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25-2026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 北京市文汇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一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 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市知行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横岗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德琳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龙山共同体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 浙江省金华市第五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翠园东晓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假期学情反馈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文汇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
1、学校组织“行见湿地 共生共长”主题研学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①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以丰富的生态资源成为西宁生态文明建设的靓丽名片。其中海潮湿地公园、宁湖湿地公园、北川湿地公园三大公园各具特色,共同构筑起西宁的绿色屏障。
②海潮湿地公园集生态保护、科普宣教、防洪抗汛等多种功能为一体,这里绿草繁盛,河道蜿蜒,芦苇连片,是西宁动植物物种最丰富的湿地公园。据了解,园区内有野生动物44种,其中鱼类8种,两栖类4种,爬行类2种,鸟类19种,兽类11种。水生植物有芦苇、香蒲、两栖蓼、泽泻、球穗藨草、千屈菜、眼子菜、睡莲、浮萍等。这里还建有湟水国家湿地公园科普馆,免费向游客开放。
③宁湖湿地公园是集水体净化、生态科普、休闲观景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园区采用河道生态保护、污水净化四用相结合的治理方式和潜流人工湿地与表流人工湿地组合的技术,有效削减了各种水污染物。行走在木栈道上,可以看到大白鹭、苍鹭、秋沙鸭、鸳鸯、斑头雁、绿头鸭、赤麻鸭等野生鸟类或在湖边觅食,或振翅高飞,或浅吟低唱的画面,如同步入鸟的天堂。水鸟嬉戏,涓涓细流清澈见底;微风吹拂,芦苇、香蒲随风摇摆、宁静得如在尘俗之外。
④北川湿地公园是西宁最大的湿地公园,水域面积达1400亩、绿化面积达2000亩,可以说它是“水城”,也是“绿园”。园区按主题分为以西宁历史地域文化为主题的怀古园、以多民族文化和谐发展为主题的河湟园、以滨水娱乐休闲为主题的夏都园……这里建有6个人工湖泊,湖泊上修建了24座景观桥,湖泊周围设计了大禹治水、汉武巡边、茶马互市等28组讲述历史故事的雕塑。绕公园一圈,就像穿梭在时光隧道里,可以感受到青海积淀了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
⑤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还包括鲁青公园、景熙丰湿地公园等小型湿地公园,大大小小的湿地公园如绿宝石般镶嵌在湟水河及北川河畔,美不胜收。
(选自《西海都市报》、有删改)
【材料二】
中国国家湿地公园徽标
(1)、 研学前,小语搜集了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的资料,阅读【材料一】,完成下面思维导图。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的功能 休闲娱乐 科普宣教 文化宣传 ① ② ③ (2)、 研学中,小语发现西宁三大湿地公园缺少主题宣传语,任选其中一个湿地公园,根据【材料一】的内容,设计一条突出其特色的主题宣传语。(宣传语16字以内)示例:宁湖湿地公园——百鸟归宁湖,净水润夏都
(3)、 研学结束,小语看到中国国家湿地公园徽标【材料二】,请你给她介绍其设计元素及内涵(介绍时注意要素齐全,内涵阐述合理,语言简明得体)。 -
