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型民用飞机,飞机制造采用了耐高温新型陶瓷材料氮化硅(Si3N4),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则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2 C、+3 D、+4
  • 2、模型往往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下列属于模型的是( )
    A、可回收标志 B、文明城市车贴 C、节约用水标志 D、空气的组成
  • 3、小虞在旅游时捡到了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他想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鹅卵石的密度,发现鹅卵石较大无法直接放入量筒。于是聪明的小虞进行了如下图的实验来测定鹅卵石的密度:

    ①用天平测量大鹅卵石的质量m1为120克。

    ②将大鹅卵石放入盛水烧杯后测量烧杯总质量m2为350克,并标记水面位置。

    ③取出大鹅卵石,再补水到标记处后测量烧杯的质量m3为280克。

    求:

    (1)、步骤③中向烧杯中补水的质量为克(忽略取出大鹅卵石时沾上的水)。
    (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大鹅卵石的密度。
    (3)、小虞在测量过程中发现取出的大鹅卵石上沾有水,若他的实验操作规范,数据测量准确,请你分析判断测量后计算得到的密度值与真实密度值相比(填“偏大”、  “偏小”或“不变”)。
  • 4、漆扇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制作流程为:在水面上滴加大漆颜料(其主要成分为液态的漆酚,化学式为 C21H32O2)形成飘漆液,将扇面以一定角度放入飘漆液后缓缓捞出进行染色。
    (1)、滴入大漆颜料后发现颜料会漂浮在水面上,据此推测漆酚具有不溶于水的性质,这属于(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漆酚的相对分子质量
    (3)、漆酚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保留到0.1%)
  • 5、2024年11月塔克拉玛干沙漠成功锁边,其中草方格是工程治沙的主力军,它被称为“中国魔方”  (如右图所示)。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草方格防沙治沙效果,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草方格高度和间距对风沙跃迁率(通过某一观测面的沙粒数目与运动沙粒总数目的比值)的影响,从风沙流起始位置开始分别设置了0米、3米、6米、9米四个观测面。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若第三观测面风沙跃迁率小于1%,则视为防沙治沙效果满足要求):

    组别

    模型规格

    不同观测面的风沙跃迁率/%

    初始点

    第一观测面

    第二观测面

    第三观测面

    1

    高15厘米, 间距0.75米

    100.0

    45.0

    10.0

    2.0

    2

    高20厘米,间距0.75米

    100.0

    35.0

    5.0

    0.8

    3

    高25厘米, 间距0.75米

    100.0

    31.0

    3.0

    0.3

    4

    高20厘米,间距1.00米

    100.0

    43.0

    12.0

    0.9

    5

    高20厘米, 间距1.25米

    100.0

    58.0

    23.0

    3.5

    (1)、造成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沙丘移动的外力因素是
    (2)、若要探究草方格间距对防沙效果的影响,需选择表中(填组别序号)的数据进行对比。
    (3)、实际治沙过程中使用的草方格沙障的规格为高度20厘米,间距1.00米。请结合表中数据,谈谈使用该规格的原因是
  • 6、科学家对相对原子质量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

    材料一:19世纪初,有化学家认为:氢是母体,其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理论上都是氢的整数倍。

    材料二:1886年,英国科学家克鲁克斯大胆假设:同一元素的原子,可以有不同的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家测定出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其不同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

    材料三:1961年8月,国际上采用碳-12原子的1/12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确定各个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各自在该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

    (1)、下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支持材料一的是____。
    A、O-16 B、Cl-35.5 C、Ag-108
    (2)、在克鲁克斯假设中,同种元素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却不同,是因为原子结构中的某种微粒数量不同,该微粒的名称是
    (3)、根据材料三,现发现氖的同位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如图,根据上述资料,列出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式子:

    (4)、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19世纪初,以氢为母体的相对原子质量标准是错误的,它对科学的发展没有价值 B、只要方法正确、仪器精确,实验结果就不会存在误差 C、若干年后,科学家有可能更改现在国际上采用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 D、元素周期表中很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都不是整数,可推测很多元素有多种同位素原子
  • 7、为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某组同学设想:当吸了水的无纺布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因水分蒸发而质量变小,所以可以通过测量无纺布在相同时间后的质量变化情况,来判断其中水分蒸发的快慢。于是他们用相同材质、相同大小的无纺布,在等质量水中浸泡相同时间,使其含水量相同,并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请据图回答:

    (1)、选择装置甲和装置丁作对照,可以研究对蒸发快慢的影响;
    (2)、若要探究“空气流速”对蒸发快慢的影响,应该选择的装置是
    (3)、如表是利用装置甲与装置乙进行实验后的数据记录。

    实验组别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装置甲

    装置乙

    装置甲

    装置乙

    装置甲

    装置乙

    电子天平读数/克

    开始时

    7.5

    7.5

    7.6

    7.6

    7.4

    7.4

    5分钟后

    7.1

    6.5

    7.3

    6.7

    7.0

    6.6

    ①数据分析:在每组实验中,5分钟后装置甲的质量都比装置乙大,可以得出装置甲的无纺布中水蒸发得(填“快”或“慢”);

    ②利用装置甲与装置乙进行实验后可以得出结论:

  • 8、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对种子进行一系列探究活动。

    【观察种子的结构】

    (1)、若将玉米种子剖开,正确的做法是用刀片沿着图1所示的线剖开的。
    (2)、在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变成蓝色的部分是图2中的(填序号)。
    (3)、【种子萌发的探究】

    ①选取健康、饱满的玉米种子80粒,并准备好4个带盖的玻璃杯、纱布等;

    ②分别在玻璃杯上贴上标签A、B、C、D,每个杯子中放4层纱布,在纱布上各放上20粒玉米种子;

