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上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单元检测卷(培优)

试卷更新日期:2025-09-16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现代社会生产的新型陶瓷材料层出不穷,如用氧化铝等原料生产的陶瓷已被应用于制造发动机。下列有关氧化铝陶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陶瓷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B、该陶瓷耐高温,强度高 C、该陶瓷中的原料氧化铝属于金属氧化物 D、该陶瓷由于含有氧化铝,所以耐酸碱性不强
  • 2. 下列选项中,各概念之间能构成图中包含关系的是( )

    选项

    1

    2

    3

    A

    悬浊液

    乳浊液

    溶液

    B

    可溶性碱

    化合物

    C

    臭氧

    氧化物

    化合物

    D

    酸性溶液

    酸溶液

    混合物

    A、A B、B C、C D、D
  • 3. 两包粉末,一包铁粉、一包氧化铜粉末,快速鉴别开的方法是(  )


    A、观察颜色,加以鉴别 B、加水溶解,再鉴别 C、用磁铁吸引,加以鉴别 D、通入氢气后加热,观察加以鉴别
  • 4. 在体育课铅球练习中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为了避免砸到同学造成伤害,我市用实心球练习代替了铅球练习。实心球为了安全,表面用到了更柔软的有机合成材料,以下器材的材料选择不考虑柔软性的是(  )
    A、接力棒选择铝合金 B、跑道选择塑胶材料 C、排球的塑料球皮 D、跳高垫选择海绵
  • 5. 宾宾同学参照二歧分类法对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四种试剂制作一个物质,检索表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1a无色液体……2

    1b蓝色液……甲

    2a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3

    2b能使酚酞试液红……乙

    3a“▲”……丙

    3bpH小于……丁

    A、甲表示硫酸铜溶液 B、乙表示氢氧化钠溶液 C、表中“▲”处应填pH大于7 D、也可以根据能否与铁反应对丙、丁分类
  • 6. 金属、金属材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骼 B、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于制造炊具 C、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 D、铅锑合金的熔点较低、电阻率较大,常用于制成发热体
  • 7.

     萨罗(Salon)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其分子的微观结构模型如图:下列关于萨罗的说法错误的是(  )

    ①该物质的一个分子由二十六个原子构成;②该物质是氧化物;③该物质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56:48;④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14g;⑤该物质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⑥该物质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⑦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13H10O3

    A、①③ B、⑦  C、①③⑦ D、②④⑤⑥
  • 8. 向硫酸亚铁、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投入一些锌粉,完全反应后得到一些固体沉淀。向滤出的沉淀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下列对固体沉淀成分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锌、铁,可能含有铜 B、一定含有锌、铜,可能含有铁 C、一定含有铁、铜,可能含锌 D、一定含有铁,可能含有锌、铜
  • 9. 如图是两组物质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X是O2 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C、C6H12O6是有机物 D、C6H12O6与X反应生成CO2H2O属于置换反应
  • 10. 废弃的含汞或镉的电池对环境的主要危害是(   )
    A、造成空气污染 B、造成重金属污染 C、破坏臭氧层 D、引起温室效应
  • 11.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主要操作

    A

    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

    加热沸腾,水蒸气冷凝

    B

    区别化纤与羊毛面料

    分别取样点燃,闻气味

    C

    除去氨气中混有的水蒸气

    气体通入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中

    D

    探究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将燃烧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A、A B、B C、C D、D
  • 12.  2024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为“全球战塑”,我们应树立“减塑限塑”环保理念,共同建设绿色、环保、健康的美丽家园。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
    A、购物时自带布袋 B、将废弃塑料焚烧处理 C、塑料垃圾分类投放 D、使用可降解塑料吸管
  • 13. 下列有关营养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葡萄糖、纤维素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青菜、黄瓜中含的蛋白质最多 C、常温下油脂都呈固态 D、淀粉与碘作用呈蓝色
  • 14. “接龙 ”是科学扑克(和普通扑克相似,牌面标注物质的化学式)  的一种游戏,其规则是:当上家出牌时,下家跟出的牌所标注的物质必须是由上家所标注的物质能直接转化而成的。某局游戏中,小虞出牌后能实现如图所示的牌局,则小虞所出的牌(单质)是

