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7-15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运用(23分)

  • 1.  请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

    项目

     诗句及内涵

     出处

    寄情山水借景抒怀 

    “①深林人不知,。”借月景写出淡泊心态。

     王维《竹里馆》

    “②黄梅时节家家雨,。”借雨景抒发闲情逸致。

    赵师秀《约客》

    “③。”以清幽淡雅的居室环境衬托自身高尚情操。

    刘禹锡《陋室铭》

    以史为鉴借古伤今

     “④ , 不问苍生问鬼神。”借汉文帝垂问鬼神之事揭示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事的现实。

     李商隐《贾生》

    “⑤商女不知亡国恨,。”由一曲亡国之音引发历史兴衰之感。

    杜牧《泊秦淮》

    “⑥。”感慨建幽州台招贤纳士的燕昭王已成历史,抒发生不逢时的无奈之情。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登高纵目寄寓哲思 

    “⑦不畏浮云遮望眼,。”激励我们要站得高、看得远,不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王安石《登飞来峰》

    “⑧ , 一山放出一山拦。”启示我们不要为眼前顺境所迷惑,要放眼长远。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⑨。”鼓励我们要有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杜甫《望岳》

  • 2.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小题。

    当古蜀文明“撞”上新春佳节,一场令人①zhǔ mù的文化盛宴点燃横琴!2025年2月22日至4月24日,“古蜀瑰宝——三星堆与金沙”文物特展在横琴文化艺术中心举办。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三星堆和金沙遗址横空出世,大量特征____的珍贵文物震撼出土,如____的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雄伟壮观的青铜戴冠纵目面具、____的青铜蛇、②lún kuò清晰的青铜戈······这些文物置于世界文明瑰宝之林也绝不③àn rán shī sè。它们不仅让世界对中华文明有了新的认知,还弘扬了古蜀先民非凡的艺术想象力。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zhǔ mù

    ②lún kuò

    ③àn rán shī sè

    (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鲜明 锋芒毕露 绘声绘色 B、鲜明 光彩夺目 栩栩如生 C、鲜活 锋芒毕露 栩栩如生 D、鲜活 光彩夺目 绘声绘色
    (3)、语段中画波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它们不仅让世界对中华文明有了新的认知,还展现了古蜀先民非凡的艺术想象力。 B、它们不仅让世界对中华文明有了新的认知,还呈现了古蜀先民非凡的艺术想象力。 C、它们不仅呈现了古蜀先民非凡的艺术想象力,还让世界对中华文明有了新的认知。 D、它们不仅展现了古蜀先民非凡的艺术想象力,还让世界对中华文明有了新的认知。
  • 3. 为激发学生观展热情,横琴艺术中心围绕“古蜀瑰宝——三星堆与金沙”文物特展设计活动,请仿照已有的活动形式,再设计一项活动。

    活动一:文物讲解,讲述文物的前世今生

    活动二:文创设计,解锁文物的无限创意

    活动三:

  • 4. 假如你是文物讲解员,请结合表格内容写一段讲解词,向参观者介绍三星堆青铜鸟。要求:①突出文物特点;②语言简明,字数不超过100字。

    名称:青铜鸟

    时间:约公元前1300年—公元前1100年(商)

    尺寸:宽15.4cm、厚6.8cm、高27.7cm

    外型:鸟昂首向前,大眼,尖喙,两侧羽翅长及尾部,与尾羽相并上翘。背部耸起一支羽翅,下端弯勾卷,上部出三枝,舒展开作飞翔状。

    文化内涵:古蜀人有强烈的飞鸟崇拜,鸟被视为太阳的使者,被寄予奔赴光明的美好希望。

二、阅读(47分)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矣。

    (选自《周敦颐集》卷三)

    【乙】

    宋曹咏依附秦桧,官至侍郎,显赫一时,依附者甚独其妻兄厉德斯不以为然。咏百般威胁,德斯独不。及秦桧死,德斯遣人致书于曹咏启封乃《树倒猢狲散赋》一篇

    (选自庞元英《谈薮》)

    【丙】

    题画竹

    [清]郑燮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爱者甚蕃/瞬息 B、香远清/自以为大有所 C、宜乎矣/依附者甚 D、德斯独不/若伸呼吸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独其妻兄厉德斯不以为然

