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新繁县三贤堂记
樊汝霖
①吾友沈居中为新繁① , 以暇日访繁上故事,则得贤者三人焉:其一唐宰相李卫公德裕③ , 其一我宋故太师王公益,其一龙图阁直学士梅公挚。李卫公、王公尝为是邑,而梅公则邑人也。居中于是即县署之东创为堂,绘三公像其上,榜之曰“三贤堂”。以书抵予曰:“其为我记之”。
②呜呼!卫公之事业文章,世传之,史载之详矣,而不书其为繁。岂以公勋业如彼其崇,一县之政不足道欤?观其节度西川所以治蜀,相武宗所以治天下,而所以治繁者,可见矣。逮今余三百年,父老思之不忘。以县署最大一楠四柏,为公手所植。前人为此作文饶堂,后更名卫公堂。而堂宇褊小不称 , 及是居中彻③而大之,并与王、梅祠焉。
③王公以殿中丞来为邑。始至,有犯法者,乡所素嫉也,公条其奸上府,流恶处。自后,一待以恩信,迄其去,不更笞一人。梅公历台谏,言事有体,仁宗嘉之。嘉祐二年,司贡举⑤ , 得人甚盛。
④甚矣,三人者之贤,天下所共忻慕也。其于李卫公、王公,不特取以励己思齐焉,盖以励来者也。乃若梅公,则将一邑劝焉。登堂而瞻其像,读其诗,虽暴悍者,其易直子谅⑥之心,莫不油然为之生矣。
(选自《钦定四库全书·成都文类卷》,有删改)
【注释】①为新繁:担任新繁县令,后面的“为是邑”也是此意。②李卫公德裕:即李德裕,封卫国公。③彻:撤除改建。④台谏:御史台谏官。⑤贡举:科举考试。⑥子谅:“子”通“慈”,慈爱。谅:诚信。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以书抵予曰 书:书信 B、而堂宇褊小不称 称:对称 C、乡所素嫉也 素:向来 D、司贡举 司:掌管(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岂以公勋业如彼其崇,一县之政不足道欤?
(2)自后,一待以恩信,迄其去,不更笞一人。
(3)、始建于南宋的三贤堂,至今仍完好保存于成都市新繁镇东湖公园内。请依据此文,推断其留存至今的原因。 -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霜天晓角·梅
范成大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胜绝,愁亦绝。
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1)、词人笔下的梅有何特点?请概括作答。(2)、词中重复的两个“绝”字有何妙处? -
3、按要求作文
班级文化栏里贴着两个字:“优”与“悠”。“优”代表品学卓异,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悠”则是追求过程中的精神状态,从容不迫、张弛有度。面对“优”与“悠”,你有怎样的联想与感受?
请结合对这两个词语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聚焦一个词,也可兼顾两者,可以记叙事件,可以抒发感受,也可以发表见解……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
4、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甲】
独特的说唱俑
①在成都博物馆,有一个常年被围观的文物“显眼包”。人们只要一见他的神态,就忍不住“哈哈哈……”
②这就是东汉俳优俑,俗称说唱俑。从外观看,它“嬉皮笑脸”的滑稽表情 , 显得格外生动。嘴角咧到耳边,眉毛和眼睛弯成月牙形,额头笑出“抬头纹”。除了表情,整体造型也趋于夸张写意。陶俑通高约56厘米,身长腿短,肚腩圆圆。看似比例失调,实则因东汉工匠不拘泥于细节真实,而以粗线条捏塑人物形体动势,表现说唱艺人的特殊神韵。
③俳优与“排忧”同音,是古代以乐舞谐戏为业的艺人。汉朝经济繁荣,民间娱乐需求激增,俳优成为街头市井的“明星”。他们以戏谑、滑稽的表演取悦观众,不仅给人们带来欢乐,也藉此排忧解难。《史记》就记载了俳优以幽默讽谏化解纷争的表现。因此,说唱俑的出土,见证了特殊的语言运用形式——古代幽默文化的发展。此外,俳优表演以说唱曲辞为主,也需要歌舞表演技能,再辅以琴、鼓等道具。说唱俑的发现,证明东汉时期说唱艺术已广泛流行,是中国曲艺发展的重要实物史料。
④东汉说唱俑也是汉朝殡葬文化的产物。汉朝取消了奴隶社会的殉葬制度,转而使用陶俑代替,一方面代表社会思想的转变,另一方面也使我们得以在考古发掘中看到如此多的精美文物。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乙】
说唱俑有多火
①成都大运会闭幕式用技术手段让说唱俑在舞台上“复活”;以说唱俑为原型的文创供不应求……说唱俑化身“热门文物”,大受青睐,这是为何?
