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闽西古堡深山飞碟——永定土楼

    ①在中国东南沿海福建龙岩的崇山峻岭间,高低错落点缀着大大小小几十座土楼,它们被青山拥抱,为绿水缭绕,仿佛从地下冒出来的一个个小蘑菇。它们规模庞大、数量惊人、大小不一,或圆或方。这种世上独一无二的山居民居,建筑史上的奇葩——客家土楼扬名海内外,吸引了国内外无数学者、建筑家的眼球,而永定,则是福建拥有最多土楼的县,土楼的形状多姿多彩:有方形、圆形、五角形、八角形、日字形、回字形、吊脚楼等。有福建土楼王承启楼、土楼王子振成楼、土楼公主振福楼,这些土楼群远观似黑色飞碟,近看如罗马古堡;仰视似一轮满月,俯瞰若一口深井,被誉为“东方古城堡”。

    ②客家土楼是客家人防御自卫的城堡,它用土石夯基,坚如磐石,外墙更是厚达一两米,借助模夹板,以生土为主料、掺上细沙、蛋清、木条等,经反复揉、舂、压,筑成了厚实严密的土楼墙体。它不但防台风侵袭,还有隔热防寒的作用,以及良好的防匪御敌作用。据说,这墙体内还掺入适量的糯米、红糖以增加墙体黏性;墙内埋入竹片为墙骨,富有弹性的竹条使得墙体不易倒塌,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③据史载,永定县曾遭遇过一次强烈的七级大地震,众多楼屋坍塌,环极楼外墙被震开一条20厘米多宽的裂缝,随着时间推移,竹子受回心力作用反弹,墙体裂缝自行愈合。土墙外抹上一层石灰防风雨侵蚀;为安全起见,土楼的一、二层不开窗户,三层以上设双层外层窗用于通风采光和狙击外敌,最高层处设瞭望台以便及时了解敌情。土楼大门用厚达十厘米的杂木制成,外钉铁板,为防火攻,楼门设有漏水漏沙装置,楼内水井、粮仓具备,关上大门,就是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万一遇到紧急危机时刻,村民可通过地下暗道逃出。这些防盗、防震、防火、防兽的防御设施,完美得至今仍令人叹为观止。

    ④元代中期,江姓先祖迁居至高北,始建五云楼,它没有石砌墙基,却近数百年稳而不倒,因此又多了一个“不倒楼”的外号。后来,江氏子孙不断繁衍,五云楼已经住不下了,于是,他们开始筹建一座更大的土楼,从明崇祯到清康熙,三代人经过近百年的努力奋斗,终于建成了这个巨大的江姓家族之城——承启楼。承启楼坐北朝南,以一个圆心,四个不同半径的同心圆环环相套、层层荡漾开来,将外环分为八卦,每卦8间,总共64间,全楼平面布局与《易经》六十四卦图的太极、两仪、三元、四象、八卦、六十四卦相呼应。承启楼一共有384个房间,可居住800多人,它以“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的特色在众多土楼中脱颖而出,无愧“福建土楼王”之美誉。

    ⑤位于永定县湖坑乡洪坑村的振成楼是一座极为富丽堂皇、中西合璧的客家精品土楼,被誉为“土楼王子”。该楼【甲】廊道是石雕木刻、琉璃瓦、铁质花格栏杆等西洋风格装饰 , 【乙】楼内有二层环形楼台 , 【丙】上下两层30个房间圈成内圈。楼内院落间的通道以屏风相隔,内环有中心大厅祖堂,厅前设廊,以4根大石柱支撑,这种“外土内洋,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格使得振成楼与北京雍和宫、长城并列为中国三大建筑,“土楼王子”模型作为中国南北圆形古建筑代表在1986年4月美国洛杉矶举办的世界建筑模型展览会上展出。

    ⑥与土楼王子堪称“双璧”的振福楼依山傍水而建,周边老树、木桥、石拱桥与土楼浑然一体,构成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画卷。其旖旎秀丽的风光、高贵雅致的气质被世人誉为“土楼公主”。

