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 四川省甘孜州、阿坝州2025年初中化学中考真题
- 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市知行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核心素养测试化学试题
- 广东省梅州宪梓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化学试卷
- 广东省广州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化学试卷
- 广东省珠海市文园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 四川省甘孜州、阿坝州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
- 山东省日照市2025年化学中考试卷
-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华南碧桂园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1月期中考试试卷
-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1月期中考试试卷
-
1、磷酸铁(FePO4)是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前体。(1)、已知FePO4中含 , 则Fe元素的化合价为。(2)、一种制备FePO4的工艺反应原理为:2Fe+2H3PO4+H2O2=2FePO4+2H2O+2H2↑,若制备15.1吨FePO4理论上需要铁吨。(写出具体计算过程)(3)、制得FePO4样品中因混有含磷杂质,铁、磷元素质量比会不同,当样品铁磷比≥1.71符合制备电池标准,且比值大更理想。不同制备温度下,样品中磷元素质量分数和铁磷比如图所示。

i.FePO4中Fe与P的质量比为。
ii.图中最低温度为℃时,样品达制备电池的最低标准。FePO4的质量分数为时,样品性能最佳。
-
2、铜箔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制造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一种制造铜箔工艺的主要工序如图1所示。
(1)、“溶铜”前,粉碎处理铜原料的目的是。(2)、①“溶铜”中,存在铜与氧气及稀硫酸()在80℃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的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工业生产时可用纯氧代替空气。这一措施能排除其它气体的影响,还具有的优点是。②“操作1”的目的是除去难溶性固体杂质,该操作名称为。实验室进行该操作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3)、“制箔”中,发生的反应: , X的化学式为。物质X可用于工序。(4)、“制箔”中,需生产抗拉强度大于355MPa且延伸率大于13.5%的铜箔,据图2可知,温度应控制在内(填字母)。a.45~49℃ b.50~52℃ c.53~55℃ d.56~60℃
-
3、
实验室制取气体。

(1)仪器a的名称是 , 用A装置制取气体,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
(2)用B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该装置的特点是是。
(3)探究酸的化学性质。
操作
现象
结论

实验观察到 (填字母)。
a.甲中铁锈溶解,有少量气泡冒出
b.乙中冒出大量气泡
c.反应后溶液都为无色
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某些盐发生反应。
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
(4)如图是“检测站”测到惠城区3月24日的空气质量情况,当天 (填“非常适合”、“不适合”)户外运动,其首要污染物是。
(5)若要获得天气的其他情况,“检测站”还需选择 (答一种)等气象传感器。

-
4、臭氧(O3)主要分布在臭氧层中,能吸收太阳光中绝
大部分的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免受伤害。常温下,臭氧为淡蓝色气体,有鱼腥味,具有强氧化性,在水中能有效杀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制取臭氧的方法大致有紫外线法、电晕法和电解法。紫外线法为通过紫外线使空气中的氧分子电离,产生臭氧。该方法制取臭氧效率低,且对人体有一定伤害,因此应用较少。电晕法的原理如图1所示。电解法原理如图2所示,以水为原料通过低压电解的方式获得臭氧。使用打印机或复印机数量较多的场所容易产生高浓度的臭氧。长期暴露在臭氧超标的空气中会造成咽喉肿痛。

依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一条臭氧的化学性质。(2)、电解水的化学化学方程式为。(3)、限制紫外线法大规模制取臭氧的原因是。(4)、图1中,利用制取属于 (“物理”或“化学”)变化;图2中,电极a应连接电源的极。(5)、下列关于臭氧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填字母)。A、臭氧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B、臭氧可用于污水的处理 C、打印机使用频繁的场所要多开窗通风 D、长期处于臭氧浓度过高的环境容易损害人体健康(6)、和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5、我国人民有着丰富的劳动智慧的《天工开物》中记载生产硫磺(S)的过程(如图所示)。
(1)、硫磺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熔炉周围堆砌煤饼,利用煤饼燃烧 (填“吸收”或“释放”)热量,使FeS2受热分解产生FeS和S蒸气,该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S蒸气从熔炉进入钵孟得到液态硫,与下列基本操作中的___________原理相似。A、过滤 B、吸附 C、冷凝(4)、S蒸气有毒,生产过程将熔炉密封的主要原因是。(5)、现代工艺生产硫,还进一步用CO将FeS转化为S,与古代方法对比,该工艺的突出优点是。 -
6、不同温度下,硝酸钾固体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知时所能溶解的质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温度越高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强 B、t1℃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0g硝酸钾 C、t2℃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5% D、要使t2℃时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饱和,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
7、在劳动中感悟化学原理。下列劳动项目涉及的化学原理描述不正确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原理
A
家务活动:自行车链条涂油
防止链条中铁与水和空气接触
B
学校活动:用铅笔芯作简易电池电极
铅笔芯中石墨具有导电性
C
社区活动:用墨汁书写春联
墨汁中碳具有还原性
D
研学活动:参观自来水厂用活性炭净水
活性炭可吸附色素和异味
A、A B、B C、C D、D -
8、我国科研团队催化合成肼(N2H4)的微观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 B、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保持不变 C、该反应消耗
和生成
的个数比为1:1
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
9、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
氧气
B、
水
C、
氯化钠
D、
金刚石
-
10、大国重器彰显中国实力,化学助力科学成果转化应用。歼-20是高态势感知、高机动性的隐形战斗机。其中隐身材料的合成原料之一为间苯二胺(C6H8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间苯二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B、间苯二胺由 16个原子构成 C、间苯二胺由碳、氢、氮元素组成 D、间苯二胺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4
-
1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下列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A、2O B、O2 C、H2O2 D、O2﹣
-
12、生活中如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可喝“葡萄糖酸锌”这里的“锌”是指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离子
-
13、2024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与该主题不符的是A、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B、工厂废气处理排放 C、生活垃圾就地焚烧 D、提倡大力植树造林
-
14、下列有关科学家主要贡献说法正确的是A、张青莲:发现质量守恒定律 B、门捷列夫: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 C、闵恩泽:研发石油化工催化剂 D、拉瓦锡:发现元素周期表
-
15、有关生肖蛇文物的制作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
漆木龙蛇座豆
B、
彩漆龙蛇豆陶俑
C、
青铜蟠蛇纹鼓座
D、
玉蛇钮长方章料
-
16、
我国科学家利用太阳光在某种新型催化剂表面分解水后,再利用某种高效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燃料X。反应过程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中反应①的能量转化形式中存在光能转化为 , 产生的的质量比约为。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则X的化学式为 , 可用(填试剂名称)检验反应后的气体中是否还含有。
(3)反应②生成的水全部循环利用,为使该过程持续发生,但反应①需要不断补充水,其原因是。
2025年2月7日第九届亚冬会将在哈尔滨市举行,会让我们领略无穷的冰雪魅力,将冰雪与化学推断题相结合也别有一番乐趣,如图2“雪花”中的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B是黑色金属氧化物固体,C、E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D是液体,F是最轻的气体(其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都已省略。“一”表示物质间能相互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问能发生转化),请回答:

