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化学活动小组以“酸的化学性质”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实验学习,请根据如图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②③④中观察到产生气泡是试管。(填序号)
    (2)、实验中观察到试管⑤中物质变黄色溶液,固体X可能是
    (3)、取试管③中溶液,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发现一段时间后才会有蓝色沉淀产生,则试管③中溶液的溶质是
    (4)、将试管①和试管④中溶液都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进行混合,有气泡产生且最终溶液呈红色,烧杯中溶液含有的溶质为(除酚酞外)。
  • 2、金属的用途很广,我们应该节约和保护金属资源,请根据如图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结果是实验①中的铁钉生锈了,而实验②、③的铁钉没有生锈,则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铁生锈主要是铁与发生反应。
    (2)、为了预防铁制品生锈,我们常在其表面镀一层抗腐蚀的金属,但在镀金属之前需要加入稀硫酸除去铁锈,化学方程式为
  • 3、表面布满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的铁钉放入盛有稀硫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d点时H2SO4反应完,且温度高于a点 B、整个反应过程,溶液中SO42逐渐减少 C、当压强为115千帕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FeSO4 D、cd段压强减小是因为铁和稀硫酸反应结束,不再放热
  • 4、用图像表示化学变化可以提升思维能力,以下四个图像对应的变化过程正确的是(  )

    A、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B、浓硫酸长时间露置于空气中 C、向NaOH和Ba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D、向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和镁固体混合物
  • 5、向100g质量分数分别为14.6%HCl和12%Mg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过量。下列图象中,产生的沉淀量与滴入Ba(OH)2相符的是(  )
    A、 B、 C、 D、
  • 6、重结晶后的食盐中往往还含有少量的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它们在溶液中主要以SO42、Ca2+、Mg2+的形式存在,为将这些杂质除净,可向食盐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钡溶液,最后经过过滤、蒸发得到精盐。下列操作及加入溶液顺序错误的是(  )
    A、BaCl2、NaOH、Na2CO3、过滤、HCl B、BaCl2、Na2CO3、NaOH、过滤、HCl C、NaOH、BaCl2、Na2CO3、过滤、HCl D、Na2CO3、BaCl2、NaOH、过滤、HCl
  • 7、久置NaOH易变质,为检验一瓶久置NaOH溶液是否已完全变质,有以下几种验证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①用pH试纸测得反应后的溶液pH大于7,表示NaOH未完全变质;

    ②不断滴加稀盐酸,如果一段时间后出现气泡,表示NaOH未完全变质;

    ③滴加过量BaOH2 , 过滤后在滤液中滴加酚酞,如果变红,表示NaOH未完全变质;

    ④滴加过量CaCl2反应后取上层清液,滴加CuCl2无沉淀生成,表示NaOH完全变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8、下列各项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可以达到已经部分变质的NaOH除杂的目的 B、为除去MnO2固体中的KCl,必须经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过程 C、用加入适量铜粉再过滤的方法除去Cu(NO32溶液中混有的AgNO3 D、向某无色未知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以检验溶液中SO42的存在
  • 9、下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是Na+和OH- D、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分子
  • 10、一般地说,金属越活泼,冶炼越困难,则甲代表的金属是(  )

    A、 B、 C、 D、
  • 11、2024年4月25日晚我国“神舟十八号”发射成功,这标志着中国空间探索事业的重要进步,为未来的空间站建设和技术验证提供了支持。

    (1)、火箭制造用到了钛合金材料,你认为钛合金应具有的优点是(写一点)。已知钛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位于镁和铁之间,下列验证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中,可行的组合是(填字母)。
    (2)、火箭发射的推进剂含有偏二甲肼,燃烧时反应为C2H8N2+2N2O4__2CO2+4H2O+3X,则X为
    (3)、为提高供电能力,神舟十八号飞船的主电源储能电池由镉镍电池更改为锂离子电池,电池放电过程中能量转化关系为
    (4)、宇航员呼吸产生的CO2 , 采用氢氧化锂吸收的方式处理,结合图1分析,选用氢氧化锂而不用价格更便宜的氢氧化钠的原因是:

    (5)、航天员预计要在天宫空间站生活半年,期间约需氧气480kg。图2是水气整合系统,其中“氧气生成系统”的原理是电解水,通过“萨巴蒂尔系统”处理航天员排出的CO2

    ①“萨巴蒂尔系统”内部提供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等条件,写出该系统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若该空间站所需氧气的一半由该水气整合系统提供,整个过程需要不断补充水,理由是

  • 12、小柯用过量的稀盐酸溶液和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后(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和酸反应),得到了含有HCl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为了探究该混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他又进行如下实验:取100克混合溶液于烧杯中,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观察并记录相应数据,结果如图1所示。

    (1)、小柯发现碳酸钠溶液与混合溶液反应时存在多步反应,则a曲线涉及的化学反应所属的基本类型是
    (2)、求混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
    (3)、如图2表示原混合溶液中离子的分布情况,当所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为120克时,所得溶液中相关离子数量关系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 B、 C、
  • 13、将铁粉和稀硫酸先后加入到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搅拌使之充分反应,实验过程中加入物质的质量与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m=
    (2)、b点剩余固体成分为:
    (3)、求c点所得溶质的质量。
  • 14、科学小组参与“铅蓄废电池中硫酸回收”的研学项目,回收时需要测定电池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向装有25g废液的锥形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充分搅拌,利用pH计等电子设备采集信息并绘制的图像如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该反应的微观本质是
    (2)、计算该电池废液中H2SO4的质量分数
    (3)、若实验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变质,则会导致测定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结果(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15、目前,免拆型手术缝合线广泛应用于手术中,它是用新型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C3H4O2)n]制作而成。聚乳酸可以通过以下路径制取。

    (1)、从物质分类角度看,乳酸属于(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聚乳酸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如果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全部进入葡萄糖,则生产2.4千克葡萄糖,消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千克?
  • 16、盐碱地中所含的盐分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对其开发利用是提高农业产能的途径,但也是世界性难题。查阅资料发现盐碱地的土壤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有KCl、CaCl2、Na2SO4、Na2CO3

    【设计实验】为探究土壤中含有的物质,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步骤

    现象

    判断土壤浸出液中所含的物质情况

    有气泡产生

    一定有Na2CO3

    存白色沉淀A生成

    一定有Na2SO4

    有白色沉淀B生成

    KCl、CaCl2中至少含有一种

    步骤③中的生成的沉淀是(填化学式)。

    【评价改进】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实验环节与分析的合理性

    试剂选用合理且分析结论科学合理

    试剂选用合理但分析结论存在错误

    试剂选用不合理且分析结论存在错误

    结合评价量表,老师对同学们的探究实验进行打分,给出了待改进的评价。其理由为:

    Ⅰ.根据步骤①推导出土壤浸出液中一定有Na2CO3 , 就可以判断一定无 , 故存在分析结论错误;

    Ⅱ.由于步骤①中加入稀盐酸,对判断KCl是否存在产生干扰,故存在试剂选用不合理的错误。若要能确定KCl是否存在,应如何改进:

    【反思总结】根据原实验方案,可以确定土壤中一定含有:

  • 17、如图是一个趣味变色实验,同学们对混合后溶液变色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资料:碘酒为碘(I2)的酒精溶液;淀粉遇I2变蓝,在本实验中作为指示剂,指示I2是否存在。

    【进行实验】分别向烧杯A、B中加入相应溶液,然后将两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记录混合后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的时间。