②人们喜欢它的笑颜吗?答案是肯定的。说唱俑“嬉皮笑脸”的滑稽表情,让文物充满人性和灵性,其笑颜折射出成都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的积极态度。为什么自古以来天府多笑颜?因为土肥水润、物产丰饶,人民生活富足安定,性格开朗乐观。四川人常爱笑说的两个方言词足以证之:巴适!安逸!笑颜是世界上最动人的容颜,是生活与人心中的真善美混合熔炼后发出的耀眼光芒。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凝望着说唱俑延续千年的开怀大笑,你的嘴角是否也上扬了呢?
③当然,这是针对一般人而言,对科技研究者来说,说唱俑受到喜爱则不会那么感性。来自2000多年前的说唱俑,历经千年掩埋,为何能完好保存至今?陶俑的背后隐藏着诸如制作材料、烧制技艺、颜料提取等怎样的技术密码?这些代表着汉朝科技发展水平的技术,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能提供哪些有价值的参考……这些,比起说唱俑的艺术价值,更容易引起科技研究者的关注。
④古老的“巴蜀笑星”身上,也体现了“各取所需,各有所爱”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
(摘自“红星新闻”,有删改)
(1)、甲文谈及的“说唱俑受欢迎之处”,哪些不符合乙文的表述?(2)、甲乙两文的画线句都提及说唱俑的表情,作用有何不同?请结合两文内容简要说明。(3)、两文都围绕“说唱俑”展开,其中有一篇文章的题目与内容不够匹配,请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 -
5、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
① ,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一上高城万里愁,。(许浑《咸阳城东楼》)
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2)请在韩愈的《晚春》或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
答:
-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乙】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及其家穿井 穿:凿 B、国人道之 国:国都 C、朝服衣冠 服:衣服 D、私我也 私:偏爱(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有闻而传之者 结友而别 B、及其家穿井 安陵君其许寡人 C、齐国之美丽者也 何陋之有 D、欲有求于我 其一犬坐于前(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A、明天徐公来了,(无论)谁看到他,都自认为不如徐公(美丽)。 B、明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看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美丽)。 C、第二天徐公来了,(无论)谁看到他,都自认为不如徐公(美丽)。 D、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看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美丽)。(4)、下列属于甲文“宋君”与乙文“邹忌”都具备的特点的一项是( )A、清醒自省 B、实事求是 C、忠于职守 D、善于辞令 -
7、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成都公交为满足市民出行需求,将新增多条“快速公交”线路,力争提高市民出行效率。 B、今年“3·15”晚会以“共铸诚信,提振消费”为主题,关注不良商家侵害消费者的权益。 C、国际经济衰退时,我国坚持创新驱动,表现我国为经济复苏做出重大贡献是显而易见的。 D、亚运会落户哈尔滨,不仅可以提升哈尔滨城市发展水平,还能带动本地体育事业的发展。
-
8、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年度汇报中,研究员对某团队考古方法提出质疑,指出其调查研究浮光掠影。面对研究员的批评,团队负责人如坐针毡。他赶忙表示自己的团队经由持之以恒的实地考察,才断定遗址年代。同时,他们在阅读大量文献古籍基础上,通过寻章摘句才得以还原古文明全貌。
A、浮光掠影 B、如坐针毡 C、持之以恒 D、寻章摘句 -
9、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辨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 B、他辛辛苦苦把个要关张的福聚德拾掇得名噪京师,就落了这名声,就太冤枉人了。 C、但是大手笔只选择两三件事轻描淡写一下,完全境遇便能呈露眼前,栩栩如身了。 D、眼泪有什么用啊?我们只有雷霆,只有闪电,只有风暴,我们没有托泥带水的雨!
