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从钢琴和长笛等乐器中发出有规律的、悦耳的声音叫做。如图所示,蝙蝠是靠探测飞行中的障碍和发现昆虫。

  • 2、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地。其中人工智能芯片的电路连接方式,作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核心,对其运行效率和稳定性有着极高要求,而科学合理的电路连接则是达成这些目标的重要基础。在芯片内部复杂的电路架构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芯片内所有功能模块之间都采用串联的方式连接
    B、采用并联的连接方式,不同功能模块能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C、在串联电路中,随着用电器数量的增加,通过各用电器的电流也会增大
    D、当并联电路中增加一条支路时,通过其他支路的电流会减小
  • 3、小潇作发光点S的像S'的光路图,如图。她作图的步骤有:

    ①作反射光线O1A1、O2A2

    ②作入射光线SO1、SO2

    ③作法线O1N1、O2N2

    ④将反射光线O1A1、O2A2反向延长交于S'

    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①③② D、②①③④
  • 4、小木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另一侧的光屏移动到距凸透镜10 cm处时,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接着把光源换成蜡烛,调整好相关器材的高度,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央50 cm刻度线处,移动蜡烛到光具座的左端并点燃,再移动光屏至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中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通过移动蜡烛及光屏的位置,下列成像情况符合实际的是( )

    A、若蜡烛放置在10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清晰的像 B、若蜡烛放置在30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缩小的像 C、若蜡烛放置在35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 D、若蜡烛放置在45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
  • 5、如图所示,一束方向不变的光线从右斜射向水面,这时的反射角是β , 折射角是γ。若把水槽的左端稍垫高一些,待水面重新恢复平静时,反射角是β1 , 折射角是γ1 , 那么(    )

    A、β1βγ1γ B、β1βγ1γ C、β1βγ1γ D、β1βγ1γ
  • 6、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a为玻璃板,b和c为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较薄的玻璃板 B、实验时玻璃板a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C、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c前应先将其点燃 D、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 7、如图是小曹同学在实验课上连接的一些电路,闭合开关后,出现电源短路的是( ) 
    A、 B、 C、 D、
  • 8、正常人的眼睛在水中看物体会一片模糊,因为光从空气射入眼睛折射程度大,而光从水中射入眼睛折射程度就明显减小。关于在水中看清物体,有下列说法 其中正确的是()

    ①高度远视的人在水中裸眼看物体更清晰;

    ②高度近视的人在水中裸眼看物体更清晰;

    ③正常人在水中应戴高度老花眼镜;

    ④正常人在水中应戴高度近视眼镜。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9、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    )
    A、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梳子飘起 B、吸尘器能够把地上的碎纸屑吸起来 C、在干燥的天气中脱毛衣时,会听到 “噼啪” 声 D、用干燥的毛刷刷毛料衣服时,毛刷上吸附许多细微脏物
  • 10、关于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是形成电流的条件之一 B、电压就是电的压力 C、有电源就一定有电压且有电流 D、有电压就一定能形成电流
  • 11、科学课上小慧设想未来的太空音乐会却被老师认为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是因为(   )
    A、太空中物体振动的频率较低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太快
    C、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声
  • 12、智能家居系统中包含各种电路。关于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电路闭合时,电路中才有电流
    B、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C、用电器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D、一个完整的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和导线组成
  • 13、将一蜡烛放在装有水的烧瓶前,调整蜡烛和烧瓶至如图所示位置,在墙壁上得到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   )

    A、缩小的虚像 B、放大的虚像 C、缩小的实像 D、放大的实像
  • 14、如图,下列为光线在空气与玻璃的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   )
    A、 B、 C、 D、
  • 15、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浙江余姚通济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 B、影子的形成说明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C、红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 16、2023年浙江亚运会划龙舟比赛上,选手的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
    A、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B、吸收了声波 C、改变了鼓面的振动频率 D、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 17、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成因。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四种主要途径。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四种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如图所示。