    (3)、请用两条“/”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德斯遣人致书于曹咏启封乃《树倒猢狲散赋》一篇

    (4)、同学们分享阅读心得,请结合文段,将对话补充完整。

    小香:古人常以物之性来喻人之品德性情。

    小洲:是的。甲文采用①的写法,以莲喻君子。

    小香:乙文“树倒猢狲散”以“猢狲”喻②

    小洲:丙诗也采用这种写法来表达主旨,体现在③

    (5)、请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乙文中谁是君子,并说明理由。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学校正策划“追梦航天”主题活动,老师提供以下材料,请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2025年4月24日,中国航天史册又翻开新的一页——17时17分,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二十号,大家看到的是一次又一次壮丽腾飞,但航天员的努力付出却鲜有人知。

    从神十一乘组航天员,到神十四乘组指令长,再到神二十乘组指令长,47岁的陈冬用15年时间做了两件事:飞天和准备飞天。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踏上中国人首次出征太空之路。火箭加速上升,他刚开始感觉良好。很快,火箭开始急剧抖动,产生了共振。承受着五脏六腑都要碎了般的痛苦,杨利伟刹那间感到,自己要牺牲了。所幸,这种感觉很快消失。不久,中国人的声音首次从太空传来,杨利伟报告:“飞行正常。”

    航天员翟志刚在执行我国第一次太空出舱活动时,仪表突然显示轨道舱火灾。“即使我们回不去,也要让中国的国旗在浩瀚太空中飘扬。”翟志刚毅然出舱。

    祖国利益高于一切,是所有中国航天员共同的选择。

    (摘编自新华社《神州春日绘新卷,忙趁东风放神舟》,2025年4月24日)

    材料二

    航天科技看似遥远,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高高在上”的航天实验,正在引导一场由科技创新驱动的产业变革,重塑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航天育种重构农业生产链,“扎根”人间烟火。神舟系列飞船多次搭载植物种子进入太空,利用太空微重力、强辐射、高真空等特殊环境,诱发种子基因突变。经过航天技术“洗礼”的种子,不仅品质优良,还能实现稳产高产,为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譬如太空辣椒“航椒S605”,不仅产量高,种起来还更省人工。“太空种子”绽放科技的光芒,成为提高农民收入的一把“金钥匙”。

    航天科技驱动工业制造革新,锻造大国制造筋骨。神舟系列的尖端技术正改变汽车行业,轻量化材料为新能源车续航提出解决方案,航天级数据传输技术让自动驾驶决策行云流水。航天材料突破“上天入地”,以强大的创新力量驱动着工业制造领域的革新。

    航天科技重塑服务业态,点亮智慧生活图景。航天科技与民生深度融合的一大成果是卫星导航系统,我们的北斗导航正赋能千行百业,让生活更美好。“山东高速智慧出行”小程序凭借北斗定位实现“一键救援”功能,能在3分钟内响应,大幅缩短救援时间,提高救援效率。北斗导航上天为星,下地为网,正在解锁更多“中国坐标”。

    在推动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征程中,航天科技将在推动民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将以其独特的创新优势和系统化的技术体系,为我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更多助力。

    (摘编自《航天实验正重塑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光明日报》2025年5月19日)

    材料三

    4月3日,中国航空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张新国做客珠海太空中心,在“太空大讲堂”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近百名来自香港等地的青少年分享“飞翔的智慧”,让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深度感受“永不落幕的航展”。

    在“太空大讲堂”上,为了鼓励青少年树立高远志向,永葆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和勇气,张教授列举了飞行员、航天员的例子,进而告诉在场青少年要勇于突破,不断拓展认知。现场,有科有趣的讲座内容让在场青少年聚精会神,互动踊跃。

    作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珠海太空中心以“传播航天精神,筑就航空理想,点燃科学梦想”为宗旨,举办研学活动百余场,开馆至今已接待游客超78.4万人次。珠海太空中心推出的“太空大讲堂”品牌活动,会聚国家级航天专家、院士及航天员开展深度科普,已累计吸引超5000人次青少年参与。未来,珠海太空中心将持续优化课程体系,升级展馆设施,搭建科教交流平台,激发青少年探索宇宙的热情。