-
10、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旗帜(zhì) 恣睢(suī) 血雨腥风(xuè) B、径自(jìng) 狡黠(xiá) 自吹自擂(léi) C、拘泥(nì) 娉婷(pīng) 哗众取宠(huá) D、懦夫(nuò) 真挚(zhí) 咬牙跺脚(duò)
-
11、“你笑起来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样,把所有的烦恼所有的忧愁,统统都吹散……”歌声中,笑容具有神奇的力量。
健康周活动即将结束,请以《你笑起来真好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语言流畅,书写清晰;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600字, 不超过900字;不出现真实信息(人名、校名等),不可避免时用 XX代替;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
12、同学们跟着作家走近乡村戏台,感受烟火人间,汲取生命的滋养。请带着对“艺术与心灵健康”的思考,完成各题。
一台戏拢住村庄的人气
葛水平
①中国,有多少村庄就有多少个戏台。
②秋罢,粮食丰收了,一台戏水到渠成。台上锣鼓家伙猛一响, A. 台下黑乎乎清一色核桃皮般的脸上,会漾开一片18岁春光。
③“春祈秋报”,是远古先民留下的对土地神灵的崇拜。山西民俗文化历史悠久,至今保存了许多悠久的民俗事象与活动。比如“迎神赛社”,这源于周代十二月的蜡祭。人们在农事结束后,陈列酒食祭祀田地,并相互祝酒作乐,称为“赛社”。
④赛戏井始,台上关公手举大刀追杀雄,从戏台上踩着锣鼓点一鼓作气进到台下,位演筒在看的人群中穿梳、那时节,一个胸前挂着鼓、一个肾弯上挂着锣的乐队跟着他俩,有一下没有一下地敲打着。他们绕场子边打边跑,一时又跑到了场子外的街道上。
⑤B.“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笑笑,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
⑥鸡们狗们家畜们,老者站在村边的路沿上,下巴磕一翘一翘的,嘴张着笑不出声来,笑在肚子里乱串。⑦一群大小娃娃跟在后头,走进村街,“关公”和“华雄”沿途随意抓取摊贩的瓜果梨桃,边吃边打,只觉寒风并不都是凉风刺骨,亦有千姿百态。
⑧一群娃娃横晃着膀子钻到演员前面,两张挂了油彩的脸齐齐对着娃娃们扮鬼脸,娃娃们呼呼四散,敞亮的空地上,把历史演得玩儿似的轻松。
⑨演员与观众融为一体,演出气氛高潮迭出,村子有多大,戏台就有多大。民间奔田地、奔日月、奔前程的普通人,看戏看热闹。热闹中那些非想,闭眼、睁眼、醒着、梦着,黄尘覆盖在村口大道上,一出戏明晃晃亮过来。
⑩谁见过这样的演出!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走至村口的人都要愣愣站站,步子里显出几分怀念,盼一场戏开始。
⑪赛社和赛戏日子的到来不仅萦绕禽畜鼎沸,更是让全村人都在繁忙地往返。一台戏把血和肉粘连在躯干上,把外出的脚步声拽了回来。只要唱戏了,生活就进入了最饱满的时刻。很多人平常想不起来,在你就要忘掉的时候,一转身却在戏台下碰面了。天涯海角走远的家乡人,回乡看戏,啥时候念着了,心吊在腔子里都会唬响。
⑫戏台除了演绎历史、牵系乡情,戏剧脸谱也好看。生活中晒得漆黑、吓得煞白、臊得通红、病得焦黄的人脸,在戏剧中勾勒、放大、夸张,成了戏剧的脸谱。关羽的丹凤眼、卧蚕眉,张飞的豹头环眼,赵匡胤的面如重枣,媒婆嘴角那一颗超级大痞子等,夸张着我们的趣味。
⑬还记得有一年麦黄时节,故乡山神凹适逢有人画炕墙画。小小的一方炕上有着历史的血缘,是历史的基因留下的印迹,民间手艺人用自己的方法描绘出来。我在炕墙画中看到了国仇家恨,它传达着一份无可言说的力量。
⑭人这一辈子有多少人事可以入了戏?戏剧人生,人生戏剧,它就埋伏在村庄那头,随时可能扑向我们。戏剧是人用来表达情感、对抗真实生活中的苦难的工具,并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人的感官和精神之间存在某个桥梁,有时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生活需要戏剧化,只有等到合适的时机,普通人事才可获得再生,生活背后的苦难才会获得新生。
