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科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5-07-25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 15 小题,每题 3 分,共45 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
1.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充气污染物的是 ( )A、二氧化硫 B、一氧化碳 C、水蒸气 D、二氧化氮2. 下列符号中能表示水分子的是( )A、CO B、H2O C、SO2 D、OH-3. 硫化锑(Sb2S3)主要用于制造火柴。硫化锑中S的化合价为-2价,则Sb的化合价为( )A、- 3 B、- 2 C、+2 D、+34. 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某植物体内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②代表的物质是(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水 D、有机物5. 某新能源汽车的无线充电技术运用了电磁感应原理。当交变电流通过充电底座中的线圈时,线圈产生的磁场就能产生电流,通过“磁生电”来实现充电。下列实验中也是利用“磁生电”原理的是( )A、
B、
C、
D、
6. 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月壤中含有钇元素的矿物盐,该盐被命名为“嫦娥石”。钇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钇的质子数为39 B、钇的元素符号是Y C、钇属于金属元素 D、钇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克7. 下列实验能说明土壤中含有无机盐的是( )A、B、
C、
D、
8. 如图是由一节干电池、铜导线和强磁铁组成的简易电动机(线框上端的弯折位置与正极接触,磁铁吸附在电池负极的是S极),放手后从上往下看线圈顺时针转动,以下操作可以增大转速的是 ( )A、对调电池正负极位置 B、对调强磁铁南北极位置 C、增加一节干电池 D、减弱磁铁的磁性9. 下面是四位同学根据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所画出的磁极和磁感线方向,其中不正确的是( )A、B、
C、
D、
10. 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式为CH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甲烷为液态 B、甲烷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甲烷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 D、甲烷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11.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①通入N2一段时间,点燃酒精灯,a、b中均无明显现象;②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O2 , 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根据上述实验步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红磷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白雾,并放出大量的热 B、通入一段时间N2的目的是排尽装置中原有的空气 C、对比a、b在实验过程②中的现象,可知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对比b在实验过程①②中的现象,可以得出可燃物的燃烧需要氧气12.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这些情况:①开关中的两根导线相碰;②插头中的两根导线相碰;③电路中增加了大功率的用电器;④灯丝烧断。上述情况中,可能引起家庭电路保险丝熔断或空气开关跳闸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13. 某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利用气雾栽培技术立体种植蔬菜,蔬菜产量比传统技术提高10倍以上。气雾栽培是把植物的根系完全暴露在空气中,营养液以气雾的方式直接喷到根上,更有利于吸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营养液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 B、气雾栽培有利于根的呼吸 C、营养液的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 D、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14. 在呼吸道被异物阻塞的危急情况下,可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实施救助(如图)。做法是快速向后上方挤压被救者上腹部,挤压会导致被救者出现:横膈膜顶部①→胸腔容积②→肺内气压③→肺内气体推动异物向外移动。重复上述操作,异物可被排出。①②③处分别为( )A、下降、增大、减小 B、上升、增大、减小 C、下降、减小、增大 D、上升、减小、增大15. 如图是蚕豆叶下表皮气孔张开和闭合的电镜扫描照片。白天,植物叶片的大多数气孔由状态①转为状态②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光合作用减弱 B、呼吸作用增强 C、蒸腾作用减弱 D、水分的吸收和运输减慢二、填空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空格2分,共40分)
-
16. 桑寄生是一种半寄生植物,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桑寄生可以通过侵入寄主植物茎中的部直接吸收有机物为生,还可以侵入寄主植物茎的(选填“导管”或“筛管”)吸收水分,通过自身的叶片进行(填生理活动名称)制造有机物。17. 天然存在的氧原子一般是氧-16,其原子核由8个质子和8个中子构成,另外还存在少量含9个中子的氧-17和含10个中子的氧-18。某科研团队通过高能粒子碰撞观测到氧-28,其部分过程如图所示。(1)、氧-28的原子核中有个中子。(2)、下列选项与氧-28和氧-16的关系相同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A、硫-32和磷-32 B、碳-12 和碳-14 C、亚铁离子和铁离子 D、气和氘(3)、图中得到氧-28的过程(填“属于”或“不属于”)化学变化。18. 小塘在进行种子呼吸作用对比实验时,向盛有相同浓度和体积石灰水的甲、乙两支试管中分别放入经不同预处理的蚕豆种子20粒,如图所示。实验前,种子都要进行消毒处理的原因是。几天后,甲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乙试管无明显现象,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19. 