    A、Mg B、Fe C、C D、Cu
  • 15. 印刷铜制电路板的“腐蚀液”为 FeCl3溶液。已知铜、铁均能与 FeCl3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分别为:Cu+2FeCl3=2FeCl2+CuCl2 , Fe+2FeCl3=3FeCl2。现将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盛有 FeCl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关于烧杯中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
    A、溶液中一定含 FeCl3 , 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B、溶液中一定含 FeCl2 , 固体一定含铜 C、溶液中一定含 FeCl2、CuCl2 , 固体一定含铜 D、溶液中一定含 FeCl2 , 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二、填空题

  • 16.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NaOH、Na2CO3、BaC12、K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某科学研究小组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1)操作I是

    (2)白色粉末的成分是

  • 17. 一些氧化物和单质之间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反应:

    其中,氧化物(Ⅰ)是红棕色固体,氧化物(Ⅱ)、(Ⅲ)、(Ⅳ)在反应条件下都是气体。

    (1)、 单质(Ⅲ)为; 氧化物(Ⅰ)为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 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能够发展科学思维。请回答:
    (1)、 化学实验中常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颜色改变、生成沉淀、产生气泡等。如图化学实验中,若按实验现象分类,可将实验A与(填字母编号)分为一类,分类依据是都有气泡产生;可将实验B与D分为一类,分类依据是
    (2)、 上述A、B、D实验中发生的反应均属于基本类型中的反应。
  • 19. 有甲、乙、丙、丁、M五种无机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如下图。

    (1)、如果五种物质中有两种单质,则M的化学式是
    (2)、如果五种物质均为化合物,则M可能是。(填“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含氧酸”“无氧酸”“碱”“含氧酸盐”或“无氧酸盐”)。
    (3)、写出符合(2)中条件的甲+乙→丙+丁的化学方程式:。(只需写一个)。
  • 20. 下列是光亮铁钉的系列变化。请回答问题:

    (1)、②中铁钉锈蚀是由于空气成分中的导致的。
    (2)、反应①中,若用ma代表反应前光亮铁钉的质量,mb代表反应后红色铁钉的质量,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mamb(填“<”、“>”或“=”)。
    (3)、研究发现在铁表面镀镍不易锈蚀,镍(Ni)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知镍的金属活动性位于镁和铜之间,能验证镁、镍、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方案有(填写字母)。

  • 21. 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C;D是一种无色气体,把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请判断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A是 ;C是 
    (2)、写出把D通入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22. 如图所示,X为氧化亚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取两份等质量的X样品进行下列实验:

    已知所得固体D质量为16g,溶液E中含有盐酸和一种盐,气体F在标准状况下的质量为0.5g。试计算:

    (1)、取用的每份X中氧化亚铁与氧化铜的质量比为
    (2)、取用的每份X中铁与氧的原子个数比为

三、实验与探究题

  • 23. 无焰食品加热器常被用于野外加热食物,它所用的材料有镁、铁、氯化钠。使用时加入水,利用镁和水反应产生热来加热。下面是在15℃、标准大气压的环境中对上述材料进行的研究。

    实验1:将一定质量的镁条、铁粉和氯化钠加入盛有适量水的隔热容器中,连续搅拌,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温度,在图甲上绘得曲线1:然后把相同质量的镁条剪成若干细条,重复上述实验,绘得曲线2:再取相同质量的镁粉重复上述实验,绘得曲线3。

    实验2:把2.4g镁粉、5.85g氯化钠和一定质量的铁粉混合,放入盛有100mL水的隔热容器中,并不断搅拌,一段时间后测出容器内的温度。图乙是在改变铁粉质量的实验条件下,而绘得的温度变化曲线。

    实验3:把2.4g镁粉、28g铁粉和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混合,放入盛有100mL水的隔热容器中,并不断搅拌,一段时间后测出容器内的温度。图丙是在改变氯化钠质量的实验条件下,而绘得的温度变化曲线。

