:“高奴县出脂水,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述“脂水”属于石油,石油经过蒸馏得到汽油、煤油等,石油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5)、《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泽中有火”是指沼气燃烧,即甲烷(CH4)气体燃烧。写出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