(4)写出物质D的化学式;
(5)写出C→E的反应属于(填“吸热”或“放热”)反应。E在生活生产中的一种用途是。
(6)请写出D→F的反应方程式:。
-
17、
“大象牙膏”是极具观赏性的化学趣味实验之一,如图,实验中迅速涌出柱状的泡沫,可形象地称为“大象牙膏”,将带火星的木条深入泡沫中可看到木条复燃。

(1)该实验原理主要是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迅速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
【提出问题】影响“大象牙膏”实验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设计实验】小明以“牙膏喷出瓶口所需时间”为比较牙膏喷出效果的标准,设计了以下实验:
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10mL过氧化氢溶液、5滴洗洁精、4mL催化剂溶液,完成实验,记录如表:
实验序号
催化剂种类
催化剂浓度
过氧化氢浓度
温度/℃
“牙膏”喷出瓶口所需时间/s
①
碘化钾
10%
10%
20
48
②
高锰酸钾
10%
10%
2
05
③
酵母
10%
10%
20
10
④
酵母
5%
10%
20
42
⑤
酵母
10%
10%
40
8
⑥
酵母
10%
5%
203
0
【解释与结论】
(2)设计实验①②③的目的是________。
(3)通过对比实验③④,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4)实验中,欲探究过氧化氢浓度对实验效果的影响,需对比的实验是________(填实验序号)。
(5)“大象牙膏”实验最好选择20℃、10%的酵母溶液、________的过氧化氢溶液,能产生速度适中、有视觉冲击力的观赏效果。
【反思与评价】
(6)由上述实验可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______(填序号)。
A. 温度 B. 反应物浓度 C. 生成物产量 D. 催化剂种类和浓度 (7)在实验②中,小明观察到锥形瓶内有黑色固体产生,且溶液的紫红色褪去,从而判断高锰酸钾________(填“是”或“不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理由是________。
-
18、氨()比氢气更易液化储运,作为氢能源的载体有发展潜力。合成氨的原料为和 , 常用液态空气分离法、膜分离法(如图1)和分筛吸附法(如图2)获取。生产有煤气化、天然气重整及可再生能源电解水等方法,根据的来源,所合成的氨分别称为棕氢、蓝氢和绿氨。绿氨被归类为基本上零碳的氨。Haber-Bosch工艺利用和(经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得)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反应制氨,是目前唯一大规模合成氨方法。该方法使用的原料只有可再生电力、水和空气,副产品只有氧气,是清洁可持续的合成氨生产方式。

依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①液态空气升温时,先气化,则液氮沸点比液氧(填“高”或“低”)。②膜分离法(图1)获取中,薄膜不允许分子通过。
③分子筛吸附法(图2)制 , 利用了分子与分子体积大小不同而吸附实现分离。上述三种情况中物质分离都利用了物质(填“物理”或“化学”)性质不同进行分离。
(2)、生产有“煤气化、天然气重整及可再生能源电解水”等方法,上述制方法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3)、Haber-Bosch制氨工艺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4)、“间歇式清洁电力Haber-Bosch法合成氨工艺”合成的氨属于(填“棕氨”或“蓝氨”或“绿氨”)。 -
19、
火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汉字作为载体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火的认识。
甲骨文“
”(焚)的字形像是要燃火烧掉树林。(1)上方的“林”相当于燃烧条件中的________。
小篆“
”(灭)的字形左边像是一川流水,意思是水能灭火。(2)用水灭火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和隔绝氧气
甲骨文“
”(灾)的字形像是房屋着火,灾难降临。(3)以下标志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B. 
C. 
(4)许多家庭以天然气为燃料,该气体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生活中有许多小窍门能让人们避开危险,减少损失,如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请举一种灭火的方法________。
传说,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钻木之所以能取火,是因为:A.钻凿处,木头温度升高;B.木头在空气中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发生燃烧;C.钻凿木头时,摩擦会生热。
(6)这三句话按因果关系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
20、a和b为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已知向a不加二氧化锰,向b加少量二氧化锰.当分别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像是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