    (1)、通过实验1可以发现影响镁和水反应快慢的因素是
    (2)、实验3中,当NaCl质量大于7.31g,实验就不必再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A、加入更多的NaCl不再改变反应快慢 B、加入NaCl会使反应变慢 C、水已沸腾,不会再有温度变化 D、需要加入更多的铁粉来提高温度
    (3)、根据图乙和丙,在设计无焰食物加热器时,如果所用镁粉的质量为2.4g,则取7.31gNaClg铁粉时,能做到用尽可能少的材料产生尽可能多的热量。
  • 24. 某同学进行了《从自然界中的铜到纪念币中的铜》的项目学习。在查阅资料时,发现有以下三种炼铜的方法:

    方法①湿法炼铜。具体流程如下:

    方法②干法炼铜。先用高温煅烧孔雀石得到氧化铜,再利用氢气来还原氧化铜得到单质铜。如图为制取干燥氢气并用其还原氧化铜的装置。

    方法③生物炼铜。“吃岩石的细菌”利用空气中的氧气把硫化铜转化为硫酸铜,再进一步转变为单质铜。具体流程如下:

    请回答问题:

    (1)、写出方法①中步骤2的化学方程式是
    (2)、方法②中制取干燥氢气并能还原氧化铜的部分操作正确的顺序是(填字母)。

    A .打开甲处分液漏斗活塞       B .点燃丙处的酒精灯

    (3)、方法③中生物炼铜的优点有(写出一点即可)。经测定某岩石由硫化铜(CuS)和其他不含铜元素的物质组成。现用该岩石制得3.2g铜,若不考虑铜元素的损耗,则该岩石中硫化铜(CuS)的质量为 g。
  • 25. 目前的社会生活处处需要电子产品,但随之而来的是用眼过度导致的酸胀不适。“蒸汽眼罩”只需要撕开包装就能迅速升温,敷在眼睛上有利于舒缓用眼过度导致的疲劳。项目学习小组的同学对其成分以及原理都非常感兴趣。

    【探究一:成分探究】有同学查阅资料发现“蒸汽眼罩”是借助铁生锈产生热量,使材料内部的水分稳定蒸发,利用产生的热度和湿度缓解眼部疲劳。

    (1)如果用化学的方法来证明有铁粉的存在,简要说明方法

    (2)有同学拆解眼罩后发现里面的粉末要比实验室常见的铁粉更加细,分析产品设计过程中选择颗粒更小的铁粉的原因是

    【探究二:原理探究】铁生锈反应放热缓慢,但为什么蒸汽眼罩发热迅速?哪些因素能加快反应,使蒸汽眼罩快速发热?某小组同学采用对照实验展开探究,设计实验方案如下:(查阅资料:蒸汽眼罩内部材料有铁粉、活性炭、氯化钠、水等)

     

    药品

    方案一

    4g铁粉、2mL水

    方案二

    4g铁粉、2mL水、2g氯化钠

    方案三

    4g铁粉、2mL水、2g活性炭

    方案四

    4g铁粉、2mL水、2g氯化钠、2g活性炭

    使用温度传感器收集数据并生成图像如图:

    (3)对比分析图像,你获得的结论是

    【项目反思】

    (4)知道“蒸汽眼罩”的原理以及成分后,请你从如何保存“蒸汽眼罩”的角度给产品的包装提一条建议。

  • 26. 某同学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等知识进行了研究.
    (1)、将甲、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乙表面析出红色固体,甲没有明显现象.判断甲、乙、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
    (2)、查阅资料: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后面的金属 Cu,在常温下虽然不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但可以与稀硝酸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3CuNO32+2NO+4H2O反应生成的 NO是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O2迅速化合生成 NO2,NO2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可以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NO.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关闭弹簧夹,将干燥管放入带有水的烧杯中,若观察到 , 则表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

    打开弹簧夹,用注射器慢慢抽取干燥管内的气体,稀硝酸沿着干燥管慢慢上升,直到 , 停止抽拉注射器,关闭弹簧夹,观察干燥管内的现象: , 反应停止后,打开弹簧夹,用注射器抽取干燥管内的气体(事先已将注射器内原有的气体推出),关闭弹簧夹后取下注射器,并抽取一定量的空气,观察到气体变为红棕色。