⑮一场庙会结束后,冬天真正开始了。村庄成了麻雀的世界,它们把饥饿和焦躁嚷嚷得满世界都知道。冬天里的乡村就像黑白电影,而在生活中交谈的人们,无异于在重复从前的每一个冬天,他们抑制着自己的情绪,在黑白世界里想着明年春来第一场戏。
⑯旺盛的日子,一天胜似一天,一直到入了腊月。腊月里的灶间少有消停,杀猪、宰羊、磨豆腐,家家都忙乱得很。一个最大的节日在等着,那是一个样样儿不能耽搁下的好日子:年,和年后的一台戏——一台戏或许可以让村庄在大地上缓过身子来,戏台上凝聚的光与色,在释放与渲染中似乎是记忆的显影。
⑰戏台,牵动着我的想象,让我相信世界上不仅存在着精神与念想,同时还有守候。能够守候这些美好的事物,在生存的距离里与自然更为亲近,是因为曾经看过的戏,它告诉了人们太认真的事都该由唱腔中的“咦、呀、呼、哪、咳、哎”这些虚字、衬字带过,这样,人生才____。
(1)、根据文章内容补充场景,了解民间风俗。(2)、文中画波浪线语句都描写看戏的观众,请从A、B中任选一句,品析其表达效果。A. 台下黑乎乎清一色核桃皮般的脸上,会漾开一片18岁春光。
B.“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笑惹笑,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
(3)、文章前面已经写了一台秋天的戏,为什么还要在后面写“冬日盼戏”?请简要分析。(4)、文章结尾写道:“它告诉了人们太认真的事都该由唱腔中的“咦、呀、呼、哪、咳、哎’这些虚字、衬字带过,这样,人生才能 。”请结合全文,选词填入,并阐述理由。轻而易举 舒展明朗 有所成就
(5)、“一台戏拢住村庄的人气”,乡戏是民俗,也是精神的寄托。在城市生活中,每个人其实也需要这样一个“精神戏台”。请结合文章和你的生活经历,阐述这样的“精神戏台”如何滋养你的心灵。
小贴士:当代城市生活中,如展览会、博物馆、电影院、音乐厅等,或者广场、公园甚至市场等,都可能成为人们的“精神戏台”。 -
13、 典藏静心,书香润魂。学校开展“探姓名之意,育健康心理”的专题活动,请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各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持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庄子·逍遥游》
【乙】汤鹏举,字致远。九岁从乡先生受《易》,有问于先生者,曰:“‘贞者事之干’,何谓也?”先生命诸生以意对,鹏举曰:“事不正不立,木无干不生。”先生大____之。
未冠入学,遂贡京师,擢①进士第,后知当涂县。听讼敏决,一见姓名状貌,辄②记不忘,咸以为神明。
——选自《京口耆旧传》
【注释】①擢: zhuó,提拔.《说文解字》中将“擢”解释为拉拔一类的动作,后来引申为官员的提拔.②辄:就,
探究古人起名冠字的文化追求
冠字明志,名以正心。古人重名德相合,其实也是心态积极健康的表现。
探究步骤
探究内容
溯源经典
我发现:甲文与现代汉语常用义不同的有两个字:一是“怒而飞”的“怒”,翻译为____;二是“志怪者也”的“志”,翻译为____。
我判断:乙文右图显示的是古籍中“先生“大____之’”的记载。关于此处是“竟”“奇”还是“苛”,众说纷纭。我认为应该是____,因____
我读懂:请将下列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辄记不忘,咸以为神明。
我了解:上述材料中涉及到诸多历史典籍,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属于诸子散文,庄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B.《易》即《周易》,主要讲八卦和阴阳五行,以及做人道理。
C.《说文解字》一书类似现在的“文集”,即文学作品的合集。
D.《京口耆旧传》类似史书,像《史记》一样属于编年体通史。
析解意象
我代言:
鹏鸟:我体型硕大,能凭借旋风扶摇直上高空,展现我远大的志向。你既然名为“鹏举”,想必和我有相通之处。
汤鹏举:是啊,____。
鹏鸟:善哉!你能以我为名,是你志趣的追求,望无愧于心!
