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上 2.5物质的转化 巩固提升练

试卷更新日期:2025-09-16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需要另加其他试剂才能区别的是()
    A、BaCl2、 CuSO4、NaOH、NaCl B、FeCl3、NaOH、H2SO4、Ba(NO3)2 C、MgCl2、NaOH、HCl、Na2SO4 D、Na2SO4、BaCl2、K2CO3、NaNO3
  • 2. 一兴趣小组向某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FeAl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的以下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有(  )

    ①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②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

    ③滤渣中一定含有Ag , 可能含有FeAl

    ②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 , 一定不含有AgNO3AlNO33

    A、只有① B、只有①② C、只有①②③ D、只有①②③④
  • 3. 关于水的知识网络图(“→”表示物质可转化)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一定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反应②在电解时,负极产生氧气 C、反应③过程中一定会观察到溶液变黄 D、反应④可用于食品防潮
  • 4. 有一包白色固体, 可能含有Na2SO4、Na2CO3、BaCl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溶于水, 有白色沉淀产生;  过滤后向沉淀中滴加盐酸,沉淀的量、产生气体的量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此推断白色固体中(    )

    A、肯定只存在 Na2SO4 B、可能存在 Na2SO4 C、肯定不存在 BaCl2 D、可能存在 NaOH
  • 5. 钴(Co)的金属活动性与铁相似,钴的化合物相关性质如表。下列预测合理的是 ( )

    物质

    CoO

     CoOH2

     CoCl2

     CoCO3

    在水中的溶解性

    难溶,灰绿色固体

    难溶,粉红色固体

    易溶,溶液呈粉红色

    难溶,粉红色固体

    A、Co 能从 MgCl2溶液中置换出 Mg B、CoO能与盐酸反应得到粉红色溶液 C、CoCO3能与盐酸反应生成H2 D、Co(OH)2可由 Co与NaOH溶液反应制得
  • 6. 某科学兴趣小组在课余时间做了“开门大吉”的游戏,其规则是:每把钥匙代表一种试剂,每扇门代表需要鉴别的两种溶液,见下图。如果钥匙代表的试剂能够鉴别出门上代表的两种溶液,钥匙就能把门打开(每把钥匙只能使用一次),下列能够依次将四扇门打开的钥匙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④③②① D、①③②④
  • 7. 科学思维是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对于几种研究方法所举的例子正确的是 (  )
    A、分类:陶瓷、塑料、金属是生活用品中常用的材料,它们都属于有机物 B、归纳:NaOH、Ca(OH)2都能与CO2、SO2反应,得出某些碱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C、比较:二氧化碳和盐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两者都属于酸 D、推理: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则盐中一定有金属元素
  • 8. 如图是小科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转化, “一”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关于该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图中的X 可以是CO2 B、反应①是一个放热反应 C、反应②的转化中必须有盐类物质参加 D、反应⑤不一定属于分解反应
  • 9. 10克10%的盐酸与1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中溶质能与下列物质反应的是(      )
    A、CuSO4溶液 B、CO2            C、CuO D、H2SO4
  • 10. 在如图所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开始时,应先通氢气,再点燃酒精灯 B、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氢气至试管冷却 C、实验过程中,观察到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说明发生了反应 D、该实验中,氢气表现出氧化性
  • 11. 部分含碳物质的分类与相应的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a可能是C60 B、b和c能相互转化 C、c能与水反应生成d D、c不能直接转化成e
  • 12. 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Mg(NO3)2和Cu(NO3)2 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滤渣质量与加入的铁粉质量可能相等 B、滤液中一定有 Mg(NO3)2、 Fe(NO3)2 ,  可能有 Cu(NO3)2 C、若加入的铁粉过量,则得到的滤液呈无色 D、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生成,则滤渣中一定有 Cu、 Fe、 Mg
  • 13. 三种物质间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符合要求的组合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 14. 某固体由 Ba2+Cu2+Na+ClCO32SO42中的几种离子构成,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固体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后得到5克白色沉淀。

    ②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仍有3克白色沉淀。

    ③在滤液中滴加 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该固体中一定含有(   )

    A、Na+CO32SO42 B、Cu2+CO32SO42 C、ClCO32SO42 D、Na+Ba2+Cl
  • 15. 实验室用氢气还原mgCuO,当大部分固体变红时,停止加热,冷却后,称得残留固体质量为 ng,共用去氢气为 wg,则此时生成的水的质量为(   )
    A、8mn9 B、9mn8 C、9w40 D、9w