2、 根据语境,将空缺的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赏西宁之景,漫步湿地公园,沉醉于“山光悦鸟性,①”(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意趣;观荷北山美丽园,景仰“出淤泥而不染,②”(周敦颐《爱莲说》)的高洁品质。爱西宁之美,爱湟水谷地“③ , ④”(曹操《观沧海》)的欣欣向荣,爱农家节庆“⑤ , ⑥”(陆游《游山西村》)的古朴风俗,爱夏都儿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⑦”(孟子《富贵不能淫》)的铮铮傲骨,更爱西宁历经风雨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⑧”(苏轼《定风波》)的宠辱不惊。
-
3、 下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B、梁启超先生在《最苦与最乐》一文中提出: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乐。 C、《聊斋志异》是一部志怪小说集,《世说新语》是一部志人小说集。 D、“那沟已被灌地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得冲进去”,句中加点的结构助词使用都正确。
-
4、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作答。
踏上青藏高原,满眼都是浮光掠影的风景,青海湖的澄澈碧波、茶卡盐湖的幻境流光、坎布拉的五彩丹霞,使人目眩神迷。行驶在环湖公路上,波光lín lín( )的青海湖与苍穹相接,水天一色,令人心旷神怡;伫立茶卡盐湖,手抚白云,脚踩蓝天,如入欲界之仙都;远望坎布拉,山势雄伟,重luán( )叠嶂,赤红岩壁与翠绿河水相映成趣,造化之神奇让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走进民俗风情园,特色美食与民俗文化传递着浓郁的地方风情。青海以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独特魅力。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波光lín lín 重luán叠嶂
(2)、给加点字注音。苍穹 伫立
(3)、语段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浮光掠影 B、目眩神迷 C、心旷神怡 D、油然而生(4)、语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你修改。青海以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独特魅力。
-
5、请从以下人物中任选一个,选择其人生的某个重要时刻,为他补写一段内心独白,要求关联原著前后情节。
①林冲(《水浒传》) ②祥子(《骆驼祥子》)
-
6、名著中有一些“笑”意味深长,展现了人物的心理。请你根据阅读积累,把表格补充完整。
书名
细节
人物
心理
《红星照耀中国》
他是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甚至说到苏维埃的缺点的时候他也笑得厉害。
①
信心十足
《西游记》
祖师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走入里面。唬得那一班听讲的皆怨悟空。悟空一些儿也不恼,只是满脸陪笑。原来猴王已打破盘中之谜。
孙悟空
②
《朝花夕拾》
出门看五猖会之前,迅哥儿梦似的背完书,父亲点着头说:“不错。去罢。”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众人
③
④
疯子狂呼乱叫着,拼命地跳蹿着。随后,罗切斯特先生转身对着在场的人,带着一种既辛辣又凄怆的微笑着着他们。
罗切斯特
激愤绝望
-
7、“我”是个体,“我们”是群体。“我”是一棵树,“我们”可以是森林,是大地;“我”是一个人, “我们”可以是几个朋友、一个家庭,也可以是一个班级、一个国家,甚至还可以是整个地球……
请以《我与我们》为题,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①文体自选;
②600字以上;
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
8、在与自然的相处中,人类学会了如何尊重生命。小文分享了下面的故事。
丘鹬的故事
李青松
在东北,丘鹬是草甸子里常见的鸟。我小时候,在草甸里放牛,时不时就惊起它。当时,只知道它叫“水扎子”。知道它叫丘鹬,是后来上学读书的时候了。
丘鹬体态圆滚滚,肉嘟嘟的。腿短,嘴长且直,头顶及颈项有迷惑其他动物视线的斑纹。眼睛在脑袋上的位置特别靠后,可视范围360度无死角。起飞时头朝下,振翅突突作响。落地时,显得笨拙,就像一块石头从空中掉下来。
虽然也有一双翅膀,但丘鹬不怎么喜欢飞行。即便飞行,姿势也不怎么优雅,歪歪斜斜,潦潦草草。因此,除非万不得已,不然总是在地面活动。丘鹬天性孤僻,通常都是单独活动。只有天气骤变或者感到不安全时,才会几只或者多只聚集在一起。
觅食时,丘鹬会有些夸张滑稽地摇摆身体,一纵一纵的,像是地面烫脚,不得不这样。我曾认真观察过,有时丘鹬摇摆三四下,迈一步;有时摇摆五六下,迈一步;最多的时候摇摆七下。无规则,无定数。在它的词典里,就没有“速度”二字,看着真是让人着急呀。