印证史传
我畅想:
杜甫字子美,他的名字展现他崇德尚美。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彰显了他的情怀之美,情感浓烈,千百年来荡气回肠。请结合以下诗句,分析作者是如何达到这一效果的。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古人寻找各种高雅的名物作为姓名。以梅为名,寓其人品高洁傲岸,正如陆游《卜算子·咏梅》所言:____,只有香如故”。
观照应用
我自勉:我仿效古人为自己起一个“别名”,并说明意图。(不能与前文重复)
我给自己起的别名是“____”,意图是____
(1)、我发现:甲文与现代汉语常用义不同的有两个字:一是“怒而飞”的“怒”,翻译为;二是“志怪者也”的“志”,翻译为。(2)、我判断:乙文右图显示的是古籍中“先生“大 ▲ 之’”的记载。关于此处是“竟”“奇”还是“苛”,众说纷纭。我认为应该是 , 因(3)、我读懂:请将下列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②辄记不忘,咸以为神明。
(4)、我了解:上述材料中涉及到诸多历史典籍,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属于诸子散文,庄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B、《易》即《周易》,主要讲八卦和阴阳五行,以及做人道理。 C、《说文解字》一书类似现在的“文集”,即文学作品的合集。 D、《京口耆旧传》类似史书,像《史记》一样属于编年体通史。(5)、我代言:鹏鸟:我体型硕大,能凭借旋风扶摇直上高空,展现我远大的志向。你既然名为“鹏举”,想必和我有相通之处。
汤鹏举:是啊,。
鹏鸟:善哉!你能以我为名,是你志趣的追求,望无愧于心!
(6)、我畅想:①杜甫字子美,他的名字展现他崇德尚美。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彰显了他的情怀之美,情感浓烈,千百年来荡气回肠。请结合以下诗句,分析作者是如何达到这一效果的。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
②古人寻找各种高雅的名物作为姓名。以梅为名,寓其人品高洁傲岸,正如陆游《卜算子·咏梅》所言: , 只有香如故”。
(7)、我自勉:我仿效古人为自己起一个“别名”,并说明意图。(不能与前文重复)我给自己起的别名是“”,意图是
-
14、城市环境健康不容忽视!欢迎走进“海绵城市”探究馆,一同探寻其中的奥秘!
材料一:
2019-2025年中国海绵城市建筑面积及增速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造成极端降雨等情形频繁出现,雨洪灾害呈多发趋势,为了从源头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径流污染等问题,2012年“海绵城市”被正式提出。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由此开启了全国范围的海绵城市建设。2016年4月深圳成为全国第二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之一。
(摘自《海绵城市,让城市自由“吐纳”》等,有删改)
材料二:
什么是海绵城市?海绵城市是一种城市建设理念,指的是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在一吸一放中实现水的良性循环利用。
海绵城市建设有哪些技术?城市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往往通过渗、滞、蓄、净、用、排公园】拦水s市小区 等多种技术,合理控制地面上的雨水径流,使雨水就地消纳和吸收利用,维持或恢复城市的“海绵”功能。
海绵城市建设遵循的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森林、大海、河流、湖
泊、水库、红树林,这些都是自然界的大海绵体,都具备一定的雨洪调蓄、水源涵养、雨污
净化等功能。一方面我们要保护好自然界的大海绵体;另一方面也要建设好如海绵小区、海绵产业园、海绵学校、海绵公园等这些人工海绵体。
(根据刘侃《海绵城市定义、作用与深圳实践》等编写)
材料三:
(根据网络资料编写)
材料四:
城市
案例名称
案例特点
海绵城市设施
案例效果
深圳市
龙华观湖中心公园
位于高密度滨海城市;案例地雨量充沛,蓄滞洪能力差。
透水铺装
实现雨水循环利用,改善了水环境,提升了公园景观。
雨水花园
人工湿地
拉萨市
南山(恰加山)核心区水系景观工程
位于高原山地城市;案例地水土流失严重;山高沟深,洪水陡涨。
植树造林生态修复
从十多年前的一片荒山,变成市民游客踏青休闲的好去处。
设溢洪道引流分洪
设置拦蓄沉淀设施
(根据《海绵城市在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深圳龙华观湖中心公园为例》《西藏商报》等资料改编)
(1)、【信息导览】根据以上材料,下列关于“海绵城市”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2015年国务院发布指导意见后,深圳成为首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 B、森林、大海等都是自然界大海绵体,如阳台山就是自然大海绵体。 C、透水铺装“小雨不湿鞋”,是因为采用了材料二中“蓄”的技术。 D、植草沟一般都建在地势高处,通过植物、土壤、微生物净化雨水。(2)、【概念理解】请你结合材料一图表概括中国海绵城市的两大特点:结合材料二,用简明语言解说“海绵城市”中“海绵”的内涵。(3)、【案例剖析】材料四中深圳与拉萨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二、三分析其差异及原因。(4)、【实践提案】小区人行道及道旁空地雨后常常出现污浊积水,影响居民出行和小区景观。请综合以上材料,给出组合改造方案,并说明理由。
(5)、【古今对应】古代诗文与现代“海绵城市”理念奇妙呼应,请根据提示补全诗句。海绵城市理念
篇目
诗句
湿地涵养
《诗经·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①
植被净化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② , 禅房花木深。
山水协同
唐·李白《送友人》
③ , ④
(6)、【跨界思辨】同学们围绕“海绵”的特性展开讨论。请你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的具体经历,阐述你的看法。小语:我发现“海绵”与“钢铁”都有韧性:海绵因柔性而吞吐水分,钢铁在淬炼中增加强度。
小文:你说得有道理,那保尔柯察金身上是如何体现这种“刚柔相济”的初性呢?
