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七中教育集团2024学年第二学期初二科学期中质量评估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7-28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 1. 视觉形成的部位是( )

    A、巩膜 B、视网膜 C、视神经 D、视觉中枢
  • 2. 2017年5月6日,一篇题为《重磅,中国科学家发现电荷并不存在!》的文章震动了科学界,说的是有个名叫凡伟的民间科学家发现电荷并不存在,将改写教科书。随即就有人出来“打假”,说他缺乏事实依据,有哗众取宠之嫌。对此,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科学界公认自然界中存在着两种电荷,即正电荷与负电荷 B、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科学上规定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C、摩擦起电的原因是电子在不同物体间发生了转移 D、科学需要质疑的精神,科学上的观点在被证明之前都属于假说
  • 3. 测量时需要准确读数,图中电流表的示数是 (    )

    A、0.22A B、1.20A C、0.24A D、1.40A
  • 4. 图中有关声的应用,分析正确的是 ( )

    A、摩托车的消音器,其作用是在接收处减弱噪声 B、噪声监测仪,0dB是指没有声音 C、手按在小提琴上一根弦的不同位置,其目的是改变音色 D、手机声控密码解锁时,只能由设置语音密码的人说出密码才能打开手机,这一设置利用了不同的人音色不同
  • 5. 著名作家海伦·凯勒失去了听觉和视觉,但她通过“阅读盲文学习了大量的知识,她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是 ( )
    A、心灵感应 B、味觉 C、嗅觉 D、触觉
  • 6. 下列是观察空中月亮在湖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 7. 某同学在研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时,需要测出灯L1两端的电压,下图所示的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 8. 耳、鼻、喉科医生在诊病时经常要戴额镜(主体是一面凹面镜),额镜镜面中央有个洞(医生通过此洞观察病变部位),洞的设计原理是( )

    A、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凸面镜能够反射散光 C、凹面镜能够反射聚光 D、平面镜能够成像
  • 9. 电吹风消耗电能的器件主要有电动机(M)和电热丝(R)。其中只闭合 S1吹冷风,S1、S2均闭合吹热风。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 10. 小明身高为1.5m.站立在平面镜前2m处,他以0.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秒后,他的像到他的距离和像的大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1.5m,像变大 B、2m,像变小 C、3.6m,像不变 D、4.4m, 像不变
  • 11. 某中学有一个150m×70m大小的操场,广播室在操场两端架起两个音箱S1和S2(如图),老师绕场一周试听了一番,在甲、乙、丙、丁四处(它们分别是各边的中点),觉得有两处声音含混不清,则这两处是(    )

    A、乙和丁 B、甲和乙 C、丙和丁 D、甲和丙
  • 12. 小金拍照上传的作业图片总是一头大、一头小,一侧亮、一侧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成像性质角度:大的一头是虚像,小的一头是实像 B、成像大小角度:大的一头成放大的像,小的一头成缩小的像 C、物距大小角度:大的一头离镜头近,小的一头离得远 D、拍摄设备角度:把手机摄像头擦拭干净,拍出来就会一样亮
  • 13. 如图所示的电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闭合开关S1、S3 , 断开开关S2时, 灯L1、L2串联 B、闭合开关S2 , 断开开关S1、S3时, 灯L1、L2并联 C、闭合开关S1、S2 ,  断开开关S3时, 灯L1亮、L2不亮 D、同时闭合开关S1、S2、S3时,电源短路
  • 14. 小金进行课外实验探究时,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①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钨丝由一个白炽灯除去玻璃罩制成);

    ②闭合开关S,小灯泡L发光,钨丝不发光;

    ③向钨丝吹气时,小灯泡L变亮,钨丝不发光;