    ③按照下表所示进行操作;    

    ④3天后观察种子萌发情况。

    组别

    种子数量/粒

    实验条件

    胚根长度大于2毫米的种子数量/粒

    1天后

    2天后

    3天后

    4天后

    5天后

    A

    20

    室内25℃,干燥

    0

    0

    0

    0

    0

    B

    20

    室内25℃,部分浸没在蒸馏水中

    6

    9

    18

    20

    20

    C

    20

    室内25℃,完全浸没在蒸馏水中

    0

    0

    2

    8

    12

    D

    20

    保温箱内4℃,部分浸没在蒸馏水中

    0

    0

    0

    0

    0

    A、B、C、D每个杯子中都放20粒玉米种子的原因是
    (4)、小组同学对B组和D 组实验进行对比研究,基于的假设是
  • 9、图1是构成物质的微粒间的关系;图2是三种微粒的微观示意图;图3 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 图1中甲是
    (2)、图2中三种微粒共表示种元素。
    (3)、图3中与④代表的元素,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  (用序号表示)
  • 10、如图甲所示为我国考古学家发现的天平雏形———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铜环权”。

    (1)、与现代的托盘天平相比, “铜环权”中还缺少可以调节平衡的
    (2)、测量其中一个铜环的质量时,将铜环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测量后右盘上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读数如图乙所示,则该铜环的质量为克。若不小心将铜环和砝码位置对调,则测量结果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11、通过水的电解来探究水的组成。
    (1)、如右图水电解装置通电后两电极上出现气泡,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内收集的气体体积为10mL,则玻璃管b内收集的气体体积约为mL。

    (2)、检验玻璃管b产生的气体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3)、水电解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4)、水电解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中A、B、C、D表示,各种微观粒子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 12、如图所示为人体的皮肤结构图。

    (1)、表皮位于皮肤的外表,细胞排列紧密,表皮主要起到保护身体、防止细菌入侵的作用,它是由组织构成。
    (2)、因受伤造成皮肤出血,说明已经伤到层。
    (3)、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分析,皮肤属于
  • 13、在学习了“等高线地形图”后,小虞同学利用土豆、橡皮若干、记号笔、小刀等工具,制作等高线模型。

    (1)、为使制作的模型更接近真实情况,制作过程中需注意____(多选)
    A、尽可能挑选形状规则的马铃薯 B、画线时所垫每块橡皮的高度要相同 C、画线时记号笔要水平放置在橡皮上 D、绕土豆模型画出螺旋式上升的线
    (2)、步骤④中,俯视模型,若它代表一个山地地形,从(填“甲”或“乙”)地上山顶的路比较平坦。
    (3)、为了把等高线描绘在白纸上,小虞接下来的操作是
  • 14、竹子作为速生、可降解的生物材料,可作为塑料的替代品。竹制品的加工流程为:竹子→柠檬酸浸泡 →超声波破碎 →模具压制 →竹制品。

    (1)、图1为竹子的生长过程示意图,其中B到C 是细胞的结果。
    (2)、为提高竹制品产量和品质,促进竹子主杆的生长,应在竹子生长过程中适当多施含(填“氮”、“磷”或“钾”)元素的化肥,其吸收的主要部位在根尖的区。
    (3)、竹子适合在通气,透水,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壤中生长。图2表示土壤的各类模型,其中比较适宜种植竹子的是(填“甲”、  “乙”或“丙”)。
  • 15、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组装甲图的装置时,应先确定(填“铁杆”、 “铁夹”或“铁圈”)的高度。
    (2)、图乙为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海波属于晶体,理由是
    (3)、若换用质量更多的海波重复上述实验,则图丙中能正确反应其变化的图像是(填“a”、  “b”或“c”)。
  • 16、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传,生生不息。如图是几种生物生殖和发育过程的示意图,看图回答问题:

    (1)、甲图蝴蝶的发育示意图中,4表示期。
    (2)、说出乙图所示繁殖方式的一个优点:
    (3)、丙图的关键步骤是要确保①②两部分的紧密结合,接穗才能成活。
  • 17、蒲公英绚丽多姿的头状花序(如图甲)是由许多小花朵(如图乙)组成的,其雄蕊和雌蕊不同时成熟。种子有形似降落伞的冠毛(如图丙),能依靠风力传播的很远。下列有关蒲公英的说法正确的是

    A、蒲公英的雄蕊和雌蕊不是同时成熟,可以减少自花传粉的可能 B、蒲公英的种子能依靠风力传播很远,因此是风媒花 C、蒲公英的花经传粉受精后,乙图中的子房发育成种子 D、蒲公英的种子落地时,在冠毛作用下总是种脐先触地,有利于种子吸收有机物
  • 18、四个颜色相同的实心球,有一球与其他三个材料不同。小虞测得四个球相关数据如表所示,则该球是

    球的编号

    体积/cm3

    5

    8

    12

    18

    质量/g

    10

    20

    24

    36

    A、甲     B、乙     C、丙     D、
  • 19、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是经过一代代科学家不断地发现和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的过程。下列有关图①②③所示的三种原子结构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汤姆生认为图①模型中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面包内,电子像葡萄干镶嵌其中 B、图②模型道尔顿认为原子是一个不可再分的实心球,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C、卢瑟福在实验基础上提出带负电的电子绕带正电且体积很小的原子核运动的图③模型 D、三种模型按提出的时间先后,正确的排列顺序为①②③
  • 20、关于如图所示的四个科学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无法推动活塞,说明水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B、乙图中,抽掉玻璃板后瓶内气体颜色变均匀,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丙图中,将红墨水注入两烧杯中,热水先全部变红,说明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 D、丁图中,两个铅块没有被重物拉开,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上一页 170 171 172 173 17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