某年夏天,我家老牛“大黄”在草甸子上吃草,没有注意脚下,前蹄不慎踩到了什么东西。扑棱棱————草丛里响起一阵阵拍打翅膀的声音,接着,传来吱吱的哀鸣。我到近前一看,原来一只正在“抱窝”的丘鹬,被“大黄”踩伤了翅膀。它完全可以躲避,但为了保护腹部下面三只刚刚孵化出来的肉嘟嘟的小丘鹬,它竟然用翅膀护着,纹丝不动。它宁可自己的翅膀被踩断,也要尽到一个母亲的责任。
我用衣服将翅膀受伤的丘鹬和三只光溜溜的小丘鹬包起来,一阵小跑抱回家,在当乡村医生的姐姐帮助下,给受伤的丘鹬又是消毒,又是上药,又是包扎。结果,丘鹬还是因伤势过重,一周以后永远闭上了眼睛。
我很是伤感,一连几天闷闷不乐。
我决心把那三只小丘鹬养活,每天放学便去挖蚯蚓、捉蝌蚪、拍蚱蜢,装在一个玻璃罐头瓶里,拿回家喂小丘鹬。我把它们放在一个纸壳箱子里,盖子上凿了一些透气孔。
它们一听到我放学回来的声音,嘴巴就用力探出透气孔,吱吱吱叫着要食物。
在我的精心喂养下,几周之后,三只小丘鹬渐渐长出羽毛了。某日,我把它们从纸壳箱子里放出来,让它们学走路。开始的时候,它们站不稳,总是摔跟头,但过了两三天,腿部有劲儿了,就可以踉踉跄跄走几米甚至十几米了。而我惊奇地发现,小丘鹬的滑稽步态,以及摇晃几下迈一步的行走方式,根本不是学来的,也不是什么捕猎需要,而是骨子里与生俱来的。因为,三只小丘鹬失去妈妈后,没谁教它们学走路,也没谁教它们学习捕猎技巧,一切全凭它们自己的本能呀。
是的,丘鹬的行走方式相当怪异,是鸟类中颇具特色的。行走过程中,它的头和脖子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身体却不断地移动,一纵一纵,反复摇晃,仿佛心里装着许多事情,每迈出一步都是那么艰难。也许,这就是它们的生存智慧。以我的学识,还无法解释此种行走方式的道理,但可以肯定,这样的行走方式绝不是为了搞笑。
在别人看来,三只小丘鹬长相都一样,但我心里清楚,它们是有区别的。一只背部有明显的三道条纹,机警,好斗,经常欺负另外两只。一只爱“溜边”,不争不抢,一副受气包的样子。一只总爱梳理羽毛,嘴巴不停地敲击,眼睛时不时看看天空。
某个星期天的清晨,我发现纸壳箱子里少了一只小丘鹬,正是那只不安分的。我房前屋后地找,不见踪影。姐姐也帮我找,还是下落不明。问邻居,也都说没看见。去哪里了呢?我急得满头是汗,心想,是被老鹰吃掉了?还是被黄鼠狼叼走了?
“在这儿呢!在这儿呢!”远处,隐隐约约传来姐姐的喊声。我循声跑了过去,原来,姐姐在河边草丛里发现了它。它正撅着屁股,用嘴巴从泥地里往外拔一条红色的蚯蚓。那一刻,我似乎明白了什么——或许,野性就是不受控制,自己觅食,自己捕猎,自由自在。
我知道,小丘鹬终究属于自然,是该回到自己的世界了。
又过了几周,终于有一天,我把三只小丘鹬抱到我家屋后一个草垛上,然后转身离开。它们吱吱吱地叫着,急呀。我故意不回头,大步向前走。忽然,我听到身后传来突突的翅膀振动的声音。
我想笑。但倏忽间,眼眶湿润了。
(有改动)
(1)、下列关于丘鹬形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丘鹬行走方式怪异,步态十分滑稽,太慢的速度让人看着真着急。 B、“抱窝”的丘鹬是尽责的母亲,在危险面前护着孩子,纹丝不动。 C、丘鹬天性孤僻,通常都是单独活动,喜欢自由,总爱飞来飞去的。 D、三只小丘鹬各有特点,或机警好斗,或不争不抢,或爱梳理羽毛。(2)、文中写的哪些事能表现“我”对三只小丘鹬的爱?请简要概括。(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在形式上有什么共同特征?各有什么表达效果?①丘鹬体态圆滚滚 , 肉嘟嘟的。
②即便飞行,姿势也不怎么优雅,歪歪斜斜 , 潦潦草草。
③腿部有劲儿了,就可以踉踉跄跄走几米甚至十几米了。
(4)、“我想笑。但倏忽间,眼眶湿润了。”这句话蕴含了“我”哪些复杂的情感?关于如何尊重生命,你从“我”和小丘鹬的相处中得到哪些启示? -
9、同学们从《湖心亭看雪》和《次北固山下》中发现,“舟船”联结了人与自然。小文进一步整理了如下材料,并进行了研究。
材料一:
舟船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舟船作为一种独特的意象,满载着人类的志趣情感和文化精神。
在一系列以舟船作意象的诗词中,以写离愁别绪的最多,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抒写了带着向往之情的别离。不安定的共性使舟船负载了漂泊感,如孟浩然《宿建德江》中的“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充满了羁旅的惆怅。古人还用舟船比喻实现理想的条件,如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没有舟船,则无法成功到达彼岸。诗人心情愉悦之时,舟船在诗人眼底顿时显得轻快起来,如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行船轻如无物,诗人历尽艰险忽遇赦的那份欢悦之情可想而知。
(整理自《古典诗词中的舟船意象》)
材料二:
中国造船历史已有数千年。追溯历史,中国的造船能力又是怎样的呢?