    ④用酒精灯给钨丝加热,小灯泡L逐渐变暗直至熄灭,移除酒精灯后,小灯泡L逐渐恢复亮度。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步骤②可推得,通过钨丝的电流小于小灯泡L的电流 B、步骤③可推得,钨丝的电阻增大了 C、步骤④可推得,给钨丝加热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D、本实验可推得,钨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15. 亚洲第一座兆瓦级规模的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位于北京,其中一项关键技术(如图所示),发电站安装有许多定日镜(即平面镜),每一个定日镜都由自动装置控制,能绕O点转动,以便准确的将太阳光反射后会聚到高处的接收器上。现有一束太阳光最初沿图中的AO方向照射到定日镜M上,反射光沿OB方向射到接收器上,一段时间后,这束太阳光在纸面内沿逆时针方向转过20°后照射到定日镜M上的O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些定日镜都是平行摆放的 B、定日镜与地面的夹角会随太阳光的强弱变化而变化 C、定日镜沿逆时针方向转过10°,仍能将光反射到接收器上 D、该装置聚焦太阳光使用的光学原理与凸透镜成像原理相同
  • 16. 小红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R的电阻大于导体L的电阻 B、若只把R和L串联到电源两端,电路电流为0.1安时,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为15欧 C、若把R和L并联,电源电压为2伏时,电路中的总电流为0.5安 D、导体R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 17. 小敏在家中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墙上出现一个倒立缩小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墙上所成的烛焰像是虚像 B、手和透镜的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若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手和透镜的影子大小不变 D、若蜡烛不动,透镜靠近蜡烛,能再次呈现清晰的烛焰像
  • 18. 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 19. 下列电路图中,R是滑动变阻器,R0是定值电阻。将图中的电表改装成质量表,可以直接从电表上读出待测货车的质量。现要求地磅工作时,货车质量越大,电表的示数也越大且表盘刻度均增加,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
    A、 B、 C、 D、
  • 20. 电路如图所示,调节电阻箱R,使它接入电路的阻值为4Ω。闭合开关S、S1 ,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2.5V;保持滑片P的位置不变,闭合开关 S2,断开开关S1 , 此时电压表示数为1.6V;断开开关S,调节电阻箱R,使它接入电路的阻值为14Ω,闭合开关S,此时电压表示数为 2.8V。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闭合开关S、S1 , 电压表测灯L的电压 B、此电路电源电压为 4.5V C、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始终为 6Ω D、小灯泡电压为2.5V时,通过的电流为0.25A

二、填空题(本题有9小题,每空格1分,共22分)

  • 21. 2025年4月11日,湖北各地发生狂风、雷电、冰雹、强降水齐聚的灾害性天气现象。雷电是云层与大地之间或云层与云层之间的放电现象,放电的两者所带的是(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云层和空气摩擦带电的实质是(选填“产生了新电荷”或“电荷发生了转移”)。
  • 22. 如图所示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到  (选填“潮湿的沥青路面”或“干燥的沥青路面”)更暗。

  • 23. 中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为了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推行纯电动汽车。在给汽车蓄电池充电过程中,汽车的蓄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 , 行驶中的电动汽车速度用控制流经电机的电流的大小来控制电机的转动速度,从而控制汽车的速度。驾驶员踩“油门”,其作用相当于改变了电路中的来改变电流大小的。
  • 24. 观察如图所示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1)、用棉线连接“土电话”并绷紧棉线,能实现10m间通话,这表明
    (2)、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棉线的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
  • 25. 下课铃响了,你直奔食堂.进入食堂你看到了有序的队列,闻到了饭菜的气味,尝到了饭菜的味道,手指感觉到餐盘的温热:

    (1)、你能够看到有序的队列,是因为光线经过[4]的折射,像成在[7]上,并最终形成了视觉.
    (2)、你能够听到下课铃声,是因为声波引起[11]的振动,刺激了[9]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并最终产生了听觉.
  • 26. 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1)、猜想:由于用电器耗电,电流流过用电器会减小。按图甲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灯不亮,为了找出原因,将电压表接在A、B两点间,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有示数,说明有可能存在的故障为
    (2)、排除故障后,用电流表测出A点电流,如图乙所示,则 IA= A,再测出B点电流,得到A、B两点电流相等。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重复上述实验,都得到相同结论。由此判断其猜想是的(选填“正确”或“错误”)。
    (3)、为进一步得出两个灯串联时电流的规律,小明按图丙连接电路,测量A'、B'、C'三点的电流,得出 IA'=IB'=Ic';小华认为不需要再测量,在(2)的结论的基础上,通过推理也可以得出相同结论,请写出小华的推理过程:
  • 27. 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乙是用蜡烛和烧瓶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实验甲中,在确定蜡烛B和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____(填字母)。
    A、从玻璃板后观察蜡烛 B、在玻璃板前蜡烛A这一侧 C、A与B都需要
    (2)、实验乙调整蜡烛和烧瓶至如图所示位置,在墙壁上得到清晰且(填像的性质)的实像。
    (3)、实验中,不改变蜡烛的位置,把图甲中玻璃板M和图乙中烧瓶分别都竖直向上移,则甲和乙所成的像的位置如何变化?
  • 28. 如图所示电路,若甲、乙两表为图中电流表,闭合开关S1 , 断开开关S2 , 两表指针位置相同,则 R1:R2= ;若甲、乙两表为图中电压表,闭合开关 S1S2,则两表示数之比是(电表每次测量均未超过量程)。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3小题,每空2分,共22分)

