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4年4月26日,神舟十八号由长征二号F遥火箭发射,与神舟十七号会师太空。长征二号F遥火箭采用偏二甲肼(C2H8N2)与四氧化二氮(N2O4)作为推进剂。飞船进入太空后,主要依靠砷化镓太阳能电池供电。完成下面小题。
    (1)、偏二甲肼C2H8N2与四氧化二氮N2O4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__2CO2+4H2O+3M , 则M的化学式为
    A、NO B、NO2 C、N2 D、N2O
    (2)、镓、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砷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砷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为5 C、镓的中子数为31 D、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
  • 2、中国芯片蚀刻技术国际领先。用 NF3蚀刻硅芯片,产物均为气体,在蚀刻物表面不留任何残留物。 该反应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上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B、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C、丁物质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分子数之比为 1:1
  • 3、钙是生物体骨骼的重要组成元素。鱼骨中含有碳酸钙,现设计图甲实验测定鱼骨中的碳酸钙含量,并将测得的数据绘制成图乙。

       

    【提示】鱼骨中其它成分与盐酸不反应,浓硫酸有吸水性。

    (1)、由图乙可得本实验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2)、根据图中的数据计算鱼骨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3)、若将装置中的浓硫酸撤掉,则实验后计算得到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会(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请画出本实验生成的 CO2随时间变化的图。

       

  • 4、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

    查阅资料:氨气的化学式为NH3

    (1)、步骤①是工业上分离空气的过程,该过程利用不同,发生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X常用作食品包装袋中的保护气体,其化学式为: , 主要是因为该气体
    (3)、若用下面三幅模型图表示步骤②中反应过程,则从反应开始到完成的排列顺序为(用字母表示),该化学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在步骤②合成氨气的过程中还需使用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不变 B、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催化剂是为了得到更多的产品
    (5)、步骤④中发生了化学反应,请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 5、生活中所用“免洗液”中含有一定量的乙醇(C2H5OH),工业生产无水乙醇的方法是在工业酒精(含有一定量水的乙醇)中加足量的生石灰后蒸馏。
    (1)、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属于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无水乙醇与金属钠反应时有气体产生。以下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反应产生的气体进行的探究,请你填答相关问题。

    【提出问题】无水乙醇和金属钠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无水乙醇和金属钠反应能生成一种常见的可燃性气体。

    【提出假设】对气体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I:CO;       假设Ⅱ:CH4;     假设Ⅲ:H2;       假设Ⅳ:CO2

    以上假设中,假设不成立,理由是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向盛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加入金属钠。迅速塞上带尖嘴导管的胶塞(如图),在导管口用一支小试管收集并检验气体的纯度

    验纯时发出

    说明气体不纯

    b.点燃气体,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

    烧杯内壁有白雾

    假设不成立

    c.将烧杯迅速倒转,向其中注入适量的 , 充分振荡

    假设Ⅲ成立

    【反思评价】对于三种可燃性气体CO、CH4、H2的鉴别我们可以采用先再鉴别产物的方法进行。

  • 6、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时常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1)、写出仪器甲的名称:
    (2)、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作为原料来制取氧气,根据“绿色化学”理念,请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最佳方法的化学方程式
    (3)、乙兴趣小组的同学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为了得到平稳的气流,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如果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则最好选用装置(填字母)。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不能用上面(填字母)装置。如果用G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操作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导管(填“a”或“b”)处。
    (5)、某化学兴趣小组用氧气传感器探究微粒的运动,数据处理软件可实时绘出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收集一塑料瓶氧气进行以下三步实验:①敞口放置;②双手贴在塑料瓶外壁上;③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三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依次为图中的MN段,NP段和PQ段。

    ①能够说明氧分子不断运动的曲线是(填序号)。

    A.MN段             B.NP段             C.PO段

    ②MN段和NP段相比较,说明

    ③随着实验的进行,传感器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时几乎不再变化。

  • 7、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回答问题。

    新能源页岩气,正在冲击传统能源体系。据报道,我国页岩气可采储量排名世界第一,合理开采将有利于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页岩气是藏身于地下3000多米的页岩层裂缝中的天然气,在此高压环境中,还有部分溶解于裂缝中存在的少量石油里。目前,开采页岩气时从地表钻井到页岩层,向地下压入大量水和沙,使页岩气所在的地层产生缝隙,因压强降低,页岩气将从其藏匿处逸出。这些水和沙将被抽回地面,形成返排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和 , 它们属于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2)、溶解在石油中的页岩气逸出的原因
    (3)、返排液是油、水溶液和沙组成的混合物。从返排液中分离出沙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 进行该实验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
    (4)、页岩气中还可能含有乙烷(C2H6),它属于有机物烷烃的一种,诸如此类的还有甲烷(CH4)、丙烷(C3H8),寻找规律以此类推丁烷的化学式为 , 写出乙烷(C2H6)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8、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完全相同的两份过氧化氢溶液