    【资料一】碳封存是通过工业设备捕获二氧化碳,将其压缩成液态或固态并注入地下深处(如枯竭的煤矿床或油气田)进行长期储存。部分二氧化碳还可能与岩石中的矿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进一步增强封存的稳定性。

    【资料二】碳替代主要通过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从源头上减少碳排放。氢气是碳替代的重要能源之一。我国科学家研究的一种储氢、释氢材料为固体AlH3 , 其原理是利用AlH3与H2O发生反应(AlH3中H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生成Al(OH)3和H2

    (1)、“碳达峰”与“碳中和”中的“碳”是指____(填字母序号)。
    A、碳原子 B、二氧化碳 C、碳单质
    (2)、碳封存技术中,二氧化碳气体能被压缩成液态或固态,从微观角度分析,不变的是分子的种类和大小,改变的是分子的
    (3)、碳封存过程中,CO2与岩层中的矿物质形成MgCO3 , 若CO2中的碳元素全部进入MgCO3 , 则形成840 kg MgCO3 , 可封存CO2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4)、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如果有一种元素化合价升高,同时就有另一种元素化合价降低。小科阅读完资料二后提出猜想:AlH3与H2O反应生成Al(OH)3和O2 , 请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分析小科的猜想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 18、某兴趣小组同学对生活中的水展开了项目式学习探究

    【项目一】探究水分子的运动

    1827年,英国科学家布朗发现水中的花粉颗粒不停的在做无规则运动,即布朗运动,花粉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是受水分子撞击引起,有力佐证了水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兴趣小组探究进行了不同水温下的布朗运动:使用碳颗粒和纯净水制成的物质,通过显微镜观察碳颗粒的运动情况,每隔20s记录碳颗粒位置,绘制得到甲、乙两幅图。

    (1)、若图甲、乙中碳颗粒大小相同,则图中水温较高的是并说明理由

    【项目二】探究影响水电解速度的因素

    为探究不同电压和不同浓度氢氧化钠溶液对水电解速率的影响,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测量并记录产生20mL氢气所需时间。

    (2)、电解水过程中未发生改变的微粒是(填“分子”或“原子”)
    (3)、加入氢氧化钠后,水中会产生自由移动的阴离子,增强了水的导电性,该阴离子是(填符号)。
    (4)、①电解浓度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时,电压越大,电解水的速率越(选填“快”或“慢”);     

    ②上述实验中,电解水速率最快的条件是

  • 19、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汤姆生、卢瑟福和波尔等提出的模型的过程.

    【材料一】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一个α粒子内含2 个质子)轰击金箔实验,发现以下现象,如图甲。 

    现象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运动方向; 

    现象2:少部分α粒子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现象3: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

    【材料二】自从丹麦科学家玻尔建立了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原子模型后,许多科学家进一步深入研究,找到了核外电子排布的许多规律。其中最基本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是“288”规律,即当一个原子核外有许多电子分层排布时,先排第一层且最多排两个,再排第二层且最多排8个……最外层最多排8个电子。

    (1)、根据α 粒子散射实验,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 α 粒子数量,并绘制成图像(如图乙)。其中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数据是点。
    (2)、图丙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原子模型,则X=
    (3)、若离子A2-和B3+核外电子数相等,则元素B与氯元素结合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4)、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____(选填序号).
    A、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B、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C、卢瑟福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D、根据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原子模型可知,第一层电子排布一定是两个
  • 20、    病毒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与人类关系密切。病毒的发现经历了曲折的过程:

    根据以上史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细菌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等结构,但没有 , 称之为原核生物。
    (2)、如果麦尔的推测成立,伊万诺夫斯基的实验结果应该是
    (3)、对于贝杰林克的实验,以下分析合理的是____。
    A、应将患病烟草叶片汁液接种于多个培养基 B、导致烟草患病的“病原体”能在细菌培养基上独立生活 C、初步推测导致烟草患病的“病原体”不是细菌 D、稀释汁液致病性未减弱可能是“病原体”在植物体内进行了繁殖
    (4)、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病毒侵染细菌”实验中,观察到细菌细胞内繁殖出与亲代一样的子代噬菌体,说明是病毒的遗传物质。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