    (选自2023年8月12日“旅游网”,有删改)

    (1)、阅读第④~⑥段,将下面表格内容补充完整。

    土楼名称

    建筑特点

    获得美誉

    五云楼

    没有石砌墙基,却近数百年稳而不倒

    不倒楼

    承启楼

    环环相套,全楼平面布局与《易经》六十四卦图相呼应

    振成楼

    土楼王子

    振福楼

    依山傍水,风光旖旎秀丽、气质高贵雅致

    土楼公主

    (2)、选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任选一例,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3)、第⑤段画线的【甲】【乙】【丙】三个句子语序排列不当,请重新调整这三个句子的语序(只填序号),并说明理由。

    正确语序为:

    理由是:

    (4)、选文以“闽西古堡深山飞碟——永定土楼”为题,有什么妙处?
  • 2、现代文阅读;阅读《背影》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想象一下,父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是不是也很“不容易”。同样的“不容易”,作者为什么要略写这一细节?
    (2)、父亲买橘子是很艰难的,回来时却“心里很轻松似的”,作者这样写是否矛盾?为什么?
    (3)、朱自清的文章朴素自然,却能产生极大的感染力,它的好处要细心玩味才能够体会。请以“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这句为例,说说你的看法。
  • 3、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

    某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取得了丰硕的育人成果。为滋养学生心灵,传承中华美德,学校开展了成果汇报活动。

    (1)、活动现场需要悬挂标语,有同学写好了上句,请你完成下句。

    上句:校本课程弘扬传统文化

    下句:

    (2)、下面是校报记者为此次活动写的采访提纲,请你根据采访目的,在横线处补充一个采访问题。

    采访提钢

    时间、地点

    5月28日下午活动结束后,汇报活动现场

    采访对象

    校团委书记

    采访目的

    了解此次活动的规模、亮点、影响

    采访问题

    ①请问参加此次活动的班级和人数是多少?

    ②活动中让您印象最深的节目有哪些?请您具体谈谈。

  • 4、古诗词文默写。
    (1)、 , 不觉船移。(欧阳修《采桑子》)
    (2)、故渔者歌曰:“。”(郦道元《三峡》)
    (3)、杜甫的《春望》一诗中“”两句运用拟人手法,移情于物,抒发了诗人内心的伤感。
  • 5、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把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称为“阴”。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曾评价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律诗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如《野望》《黄鹤楼》《龟虽寿》。 D、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用与年龄相关的称谓来表示,如“始龀”指七八岁。
  • 6、下列各句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这个句子属于祈使句。 B、“小语从不和别人吵一句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小语不吵嘴”。 C、“来个四十岁的人听相声,哈哈一乐,剩下三十了。”这句话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D、“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我们以前读过的东西的书。”这句话的主语是“我们”。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该说的都说到,没有重要遗漏;不必说的就不说,不枝蔓①____。孤立的一个句子有时很难判定它语法上是否正确,修辞上是否妥tiē②____。连贯的一段话,正误优劣以至趣味风格都显示清楚了。几乎可以duàn③____言,____,____;反之,连一段话都写不好,整篇就更不用说了。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2)、把文段中画线处补写完整,使文意连贯。
  • 8、阅读下面的文字,请以《我相信》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我相信青春没有地平线/在日落的海边/在热闹的大街/都是我心中最美的乐园/我相信自由自在/我相信希望/我相信伸手就能碰到……

    要求:①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 9、名著阅读;
    (1)、请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表格的横线处填写相应的人物。

    作品

    人物

    文段

    《水浒传》

    说时迟,那时快,①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他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