    B.加热高锰酸钾

    C.密闭装置内点燃红磷

    D.同浓度的稀硫酸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金属镁、铁中

    A、A B、B C、C D、D
  • 9、下列是初中化学几个常见的实验,其中方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证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B.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A、A B、B C、C D、D
  • 10、铁铜铝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三种金属,某天这三种金属发生了如下对话:

    甲说:我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但我在地壳中不是含量最多的金属,在氧气和水的作用下容易被腐蚀

    乙说:我是做导线的良好材料,但我不能用于实验室制H2且我容易被其它两种金属从溶液中置换出来

    丙说:我虽然是三种金属中最活泼的,但我在常温下也有抗腐蚀的功能

    根据以上对话,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金属是铁 B、乙被甲置换出来的方程式可能为:Fe+CuSO4=FeSO4+Cu C、它们活动性强弱为丙>乙>甲 D、丙在常温下有抗腐蚀功能的原因是:4Al+3O2═2Al2O3
  • 11、碳及其部分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其中XY表示相应转化中的其他反应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物X只能是单质 B、反应物Y可能是Ca(OH)2溶液 C、反应①可以为人类生活提供热量 D、打开碳酸饮料瓶盖时可能发生转化②
  • 1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表示反应前的质量,“”表示反应后的质量)

    A、X=19 B、甲、乙两种物质可能是氢气和氧气 C、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 13、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及用途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氢气具有还原性,可冶炼金属 B、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 C、金刚石很硬,可以切割大理石 D、干冰升华吸热,可以用来人工增雨
  • 14、1994年,我国为了防治碘缺乏病,规定在食盐中加碘,其中的碘以KIO3的形式存在。下列有关K I O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阴离子的符号为IO3- B、I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C、相对分子质量为214克 D、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I
  • 15、2024年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的主题是“以水促和平”,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B、电解水负极产物与正极产物的体积比为1:2 C、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不能把水软化 D、在蒸馏水中加入肥皂水后会出现大量泡沫
  • 16、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的是
    A、1个铁离子Fe2+ B、2个氢原子2H C、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第三周期的稀有气体元素是Ne
  • 17、湛江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景点很丰富,下列景点活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三岭山森林公园:登山眺远 B、廉江樱花公园:赏花闻香 C、特呈岛农家乐:露营烧烤 D、东海岛龙海天:观海听浪
  • 18、高锰酸钾是一种常用化学试剂,主要用于化工、防腐及制药工业等。实验小组对高锰酸钾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KMnO4溶液呈紫红色,维生素C能与KMnO4反应,使KMnO4溶液褪色。

    Ⅰ.探究高锰酸钾的不稳定性

    【进行实验】

    称取0.57gKMnO4固体放入试管底部,在酒精灯上缓慢加热,记录不同温度下剩余固体质量的数据如下表。

    温度/℃

    100

    140

    180

    220

    240

    260

    280

    300

    试管内固体质量/g

    0.57

    0.57

    0.57

    0.57

    0.54

    0.51

    0.50

    0.50

    Ⅱ.探究高锰酸钾的腐蚀性

    【进行实验】

    将新鲜鸡皮在不同浓度的KMnO4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现象如下表。

    KMnO4溶液浓度

    0.002%

    0.01%

    0.1%

    1%

    鸡皮的变化

    无明显变化

    边缘部分变为棕黄色

    全部变为棕色

    全部变为黑色

    Ⅲ.探究蔬菜汁中维生素C含量

    【进行实验】

    用四种蔬菜汁完成实验,记录观察到KMnO4溶液恰好褪色时所需蔬菜汁的用量。

    实验操作

    蔬菜汁

    蔬菜汁用量/滴

    黄瓜汁

    14

    青椒汁

    8

    芹菜汁

    15

    白菜汁

    11

    【解释与结论】

    (1)、用KMnO4制取O2的文字表达式为 ,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英型为
    (2)、Ⅰ中,KMnO4开始分解的温度范围是
    (3)、Ⅱ中,得出的结论是
    (4)、Ⅲ中,四种蔬菜汁中含维生素C最多的是
    (5)、继续实验,发现猕猴桃汁中维生素C含量大于白菜汁中维生素C含量,其实验方案为
  • 19、取250mL集气瓶,实验前加入50mL水,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 实验过程中红磷需要过量的原因是
    (2)、能说明空气中氧气体积约占15的现象是(填序号)。

    a.量筒中液面下降到80mL处

    b.量筒中液面下降到60mL处

    c.量筒中液面下降到40mL处

  • 20、用下图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1)、实验1:

    ①将燃着的木条放在a管尖嘴口,打开活塞,观察到的现象是 , 由此得出的推论是(填序号)。

    A.水中含有氢元素                     B.水中含有氧元素       C.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②在方框内补全电解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2)、实验2,观察到集气瓶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经检验产物只有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也可验证水的组成,从元素守恒的角度说明理由:
上一页 606 607 608 609 61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