-
15、【行走·假日课堂】
接受诗文美的熏陶,从书斋走向自然。请补充图片中相关内容。
村落 津渡 大湖 古刹 土地平旷,①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② , 风烟望五津。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气蒸云梦泽,③。
(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缺月挂疏桐,④。
(宋·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
16、【睡眠·夜话健康】
有同学为提高成绩而熬夜学习,你认为下面哪则演讲开头,更能促使他重视睡眠健康?请简要阐述理由。(提示:演讲稿要有针对性,开头要吸引听众的关注。)
A. 听说有人炫耀“每天只睡4小时”?别傻了!科学家说,连续3天熬夜≈颜值下降30%-—黑眼圈、爆痘、头发油,这“颓废美学”你要吗?
B.各位“深夜战神”,你以为熬夜刷题是在偷偷进步?但科学告诉你:凌晨1点的“刻苦”,不过是把知识塞进一个漏水的桶里——你背10个单词,睡醒能记住的……可能只剩3个!
-
17、【饮食·午间食谱】
食物金字塔
2025年5月20日是我国第36个中国学生营养日,主题为“吃动平衡,身心健康”。请你根据“食物金字塔”,补充“平衡膳食准则”。“食物金字塔”展现了“饮食平衡”的智慧:饮食要营养全面,各类物质丰富多彩;饮食以谷物为主,粗粮细粮比例均衡: ,。
-
18、【护眼·晨间指南】
班级制作“科学用眼指南”展板,为使条目顺序符合“环境准备→行为规范→过程干预→事后修复”的逻辑,正确的排序应为( )
①正确姿势:书本与眼睛距离保持30cm以上。
②日常护理:每日做眼保健操,定期热敷眼睛。
③及时调节:每用眼20分钟,远眺20秒。
④适宜光照:光线柔和均匀,亮度稳定。
A、①④②③ B、④①③② C、①④③② D、④③①② -
19、 【健康·知行合一】
请结合所学,完善拼图。
运动① (fù yǔ)我们强健的体魄、愉悦的心情,促进身体健康。 保护环境质量、防范污染风险、维护公众健康,是环境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 努力成功,接纳失败,学会自我② (kuān wèi)才能拥有健康的心理。 健康社交需“以和为贵”。《经典常谈》中《③ 》强调的“中庸之道”, 可达成“和”。 身体、心理、社交、环境四位一体的“360°健康”,是一个④ 的过程,它提醒我们健康需要持续关注和循环维护,才能实现真正的整体平衡。
(1)、根据①②处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2)、画线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下来。(3)、结合语境,在③处填写合适的篇目名称。(4)、选择最适合填入④处的成语( )。A、纷至沓来 B、自圆其说 C、周而复始 D、接踵而至 -
20、写作
科学的奇迹藏在想象里,历史的奇迹藏在古迹里,文明的奇迹藏在书籍里,传承的奇迹藏在匠心里,花草的奇迹藏在风雨里,深圳的奇迹藏在开拓里。你的奇迹藏在老师的慧眼里,藏在父母的托举里,藏在朋友的鼓励里,藏在失败后的坚持里,藏在阅读后的成熟里,藏在小目标的挑战里……生活处处有奇迹,请以“奇迹藏在里”写一篇文章,可以叙述,也可以就“奇迹”产生或取得突破的意义和价值,发表观点,进行论述。
要求:请补全题目, 完成一篇500字以上作文;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文中不出现真实信息(人名、校名等),不可避免时用XX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