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八单元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基础卷)
-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八单元课题1《金属材料》(提升卷)
-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八单元课题1《金属材料》(基础卷)
-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九月月考化学试题
- 人教版(五四学制)初中化学九年级全一册期末质量检测(提升卷)
- 人教版(五四学制)初中化学九年级全一册期末质量检测(基础卷)
- 人教版(五四学制)初中化学八年级全一册期末质量检测(提升卷)
- 人教版(五四学制)初中化学八年级全一册期末质量检测(基础卷)
- 广东省深圳市多校联考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化学试题
-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1、下列项目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木雕 B、炼铁 C、剪纸 D、刺绣
-
2、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启航”活动小组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并探究其性质,请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多种,例如:①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固体②利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溶液。
(1)、仪器①的名称是。(2)、若用方法①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选填字母序号),该反应属于(填写基本反应类型),为了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最合适的收集装置为。若用方法②制取氧气,其反应原理符号表达式为。(3)、可用D装置收集氧气,原因是;用F装置探究氧气性质时,发现铁丝剧烈燃烧,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3、世界是物质的。从宏观角度看,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从微观角度看,物质又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铍原子的质子数为 , 铍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图2中元素属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各原子的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相同。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层数 D、最外层电子数(3)、图2中A和B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其中A元素的化合价为。 -
4、“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文物考古彰显我国古今科技文明。(1)、科技助力文物发掘:用作测定文物年代的碳 , 衰变时核内质子数发生改变,则衰变后元素种类(填“改变”或“不变”)。(2)、璀璨文明再现:石青[主要成分为]是彩绘陶俑的一种矿物颜料,铜元素化合价为 , 则。(3)、文物修复与保护:发掘的某些珍贵文物可放入氮气保护箱中,是因为氮气。
-
5、完成下列小题:(1)、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试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温度计中的液态金属;②构成氯化钠的阳离子;
(2)、小明对“豆腐中的化学”非常感兴趣,他发现经过“选豆→浸泡→磨浆→过筛→点浆→压制成型”,制得豆腐。“磨浆”属于(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过筛”与实验室中操作的原理相似。 -
6、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则所有原子核中都一定含有质子和中子 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
7、通过学习化学,我们学会了从化学视角认识水。下列对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A、可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异味 B、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部分结冰的蒸馏水属于混合物 D、生活中用肥皂水降低水的硬度
-
8、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当时开始收集。(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4)、F装置可用于排水法收集气体,收集时气体应从口进入(填字母)。 -
9、磷酸铁锂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主流生产工艺是以磷酸铁为原料。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高速发展,带动上游磷酸铁锂及磷酸铁(化学式为)产能快速增加。采用硫酸亚铁及磷铵盐为原料制备的磷酸铁生产工艺称为“氨法磷酸铁”。“氨法磷酸铁”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的名称是。(2)、铁片反应池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3)、该生产工艺中制备的克磷酸铁中铁元素的质量是克。 -
10、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中①、②为氧元素、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试分析下图并回答问题:
(1)、氧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周期,铝元素属于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2)、C粒子是(填“原子”“阴离子”或“阳离子”);若D是原子,则。(3)、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图中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5)、氧元素与铝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11、生活留心处处皆学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唐诗《风》中有这样两句“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诗人观察到的这种自然现象证明了的存在,它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小张发现家中有一些牛肉采用真空包装的原因是。(3)、鱼虾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水中含有 , 植物要进行光合作用需要空气中的。(填化学式)(4)、冰箱中常用“气调保鲜”来达到对食物保鲜的效果。如图所示是工业上用膜分离技术实现“气调保鲜”的流程:
在空气分离后,进入冰箱保鲜室内的气体是(填“富氧空气”或“富氮空气”)。
-
12、用相应的化学符号填空。(1)、1个氨分子;(2)、3个亚铁离子;(3)、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4)、若用“
”表示一个氮原子,则“
”表示的化学符号是。 -
13、学会识图能发展化学思维。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电解水
B、
加热木炭和氧化铜的固体混合物
C、
一氧化碳在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
D、
足量红磷在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
14、“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则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定是分子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过氧化氢分解过程中,加入催化剂可加快其分解,则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
1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放热、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空气中:燃烧放热,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放热,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放热,发白光,产生白色烟雾
-
1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称量氯化钠固体
B、
量取液体体积
C、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加热液体
-
17、如图为某品牌儿童钙片标签上的部分文字,某儿童按标签用量服药,每天补充钙元素的质量是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牌儿童钙片
【主要成分】碳酸钙维生素D
【功效】补钙
【规格】2.5g/片
每片中含碳酸钙80%
【食用方法】每日一次,每次1片
-
18、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水的研究。化学兴趣小组以“生命之源——水”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请你一起参与并解答探究过程中的问题。
任务一:河水的净化
【查阅资料】自然界中的河水中含有多种杂质,其中的不溶性杂质使河水浑浊,可溶性杂质使其具有气味和颜色,小组同学按照一定的流程对河水样品进行净化。
(1)同学们向河水样品中加入 , 使水中悬浮的杂质快速沉降。如图1是进行过滤的装置,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过滤完成后,同学们发现样品仍然浑浊,则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写出一点)。纠正错误后重新过滤,他们得到了澄清的河水样品。(3)若想要进一步得到净化程度较高的水,可以进行操作。任务二:探究水的组成
如图2为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电解水实验,以此来探究水的组成。
(4)实验前,老师向水中加入了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作用是。图中B试管连接的是电源的(选填“正”或“负”)极,A试管中生成的气体是(填化学式)。(5)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19、
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的基本规律之一,又称物质不灭定律。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定律展开了一系列探究实验,请你一起参与并回答问题。
I.初步探究
如图1为兴趣小组设计的两组实验

(1)实验A中,加热细铜丝团一段时间后撤走酒精灯,观察到铜丝表面变黑,钩码会(选填“上升”或“下降”)。实验B中,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托盘天平的指针会向(选填“左”或“右”)偏。
(2)于是兴趣小组认为化学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他们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
II.反思改进
兴趣小组成员在老师的建议下,重新设计了两组实验,如图2。

(3)实验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 , 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实验D中,观察到红磷燃烧,小气球先变鼓再变瘪,其中“变鼓”的原因是。
(4)实验C和D反应结束后,托盘天平指针的位置均不发生变化,由此可得出结论:。
-
20、结合图像,从不同角度学习化学。(1)、建立模型
用“
”表示氮原子,“
”表示氧原子。若空气中其他成分忽略不计,如图中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A、
B、
C、
(2)、微观示意图如图表示某密闭容器中物质的变化过程。

①变化I中,保持不变的微粒是 , 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②从微观角度分析,变化II和变化III的实质是。写出一个生活中应用变化II的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