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2课《汤姆 索亚历险记》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1课《西门豹》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端午节的由来》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孔子学琴》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8课《小狮子爱尔莎》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麋鹿》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鲸》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鸟的天堂》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米芾学书》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寓言两则》同步练习
-
1、阅读二
你了解狼吗
①狼属于犬科动物。头颚呈现尖形,耳尖且直立,鼻端向前突出,足长体瘦,尾巴常垂于后肢之间。它的毛色因生活地域不同也存在差异,通常背部呈黄灰色,略混黑色,而腹部毛色发白。
②狼的嗥叫声尖厉、悠长,一般能传到10千米以外。它用嗥叫声来发出情绪,确定领地,向敌人宣战,与同伴联络……真可谓“内涵丰富”。
③狼能通过留下气味、发出叫声、肢体动作等方式与伙伴沟通。狼生性多疑,行事机警。猎人设下的陷阱,不管伪装得多么巧妙,也很难让它们上当受骗。可见,狼是一种智商高的动物。
④狼的适应性很强。从高山到平原,从大漠到海滩,都有狼的足迹。栖息范围包括苔原、草原、森林、荒漠、农田、湿地等多种环境。海拔高度也不限制其分布,在青藏高原,狼的分布很广,密度也较大。在温带的草原地区,狼的分布也很广。狼喜欢在人类干扰少、食物丰富、有一定隐蔽的条件下生存。生活在不同地域的狼,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也会出现差异。我国北方的狼毛长而厚,体形较大,而南方狼毛短而稀,体形较小。
⑤狼本性残忍。在极其饥饿的情况下,当狼群中有一只狼受伤时,其余的狼会一拥而上,咬死它并瓜分掉死去同伴的肉。但它们对自己的幼崽则充满了爱。公狼母狼共同养育后代。母狼产崽后的一段时间内不能外出找食,公狼就挑起一家生活的重担,既要负责喂养母狼和幼崽,又要在遇险时保护“家人”。成为父母的狼对幼狼更是关怀备至,它们会想尽一切办法,保护幼狼免遭伤害。
④狼是群居性极高的物种。一群狼的数量通常有6-12只,在冬天寒冷的时候最多可达50只以上,通常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庭独自一对优势配偶领导,而以兄弟姐妹为一群的则以最强的一头狼为领导。狼群有领域性,且通常也都是其活动范围,群内个体数量若增加,领域范围会缩小。狼群中间的领域范围不重叠,会以嗥叫声向其他群宣告范围。幼狼成长后,会留在群内照顾弟妹,也可能继承群内优势地位,有的则会迁移出去(大多为雄狼),而还有一些情况下会出现迁徙狼,以百来头为一群,有来自不同家庭等级的各类狼,各个小团体原狼首领会成为头狼,头狼中最出众的则会成为狼王。野生的狼一般可以活12-16年,人工饲养的狼有的可以活到20年左右。
⑦狼的奔跑速度最快,可达每小时55公里左右,狼的持久性也很好。它们有能力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奔跑20公里。如果是长跑,狼的速度甚至会超过猎豹。
⑧狼在保护生态平衡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狼经常捕食家禽家畜,给人们带来损失。长期以来,狼被人们视为害兽,大肆捕杀。由于捕猎过度,野生狼的数量锐减。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牧民发动灭狼运动后,虽然看不到狼的踪影,但是红毛兔却迅速繁殖,大肆啃食牧草,导致牧场遭到洗劫,变成荒漠。政府只好花重金从美国进口一百条野狼,将它们放养牧场。两年后,红毛兔的数量才得到有效遏制,畜牧业才得以恢复。
(1)、梳理文章内容要点。自然段
内容要点
自然段
内容要点
①
外形特点
⑤
②
⑥
群居性极高
③
智商高
⑦
④
适应性强
⑧
在保护生态平衡方面起着特殊作用
(2)、选文第①自然段中画横线一句中的“通常”一词,如果删掉就不准确了,因为(3)、说明方法在说明文中的作用至关重要,选文第④自然段画波浪线的语句使用了____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A、鲜明突出地说明狼在进化中毛色会发生较大变化。 B、鲜明突出地说明狼的分布很广,世界各地都有狼。 C、鲜明突出地说明我国南方狼与北方狼的特点不同。 D、鲜明突出地说明狼的密度很大,在各种环境中分布均匀。(4)、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你觉得文中“长期以来,狼被人们视为害兽,大肆捕杀”的做法是否合适,说说原因。 -
2、阅读一
照相师
①照相师来了,女孩们奔走相告:“照相师来了!照相啵?”她们一个一个站到了他的镜头前。有单个的,有合影的,也有抱着孩子的,也有挽扶着老人的。
②照相师也遇到过不喜欢照相的女孩。盐村的女孩小茴就不喜欢照相。小茴家门前有几株月季,村里的女孩都喜欢以她家的月季为背景照相,人家一来,小茴就悄悄地溜了。
③那一天,照相师进村不久就下了雨,他慌乱中躲到了小茴家的瓜架下。小茴和她母亲从地里匆匆回来,赶紧开了门,叫他去屋子里。他发现这个平时冷冰冰的女孩其实热情善良,她给他拿来干净的毛巾,给他倒上热腾腾的茶,冒雨去做豆腐的人家打来了豆腐,让他不要过意不去,就像到自己家一样。
④吃饭时,照相师发现,小茴的衣服眉梢间上角隐藏着一个米粒大的疤痕,并不显眼。他想,小茴不爱照相,是不是因为这个细小的疤痕呢?
