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 2、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青蒿素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对青蒿素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受热易分解 B、无色晶体 C、熔点为156℃ D、难溶于水
  • 3、“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 B、纺纱织布 C、采摘茶叶 D、用石块修长城
  • 4、

    某同学发现,在实验室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有些同学的实验现象不明显,围绕这一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活动一:铁丝缠绕成螺旋状的作用?

    【实验内容】取3根材质、大小相同的铁丝,将一根拉直,另两根绕成宽窄不同的螺旋状,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实验现象】铁丝均能燃烧,剧烈程度不同。Ⅱ最剧烈,其次是Ⅲ,较弱是Ⅰ。

    【实验分析】

    (1)铁丝在氧气中能不能燃烧,与将铁丝缠绕成螺旋状(填“有”或“无”)关。

    【实验结论】

    (2)将铁丝缠绕成螺旋状的作用是

    活动二:铁丝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的原因?

    【查阅资料】日常生活中的铁制品都含有少量的碳杂质。

    【实验内容】取长短相同、直径均为0.38mm、含碳量不同的4根铁丝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

    含碳量不同的铁丝

    纯铁丝

    含碳0.05%的铁丝

    含碳0.2%的铁丝

    含碳0.6%的铁丝

    燃烧时的现象

    无火星四射,熔断

    剧烈燃烧,极少火星

    剧烈燃烧,少量火星

    未记录

    【实验分析】

    (3)推测表中“未记录”部分的内容可能是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实验结论】

    (5)通过以上实验,说明铁丝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的现象,可能与有关。

    【反思与评价】

    (6)如图是同学们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的几种操作方式,其中更能提高实验成功率的方式是(填字母序号)。

    A. B. C. 

    (7)同学们认为铁丝燃烧的现象还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所以想收集不同浓度的氧气进行相关实验,若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体积分数为60%的氧气,预先应向250mL的集气瓶中加水,水的体积约为mL。(提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5)。

  • 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活动小组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并探究其性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a的名称为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停止加热时,为防止倒吸,应先进行的操作是(填“熄灭酒精灯”或“把导管移出水面”)。
    (4)、用上述收集的O2完成如图C所示的实验,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 6、

    2025年9月13日晚,浏阳天空剧院上演了精彩的焰火表演。表演结束后,化学兴趣小组对现场相关化学问题展开探究。

    【探究一:物质变化观察】

    (1)小组成员观察到烟花燃放后产生大量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想到该气体可能是由火药中的硫磺(S)与氧气反应产生的,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该反应属于(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探究二:空气成分检测】

    (2)小组成员了解到为保障晚会空气质量,工作人员实时监测氧气浓度。根据已学知识,他们知道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为对比烟花燃放前后空气中氧气的浓度,工作人员需采集现场的空气,小组成员提出可用来收集烟花燃放前现场空气的方法是(写具体方法,一种即可)。

    【探究三:固体成分分析】

    (3)小组成员发现烟花残渣中含黑色粉末,他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该黑色粉末可能为炭粉或二氧化锰),他们想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区分: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粉末于试管中,

    加入溶液

    该黑色粉末是二氧化锰

    【反思应用】

    (4)如何减少焰火表演对环境的污染,小组成员想到的建议是:。(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即可)。
  • 7、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气体。请回答下列各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纯净的氧气,应该选择的制取装置组合是
    (3)、当导管口有开始收集气体,用C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木条放在 , 若木条复燃,则氧气已满。
  • 8、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环保型杀菌消毒剂。通常状况下,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其熔点为-59℃,沸点为11.0℃,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得到酸性溶液。该气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吸入一定浓度的二氧化氯气体会引起咳嗽和呼吸道黏膜的损伤。

    二氧化氯极其不稳定,受热易发生爆炸性分解,直接造成氯气泄漏而污染环境,同时产生氧气,所以只有依靠现场制备,工业上用潮湿的氯酸钾(KClO3)和草酸(H2C2O4)在-60℃时反应制得。由于制取二氧化氯需要使用的氯酸钾是易爆危险品,制备和运输成本很高,因此我国目前还未广泛用其消毒自来水。

