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聪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漏斗下端应该伸入液面以下 B、该装置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装置中的铜网可用铁丝网代替 D、可将石灰石换成锌粒,用来制取氢气
  • 2、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由木炭、硫和硝酸钾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点燃黑火药发生如下反应:3C+S+2KNO3__X+3CO2+N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K2S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C、反应后碳和氮元素的化合价都升高 D、硝酸钾可用作农作物的肥料
  • 3、一些食物的pH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食物

    葡萄汁

    苹果汁

    牛奶

    鸡蛋清

    pH

    3.6

    2.9

    6.4

    9.0

    A、牛奶的酸性最强 B、鸡蛋清呈碱性 C、葡萄汁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
  • 4、小敏同学向DeepSeek提问:防止白色污染有哪些措施?在回答中提到可使用易降解的材料。已知聚乳酸是一种可降解的高分子合成材料,化学式可表示为[C3H4O2]ₙ,下列关于聚乳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聚乳酸是一种氧化物 B、聚乳酸由三种元素组成 C、聚乳酸中含有氧分子 D、聚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g
  • 5、归纳推理是形成化学观念的重要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
    A、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B、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则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金属能导电,则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6、如图所示,若装置气密性良好,会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下列对该现象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

    A、装置内气体分子的数目增多 B、装置内气体分子的间隔增大 C、装置内气体分子的体积增大 D、装置内气体分子的种类改变
  • 7、小明设计了一个化学魔术,按下图进行实验,容器中涌出的柱状泡沫被形象地称为“大象牙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的催化剂一定是二氧化锰 B、催化剂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C、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都不变 D、产生的泡沫可以用来灭火
  • 8、化学家邢其毅说:“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稀有气体可用作保护气 B、食盐可以用来腌渍蔬菜 C、熟石灰可改良酸性土壤 D、活性炭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 9、乐山境内开采岩盐的历史悠久,在《汉代古火井碑序》中记载:“……,改进技法,刳斑竹以导气(气指天然气),引井火以煮盐。”文中所述的制盐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砍伐斑竹 B、竹管导气 C、引气点火 D、盐水沸腾
  • 10、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下图所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有1、2、3的仪器名称:1;2;3
    (2)、可用C装置收集的气体的原因是
    (3)、若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气体的发生装置应该选用 , 该装置还应作的一个改动是。要使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收集装置最好选用;文字表达式为。如果选用A与C,那么最后的两步实验操作①熄灭酒精灯②撤出导管,它们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这样做的目的是
  • 11、如下图所示,把下列实验所用的仪器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1)、需要垫上陶土网加热的仪器是
    (2)、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的是
    (3)、量取一定量液体药品用
    (4)、作为化学实验加热源的是
    (5)、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 12、当你的化学老师去你家做客,你会为他准备哪个纯净物饮品招待他?
    A、旺仔牛奶 B、矿泉水 C、冰水混合物 D、雪碧
  • 13、某化学兴趣小组用氧气传感器分别测量木条和蜡烛(主要含碳、氢元素)在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氧气含量变化。密闭容器内氧气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装置漏气,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木条熄灭时,瓶内还有O2剩余 C、蜡烛燃烧过程中不会产生气体 D、对比木条与蜡烛的燃烧过程,蜡烛消耗O2的速率更快
  • 14、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并详细介绍了豆腐的制作方法。下列制作豆腐的过程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泡发黄豆 B、黄豆磨浆 C、过滤豆渣 D、燃柴煮浆
  • 15、

    《蜡烛的化学史》是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所著的传世科普经典。思琪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蜡烛燃烧展开了以下探究。

    任务一: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

    【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将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图)

    【实验现象】

    (1)一段时间后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小组讨论】

    (2)小红同学欲证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则应进行的操作是

    【得出结论】

    (3)蜡烛燃烧生成了(填名称)和水。

    任务二:比较空间站中蜡烛的燃烧与地面有什么不同

    (4)“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课堂上,当蜡烛被老师点燃后,我们可以看到与地面蜡烛的火焰不同,①空间站中燃烧的蜡烛火焰呈现蓝色,②火焰形状近似球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请你选择一个不同现象加以说明。你的选项是(填“①”或“②”),对应可能的原因是(填字母)。

    A.空间站内氧气浓度低,蜡烛燃烧不充分

    B.在空间站里,重力较小,燃烧后的气体向各个方向运动的趋势不同

  • 16、某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1)、写出图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填字母编号)写出该反应文字表达式
    (3)、实验室能用 E 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 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过程中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红色,这是因为
    (4)、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与空气的成分不反应。则可用上图装置 F 收集氯气,则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
  • 17、空气中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水蒸气等其他气体,工业上以空气为原料制备氧气的流程如图,回答:

    (1)、工业上制取氧气属于。(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净化装置中除去了空气中的一些污染物,还除去了空气组成中的 _______。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E、水蒸气
    (3)、在蒸发时,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容器口,观察现象是木条 , (填“熄灭”或“燃烧更旺”),液态空气蒸发分离是利用了液氮和液氧的不同。
  • 18、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并回答问题。

    稀有气体包括氦、氖、氩、氪、氙和氡六种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0.94%。常温常压下,稀有气体都是无色无味,微溶于水,且熔点和沸点都很低。因为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是相对稳定的结构,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氙气(Xe)可与氟气(F2)发生反应,生成四氟化氙(XeF4)。工业上,制取稀有气体是通过将液态空气蒸馏,得到稀有气体的混合物,再用活性炭低温吸附法,将稀有气体分离开来。在焊接精密零件或镁、铝等活泼金属时,常用氩气作保护气。氦气是除了氢气外的最轻气体,密度约为空气的七分之一,可以代替氢气应用在飞艇中,不会着火和发生爆炸。

    (1)、稀有气体共同的物理性质是(任填一点)。
    (2)、氦气代替氢气用于飞艇的优点是
    (3)、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的原因是
    (4)、由液态空气制备稀有气体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5)、请写出氙气(Xe)与氟气(F2)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19、某同学为探究一瓶无色液体A的成分,做了如下实验:

    ①在A中加入黑色粉末B,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气体C,同时生成了常温下为液体的纯净物D,而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②该同学将气体C收集起来,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C的集气瓶中,木条剧烈燃烧。

    ③另外将淡黄色粉末E点燃后放入盛C的集气瓶中,能剧烈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

    请你根据该同学的实验回答问题:

    (1)、写出以上物质的名称:B , 其中B起作用,此反应属于(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2)、写出E+C→F的文字表达式: , 此反应属于反应(填“化合”或“分解”),用于该反应的集气瓶下端留有少量水,目的是
  • 20、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物质的分类中,空气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在空气的成分中,含量最多并用于制造化肥的是;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有水珠,说明空气中有
    (3)、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利用性。氧气可帮助木炭燃烧,利用性。
    (4)、洁净的空气对人类非常重要。下列做法有利于净化空气的是(填序号)。

    ①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   

    ②使用燃煤脱硫技术,减少SO2污染

    ③实施绿化工程,减少扬尘污染

    ④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烧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