秦汉时期,我国造船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峰,楼船就是典型的代表作。秦始皇在统一南方的战争中组织过一支能运输50万石粮食的大船队。到了汉朝,舰队中配备有各种作战舰只,有在舰队最前列的冲锋船“先登”,有用来冲击敌船的狭长战船“蒙冲”,有快如奔马的快船“赤马”,还有上下都用双层板的重武装船“槛”。
到了唐宋时期,造船工艺越来越先进,造船数量不断增多,船体不断增大,结构也更加合理。唐朝舟楫已采用了先进的钉接榫合的联结工艺,使船的强度大大提高。宋朝造船、修船已经开始使用船坞,这比欧洲早了500年。宋朝为出使朝鲜,建造了“神舟”,它的载重量竞达1500吨以上。
在经过秦汉和唐宋两个发展高峰以后,明朝的造船技术和工艺又有了很大的进步。据一些考古的新发现和古书上的记载,明朝时期造船的工场分布之广、规模之大、配套之全均是历史上空前的,达到了我国古代造船史上的最高水平。明朝造船业的伟大成就久为世界各国所称道,是我国各族人民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只是到欧洲资本主义兴起和现代机动轮船出现以后,我国才逐渐失去在造船业上享有的长久优势。
(整理自《中国古代造船业》)
材料三:
“在这艘小小的游船上,中共一大圆满闭幕,中国共产党宣告正式成立!”面对前来参访学习的游客,红船小讲解员莫同学声情并茂地讲解着。
“在这里当志愿讲解员,你有什么收获?”面对游客的提问,莫同学说:“我学习了专业的党史知识,了解了战火纷飞年代里不朽的精神,感受到了先辈们顽强不屈的革命意志。这些事迹和精神,让我明白,一个人一定要有信仰,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力量。”
一番对话,引来阵阵掌声。“红色基因代代传啊!”有参观者点赞说。
嘉兴南湖上这艘象征中国革命航船扬帆起航的“红船”原物在抗日战争时被损毁。大家现在看到的“红船”,是1959 年在南湖建立革命纪念馆时按原样仿制的。“红船”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象征意义,成为建党伟业的重要标识与党开启跨世纪航程的经典意象。
(整理自《人民日报》等报刊)
材料四:
2025年1月 16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我国2024年全年造船业的最新数据,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分别为、4818、11305、20872万载重吨,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55.7%、74.1%和63.1%, 连续15年全球第一。2020年至2023 年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数据如下表所示:
2020年至2023年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统计表
(数量单位:万载重吨 占比:占世界市场份额)
年份
造船完工量
占比(%)
新接订单量
占比(%)
手持订单量
占比(%)
2020
3853
43.1
2893
48.8
7111
44.7
2021
3970
47.2
6707
53.8
9584
47.6
2022
3786
47.3
4552
55.2
10557
49.0
2023
4232
50.2
7120
66.6
13939
55.0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各有关单位加快技术创新,提升了在绿色海事技术与装备领域的竞争力,推动了航运造船的低碳转型。新接绿色动力船舶订单占国际市场份额连年增长, 从2021年的31.5%逐年增长到了2024年的78.5%。
(整理自《人民日报》等报刊)
(1)、小文对材料中“不同的船”的理解,与材料相符的一项是( )A、李白诗歌中的“孤帆”和“轻舟”,分别寄托了他的欢悦之情和别离之意。 B、楼船是秦汉时期造船业代表作,秦始皇用它组织过一支50万人的作战船队。 C、现在南湖上的“红船”是1959年按原样仿制的,原物在抗日战争时被损毁。 D、我国绿色动力船舶手持订单占国际市场份额连年增长,2024年达到78.5%。(2)、小文对中国造船能力的分析,与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 )A、秦汉时期是我国造船业的第一个高峰,汉代的舰队中已经配有各种作战舰只。 B、宋代已经使用船坞,所建造用于出使朝鲜的“神舟”载重量竞达1500吨以上。 C、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2024年占世界市场份额均超50%,连续15年全球第一。 D、数据显示,我国2020年至2023年造船业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年攀升。(3)、小文根据材料进行了以下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A、舟船意象所承载的志趣情感和文化精神,对我们的精神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B、唐朝先进工艺提高船的强度,当代技术创新促低碳转型,技术推动了文明进步。 C、明朝造船业达到我国古代造船史上的最高水平,并且推动世界文明达到了顶峰。 D、见证建党伟业、开启跨世纪航程的南湖“红船”,、为中华民族注入信仰的力量。(4)、你读了小文的材料,觉得除“舟船”之外,“桥”也值得研究,于是借鉴小文的思路,整理了关于“桥”的材料。请分别概述你整理的四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
