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生物间存在多种“吃与被吃”的关系,下图是小明画的生活在田野里的一些生物

    因食物关系构成的食物网,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请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2)、在上题中写的食物链中的生产者是
    (3)、下列对食物网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①一种动物可能捕食多种生物 ②一种生物可能被多种动物捕食

    ③任何一种动物都只能捕食一种生物 ④食物网是由多条互不相干的食物链组成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环保志愿者清理草原垃圾时发现,被纸箱覆盖的一片草的叶子都变成了黄色,

    与周围的绿草很不一样。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这些草缺少( )。

    A、光照 B、水分 C、空气 D、温度
  • 2、学校科技节举行风帆小车比赛。要求用小风扇产生的风作为动力,驱动小车前进,

    行驶远的小车获胜。

    小明:“可能风速越大,小车行驶得越远。”

    小刚:“可能风帆面积越大,小车行使得越远。”

    小玲:“可能风帆的形状不同,行驶的远近不同。”

    讨论后,他们就开展实验:小明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选用形状和面积相同的风帆,调节风扇的风速,测出小车行驶的距离,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顺序 风速 小车行驶的距离/cm

    1 1 档(低速) 10

    2 2 档(中速) 25

    3 3 档(高速) 38

    (1)、方框里的对话活动,是属于探究活动中的( )阶段。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设计实验 D、得出结论
    (2)、小车最后会停止运动是因为受到了的作用。
    (3)、根据他们的实验,可以知道探究的问题是
    (4)、通过数据的分析,他们得出结论:.
    (5)、风扇充电时,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
    A、电能转化为热能 B、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电能转化为动能 D、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6)、爱探究的同学又拆开了充电式手持风扇,研究起里面的小电动机。如图,改变磁铁的距离,转子都转动了起来,转动最快的是( )。
    A、放在 A 处 B、放在 B 处 C、放在 C 处 D、无法判断
    (7)、 如果要改变转子转动的方向,你有什么办法?( )
    A、增大电流 B、增加磁铁数量 C、改变朝向转子的磁铁南北极 D、增加线圈匝数
  • 3、看图回答问题。

    (1)、习习在鱼缸旁看到鱼在 B 点处,他想要捞到鱼,应该瞄准点。
    (2)、鱼在水中看到习习的眼睛位置( )。
    A、比实际位置低 B、比实际位置高 C、与实际位置相同 D、无法比较
    (3)、唐代诗人储光曦在《钓鱼湾》中写到:“潭清疑水浅。”这句诗的意思是清澈的水看起来要比实际(填“深”或“浅”),这是光的( )造成的。

    A.折射 B.直射 C.反射 D.散射

  • 4、工具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发生变化。

    (1)、以前村民每天早上从家里出发,通过崎岖的山路,艰难地从山上把水挑到家里。图中村民挑水用的扁担,可以看作是( )这种简单机械。
    A、杠杆 B、斜面 C、轮轴 D、滑轮
    (2)、由于从山上挑水费时费力,人们将凿通了腔内竹节的长竹筒串接在一起,连接成封闭性的水渠,形成规模或大或小的引水系统,把泉水从高山洞口引到需要灌溉或饮用的地方,甚至直接通到村民家的水缸里。用于引水的竹筒是在生活中的应用(杠杆、斜面、轮轴、滑轮),使用竹筒引水比将水从山上搬运到山下要。(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
    (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具与技术的革新,村民现在不用去山上挑水了。如今,自来水管通进每家每户,人们取水很方便。村民打开水龙头就可以放水,其中水龙头相当于(轮轴、滑轮) 这种简单机械。
    (4)、根据村民的取水变化,下列说法中,你不认同的是_(填字母)。
    A、工具可以给生活带来便利 B、同一种任务只能使用一种技术 C、人们总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明新的工具,创造新的技术 D、工具和技术紧密相连,互相融合与促进,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 5、如右图所示的月相,这一天最有可能的是( )。

    A、春节 B、中秋节 C、七夕节 D、元宵节
  • 6、环境对生物会产生影响,下列情境中能说明这个道理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大树底下好乘凉
  • 7、如图所示,若在图中 30 厘米长的木条上固定一块金属圆片,则这个摆每分钟摆动次数会( )。

