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新教材)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电路探秘 单元检测卷(基础)

试卷更新日期:2025-09-16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感应发光“冰块”(如图)由液体感应器、纽扣电池和LED灯等元件组成。当液体感应器接触水,“冰块”内的LED灯就会发光。液体感应器可以控制电路的通断,相当于电路中的(     )

    A、开关 B、电源 C、导线 D、用电器
  • 2. 下列常见用电器的电流值接近0.4安的是 ( )
    A、普通石英钟 B、12英寸笔记本电脑 C、电饭煲 D、1.5匹空调
  • 3.   摩擦起电有时会给人们带来麻烦。下列现象中,不是由于摩擦起电引起的是
    A、印刷厂里的纸张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 B、用梳子梳头,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 C、保鲜膜在使用过程中,难以从手上脱离 D、冬天用湿手去摸室外的铁棒,手会被粘在铁棒上
  • 4.  右图所示的道路设置示意图可以类比下列哪种电路连接方式

    A、 B、 C、 D、
  • 5. 如图甲电路, 闭合开关S后,两个灯泡都能发光, 图乙为电流表 A1指针的位置,如果电流表 A2示数是0.6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流表 A1的读数是0.3安 B、灯泡 L1和 L2并联 C、电流表 A1可以连接“-” “0.6”接线柱 D、通过灯泡] L1的电流为0.6安
  • 6. 铅笔是我们常用的学习用具(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铅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铅笔芯是绝缘体 B、木质杆是绝缘体 C、金属套是绝缘体 D、橡皮擦是导体
  • 7. 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绳悬挂,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如果丙带正电荷,则甲( )

    A、一定带正电荷 B、一定带负电荷 C、可能带正电荷 D、可能带负电荷
  • 8. 如图所示的钨丝是将一个白炽灯去除玻璃罩制成的。闭合开关S,小灯泡L发光,钨丝不发光;向钨丝吹冷气时,小灯泡L变亮;用酒精灯给钨丝加热,小灯泡L逐渐变暗直至熄灭。由实验可知(     )

    A、钨丝不发光是因为此时没有电流通过 B、向钨丝吹冷气时,钨丝电阻变小 C、给钨丝加热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D、加热时通过钨丝的电流大于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
  • 9. 装置如图所示电路中,金属板M与N之间夹着一滴水银,当两金属板互相靠近一些时,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 10. 某同学在研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时,需要测出灯L1两端的电压,下图所示的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 11.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泡L1、L2 规格相同,①、②、③为电流表或电压表,闭合开关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若①、②为电流表,③为电压表,则电路能正常工作 B、若①、③为电压表,②为电流表,则①、③两电压表示数相同 C、若①、③为电流表,②为电压表,则①、③两电流表示数相同 D、若②、③为电流表,①为电压表,则只有灯泡L1能发光
  • 12. 在番茄上相隔一定距离分别插入铜片和锌片,即为番茄电池。将铜片、锌片与电压表相连,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锌电极是番茄电池的正极 B、番茄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图中箭头的方向表示电子移动的方向 D、将电压表直接接在该番茄电池上,会损坏电压表
  • 13. 决定电脑处理速度的中央处理器 CPU,其制作材料之一为单晶硅。“超频”是提高 CPU 运算速度的一种方法,通过“跳线”来提高CPU 两端的电压。如图所示为一跳线装置,该装置的电源电压为3 V,“超频”工作时通过CPU 的电流是3 mA,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计算机芯片中的单晶硅是半导体材料 B、“超频”工作时应连接“1、2”两个接线柱 C、“超频”工作时CPU 的电阻是 100 Ω D、连接“2、3”时CPU 正常工作
  • 14. 如图所示为某电子秤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P 是一个可以紧贴AB 滑动的金属滑片,S为自动控制开关。闭合开关 S,秤盘内不放物体时,电子秤刻度表的示数为0;秤盘内放入物体时,就可以从电子秤刻度表上读出该物体的质量;当被测物体的质量超过电子秤的量程时,开关 S 自动断开,电子秤无示数。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电子秤的刻度表是一个电流表,它的示数越小说明所称物体的质量越大 B、电子秤的刻度表是一个电压表,它的示数越大说明所称物体的质量越大 C、电子秤的 AB 部分是一个滑动变阻器,且A 端为绝缘体 D、电阻R0去掉后,也能保证电路安全工作
  • 15. 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关于“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他使用了定值电阻R 和小灯泡L,并记录了它们在不同电压下的电流值。根据这些数据,他绘制了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    (   )

    A、乙是小灯泡的I-U图像 B、定值电阻的阻值为5 Ω C、定值电阻R 和小灯泡L 并联接在 4 V的电源上时,干路中的电流是1.2A D、随着电压的升高,小灯泡的电阻值变小