    (摘编自《科学家与青少年分享“飞翔的智慧”》,《珠海特区报》2025年4月3日)

    (1)、任务一:辨析信息

    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二十号,一次一次的壮丽腾飞,凝聚着一代又一代航天员的努力付出。 B、利用太空微重力、强辐射、高真空等特殊环境育种,诱发种子基因突变,可助农民增收。 C、我国已经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航天科技将在推动民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D、珠海太空中心推出的研学活动及“太空大讲堂”品牌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受青少年欢迎。
    (2)、任务二:致敬英雄

    小香同学制作了三张航天员卡片,请结合材料一,帮助她将卡片内容补充完整。

    陈冬

    航天事迹:

    坚守数载,三叩苍穹

    航天精神:不懈追求

    杨利伟

    航天事迹:

    航天精神:意志顽强

    翟志刚

    航天事迹:

    航天精神:③

    (3)、任务三:追梦航天

    学校组织同学参加珠海太空中心推出的航天科技研学活动,几个同学不愿参与其中,请结合材料二、三劝导他们参加。

    同学甲:我不想参加,航天科技离我们的生活太遥远了。

    同学乙:探索太空是成年人的事,青少年参加这些活动没啥意义!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摆渡人

    巴男

    ①“是小豆子啊,要过河吗?”声音从背后传来时,我正盯着水面上一片打旋的楝树花。转身看见陈老爹,他比柳树更佝偻了,白发稀疏,蓝布褂子洗得发白,却整齐地扣到最上面一颗纽扣。我的鼻腔突然涌起一阵酸涩。

    ②豌豆角小船在水面划开涟漪时,陈老爹的背影像一张拉满的弓。我坐在船头,“你爸走那年,你才刚成人,刚参加工作。”陈老爹喃喃自语。他竹篙斜插,身体后仰,小船便稳稳当当向前滑去。

    ③“现在过河的人少喽。”陈老爹说话时,下巴上的白须跟着颤动,“年轻人都走光了,剩下的老头老太,一个月也赶不了几回集。”船到野溪河河心,他忽然停下动作。“你看那处漩涡。”他指着右前方一处打转的水面,“四十多年前,李家媳妇就是在那儿没的。发洪水时非要回娘家,拦都拦不住。”这句话他念叨了几十年。我知道,他一直对那个生命的逝去耿耿于怀。

    ④“现在好了,上头说要修桥。”陈老爹忽然笑起来,露出两颗孤零零的黄牙,“等桥修好,我这把老骨头就能歇着了。”陈老爹立刻撑篙靠岸,动作快得不像七十多岁的老人。

    ⑤正午时分,渡口来了几个嬉闹的孩子。最大的不过十岁,裤腿卷到膝盖,露出被太阳晒得黝黑的小腿。他们争着往船上跳时,陈老爹突然变了脸色。

    ⑥“都给我站好!”他一声怒吼,孩子们立刻冻住似的立正了。我从未见过他这般严厉,“说过多少回了?上船不许打闹!牛四喜,你再推人试试?”被点名的孩子缩了缩脖子。陈老爹挨个检查他们的救生衣,那是他用废旧轮胎的内胎剪成的带子,虽然简陋,但每个搭扣都系得结实。

    ⑦船行至河心,孩子们又活泼起来,指着水里的鱼影大呼小叫。陈老爹这次没制止,只是把竹篙握得更紧些。阳光穿过他稀疏的白发,在甲板上投下蛛网般的影子。“陈爷爷,桥修好了你做什么呀?”扎羊角辫的小姑娘忽然问。

    ⑧老人愣了一下,竹篙在水面划出凌乱的波纹。“我啊,去镇上养老院。”他笑着说,声音却突然哑了,“听说那儿天天有肉吃。”孩子们欢呼起来,只有我看见他转身时用袖子擦了擦湿润的眼睛。

    ⑨大桥通车那天,野溪河两岸挤满了人。我站在人群外围寻找陈老爹。最后在渡口的老柳树下,发现他坐在裸露的树根上,眼睛望着拴在岸边的小船。豌豆角船在欢腾的声浪中轻轻摇晃,像被遗弃的旧玩具。