二、填空题

  • 16. 向 AgNO3和 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 Zn、Fe、Cu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1)、若滤液呈蓝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2)、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
  • 17. 向一定质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0%的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与或气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从图中可知,0a段与Na2CO3溶液反应的物质是
    (2)、d点溶液中的溶质是
  • 18. 《天工开物》中记载烧制青砖时“火候足,止薪之候,泥固塞其孔,然后使水转釉”。该过程的主要化学反应为 Fe2O3+CO=高温FeO+CO2。请回答:
    (1)、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2)、FeO 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3)、塞住砖窑的通气孔,窑内柴火会较快熄灭,是由于
  • 19. 2025年央视春晚上,杭州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以一场《秧BOT》的创意舞蹈表演,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尖端科技无缝融合,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1)、高纯硅是制作人形机器人芯片的主要材料,制备高纯硅通常采用三氯硅烷还原法,其中主要反应之一为 SiO2+2C=Si+2CO↑,则反应物中具有还原性的是
    (2)、锂电池是人形机器人的动力来源,如图所示为锂原子构成示意图,其中“●”表示的微观粒子是。现有的锂电池主要是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电极中主要成分为LiFePO4 , 其中锂元素和磷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和+5,则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20. 如图所示的物质关系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的转化方向。

    (1)、反应①中CaO与水反应会(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2)、反应②结束后,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呈红色,则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有
    (3)、将 Na2CO3换为 BaCO3 , 反应③将(选填“仍能”或“不能”)发生反应。
  • 21. 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能够发展科学思维。请回答:
    (1)、 化学实验中常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颜色改变、生成沉淀、产生气泡等。如图化学实验中,若按实验现象分类,可将实验A与(填字母编号)分为一类,分类依据是都有气泡产生;可将实验B与D分为一类,分类依据是
    (2)、 上述A、B、D实验中发生的反应均属于基本类型中的反应。
  • 22.  某 NaOH 固体中可能含有 NaCl、Na2CO3、Na2SO4、MgSO4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想确定固体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1)、仅根据步骤①的实验现象,可得出原固体中一定不含
    (2)、根据步骤②④的现象,白色固体B 的成分是
    (3)、步骤③滴加的试剂C为溶液,则能判断原固体中一定含氯化钠。

三、实验与探究题

  • 23. 某小组用耐强碱的反应管等仪器组装成如图1实验装置,以研究铜酸钠NaCuO2跟 H2的反应,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CuO2+3H2=2NaOH+2Cu+2H2O.实验中观察到如下现象:①固体中出现紫红色物质:②试管中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

    请回答:

    (1)、若实验过程中包含下列步骤(没有根据操作顺序排列):①停止通H2;②通纯净H2排净装置里空气;③点燃酒精灯加热:④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2)、根据题干中给出的实验现象  (选填“①”或“②”),可直接判断氢气发生了化学变化。
    (3)、完全反应后,为了测定固体产物中 Cu的质量,要用蒸馏水多次洗涤后晾干,称量。在洗涤环节中判断洗涤干净的操作方法是
    (4)、如图2所示装置,利用铁生锈的原理可以比较准确地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已知:铜能与空气中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铜绿。化学方程式: 2Cu+O2+H2O+CO2=CuOH2CO3若将此装置中的细铁丝换成足量的细铜丝进行实验,能否比较准确地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说明理由
  • 24. 草木灰是一种常见的肥料,其主要成分为K2CO3 , 可能含有少量K2SO4和KCl。请回答:

    (1)、从化肥分类角度分析,草木灰属于(填“氮肥”“磷肥”“钾肥”或“复合肥”)。
    (2)、为测定草木灰中K2CO3的质量分数,小科用下图1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已略去)进行实验,实验中通过测定丁装置质量的增加量来计算K2CO3的质量分数。反应结束后需缓缓抽气一段时间,其目的
    (3)、为确定草木灰是否含有K2SO4和KCl,小金取适量草木灰于烧杯中,加足量水浸泡;取少量浸出液于试管中,进行如图2操作。根据实验现象小金得出结论:草木灰中肯定含有
    (4)、小华认为要确定另一物质,只需改变图2中的一种药品即可,小华的方案是
  • 25.  “用微观思想解决宏观物质问题”是重要的科学观念,能有效建立物质成分推断等方面问题解决的思维路径。例如:某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 NaOH、NaCl、Na2SO4、Na2CO3、C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加水得无色溶液A。对该固体样品成分推断,学习小组同学建构了“物质推断”的思维模型(如图1),并对样品进行了如图2的探究。