科研人员开发了一种利用太阳光在一定条件下就能将二氧化碳、水转化为乙醇(如图丙)和氧气的技术,其变化过程的微观模型图如图所示。(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分析,乙醇(如图丙)属于。(选填“单质”或“化合物”)(2)、乙醇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请补全丁图。20. 小塘同学受奥斯特实验的启发,产生了探究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的兴趣,探究过程如下:(1)、如图所示连接好电路,放上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调节(填“直导线”或“小磁针”)的位置,使小磁针静止时与直导线平行。(2)、闭合开关,使电路处于短路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大 , 从而增强电流的磁场。(3)、闭合开关时,图中的小磁针N极将(填“指向纸面内”或“指向纸面外”)。21. 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是初中科学的重要学习内容。(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小塘用如图1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请指出该装置的错误:。(3)、如图2,往充满CO2的瓶内加入水振荡后,瓶子会变扁。由此现象可知,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填字母序号)A、密度比空气大 B、能溶于水 C、能与水反应22. 如图是一种限流器原理图,当电流I超过限制电流时,衔铁N被电磁铁M吸引过去,匀质的金属杆OA在弹簧拉力作用下绕O点转动,电路断开。(1)、当限制电流I一定时,若增加线圈匝数,滑片P位置不变,电磁铁的磁性将。(2)、某同学把该限流器串联接入某电路中,调试时发现:当实际电流已超过限制电流时,限流器仍未切断电路。为达成设计要求,可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移动。(3)、当电路中电流超过设计的限制电流时,限流器电路会目动断电,此后____。A、需人工合闸才能通电 B、会自动合闸通电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空格2分,共40分)
-
23. 为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小塘做了如下的实验:
步骤1: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小车,小车上固定一块条形磁铁。
步骤2:当闭合开关时,小车会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记录小车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距离。
步骤3:断开开关,把小车重新放在起始位置,依次向右移动变阻器滑片,闭合开关,记录电流表的读数以及小车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距离。
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电流的大小(安)
1.2
1.4
1.6
1.8
2.0
2.2
小车运动的距离(厘米)
15
19
24
30
?
?
(1)、本实验中通过比较来判断电磁铁磁性强弱。(2)、下列实验中与本实验的研究方法相同的是____。A、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B、借助水压学习电压 C、用铁屑显示磁体周围磁场分布 D、把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来判断音叉有没有振动(3)、通过本实验可得出结论:在线圈匝数一定时,通过线圈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4)、小塘在第4次实验后结束了实验,小钱觉得实验数据还不够,又重新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均有示数分别记为第5次和第6次数据,小车却出现向左运动的情况,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写出一点即可)。24. 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数字化技术对“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进行了实验甲(如图1所示,燃烧匙内盛有过量红磷),得到的数据曲线如图2所示。(1)、实验前集气瓶中的水为10mL,若集气瓶的容积为150mL(燃烧匙所占体积忽略不计),第一次实验结束后理论上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mL。(2)、图2中X曲线表示的是集气瓶内的的变化趋势。(3)、若第二次进行实验时,图1中装置漏气,则第二次测得的c点数值比图2中第一次测得的c点数值(选填“大”或“小”)。(4)、接下来,该小组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把“暖宝宝”中的黑色粉末(足量铁粉)涂抹在集气瓶内壁的四周,再次进行实验乙。通过数字传感器,测得实验甲、实验乙中氧气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上图所示。依据图中信息,该小组同学一致认为实验乙的测定方法更准确,其判断依据是。25. 小塘在实验室里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1)、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将导管浸入水中,用手捂住试管,观察到 , 说明气密性良好。(2)、实验步骤:①在试管中加入试剂并固定好装置;②把导管移出水面;③点燃酒精灯加热;④熄灭酒精灯;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上步骤的正确顺序为(填序号)。(3)、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应选择丙图的收集装置(选填“a”或“b”)。利用此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已集满的具体操作是。26. 某小组为了探究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环境因素,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各装置的初始质量均为300克,枝条大小及叶片数量相同且来自同株植物。各组实验结果数据统计如下表所示。组别
5小时后装置质量(g)
甲
150
乙
100
丙
200
丁
130