    请依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氯的物理性质有:(写1条即可);
    (2)、化学性质有:(写1条即可)。
    (3)、发生二氧化氯泄漏时,紧急处理的方法是
  • 9、如图是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得到氧气的流程示意图:

    (1)、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过程主要发生(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能利用上述方法分离氧气和氮气的依据空气中液氧和液氮的不同。
    (3)、这样制得的“工业液氧”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 10、通过学习,我们认识许多化学实验仪器,也知道不少实验操作的要求,请作答(填写仪器名称):

    上图中,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陶土网的仪器是   ;用来暂时存放气体的仪器是   ;量取10mL水所用的仪器是

  • 11、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碳燃烧:
    (2)、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 12、在氧气中点燃:①木炭   ②硫   ③红磷   ④细铁丝(填序号)。
    (1)、能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的是
    (2)、产生浓厚白烟的是
    (3)、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 13、下列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B、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C、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 D、过氧化氢MnO2水+氧气
  •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到原试剂瓶中,以免浪费 B、倒完液体后,立即盖紧瓶塞 C、把实验剩余试剂放入指定容器 D、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 15、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A、向老师请教 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 C、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D、认为与本实验无关,不予理睬
  • 1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 17、在浏阳烟火晚会中,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无人机升空时发光 B、火药燃烧产生气体 C、彩灯通电后变色 D、水雾喷洒形成彩虹
  • 18、某钙片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兴趣小组为测定每片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设计以下两种方案。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实验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实验步骤

    数据收集

    反应前:468.9g

    反应后:465.6g

    反应前:384.5g

    反应后:384.7g

    (1)、用方案测量的数据计算,结果更贴近钙片中碳酸钙质量的真实值。
    (2)、用你选择的方案计算每片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 19、含碳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成就了自然界中的碳循环。正确认识和利用二氧化碳对环境保护和人类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二氧化碳的制取】

    一组

    二组

    (1)、表中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补齐一组中仪器与名称的连线。
    (2)、组装一套便于添加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用到的仪器有(选填字母序号)。常用的收集方法是(选填“向上”或“向下”)排空气法,若用G装置收集一瓶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
    【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部分与水发生反应。地球表面70%以上的区域被水覆盖,二氧化碳能对自然界的水产生多大影响呢?小亮借助数字化技术对此进行了定量探究(图1),收集数据如图2、图3所示。

    (3)、由图2中信息可知,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信息可知,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有一定限度。由图3中信息可知,二氧化碳部分与水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研究反思】

    (4)、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正在逐年升高。结合上述定量研究可以看出,这种变化对水体的直接危害是 , 为遏制这种现象持续发展,下列措施可行的有(选填字母序号)。

    A.扩大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B.植树造林

    C.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D.科技创新,低碳生活

  • 20、2025年2月28日,我国世界首个可载人长期驻留的深海实验室一—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在广州南沙开工建设。“冷泉”是指海底下的甲烷、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在地质结构或压力变化下,溢出海底进入海水的活动。当海底冷泉中的大量甲烷进入大气的时候会引起气候变暖,甚至引起生物灭绝。

    【资料1】冷泉生态系统:是海底黑暗世界里独特的生态系统。在深海2000米下(2~4℃C),生活着以化学物质(甲烷、硫化氢等)为食物的甲烷氧化菌等初级生产者,冰蠕虫等一级消费者,扁形虫等二级消费者。线虫类分解死亡生物。这些生物一旦离开了特定环境会立即死亡。

    【资料2】化能合成作用:在冷泉生态系统中,甲烷氧化菌等初级生产者以化学物质为能源进行化能合成来获取能量的生命过程。与光合作用有本质区别。

    (1)、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天然气、石油和都是宝贵的化石燃料。甲烷“溢出”海底的活动是(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这种活动可能引起的危害是
    (2)、甲烷充分燃烧时火焰呈蓝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下图是甲烷不充分燃烧时的微观示意图:

    方框内X物质的化学式是 , 产生该物质会污染环境,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原因是 , 应将家用天然气炉火调成蓝色。

    (3)、模仿生物学中的食物链,补全冷泉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甲烷氧化菌→
    (4)、冷泉生态系统中化能合成作用获取的能量与光合作用转化的能量的本质区别是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其实并非如此!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