    上述实验完成后,用足量 NaOH 溶液将气体吸收,其目的是

  • 27. 氯化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冶金、电镀、医药等行业。已知 CuCl 难溶于水和乙醇,在潮湿空气中易变质。CuCl的制备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滤液1”中除了 Na+SO42外,还存在较多的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
    (2)、“操作 a”的名称是 , 本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水除外)是。(写化学式)
    (3)、  “反应”中产物除了CuCl,还有硫酸等,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可用“水洗”的原因是 , “醇洗”的目的是
    (5)、 160gCuSO4与足量NaCl经上述制备流程,可生成的 CuCl最多是g。

四、综合题

  • 28. 黄铜是铜锌合金,常被用于制造阀门、水管、空调内外机连接管和散热器等。如表一所示,黄铜的含锌量不同时,性能也不同。小科用足量的稀硫酸对20g某黄铜样品进行研究,有关数据见表二、

    表一:

    含锌量

    性能及用途

    ≤35%

    塑性好, 适于冷热加压加工

    36%~46%

    塑性减小而抗拉强度上升,只适于热压力加工

    >46%

    抗拉强度下降,无使用价值

    表二:

     

    1

    2

    3

    4

    硫酸的质量/g

    50

    100

    120

    130

    反应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g

    69.9

    M

    139.8

    149.8

    (1)表中M的值为

    (2)第3 次加入稀硫酸后,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填化学式)。

    (3)求这块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并判断该合金材料的性能及用途。

  • 29. 小明利用稀硫酸与生锈的铁屑反应制取硫酸亚铁,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资料: Fe2SO43+Fe=3FeSO4;②硫酸亚铁容易被氧化为硫酸铁等物质。

    (1)、配制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需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克。
    (2)、写出该流程中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资料①除外):
    (3)、稀硫酸与生锈的铁屑充分反应后,要确保铁有少量剩余,其目的是
  • 30. 社会实践活动中,课外兴趣小组对某钢铁厂的铁矿石样品和钢样进行实验、分析、计算,了解了该钢铁厂生产原料、产品的相关信息。下面请你根据他们的实验帮助计算回答: 取该厂的某钢样粉末28.36 g(假设只含Fe和C),在氧气流中充分反应,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3 g白色沉淀。

    (1)计算此钢样粉末中铁和碳的质量之比

    (2)再取三份不同质量的钢样粉末分别加到50 g质量分数相同的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标准状况下,2 g H2的体积为22.4 L)

    实验序号

    加入钢样粉末的质量 / g

    2.836

    5.672

    8.508

    生成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 L

    1.12

    2.24

    2.80

    请根据表中数据计算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

    (3)若在实验Ⅱ中继续加入m g钢样粉末,计算反应结束后剩余的固体质量为多少? (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 31. 已知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 2NaOH+ H2↑。质量均为m g的钠、镁、锌三种金属分别与25 g 质量分数为19.6% 的稀硫酸反应。

    (1)由于金属的量不确定,产生的氢气的质量大小有多种可能(不考虑镁与水的反应),如镁、锌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且都小于钠产生的氢气质量的情况表示为Na>Mg=Zn 。请按以上表示,写出所有可能情况

    (2)试确定,当产生的氢气的质量大小为Na>Mg=Zn时,m的取值范围

    (3)m= 4.6 时,Zn与酸反应产生H2的质量与金属质量(m)的关系如下图。请在图中再画出钠和镁二种金属分别与酸反应产生H2的质量与金属质量(m)的关系图线。(在图线上用元素符号注明)

       

  • 32. 2025年2月 13 日,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刊登复旦大学科研团队新发现:通过“注射”方式补充锂离子,可以对锂电池进行“精准治疗”,将商用磷酸铁锂电池的充放电寿命从500-2000次提升至 12000-60000次。
    (1)、 锂(Li)原子(填“失去”或“得到”) 一个电子变成锂离子 (Li+) 。
    (2)、磷酸铁锂(LiFePO4)是锂电池的一种电极材料,磷酸铁锂中含有种金属元素。
    (3)、 碳酸锂( Li2CO3是制备锂电池的重要原料,生产流程中“沉锂”步骤是关键环节,其反应原理为: Li2SO4+Na2CO3=Li2CO3+Na2SO4若有 220Kg硫酸锂Li2SO4完全反应,能制得多少千克碳酸锂Li2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