10、阅读
【丙】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诗中表现时序更替、蕴含自然理趣的是哪一联?(2)、“我的书签”设计展活动给同学们带来了启发,请你仿照小文批注的方式,为“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写一句批注。 -
11、“我见青山多妩媚”:古代诗文中有很多书写山川之美的作品,表达了古人对自然的观照和体悟。同学们做了整理和归纳。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与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虎丘,中秋游者尤盛。士女倾城而往笙歌笑语填山沸林终夜不绝。遂使丘壑化为酒场,秽杂可恨。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榭,间以红粉、笙歌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与弱生坐钓月矶,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杪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舍侄偕访仲和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趺坐①石台。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然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友人徐声远诗云:“独有岁寒好,偏宜夜半游。”真知言哉。
(李流芳《游虎丘小记》)
[注]①趺坐:盘腿而坐。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上下一白/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B、及下船/徐公何能及君也 C、山空人静/空乏其身 D、时闻风铎/唯闻女叹息(2)、下列对乙文中加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士女倾城而往/笙歌笑语/填山沸林/终夜不绝 B、士女倾城/而往笙歌/笑语填山沸林/终夜不绝 C、士女倾城/而往笙歌笑语/填山沸林终夜/不绝 D、士女倾城而往/笙歌笑语填山/沸林终夜/不绝(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的划线句子。①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②月出无人,相与趺坐石台。
(4)、这两篇小品文都书写了人与自然的相遇,请结合文段完成表格。所记之事
所写之景
所抒之情
画面
特征
异
同
甲文
①
湖中雪景
寂寥空旷
淡淡忧思
④
乙文
虎丘夜游
山中夜色
②
③
-
12、默写(1)、以下是小文书签的备选诗文,请根据课本帮他补写完整。(六句只选四句)
①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② ,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③ , 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④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⑤ ,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⑥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
(2)、小文归纳了具有问答形式的诗句来设计书签,请根据批注帮他补写完整。诗句
小文的批注
出处
①?。
叩问自我,吐露高远心志
陶渊明《饮酒(其五)》
②? 。
以问入题,极写泰山高大
杜甫《望岳》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融典入问,抒发报国理想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
13、任务三:以下是文化周系列活动,请你参加。(1)、书桌命名。为书桌命名,宜有文化意蕴。以下两个名称均由古代诗文化用而来:请选择一个作为你书桌的名称,并说明理由。
①陋桌 ②方塘
(2)、课桌公约。同学们讨论课桌使用公约,小文援引闻一多先生书桌零乱的例子,认为课桌上的物品没必要摆放整齐。请你反驳他。(3)、未来课桌。同学们想象未来课桌可能具有的新功能。小文说:“我希望课桌具有实时投屏功能。”你说:“。”小文说:“我们想象的新功能都对学习有帮助,希望未来能实现!” -
14、任务二:以下是小文写的宣传海报,请你检查。
书桌,我的成长伙伴
①家里的书桌、学校的课桌。一直陪伴着我们成长。②让我们以文化的眼光去看待它、使用它,发挥想象去设计它、打造它。③下周,大家期待已久的“我与书桌”文化周终于要来了。④活动丰富,快来参加吧!