    请回答:

    (1)、微观分析:在溶液 A 中加入 BaCl2 溶液和稀硝酸,是检验图1 思维模型中的(填“阴离子”或“阳离子”)。
    (2)、根据溶液E中通入足量 CO2得白色沉淀F,可以推出溶液 E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
    (3)、根据图2的探究过程及现象,可推断该固体样品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4)、某同学认为图2 探究方案中,应将 BaCl2 溶液换成 Ba(NO3)2 溶液,理由是
  • 26. 为了进一步保护环境以及资源的高效利用,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成为了我市的一项重要工程,某校科学学习小组对垃圾处理等开展了实践活动。
    (1)、任务一:填埋处理

    塑料垃圾自然降解速率很慢,若用填埋处理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有的还会在细菌的作用下分解产生二氧化碳(CO2)及恶臭气体如氨气(NH3)、硫化氢(H2S)等(空气中极少量的氢气对该反应影响忽略不计)。

    由此分析,该塑料垃圾中含有的元素一定有(写元素符号)。

    (2)、任务二:焚烧处理同学们在实验室采用相对封闭的装置焚烧某种含C、H、O元素的垃圾,对产生的废气成分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检验。

    【提出猜想】废气中可能含有CO2、CO、H2O中的一种或几种。

    【查阅资料】无水CuSO4为白色固体,遇水会变蓝色。

    【进行实验】拉动装置F处的注射器,让废气依次通过装置,点燃D处的酒精灯,反应一段时间后观察。

    A中的实验现象为白色固体变蓝;D中的实验现象为;B和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废气中存在CO2、CO、H2O。

    (3)、【反思评价】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装置F处的大号注射器,除了可以引导气体流向,其另一个主要作用是。科学小组通过研究发现:不论用填埋处理还是焚烧处理,都会对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大家感受到了垃圾分类的积极意义。
  • 27. 现有一固体混合物A,已知可能含有CuCl2、NH4Cl、(NH4)2SO4、CaCO3、Ba(NO3)2、KNO3物质中的两种或者多种。按图进行试验,出现的现象如图所示(过程中所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已知:NH4Cl+NaOH=NH3↑+H2O+NaCl;(NH4)2SO4+2NaOH=2NH3↑+2H2O+Na2SO4

    (1)、混合物A加水过滤得到无色溶液B,可以推出混合物A中一定不含有
    (2)、气体F的化学式为
    (3)、请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4)、为进一步确定混合物的组成,取样品30g,按上述流程图进行实验,产生3.4g气体D,4.4g气体F,白色沉淀H的质量为2.33g,通过计算,确定该混合物中还含有的物质为

四、综合题

  • 28. 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氢氧化钠、硝酸钠、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小金同学为探究其成分,完成了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等分为两份。

    ②往一份无色溶液中加入稀硫酸,产生沉淀质量与所加稀硫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③往另一份无色溶液中通入适量的CO2 , 产生白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仅根据②推测原样品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
    (2)、原样品的所有可能组成是
  • 29. 某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含有CuSO4ZnSO4FeSO4。小宁研究废液的处理方案,欲回收部分金属。设计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

    (1)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流程中,固体B是

    (2)在上述实验流程中,能证明操作①中锌粉过量的现象是

    (3)滤液A和滤液B均含有的溶质为(填化学式)。

  • 30. 某同学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用pH传感器测得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向A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的现象是
    (2)、曲线上点表示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
    (3)、C点溶液中含有种溶质。
  • 31.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硫酸钾、氢氧化钾、碳酸钙、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白色固体的组成,取适量样品按如图流程进行实验。

    (1)、白色沉淀I中加入稀盐酸的现象除了沉淀全部溶解,还将观察到的现象是
    (2)、写出滤液中通入CO2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原白色固体中含有的物质是
  • 32.  A、B、C、D是常见的不同类别(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稳定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表示相连物质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 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2)、若B的俗名是苏打,固体C易潮解,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1)和(2)中已涉及的物质类别推测,D的物质类别是;上述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4)、工业上冶炼1732吨含铁97%的生铁,需要含杂质10%的磁铁矿石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