二、填空题

  • 16. 电动汽车中,电动机的转速由电流大小控制,工作原理如图。利用旋钮变阻器实现对转速的控制,图中O、E、F为变阻器的三个接线柱。

    (1)、变阻器上旋钮滑片的材料应选用。(填“导体”或“绝缘体”)
    (2)、车速仪可由电路中的电流表改装而成。驾驶员踩下“油门”,旋钮滑片逆时针转动,此时车速仪的示数变大,那么接入 MN的两个接线柱是
  • 17. 如图所示,将废弃灯泡的玻璃外壳小心打碎,留下灯头和固定两根引线的玻璃芯,将与之相连的灯丝去掉,利用灯头把玻璃芯与一盏灯泡串联接入家庭电路中,此时灯泡发光;然后用酒精灯加热玻璃芯,当玻璃芯发黄变红时,灯泡发光(前两空均填“能”或“不能”)。这个实验说明常温下的玻璃是 , 高温下的玻璃变成了。  (后两空均填“导体”或“绝缘体”)

  • 18.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悬浮物,能被肺泡吸收并进入血液,影响人体健康。某科研队伍成功研制出] PM2.5净化器,其原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 S1S2后,风扇旋转吸入含有颗粒物的空气,当颗粒物接近带有负电荷的光洁金属网C时会被快速吸引,这是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的性质;颗粒物快速通过光洁金属网C后,会带上负电荷,然后被带有正电荷的棉芯D吸附住,这是因为

  • 19. 如甲图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乙图所示,其中a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选填“电源”、“L1”或“L2”)的电流,通过L2的电流应为安。

  • 20.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图乙是备用的几种导体(A、B、C、D代表导体,s代表导体的横截面积)。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为了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M,N之间应接入图乙中的(选填导体的代表字母)。该实验运用的科学方法有
    (2)、若在M,N之间接入导体A,B可探究导体的电阻与的关系。
    (3)、实验中,如果接入M,N之间的导体电阻阻值比较接近而无法通过灯泡的亮暗判断电阻大小,你的解决办法是
  • 21. 如图为某种灯泡的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图像。若有6只这种灯泡串联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上,通过灯泡的电流为A;若把一只这种灯泡与一电阻并联后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上,总电流为1.5A , 则该电阻的阻值为Ω

  • 22. 如图所示为某电子秤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P是一个可以紧贴AB 滑动的金属滑片,S为自动控制开关。闭合开关S,秤盘内不放物体时,电子秤刻度表示数为0;已知电源电压U=6 V,R0=10Ω,AB 是一根粗细均匀,长度为 20cm,总阻值为 10Ω的电阻丝。

    (1)、电子秤的刻度表是由(填“电流表”或“电压表”)改装而成的。
    (2)、秤盘上未放物体时,电路中的电流为A。
    (3)、若将 AB 换成一根同样长度,粗细均匀,总阻值为20Ω的电阻丝,电子秤的精确度会(填“降低”或“提高”)。

三、实验与探究题

  • 23. 小柯和小妍分别用如图甲、乙所示的电路图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实验获得的数据记录在对应的表中。

    小柯的实验记录表

    I1/A

    I2/A

    I/A

    0.2

    0.3

    0.5

    小妍的实验记录表

    电流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I1/A

    0.18

    0.22

    0.24

    0.28

    I2/A

    0.18

    0.22

    0.24

    0.28

    I/A

    0.36

    0.44

    0.48

    0.56

    (1)、综合两名同学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的总电流(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2)、从实验操作的角度分析,小妍设计的实验电路与小柯设计的实验电路相比,明显的优点是。小妍在实验中还发现:每次闭合开关时电流表指针迅速偏转到较大角度,然后再慢慢偏回一定角度后,示数才稳定下来,检查电路又一切正常。造成这种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3)、分析讨论后,他们发现自己的实验都有缺点,则小柯、小妍的实验应该如何改进?

    小柯:

    小妍:

  • 24. 图1是研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实验中用四根电阻丝作被测导体,将电阻丝两端接入电路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记录于下表。

    实验组

    电阻丝

    材料

    长度(厘米)

    直径(毫米)

    电流(安)

    1

    a

    康铜丝

    57.20

    0.50

    待填

    2

    b

    镍铬丝

    57.20

    0.50

    0.14

    3

    c

    镍铬丝

    57.20

    0.70

    0.26

    4

    d

    镍铬丝

    28.60

    0.70

    0.54

    请回答:

    (1)、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处于(选填“最左端”或“最右端”)
    (2)、将电阻丝a两端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2所示,其示数为安。
    (3)、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这一作用外,还有的作用。
    (4)、为研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可选择电阻丝进行对比。(填字母)
  • 25. 厚膜电阻是一种被广泛用于高温电子设备中的定值电阻,具有耐高温的特性。小明想测定某一型号的厚膜电阻的大小,设计如图甲实验。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测量并记录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1)、请完成实物图甲的连接(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在最左端时连入的阻值最大);
    (2)、请根据图乙,第三次实验的电压是V;
    (3)、分析表中数据,请写出得出厚膜电阻阻值的方法

    实验次数

    电压(伏)

    电流(安)

    1

    4.9

    0.1

    2

    9.8

    0.2

    3


    0.25

    (4)、查阅资料发现:该厚膜电阻材料为导电金属陶瓷,滑动变阻器金属丝材料为镍铬合金丝,两种材料电阻随温度变化如丙图所示。保持滑片不变,开关闭合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电压表示数减小,请解释其原因:
  • 26. 拓展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合作进行“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设计了如图1所示电路,并连接了如图2所示电路。(在导体的电阻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1)、图2的实验电路连接中有一处错误,无法完成实验,连接错误的导线是(填“a”“b”或“c”)。
    (2)、正确连接后,继续实验,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3所示的曲线图。

    (a)图3中甲、乙两条曲线是根据图1电路测得的实验数据所绘制的曲线,其中与图1电路中电压表V1对应的曲线是(填“甲”或“乙”)。

    (b)已知电源电压恒为6 V,根据探究目的分析图3中的曲线,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3)、拓展探究:同学们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重新设计了如图4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未知),利用电压表和定值电阻R0(已知阻值)测量未知定值电阻Rx的阻值,闭合开关S后,接下来的操作是(只需写出操作过程和测量的科学量,不需要写出表达式)。
  • 27. 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小江设计并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其中电源为三节新的干电池(每节电池电压为1.5V , 且保持不变)。

    (1)、连接电路后,可以先用开关进行试触,若试触时,发现电压表的指针有明显偏转,而电流表的指针没有偏转。则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定值电阻;(选填“断路”或“短路”)
    (2)、检查好电路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进行6次实验,并将测得的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电压U/V

    1.0

    1.6

    2.2

    2.8

    3.4

    4.0

    电流I/A

    0.10

    0.16

    0.22

    0.28

    0.34

    0.40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

    (3)、同桌的小滨分别用两个阻值未知的电阻R1R2进行实验,得到两个电阻的IU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判断出R1R2。(选填“>”“<”或“=”)

四、综合题

  • 28. 请在图乙中的虚线框内用铅笔画出与图甲中实物图对应的电路图。

  • 29. 根据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补全图乙中的实物图。

  • 30. 如图,在一根横跨河流两岸的硬塑料管内穿有三根完全相同的电线。为了辨别哪两个线头为同一根导线的两端,可以用图示的测通器来测试,其操作过程如下:

    (1)、 连接A和B,将测通器的m连接在D上。当n连接F时小灯泡发光,连接E时小灯泡不发光。由此可以确定 为同一导线的两端(填字母,下同) 。
    (2)、为了弄清另两根导线的两端,可连接A和C,测通器的一端必须与 相连时,另一端只需接触一根导线就能将两根导线辨别开。
  • 31. 定值电阻是一种常见的电路元件。某种定值电阻的组成结构如图甲所示,工人将金属膜覆盖在陶瓷圆筒上,然后将其雕刻成螺旋状,从而生产出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
    (1)、定值电阻的组成结构中属于绝缘体的是
    (2)、定值电阻的阻值由金属膜决定,a、b、c三种材料的电阻随温度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其中最适合作为金属膜材料的是(选填“a”、  “b”或“c”)。
    (3)、用相同的金属膜雕刻成下列三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 R1R2R3(虚线表示背面剩余金属膜),你认为哪个电阻阻值最大,并说明理由。
  • 32.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30V,电阻R1为15Ω。同时闭合开关S1、S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2.5A。求:

    (1)、通过电阻R1的电流。
    (2)、电阻R2的阻值。
  • 33. 热敏电阻的阻值会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探究热敏电阻RT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已知 M 为控温器,电源电压恒为12 V,R为电阻箱(一种可以改变电阻并读出阻值的变阻器)。

    (1)、当控温器中液体的温度为 80℃,电阻箱阻值为 100Ω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A,求该温度下热敏电阻的阻值。
    (2)、依次改变控温器中的液体温度,同时改变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的示数始终保持在0.1A。通过计算得到相关数据如表所示。

    温度t/℃

    70

    60

    50

    40

    30

    20

    10

    电阻RT/Ω

    22

    28

    35

    44

    56

    73

    94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

    (3)、若用该热敏电阻RT 和一个定值电阻R0及电压表制成一支指针式温度计,就可以直接在电压表刻度盘上读出相应温度。若要求电压表的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应在图乙中将电压表接在(填“ab”“bc”或“ac”)两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