海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
15、任务一:以下是小文在文化周启动仪式上的发言稿片段,请你审读。
书桌书桌,有书之桌。我们如能好读乐读,让书桌名副其实,常盘桓流 lián于这小小天地,可在有限中建构无限。闻一多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却( ),说:“我何曾有意地糟tà你们,秩序不在我的能力之内。”作家冯骥才的书桌,三十年来一直放在主人房间透进光来的地方,它的更深处似乎潜藏着丰富的思想。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名副其实fù 潜藏cáng B、名副其实fú 潜藏zàng C、名副其实fù 潜藏zàng D、名副其实fú 潜藏cáng(2)、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A、联 / 榻 B、联 / 蹋 C、连 / 榻 D、连 / 蹋(3)、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求甚解 B、不足为据 C、不以为意 D、不言而喻 -
1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总是会遇到各种风雨。在犯了错的时候,你是否总是急于辩白;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你是否总是牢骚满腹;在经历失败的时候,你是否总是怨天尤人……
林清玄曾说,他在刚开始学走路的时候,经常不可避免的摔倒。他的母亲总说,这不是他的错,或是怪罪横生的树枝,或是怪罪不平的土地……怪无可怪的时候,甚至归咎于风。直到有一天,他对母亲说:在风中跌倒不为风,是我自己不小心。
这也启示了我们:遇到挫折和困难,不找借口,直面问题,勇于承担,才能获得成长。
请你结合自身经历和人生经验,以“风中跌倒不为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甲】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____。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____地响。
(节选自朱自清《春》)
【乙】
①所谓春风,似乎应当温柔,轻吻着柳枝,微微吹皱了水面,偷偷地传送花香,同情地轻轻掀起禽鸟的羽毛。可是,济南与青岛的春风都太粗猛,把两地的春都给吹毁了。济南的风每每在丁香海棠开花的时候把天刮黄,什么也看不见,连花都埋在黄暗中;青岛的风少一些沙土,可是狡猾,在已很暖的时节忽然来一阵或一天的冷风,把一切都送回冬天去,棉衣不敢脱,花儿不敢开,海边翻着愁浪。
②两地的风都有时候整天整夜地刮。春夜的微风送来雁叫,使人似乎多些希望。整夜的大风,门响窗户动,使人不英雄地把头埋在被子里;即使无害,也似乎不应该如此。对于我,特别觉得难堪。我生在北方,听惯了风,可也最怕风。听是听惯了,因为听惯才知道那个难受劲儿。它老使我坐卧不安,心中游游摸摸的,干什么不好,不干什么也不好。它常常打断我的希望:听见风响,我懒得出门,觉得寒冷,心中渺茫。春天仿佛应当有生气,应当有花草,这样的野风几乎是不可原谅的!我倒不是个弱不禁风的人,虽然身体不很足壮。我能受苦,只是受不住风。别种的苦处,多少是在一个地方,多少有个原因,多少可以设法减除;对风是干没办法。总不在一个地方,到处随时使我的脑子晃动,像怒海上的船。它使我说不出为什么苦痛,而且没法子避免。它自由地刮,我死受着苦。我不能和风去讲理或吵架。单单在春天刮这样的风!可是跟谁讲理去呢?苏杭的春天应当没有这不得人心的风吧?我不准知道,而希望如此。好有个地方去“避风”呀!
(节选自老舍《春风》)
(1)、请根据原文补写出文中横线处的词语。(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甲文中的画线句子。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3)、阅读乙文,比较济南的风与青岛的风有何异同?完成下面表格。相同点
不同点
济南的风
①
③
青岛的风
②
④
(4)、甲、乙两文同是写春风,作者对春风的情感却不同,请说一说你的理解。 -
18、仿写句子。
我们这个世界需要奉献者的身影。如果我是春雨,我将滋润一方土地;如果我是 , 我将;如果我是 , 我将。
-
19、传统楹联常引用《诗经》中的语句。济南历下亭有一副对联,上联就引了《诗经》中的语句,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恰当的一项是( )
春光大不同,看____,抱荷无与青山老;
风气何其古,闻诗声朗朗____。
A、雨雪霏霏 把盏犹吟名士多 B、杨柳依依 把盏犹吟名士多 C、杨柳依依 掩卷常思绿水绕 D、雨雪霏霏 掩卷常思绿水绕 -
20、一大早,小越走进阅览室,发现不少同学已经来了。以下最能表达他心情的是( )A、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B、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C、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D、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