    《儒林外史》

    ②十岁时辍学放牛,靠自学画得一手好荷花。用卖画得来的钱买好东西孝敬母亲。不求官爵,不交纳朋友,终日闭门读书。

    《水浒传》

    那雪越下得猛,③投东走了两个更次,身上单寒,当不过那冷。在雪地里看时,离得草料场远了。只见前面疏林深处,树林交杂,远远地数间草屋,被雪压着,破壁缝里透出火光来。

    (2)、有人说,《水浒传》写的是“义”,《儒林外史》写的是“病”。请参照《水浒传》的示例,写出你对《儒林外史》“病”的理解。

    【示例】《水浒传》写的是“义”,叙写了梁山好汉斗贪官、报朝廷的忠义。例如宋江等人上梁山前,扶危济困,行侠仗义;上梁山后,不断壮大,最后接受招安,保家卫国。

  • 10、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晋毕阳之孙豫让 , 始事范中行氏而不说,去而就知伯 , 知伯宠之。及三晋分知氏,知伯死于赵襄子手,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仇矣。”乃变姓名,为刑人,入宫涂厕,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者,则豫让也。刃其曰:“欲为知伯报仇!”左右欲杀之。赵襄子曰:“彼义士也,吾谨避之耳。且知伯已死,无后,而其臣至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之。

    (节选自《战国策·赵策》,有删改)

    (注)①豫让: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人,知伯的家臣。②知伯:春秋末期晋国卿大夫。③赵襄子:春秋末叶晋国舞,战国时期赵国的奠基人,谥号为“襄子”。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若士

    ②去而知伯

    ③寡人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知伯死于赵襄子手

    A、受地先王(《唐雖不辱使命》) B、刻唐贤今人诗赋其上(《岳阳楼记》) C、所欲有甚生者(《鱼我所欲也》) D、每假借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始事范中行氏而不说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②彼义士也,吾谨避之耳。

    (5)、请分别概括甲乙两文中“士”的精神。
  • 11、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拭”是擦拭的意思,“秋容如拭”的意思是秋色就好像是刚刚被擦拭得干干净净一样,清澈明净。 B、“八年风味徒思浙”一句,表达了词人的思乡之情,反映出她四处飘荡的艰辛和对个人家庭安稳幸福生活的向往。 C、“青衫湿”借用典故,表达了作者知音难觅的孤寂与苦闷。 D、这首词上下两片在词义上紧密相连,相对于上片,下片的抒情意味更加浓烈。
    (2)、请简要分析“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中“列”和“烈”的表达效果。
  • 1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蛋糕店的盗窃案

    【意大利】卡尔维诺

    ①德里托来到预先约定的地点时,杰苏班比诺和沃拉已经在这里等他好半天了。像干涸的河流一样空荡荡的大街上,他们三人在清冷的月光下快步向前走去。

    ②德里托走在最前面,他的黄眼睛不停地转动着,鼻孔微微翕动,仿佛在嗅着什么。杰苏班比诺身材矮壮,浑身的肌肉舒张自如,活动起来像猫一样轻捷、柔韧。要论攀登高处或蜷曲身子的本事,任何人都比不上他。沃拉就是望风的命,每次行动,总是站在寒冷的大街上,时时冒着被夜间巡逻警察捉住的危险,冻得浑身抖颤,牙关磕打。

    ③不一会,德里托带他们拐进了一座院子。

    ④“沃拉,望风去!”德里托翕动着鼻孔吩咐道。沃拉悻悻地离开了,他心里明白,如果他不服从,德里托的手枪就会对准他的脑袋开火。

    ⑤“喏!”德里托招呼杰苏班比诺,“你爬上去,跳进屋里,然后给我打开门。”

    ⑥杰苏班比诺非常敏捷地攀登了上去,把脑袋探进去,这时他嗅到一股气味。他使劲吸了几口气顿时一种糕点的特殊甜香钻进了他的鼻孔。此时此刻,他体验到一种极端的冲动,这比他每回渴求尽快、尽多获得赃物的欲望还要强烈得多。他已经有许多年,或许从战争爆发以前,就没有尝到这些应当吃到的美味点心了。