(1)、如果甲、乙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2)、如果乙、丁是一组对照实验,丁组中的“?”处应填℃。(3)、乙、丙实验基于的假设是。(4)、除实验中的三种因素外,请再写出一种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环境因素:。27. 为破解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一代又一代科学家进行了不懈地探索。材料一:1897年,汤姆生通过实验发现原子中有带负电的微粒,推测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物质,从而建立了西瓜模型。
材料二:1911年,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发现如下现象:①绝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有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根据现象,卢瑟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材料三:卢瑟福的学生莫塞莱注意到,原子核所带电荷数与质子数相等,但原子核质量却远大于质子总质量。
(1)、汤姆生建立西瓜模型时,推测原子中必须存在带正电的物质,其依据的科学原理是。(2)、要解释卢瑟福的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下列知识: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②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③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④一个α粒子的质量比一个电子的质量大得多。需要用到的是(填序号)(3)、若改用铝箔重复卢瑟福的实验,有人认为被反弹的α粒子比例会减少,他的理由是。(4)、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三中指出原子核质量远大于核内质子总质量,其原因是。四、综合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35分)
-
28. 右图是硝酸铵化肥的部分说明书,回答下列问题。(1)、此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为kg。(2)、硝酸铵中的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求该化肥中硝酸铵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29. 以下是某项目化学习小组设计的自动折叠伞控制系统的研究过程。
【项目名称】设计自动折叠伞控制系统
【项目背景】同学们很喜欢到户外的学习园地中(如图甲)讨论问题。遇到下雨时,巨大的折叠伞展开操作很困难,于是想进行改进。
【项目要求】当空气相对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工作电路中的电动机 M转动,折叠伞展开。
【项目设计】根据要求设计如图乙的电路图。
【器材选择】电磁继电器(线圈电阻不计,当通过电磁继电器的电流达到0.03安时,衔铁被吸下)、控制电源U1(电压为6伏)、滑动变阻器 (规格为“1A 200Ω”)、灵敏电流表、电动机M、湿敏电阻R2、尹关、导线等。
(1)、根据下表数据,分析可知,他们应该选择湿敏电阻(选填“A”或“B”)。空气相对湿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湿敏电阻A/Ω
92
90
86
80
72
56
42
30
20
13
湿敏电阻B/Ω
13
20
30
42
56
72
80
86
90
92
【项目调试】利用上述选择的器材,组装好电路后开始测试。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阻值最大处时,闭合开关S1 , 折叠伞不展开。
(2)、若要使折叠伞在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0%时展开,则需要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至阻值多大处?(请通过计算说明)【项目评价及反思】
评价指标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伞可以自动展开
伞不能自动展开
指标二
开伞时的湿度可多档调节
开伞时的湿度不可调节
(3)、根据指标二,该装置被评为合格,请你结合上述信息和所学知识解释原因。。30. 我区派遣了一批骨干教师前往海拔高达4000 余米的理塘县开展支教活动,制氧机可减缓高原反应和长期缺氧问题。制氧机在工作时,往反应仓中加入适量水,再先后加入过碳酸钠( 和二氧化锰粉末,反应仓内粉末翻腾,仓壁变得温热,过滤仓底部导管口有气泡冒出。(1)、反应仓中发生的反应:第一步:过碳酸钠分解
第二步:过氧化氢分解 。(写出化学方程式)
(2)、若需要制氧机产生32克氧气,理论上第一步至少要产生过氧化氢多少克?(3)、加湿过滤仓的作用:过滤杂质、增加氧气湿度、.(写出一点即可)。31. 2025年4月24日,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并成功对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1)、运载火箭使用了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推进剂。点燃反应原理: 则X的化学式是。(2)、飞船与空间站对接时,为减小震动以保证安全,设置了电磁阻尼器,它可以简化为如图所示的磁铁和线圈构成。①当线圈水平向左运动时,线圈的 ab边切割磁感线产生了感应电流。此过程发生的能量转化是。
②当电流通过 ab边时,线圈会采到向右的阻力,以减缓靠近速度,起到减小震动的作用。ab 边受到阻力作用的原理是。
32. “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请结合右图回答问题:(1)、保持自然界的碳-氧平衡离不开动物呼吸作用的进行,请写出人体呼吸作用的文字表达式:。(2)、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A、变化观: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循环 B、守恒观: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其化合价不变 C、平衡观: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D、微粒观: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3)、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是通过二氧化碳来实现的,图中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途径有(填数字序号)。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加剧。因此人类要积极采取措施以维持循环体系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请说出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具体措施 (举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