    序号

    烧杯A

    烧杯B

    变色时间/s

    3%H2O2溶液体积/mL

    水的体积/mL

    1%淀粉溶液体积/mL

    2%碘酒体积/mL

    水的体积/mL

    维生素C片/粒

    10

    20

    2

    2

    23

    2

    595

    10

    20

    2

    5

    20

    2

    193

    10

    20

    2

    10

    15

    2

    39

    5

    25

    2

    5

    20

    2

    399

    20

    10

    2

    5

    20

    2

    78

    说明:本实验中,溶液总体积可看作是各液体的体积之和,A烧杯控制溶液总体积为32mL,B烧杯控制溶液总体积为25mL。

    (1)、实验①②③探究对混合后溶液变色时间的影响。
    (2)、根据实验②④⑤可以得出结论:
    (3)、序号④实验组中,若将碘酒溶液体积改为10mL,则混合后溶液的变色时间范围是
    (4)、为了证明维生素C的用量对混合后溶液变色时间也有影响,增加实验⑥:向烧杯A中加入20mL3%H2O2溶液、10mL水、2mL1%淀粉溶液,向B烧杯中加入 , 然后将两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记录混合后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的时间。
  • 18、小柯设计了如图装置来探究动能的影响因素,其中mA=mBmC,hAhB=hc,所用物块为木块。

    (1)、实验中利用木块被碰撞后移动的距离来比较物体的动能大小。下列实例中与此实验方法相同的有。(填编号)

    ①认识电流大小时,用水流进行类比

    ②用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现象来认识分子是运动的

    ③用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比较电磁铁的磁性强弱

    (2)、小柯通过甲、丙两次实验初步得出“物体动能的大小与质量有关”的结论,小柯得出这个结论是否具有科学性,请说明理由
    (3)、做丙图实验时,木块被撞后滑出木板掉落,为防止因此造成木块损坏,需改进实验装置或实验方案。在不改变木板长度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以下__________方法。
    A、适当减小钢球C的质量 B、给丙组水平木板铺上毛巾 C、适当降低钢球C的高度,使hC=hA D、给丙组换用一个较重的木块
    (4)、实验后,同学们联想到汽车的“超载”与“超速”是造成交通事故的最大安全隐患。为探究“超载”与“超速”,哪个造成的危害更严重?小柯利用上述装置进行了实验测定,得到的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

    小球的质量m/g

    小球自由滚下的高度h/cm

    木块被撞后运动的距离s/m

    1

    30

    10

    4

    2

    30

    20

    16

    3

    60

    20

    32

    由实验可知:当发生交通事故时,造成的危害更严重。

  • 19、蒸汽眼罩由于携带及使用方便逐渐走进日常生活,它借助内部材料反应产生热量,使材料内部的水分稳定蒸发,利用产生的热度和湿度缓解眼部疲劳,化学兴趣小组对蒸汽眼罩的发热体开展了探究。

    【查阅资料】蒸汽眼罩发热体内含有铁粉、活性炭、氯化钠、水等。

    (1)任务一:验证蒸汽眼罩发热体内含有铁粉和氯化钠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

    固体中有铁粉

    实验二

    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往滤液中滴加少量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固体中有氯化钠

    (2)任务二:蒸汽眼罩中的铁粉为什么能快速生锈放热?

    【实验探究】

     

    药品

    方案一

    4g铁粉、2mL水

    方案二

    4g铁粉、2mL水、2g氯化钠

    方案三

    4g铁粉、2mL水、2g活性炭

    方案四

    4g铁粉、2mL水、2g活性炭、2g氯化钠

    使用温度传感器收集数据并生成图像如图:

    对比分析图像,你获得的结论是

    (3)【反思评价】如何保存蒸汽眼罩:

  • 20、某科学兴趣小组利用黑枸杞自制酸碱指示剂,并对其在不同PH下的颜色进行了测定,其显色结果如下表:

    p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颜色

    粉红

    粉红

    粉红

    浅紫

    浅紫

    浅紫

    深蓝

    深蓝

    灰绿

    黄棕

    该小组同学又利用该指示剂测定了下列物质的酸碱性,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物质

    洁厕灵

    杨梅汁

    蜜桔汁

    牛奶

    肥皂水

    炉具清洁剂

    颜色

    粉红

    粉红

    浅紫

    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杨梅汁与蜜桔汁,酸性更强的是
    (2)、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洁厕灵适合消除类污渍(选填“酸性“或”碱性”)。
    (3)、稀盐酸和NaOH溶液混合没有明显现象,小柯同学首先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了2~3滴黑枸杞提取液,接着向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pH与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表示恰好反应的点是(填字母),b点到c点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为
上一页 171 172 173 174 17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