    ⑦他伸出一只手,在黑暗中摸索着去给德里托开门。突然,他的手缩了回来,心里感到一阵恶心,他觉得手指触摸到一个又柔软又黏糊的东西,很像是个海生动物。他的手停顿在半空中,把眼睛睁得大大的,但眼前依然是沉沉的黑暗,伸手不见五指。尽管两眼一片黑,鼻子却能闻得到气味。他终于明白,他碰到的并不是什么动物,而是甜美的蛋糕,他手上沾的是奶油。“嘿!”他不禁惊奇地叫出了声。

    ⑧杰苏班比诺忽然听见一阵叩门声,这时德里托在外面已经等得不耐烦了,他赶紧蹑手蹑脚地向发出响声的地方走去。门打开了,凭借手电筒的一缕光柱,他们在半明半暗中向前走去。无论电筒照到什么地方,眼前出现的都是一排排的货架,上面放着各种形状、五颜六色的点心。杰苏班比诺急不可耐地扑向货架,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他每次都硬往嘴里塞进两三块点心,也根本顾不得品尝什么滋味了。

    ⑨“现在该撬保险柜了。”德里托把手电筒交给杰苏班比诺,全神贯注地用铁棍挡着锁。杰苏班比诺乘机捞起一大块葡萄干糕饼,大口咬了起来。

    ⑩“把电筒举高点!你这蠢猪干什么呢!”德里托咬牙切齿地斥责杰苏班比诺。虽说这种行当声名狼藉,但德里托喜欢有条不紊地去干,从来不马马虎虎。可这一回连他自己也禁不住欲望的诱惑,便往嘴里塞了两块饼干。

    ⑪杰苏班比诺陷入了狂热的境界,他用嘴咬着果馅奶酪卷,用舌头舔着糖浆,不久,他胃里的酸水开始往上翻腾,且伴随着要呕吐的感觉,但他还是不甘心也无法就此罢休。

    ⑫沃拉从商店后屋走进来,嘟囔着:“我们换换,该换人了!”不断发出“哼、哼”的声音,来表示他对不公平待遇的愤慨。

    ⑬德里托掏出手枪,对准了沃拉。“赶快滚回到你原来的位置上去,沃拉!”他命令道。沃拉眼看希望落了空,满心沮丧,委屈地哭了起来。他刚要转身离开,但转念一想,何不趁机拿些糕点再走呢。于是,他双手抓了好几块松子杏仁饼。杰苏班比诺此刻心里起了厌恶他的感觉,顺手抄起一盒蛋糕向沃拉掷去。沃拉本来完全来得及闪开,可他非但不愿躲避,反而乘势把脸往前凑去,让整个蛋糕都糊在自己的脸孔、面颊、头发、领带上。他快活地笑了,转身跑了出去,忙着用舌头舔着粘在嘴巴四周的蛋糕,舌尖一直舔到鼻子和颧骨

    ⑭德里托终于掩开了贵重的柜子,开始往口袋里装钞票:他的手指沾上了果酱,黏黏糊糊,他气得直骂娘。“快点,我们该走了。”他对杰苏班比诺说道。可是,杰苏班比诺并不想把这大好时机轻易地放过去,因为这一顿美餐足够他日后向其他同伙和玛丽炫耀许多年的。玛丽是他的女友。

    ⑮沃拉又进来了。他的第二次出现打断了杰苏班比诺的遐想。德里托掏出了手枪。沃拉见状赶紧报告说:“巡……巡警来了!”说完撒腿就往外跑。德里托捡了最后几叠钞票,三步并作两步跑到门口,杰苏班比诺落在了后面,他还在想着他的玛丽,只是在这个时候,他才想起来,他应当带些糕点给她吃,因为他从未送过她什么礼。他又踅了回去,偷了一些用糖、蜜饯和巧克力制成的蛋糕,塞在衬衣里面,紧贴着前胸。蓦地,他瞥见商店玻璃窗上有警察的影子晃动。警察发现有人正往胡同口奔逃,其中一名警察朝着那个方向开了一枪。

