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碘酸钾(KIO3)常温下为一种白色固体,可溶于水,常作为补碘剂被添加到食盐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探究其性质。
【进行实验1】用如图装置完成实验,探究KIO3的热稳定性。记录如下:
序号
1-1
1-2
装置
现象
加热较长时间后,产生大量气泡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1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2)实验1-1结束时,应进行的操作顺序是先 , 后。
(3)由1-2中现象说明,实验1-1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4)由实验1可知,KIO3受热(填“能”或“不能”)分解。
【进行实验2】按下表数据,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KIO3与维生素C的反应及其影响因素,记录如下表。(已知:)
【查阅资料】淀粉溶液遇I2变为蓝色,遇KIO3、推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醋酸(化学式为C2H4O2)不变色。
装置
序号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g
实验现象
KIO3
维生素C
2-1
0.1
0.1
溶液立即由无色变为蓝色
2-2
0.005
0.005
溶液逐渐由无色变为蓝色
2-3
0.0025
0.0025
一段时间后溶液无明显变化,再滴入
5滴稀醋酸后,溶液逐渐变为浅蓝色
【解释与结论】
(5)实验2-1中,KIO3溶液与维生素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相等”或“不相等”)。
(6)对比实验2-1、2-2,可探究的影响KIO3与维生素C反应的因素是。
(7)由上述实验得到结论“KIO3能与维生素C反应生成I2”,实验证据是。
【反思与评价】
(8)甲同学由实验2-3得出结论:醋酸会促进KIO3与维生素C的反应;乙同学认为不严谨,理由是。
-
2、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是 , ②是。(2)、如果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装置是(填字母),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3)、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反应制取氧气时,选择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但是该装置还存在的缺点。
-
3、巧克力是以可可浆和可可脂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种甜食。图1就是某巧克力部分营养成分,它不但口感细腻甜美,而且还具有一股浓郁的香气。巧克力可以直接食用,也可被用来制作蛋糕、冰激凌等。在浪漫的情人节,它更是表达爱情少不了的主角。可可豆是制作巧克力的主原料,含水、单宁、可可脂等物质。制作巧克力时,可可豆发酵过程中减少了单宁的含量,从而降低了可可的苦味,同时生成二氧化碳、醋酸等物质。再通过精炼,让巧克力拥有滑顺的口感,通过去酸使巧克力透出清香,回火铸型后得到成型的巧克力。
可可脂是一种主要由三种脂肪酸构成的脂肪,熔点在34~36℃,恰好低于口腔温度,但高于体表(手掌)温度。几种固体脂的融化曲线如图2所示。
巧克力含有丰富的多源苯酚复合物,是防止心脏病的天然卫士。巧克力中的糖分还能起到缓解压力,消除抑郁情绪的作用。巧克力由于可可脂的特性,在夏天,表面会形成白色晶状物,类似白霜,影响观感,并不影响巧克力的质量,可放心食用。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巧克力能防止心脏病是因为巧克力中含有丰富的。(2)、可可豆发酵的过程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3)、根据图2可知,10℃时固体脂指数最小的是。(4)、解释巧克力“只融在口,不融在手”这句广告词中蕴含的科学原理。(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A、心脏病患者可适当食用巧克力 B、巧克力中因含有单宁等物质使其略带苦味 C、巧克力在口中能瞬间融化是因为其固体脂指数随温度变化大 -
4、2023年3月5日,李克强在工作报告中强调,政府始终坚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以下措施或做法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是A、生活垃圾焚烧处理 B、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 C、稳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保障粮食增产
-
5、2022年北京冬奥会取得圆满成功,下列做法从微观角度解析不合理的是A、开幕式舞台上人造云雾——干冰升华,分子间隔发生改变,吸收热量 B、奥运村中喷射消毒液消毒——分子在不断运动,消毒液扩散 C、运动场上用水制人造冰——温度降低,分子停止运动,水变成固体 D、加天然气的公交车出行——天然气燃烧,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
6、取甲、乙两份质量和浓度均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向甲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氧气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B、甲、乙两份溶液最终生成氧气质量相同 C、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 D、a线表示甲溶液生成氧气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
-
7、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
-
8、下列有关仪器连接的描述错误的是A、橡胶塞慢慢旋进容器口 B、玻璃导管口用水润湿对准橡胶塞稍用力转动 C、把试管放在桌子上,再使劲塞塞子 D、玻璃导管口用水润湿后稍微用力插入胶皮管
-
9、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雪糕融化 B、光合作用 C、电灯泡通电发光 D、晾晒衣服
-
10、向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逐渐加入石灰石(石灰石中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且不溶于水),产生气体质量与石灰石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恰好完全反应后称的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为108.1g,根据关系图分析并计算:(1)、稀盐酸完全反应时,产生CO2气体的物质的量为g。(2)、求该石灰石的纯度。(3)、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11、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要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面是他们配制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1)、该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序号)(2)、同学们在称量氯化钠质量时,右盘未放纸片,则结果会导致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3)、在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同学们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4)、同学们量取水的体积如图2所示,若其他的操作都正确,则结果配制的溶液的质量分数(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5)、称量NaCl质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有一个砝码缺损了一个小角,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
12、水是生命的源泉。(1)、净化水常用的方法有沉淀、过滤等,活性炭在净水器中能起到过滤和的作用。(2)、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______。A、用洗涤精清洗衣服上的油污 B、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 C、用汽油清洗油渍(3)、要将一瓶接近饱和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小明选择了如下的方法。其中可行的是(填序号)。
①加入CaO ②加入Ca(OH)2 ③升高温度 ④降低温度
-
13、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1)、t2℃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填写“能”或“不能”)。(2)、t2℃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填写物质序号)。(3)、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填写选项序号)。A、c>a=b B、a=b>c C、a>b>c D、b>a>c
-
14、溶解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用硫酸铜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观察后完成下列填空(用编号表示)
(1)硫酸铜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
(2)所得三个溶液中: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 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是。
-
15、农业上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良种会下沉,次种会漂浮。
(1)若需要配制100 g 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g。
(2)室温下氯化钠的溶解度约为36 g。上述选种用的氯化钠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
16、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1)、澄清石灰水(2)、将足量的镁条放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3)、将足量的铜锌合金投入到一定量的稀硫酸中(4)、将铁钉放入过量的稀盐酸中
-
17、M是硝酸钾或氯化钠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物质M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M是硝酸钾 B、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7.5% C、烧杯①②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②>③>① D、烧杯①中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烧杯②和③中溶液为饱和溶液
-
18、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1℃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饱和溶液 B、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30% C、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甲溶液饱和,乙溶液不饱和 D、t2℃时,质量相同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3℃,为达饱和状态,需加入甲的质量大于乙
-
19、一定温度下,将某硝酸钾溶液蒸发掉100g水,无晶体析出,再蒸发掉100g水,析出15g硝酸钾。此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是A、一定等于15g B、一定不等于15g C、小于或等于15g D、大于或等于15g
-
20、若使质量分数为10%的100g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应A、倒掉50g溶液 B、加入12.5g氯化钠 C、恒温蒸发50g水 D、蒸发掉一半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