    ⑩白露过后的某个清晨,我被雷声惊醒时,雨水正鞭子似的抽打着窗玻璃。手机屏幕亮起,是王二毛发来的消息:“陈爷爷不见了”。我套上雨衣冲进瓢泼大雨。通往渡口的小路已成溪流,浑浊的水流裹挟着断枝杂草漫过脚踝。远处大桥上的路灯,在雨幕中化作了朦胧的光晕,像一轮溺水的月亮。

    ⑪渡口的老柳树在闪电中现出狰狞的样子。几个穿雨衣的人影在树下晃动,我听见王二毛嘶哑的喊声:“再往下游找!”“张寡妇家的小子掉河里了,陈老头执意跳下去救……”原来,这孩子大清早瞒着大人去河边抓鱼,可暴雨突至水流太急,他没站稳就跌进了水里。

    ⑫下游五十米处的回水湾,我们找到了陈老爹。他仰面躺在卵石滩上,双臂张开如展翅的老鹰。那个十岁的男孩蜷缩在他身边,死死攥着老人腰间的轮胎救生带。

    ⑬我跪在地上给他做心肺复苏,手掌下的肋骨轻得像是空心的芦苇。“醒醒啊陈伯”,我听见自己变了调的声音, “桥墩下还藏着您去年腌的梅子酒呢……”

    ⑭在整理陈老爹的遗物时,一个棕榈编织的箱子从顶层掉落下来。箱盖摔开的瞬间,几十块小木牌哗啦啦散落在地板上。每一块牌子上都用铅笔写着日期和人名,背面刻着简短的文字:“1985年4月8日,张大夫过河接生,得红蛋两枚”“1996年6月15日,王二毛偷西瓜,罚摆渡半月”“2009年9月3日,小豆子赴恩施州城读书,赠鹤卵石一盒”……

    ⑮手指抚过那些深浅不一的刻痕,陈老爹佝偻着腰在油灯下刻字的样子浮现在眼前,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这些被他称为“流水账”的木牌,记录的何止是渡船生意,分明是一部野溪河的生活史。

    ⑯多年后,我在野溪河旁开了一家民宿,取名为“摆渡人”。民宿开业那天,老人们在院子里讲述陈老爹的故事。傍晚,游客们在野溪河边放纸船,最大的那只纸船,是豌豆角的造型,船身写着“渡人渡心”。

    (选自中国作家网,有删改)

    (1)、【读散文·理线索】请以我的角度梳理文章内容,完成表格。

    时间

    事件

    我的心情

    转身时

    酸涩

    某个正午时分

    我看见陈老爹怒吼孩子

    诧异

    白露过后的某个清晨

    我跪在地上给陈老爹做心肺复苏

    整理遗物时

    感动

    (2)、【读散文·品语言】请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他竹篙斜插,身体后仰,小船便稳稳当当向前滑去。(从描写手法的角度)

    ②豌豆角船在欢腾的声浪中轻轻摇晃,像被遗弃的旧玩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3)、【读散文·析内容】有同学认为第③自然段主要写陈老爹与我“闲聊”,可以删去。你赞同吗?请说明理由。
    (4)、【读散文·悟主旨】结合全文,谈谈结尾处我将民宿取名为“摆渡人”的原因。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

    班级开展《骆驼祥子》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著阅读分享活动,请完成下面任务。

    (1)、下列阅读分享主题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快乐无忧的童年生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成长经历探究 B、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助力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人物关系探究 C、独特的“京味儿”——《骆驼祥子》语言特点探究 D、底层劳动者的悲惨命运——《骆驼祥子》内容探究
    (2)、小香分享阅读心得:“在追梦的路上,我们只有锲而不舍地克服困难,才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名著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A、祥子(《骆驼祥子》) B、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三、作文(50分)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往往有多面性。粗俗无知的长妈妈有细腻贴心的另一面;不声不响钻研学问的闻一多先生有慷慨淋漓大骂特务的另一面。也许,在你的生活中也有这样一个人,其另一面或让你感动,或令你敬佩,或促你深思······

    请以“另一面的你让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将题目补充完整;

    ⑵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⑶不少于500字;

    ⑷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