    ⑯杰苏班比诺急忙藏身在椅子后面。警察们没有击中目标,显得很失望,他们往路旁的商店里张望。突然,他们发现这个店铺的门是敞开的,便都走了进来。顷刻间,店里挤满了荷枪实弹的巡警。杰苏班比诺猫着腰蹲着,怀里蛋糕的蜜饯水果挤了出来,为了不让它掉下来发出响声,他赶忙把香橼果和甜梨吞进肚里。

    ⑰巡警们查看着被窃现场和货架上横七竖八的糕点,下意识地不时用手捏起几块散落的点心放进嘴里。他们的动作格外小心,怕搞乱了破案线索。几分钟过后,这些本该缉拿罪犯的警察,便都无所顾忌地狼吞虎咽起来。

    ⑱杰苏班比诺也趁机大口大口咀嚼着,但警察们比他吃得还起劲,也就盖过了他的咀嚼声。过了好一阵他才发现通往门口的路是畅通无阻的。至于那帮警察嘛,事后自然可以编造说,他们看见一只花脸猴子,因遂迷路跑到店里来了,弄坏了盘子和蛋糕。当警察们终于清醒过来,从包围他们的各色糕点中挣脱出来的时候,杰苏班比诺早已无影无踪了。

    (有删改)

    (1)、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三个窃贼经验丰富,各有分工,他们手法娴熟,高度团结,配合默契。 B、德里托做事目标明确,有条不紊,始终全神贯注,不受任何干扰。 C、杰苏班比诺强壮有力,身手敏捷,是他们三个人中的先锋。 D、沃拉虽然懦弱,但做事小心谨慎,考虑周全且尽职尽责,所以适合望风。
    (2)、卡尔维诺的小说善于运用情节的荒诞来讽刺和批判现实。文中的哪些情节是荒诞的?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3)、请自选一个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他快活地笑了,转身跑了出去,忙着用舌头舔着粘在嘴巴四周的蛋糕,舌尖一直舔到鼻子和颧骨。

    (4)、读完本文,也许你会联想到这些词语:警察的渎职、人性的贪婪、战争的阴影……请结合小说内容,围绕其中两个词语,谈谈你对主题的理解。
  • 13、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2022国民专注力洞察报告》显示,当代人的连续专注时长,已经从2000年的12秒,下降到了8秒。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数据也显示,一个人每天面对屏幕至少150次,平均每6.5分钟看一次手机。

    ②必须承认的现实是,在网络时代,专注力越来越像一种“稀缺品”。人们的时间与注意力被不断地切割,保持长久的专注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难得的品质。

    ③但细细想来,这又并不是那么奇怪。打开电脑和手机,微博、微信、短视频、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太多东西可以夺走我们的注意力,光是用手指在屏幕上划来划去,就可能用掉我们大半天的时间。

    ④浮光掠影的浏览和专心致志的阅读、学习,有本质上的区别。正因为我们在每一个项目、每一个页面上停留的时间都比较短,所以我们往往还来不及建构起真正重要的意义,就匆匆赶往下一个目的地。这也就是我们每天似乎看了很多东西,但回想起来却没有多少感悟的重要原因。

    ⑤同样是观看,同样是经由双眼,但看的对象和方法不同,效果就会大不相同。不管是微信、微博还是网络上的短视频,抓住人们的往往不是内容和思想,而是从中体现出来的感官刺激和娱乐价值。人们看到的画面快速切换,思考留白却所剩无几。“掩卷长思”这种传统的思考方式,在视觉化阅读的语境里不太容易实现。

    ⑥更重要的是,不管我们怎么看,从大小屏幕里传递出来的东西只能让我们被动接受。我们每天都沉浸在海量的信息之中,却缺少主动的取舍和过滤。真正的阅读、学习,应该是自由、自主的,我们可以对接收到的内容进行分析、理解,如此才能建立有质地的对话关系。