  • 29.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用如图所示的液体电阻演示器来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装置中的储存容器内装有同种导电液体,通过调节可移动电极板可以改变注射器内导电液的长度。

    L/厘米

    1

    2

    3

    4

    5

    I/毫安

    4.2

    3.1

    3.0

    2.6

    2.3

    (1)、该装置中电阻R的作用是
    (2)、该小组的同学们通过实验得到左边注射器中的电流与导电液长度的关系如表所示:分析可知,液体的电阻和液体长度的关系为:在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
    (3)、当两个注射器中的液柱长度相同时,实验时发现 , 由此得到的结论是:在材料和长度相同时,液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4)、若小组同学还想探究液体的电阻和材料的关系,它们只需更换即可。
  • 30.  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老师提供了两节新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开关、滑动变阻器(规格“20Ω0.5A”) , 阻值为10Ω、20Ω、25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 以及导线若干。

    实验序号

    1

    2

    3

    电阻R/Ω

    10

    20

    25

    电流I/A

    0.2

     

    0.08

    (1)、如图甲所示电路有一条连线错误,在错误的连线上面“×”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连线。
    (2)、排除故障后,小明更换不同电阻进行实验,测得数据填入上表。当取下10Ω的电阻,换接上20Ω的定值电阻时,应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使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V不变。
    (3)、实验中,在接入50Ω的定值电阻后,小明同学无论怎样移动滑片,都不能使电压表示数达到原来的数值,为了能完成这次实验,小明采取的措施可行的是____。
    A、更换一个最大阻值为30Ω的滑动变阻器 B、调高电源电压 C、整个实验过程中再串联一个5Ω的电阻 D、将电压表改接到滑动变阻器两端
    (4)、另一组的小芳根据实验数据通出了图乙所示定值电阻的I-R图像,其阴影面积的物理意义是
  • 31. 小余在学习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后,继续深入探究。选用表中某一规格的凸透镜做实验,调整好器材后如图甲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

    凸透镜编号

    焦距(cm)

    直径(cm)

    5

    3.5

    5

    4.5

    10

    4.5

    15

    4.5

    (1)、一段时间后,小余发现烛焰的像如图乙所示,此时将蜡烛向调节可以使烛焰的像移到光屏中央。
    (2)、小余选的是编号为的凸透镜。
    (3)、小余将蜡烛换成F字光源,调整了光源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仍可观察到清晰的像,如图丙所示,则小余看到的像应是(填字母)。

四、解答题(本题有3小题,第32题4分,第33-34题各6分,共16分)

  • 32. 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海底的回波信号(海水中声速是1500m/s),则:
    (1)、该处的海深为多少 km?
    (2)、超声波声呐能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为什么?
  • 33. 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2A”字样,当滑片P在中点时,电流表读数为0.24安,电压表读数为7.2伏,求:

    (1)、电阻R1 的阻值和电源电压各为多少
    (2)、滑动变阻器移到右端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 34. 为了防止酒驾事故的出现,酒精测试仪已被广泛应用。交警使用的某型号酒精测试仪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8V,传感器电阻R2的电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当酒精气体的浓度为0时,R2的电阻为60Ω。使用前要通过调零旋钮(即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对酒精测试仪进行调零,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6V。

    (1)、电压表的示数为6V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多少?
    (2)、电压表的示数为6V时,滑动变阻器R1的电阻值为多少?
    (3)、调零后,R1的电阻保持不变。某驾驶员对着酒精测试仪吹气后,若电流表的示数达到0.2A,表明驾驶员酒驾,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多少?

五、附加题(共10分)

  • 35. 如图所示,将甲、乙两个金属半球壳合成一个球体,用一带正电的小球靠近乙球壳,然后将两金属半球壳分开后撤走带电小球。如果用一根导线连接甲、乙两半球壳,则导线中(    )

    A、有瞬时电流通过,其方向由甲半球流向乙半球 B、有瞬间电流通过,其方向由乙半球流向甲半球 C、无电流通过,因两半球均不带电 D、无电流通过,因两半球带同种电荷
  • 36. 如图所示,用伏安法测电阻 Rx的值时,M、N接在恒压电源上,当S接a时,电压表示数为 11.00V,电流表示数为0.20A;当S接b时,电压表示数为12.00V,电流表示数为0.12A。即电压表的变化为1V,电流表的变化为0.08A,则 Rx较准确的测量值为Ω,其真实值为Ω。

  • 37. 如图所示,三个定值电阻R1=3Ω,R2=2ΩR3=6Ω,在A、B之间接一个6V电源,在C、D之间接一个电流表,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A。将电源和电流表的位置互换,则电流表的示数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