    A、变多 B、不变 C、变少 D、无法确定
  • 8、在做心脏收缩和舒张的模拟实验时,小科准备了吸耳球、塑料管、水槽和红色水,在吸耳球中灌满水,用力挤压吸耳球,发现红色水都流到了塑料管,这说明( )。
    A、心脏舒张时,血液从心脏流回血管 B、心脏收缩时,血液从心脏进入血管 C、心脏收缩时,血液从血管流回心脏 D、心脏的收缩、舒张和血液流动没关系
  • 9、如图,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①④③
  • 10、观察右图,在 A、B 两个电磁铁的上方分别是用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悬挂两块相同的铁块。当闭合开关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会( )。

    A、甲、乙都会变大,并且甲的示数更大 B、甲、乙都会变大,并且乙的示数更大 C、甲、乙都会变小,并且甲的示数更小 D、甲、乙都会变小,并且乙的示数更小
  • 11、右图为“风的成因”实验示意图,下列关于 A 孔注入和 B 孔流出空气的表述,正确的是( )。

    A、A 热空气,B 热空气 B、A 冷空气,B 热空气 C、A 热空气,B 冷空气 D、A 冷空气,B 冷空气
  • 12、下列是四个放在斜面上的砖块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 13、一名同学在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他联想到了冬天用开水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境。以下是他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它们都是小水珠变成的水蒸气 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它们都是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 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水蒸气,后者是小水珠
  • 14、我国植物学家( )和他的团队共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约 4000 万颗种子,为国家基因库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A、屠呦呦 B、钟杨 C、袁隆平 D、钟南山
  • 15、小苏打和白醋、白醋和蛋壳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氢气 D、氮气
  • 16、杭州湾跨海大桥连接嘉兴市和宁波市,全长 36 千米,整座桥呈“S”形。设计成这种形状不是为了( )。
    A、增强抗风暴和强海潮的能力 B、减轻钱塘江大潮对桥的影响 C、增强驾驶安全性,增加美感 D、缩短距离,节省材料
  • 17、下列特征与遗传没有关系的是( )。
    A、身上的疤痕 B、双眼皮 C、身高 D、血型
  • 18、“天问一号”着陆器带着“祝融号”巡视器(任务车)着陆于八大行星中离太阳第四近的一颗橘红色星球,这颗行星是( )。
    A、金星 B、火星 C、水星 D、木星
  • 19、救生衣(图甲)是水域工作者的安全保证。人落入水中受到的浮力略小于重力,穿上救生衣可防止溺水。救生衣填充材料的承载力(材料完全浸没时所受浮力与重力之差)是衡量救生衣的一项重要指标,科研人员对密度为0.04g/cm3 , 质量为80g木棉纤维样品的承载力开展了相关测试。

    测试一:将样品逐渐浸入水中,测绘出其体积与水深的变化关系如图乙。

    测试二:将样品完全浸没于水,其质量与浸没时间的关系如下表。

    浸没时间(min)

    0

    5

    10

    15

    20

    质量(g)

    80

    84

    85.6

    86.64

    87.12

    (1)、当人落入水中时,及时穿上救生衣,主要通过增大  来增大浮力,使落水者浮在水面上等候救援;
    (2)、请计算该木棉纤维在深度为0.5m的水中浸没5min后的承载力(写出计算过程) 。
  • 20、某学习小组参加“自动浇花神器”的项目化学习。图甲、乙是该小组同学设计的两种电路图。

    电路简介:控制电路电源电压U=5V,电磁铁线圈电阻10Ω,R为湿敏电阻,其阻值随湿度的变化,如表一。电磁继电器在电流大于20mA时,衔铁被吸合;在电流小于10mA时,衔铁被释放。

    表一:湿敏电阻阻值随湿度的变化

    湿度/%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阻值/Ω

    730

    610

    490

    400

    320

    240

    190

    140

    100

    70

    (1)、根据以上信息,要想实现土壤干燥时浇水,土壤潮湿到一定程度时停止浇水,应该选择  图。
    (2)、使用该浇花神器后土壤湿度最低值为多少?
    (3)、请结合评价量表判断湿度调节的评价等级。若未达优秀,请简述改进措施,若已达到优秀,请阐述理由。

    表二: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湿度调节

    土壤湿度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且能调整湿度范围。

    土壤湿度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但不能调整湿度范围。

    不能控制土壤湿度在一定范围内

1 2 3 4 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