    ⑦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我们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因为我们总是忙不迭地被各类信息牵着鼻子走,从而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自我。我们接触了很多信息,却并不感到充实。这更像信息的冲刷,而非咀嚼。

    ⑧因此,我们更要强调专注力的重要性。当我们在一件事情上集中精力,也就有了自我关照的可能,有了自我提升的途径。真正的阅读、学习应该是建立在自主、有意识、沉下心的基础上,这种能力是任何技术手段都无法给予的。它只存在于我们专注的灵魂和思想之中,需要我们集中精力去寻找、探索。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作者:李勤余)

    (1)、请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2)、按要求回答下面两小题。

    ⑴有人认为,第③段中的“夺走”词,可用“干扰”来替换。你不认同,理由如下:

    ⑵第⑧段中的“自我关照”是何含义?

    (3)、结合本文④~⑥段内容,说说在网络时代,我们应如何进行“真正的阅读、学习”。
  • 14、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代表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日暮苍山远”勾勒傍晚时分山川的景象,它不仅美,而且很真实。为什么日暮的时候苍山会显得远一些呢?

    ②这实际上与黄昏时分太阳与苍山本身及之间的影像变化有关,其中涉及到一些物理学和心理学知识。

    ③早晨或黄昏时的太阳看起来比中午时大些,是因为白色(或浅色)的形体在黑色或暗色背景的衬托下,具有较强的反射光亮,呈扩张性的渗出,这种现象叫光渗作用。早晨或黄昏时,四周天空是暗沉沉的,因而太阳相对周围的事物显得明亮,而在中午时,四周天空都很明亮,相对之下,太阳与背衬的亮度差没有那样悬殊,这就使我们看起来太阳在早晨或黄昏时比中午时大些。

    ④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学者达·芬奇在他的著作中曾对光渗现象做过描述:“隔着太阳窥看树枝,常觉得它变细了甚至于辨别不出。按理,城堡上的炮眼和垛子是一样宽的,然而我看起来前者特别宽一些。

    ⑤其实,当各种不同波长的光同时通过晶状体时,聚集点并不完全在视网膜的一个平面上,因此在视网膜上的影像的清晰度就有一定差别。波长较长的暖色光(如红光)焦距长,焦点不在视网膜上,在视网膜上所形成的影像模糊不清,具有一种扩散性;相反,波长较短的冷色光(如蓝光)就比较清晰,具有某种收缩性。所以,同样大小的物体,红色物体就显得比蓝色物体大一些。

    ⑥色彩的膨胀、收缩不仅与波长有关,而且还与明亮程度有关。光亮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影像的轮廓外似乎有一圈光圈围绕着,使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影像轮廓扩大了,看起来就觉得比实物大一些。

    ⑦另外,点光源发出光的强度,随着距离的增加会越来越弱。黄昏时太阳离地平线越来越近,与观察者越来越远,它的明亮程度也越来越小,周围的景物(苍山)也越来越暗,人们感到它越来越远了。同时,日落时,太阳看起来比中午时大些,太阳变大了,太阳旁边的景物在观察者的眼中就相对变小了。

    ⑧经过上面的解释,对“日暮苍山远”所勾勒的黄昏苍山图,我们是否有更通透的理解?

