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探究燃烧需要充足的氧气
B.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探究铁生锈需要氧气
A、A B、B C、C D、D -
2、我国科学家屠呦呦从传统中药中成功分离提取出抗疟疾的有效成分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的化学式为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蒿素分子中含有22个氢原子 B、青蒿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 C、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g D、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28.4%
-
3、下列劳动实践与化学知识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劳动实践
化学知识
A
给校园中的花草施用尿素
尿素是一种复合肥料
B
用厕所清洁剂(含盐酸)除铁锈
盐酸能与铁锈反应
C
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生石灰能与水反应
D
用厨房清洁剂(含氢氧化钠)擦拭灶具
氢氧化钠能去除油污
A、A B、B C、C D、D -
4、锌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反应:4 , 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锌原子:Zn2+ B、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O2 C、3个水分子:3H2O D、氢氧根离子:OH
-
5、学生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氢氧化钠溶液
B、滴加酚酞试液
C、取用稀盐酸
D、放置胶头滴管
-
6、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化学与艺术的融合,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以下制作陶瓷的工艺流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踩泥制坯 B、拉坯成型 C、施釉添彩 D、窑火淬炼
-
7、碳酸钙()是一种常见的补钙剂,可预防缺钙导致的儿童发育不良或佝偻病。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
8、学习小组对氧气的制取进行了项目式学习,请你参与。(1)、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
①仪器a的名称是。
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 , 若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序号)。
③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
(2)、一种增氧剂的主要成分是白色固体过氧化钙(),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可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钙。①用这种增氧剂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
②检验气体:操作及现象是 , 证明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可生成氧气。
(3)、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其过程可用如图所示实验模拟。将大试管浸入液氮3分钟后,试管内产生约占其容积的液态空气。取出试管,液态空气沸腾。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到木条熄灭;1分钟后再次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到木条复燃。比较实验现象,发现两支木条燃烧情况不同,其原因是。 -
9、水是生命之源,塑造了人类的历史。请你参与以“生命之源——水”为主题的学习。(1)、节水:节约用水的举措有(写一条)。(2)、用水:很多化学实验都要用到水,但作用各不相同。细铁丝燃烧实验中水的作用是。(3)、净水:“生命吸管”户外净水器如图1所示。“超滤膜”可除去难溶性杂质,其工作原理与(填操作名称)操作类似。椰壳活性炭可以消除异味、色素,是利用了其性。(4)、探水:人类对水的组成探索不断发展。
①18世纪末,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利把氢气和空气混合后盛在干燥、洁净的玻璃瓶中,当用电火花点火时,氢气燃烧,发出震耳的爆鸣声。氢气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
②电解水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A、B内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 电解水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③由电解水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图3是探究物质组成的两种思路。电解水实验是通过(填“甲”或“乙”)思路推测水的组成的。
-
10、从“宏观—微观—符号”的角度研究物质及其变化是化学的思维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物质、微观粒子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②处的微粒是 , ④处粒子不带电荷,应为。(2)、元素周期表中的氢元素部分信息及几种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X”的数值为 , 氢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填字母序号)。(3)、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该反应的微观本质是。
-
11、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碘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人体缺碘可能造成智力残障,故碘有“智力元素”之称。健康成人体内碘的总量约为。缺乏碘会导致甲状腺肿大。在我们日常食用的加碘盐中常加入的补碘剂为碘酸钾(),碘酸钾常温下稳定,在温度高于395℃时易分解。碘元素在海水、海带、海鱼和贝类等动植物中含量较高,易被海藻吸收,所以人们可以从海藻中提取碘。
材料2:单质碘()由分子构成,加热时升华为漂亮的紫色蒸气。碘是小卫星电推器的理想“燃料”。其工作原理为:加热固态碘使其升华成气态,然后在高速电子的轰击下使其变成碘离子,接着碘离子被加速至排气口排出,成功推动目标向前。碘的价格低廉、产量丰富、储存方便,因此是离子推进器的高效推进剂。
(1)、加碘盐中的“碘”指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2)、碘酸钾属于(填“混合物”“化合物”或“单质”),由上述材料可知,其化学性质是(答一条)。人们可以从海藻中提取碘的理由是。(3)、固态碘升华过程发生的是(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完成下列实验。(1)、探究酒精灯火焰温度的实验如图1所示。用酒精灯加热时应该用进行加热。根据实验推测,若用滤纸水平切入火焰中部,1~2秒后移出,可观察到滤纸上碳化痕迹最接近于图2中的(填字母序号)。(2)、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如图3所示。根据实验结论分析,空气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利用数字化实验仪器测定实验过程中氧气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4所示。0~200s氧气浓度减小的原因是。(3)、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如图5所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若要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
13、化学已成为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请完成下列问题。(1)、化学与生产生活
①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其中用于制造氮肥的重要原料是。
②空气质量是人类健康生活的基础。空气质量分级标准如下表:
空气质量指数
50以下
51~100
101~150
151~200
201~300
300以上
空气质量指数类别
优
良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严重污染
10月11日,都匀市的空气质量指数为20,则该日都匀市的空气质量指数类别是。
(2)、化学与科学技术高强度芳纶复合材料主要包含碳、氮、氯等元素,这三种元素均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化学与人类健康①氯化钠()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物质。构成氯化钠的阴离子是(填离子符号),能参与胃酸的生成。
②医疗急救需要用到氧气。将氧气加压后可转入钢瓶中的微观解释是。
-
14、学会分析、寻找规律是学好化学的方法之一。分析、、、X、的化合价排列顺序规律,可知X代表的物质是A、 B、 C、 D、
-
15、建构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A、空气组成
B、原子结构模型
C、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
D、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维生素C()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热 C、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D、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
17、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描述,对应错误的是A、氧气—助燃性—作火箭助推剂 B、酒精—可燃性—作燃料 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活泼—作电光源 D、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作保护气
-
18、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试剂
B、点燃酒精灯
C、读取液体体积
D、检查气密性
-
19、2024年中国环境日的主题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与该主题相符的是A、工业废水未经净化处理直接排放 B、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 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减少水体污染 D、多开私家车,方便出行
-
20、市面上有一种免洗手消毒凝胶,其成分中含有正丙醇(化学式为C3H8O)。请计算:(1)、正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正丙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填最简整数比)。(3)、正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列出计算过程方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