    (摘编自王恒《光渗作用成就千古绝句》)

    【材料二】

    根据瑞利散射原理,光波的波长与其散射光的强度成反比,长波的散射光强度小,不易散射,短波的散射光强度大,容易散射。正午太阳直射,阳光穿过大气层厚度最小,其在大气层被散射掉的短波成分较少。早晨或黄昏的阳光斜射,穿过大气层的厚度比正午时厚得多,其被大气散射掉的短波成分较多。因此,观察者在早晨或黄昏接收到的阳光主要是长波。

    (摘编自余小英、季瓦生《从物理学角度鉴赏“两小儿辩日”》

    【材料三】

    物理学是用人的理智寻求自然界中表面现象背后所隐藏的简洁规律美,文学是用情感感受世间的人和物,它是一种诗意的美。物理学与文学就像两条溪流。物理学这条溪流融汇了人类的理性,溪水沿着自己的方向准确无误地流动着。文学的溪流则充满了想象,那跳跃的溪水时而清脆嘹亮,时而忧郁低沉。当物理学与文学这两条溪流在向大海汇聚的那一刻,我们才真正懂得了海阔天空,感受到了自然界更深邃、更广阔的美。

    (摘编自韩晓霞《论物理学与文学的关系》)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光渗作用是指深色形体在黑色或暗色背景的衬托下,具有反射光亮,呈扩张性的渗出这种现象。 B、光渗作用的产生主要受波长、明亮程度、距离三种因素的影响。 C、大小相同的红色物体比蓝色物体大是因为红光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影像清晰,具有收缩性。 D、物理学只有汇聚到文学之中,才能沿着自己的方向准确地流动。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说说“早晨或黄昏时的太阳看起来比中午时大些”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 15、综合性学习。

    班级开展“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1)、班上准备出一期“岁月如歌”主题黑板报,下面没有表达“光阴似箭,岁月无情”的主题,不应入选“岁月如歌”栏目的一项是(   )
    A、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B、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C、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D、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2)、班级决定于2024年6月8日19点在本班教室组织一场以“岁月如歌,师恩难忘”为主题的文艺晚会。请你代表全班同学邀请各科任课教师参加这次文艺晚会。

    邀请函

    尊敬的老师:

    您好!

    澧县中学2024届1班全体同学

    2024年6月6日

  • 16、古诗文默写。
    (1)、 ,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以“”直抒胸臆,表达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3)、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
  • 17、下列有关文化常识、作家或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清科举制度中,全省的考试一般称为“乡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参加的就是乡试。 B、鲁迅的小说《孔乙己》《社戏》,散文《藤野先生》《故乡》,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都是现代文作品中的名篇。 C、契诃夫是俄国作家,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巨匠。他文笔犀利,代表作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等。 D、《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作者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 1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阅读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曾经伤hén①____累累的祖国让我们心痛,但经过无数人的奋斗终于迎来绯红的黎明,让我们看到了喷薄的日出;陈毅的《梅岭三章》通过“泉台”“烽烟”等意象,形象地概括了革命征程的艰辛,让我们体会到革命者置生死于度外,定要“取义成rén②____”的壮烈情怀;高尔基的《海燕》整首诗以宏伟壮丽的大自然为背景,极力渲染恶浪腾空、雷电交加、狂风怒吼、波澜壮阔的紧张气氛③____,刻画出一个“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精灵”般的艺术形象,整体上营造出浓郁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2)、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 19、名著阅读;鲁迅评论《西游记》“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你认为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四人中,哪个最富有人情味?请联系小说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 2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蒲松龄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凫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1)、同学们设计了“去”字的文言词义积累卡。请你帮助推测词义,补全积累卡。下列选项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失去  ②大江东去 B、①前往  ②说不过去 C、①离开  ②相去无几
    (2)、叹词是用来表达强烈感情或表示呼唤应答的词,如呼、啊、哈哈、哎哟等,用以表达愤怒、高兴、痛苦、恐惧等感情。在朗读表演时,为适应传情达意的需要,我们可以在课文中加入恰当的叹词。请加入朗读小组,选择下面两位同学朗读的处理方式和理由,最合理的一项是(    )
    A、朗读:啊?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理由:屠户此刻已将骨头扔尽,而两狼仍紧追不舍,不由心生疑惑。

    B、朗读:哼!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儿何哉?

    理由:两狼如此狡猾,却还是败在了屠户的手里,真是好笑!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4)、屠户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5)、狼很狡猾,可最终还是自取灭亡,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