⑤吃了饭,而吃饱了,照相师说:“我给你们照张相吧?”
⑥母亲笑笑,看着女儿。小茴低头不语。
⑦照相师拿出一张照片,说:“你看看,知道这是谁吗?”
⑧小茴盯着照片上的女子问:“是谁?”
⑨照相师说:“我妹妹,她腿有残疾。”
⑩小茴的眼睛里放出了憧憬的光芒。
⑪照相师走到月季花跟前,摘了一朵,对她说:“我给你照一张拿着花的照片,保证好看。”小茴站到月季花跟前,几株月季被雨水润得更显明艳,阳光下闪着淡淡一丝光。神秘、梦幻。照相师感到了一种别致的美,他轻轻按下了快门。
⑫几天之后,照相师送来了照片,他对小茴说:“你是我拍的最好看的女孩。”
⑬小茴的脸红了。“真的很漂亮!”她笑着点头。
⑭照相师说:“我明年想开个照相馆,你再来拍照,免费啊!”
⑮小茴的脸又红了。
⑯照相师笑笑,便走了。他走了几步,回头看了一下,小茴已经不见了,她躲到屋里欣赏自己的照片去了。其实照相师的妹妹并无残疾,他为这个临时想出的谎言默默地抱怨了自己一下,算是对妹妹的歉意,然后大声呜咽起来:“照相啦,照相啦。”
(1)、结合文章内容,梳理故事情节。(2)、对第⑪自然段画波浪线部分的环境描写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写雨后阳光下的月季,渲染了照相师为小茴拍照时温馨美好的气氛。 B、写雨后明艳的月季花,烘托出小茴明朗的心情,拨云见日,克服心病。 C、写月季花,实际上是在写小茴,月季神秘梦幻的美正是小茴展现的美。 D、通过描写为小茴照相时的环境,衬托出照相师高超的拍照技术。(3)、下列对第⑫自然段照相师的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在照相师看来,小茴是长得最美丽的女孩,他将她拍得很好看。 B、因为照相师的鼓励,小茴变得自信,不再因自己的缺陷而自卑。 C、照相师其实是骗小茴的,他是为了让小茴开心才这么说。 D、照相师很欣赏小茴的容貌,为她拍了一张最好看的照片。(4)、结合故事中照相师的语言、动作等描写,请你谈谈照相师是个怎样的人?至少说出两点。(5)、选文的结尾部分耐人寻味,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让人回味无穷。选文最后才点明照相师撒了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3、小古文阅读
木兰从军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①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②。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朔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几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注释】①可汗(kè hán):古时候指蒙古高原游牧民族的首领。②皆次当行: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里面。
(1)、“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这句话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B、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C、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D、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少习射(少年时) B、市鞍马(买) C、长而益精(更加) D、易男装(穿)(3)、根据小古文内容梳理情节,用原文填写。(4)、请结合小古文内容,谈谈你对这位同学的观点有什么不同看法?我认为自古女子多孝顺,木兰代父从军只是体现了女儿孝顺。
-
4、请结合情境完成填空。
家国情怀牵动着一颗颗热血涌动的心。常年驻守在茫茫戈壁的将士们,只要边患仍在,他们就绝不返乡,立下了“ , ”的誓言。他们豪情满怀,悲凉的羌笛声勾起了他们的乡愁,正如王之涣在《凉州词》中所说的“ , ”。当得知失地收复,杜甫饮酒唱歌,期盼回到家乡,发出了“ , ”的呼喊。古人如此,今人亦如此。一些商家不在乎眼前利益,以义为先,免费发放生活物资,正如《论语》中所言“ , ”。
-
5、下列诗句所描绘的环境,在江南看不到的一项是( )
榜样是一种向上的力量,是一面镜子,是一面旗帜。让我们一起自信前行吧!
A、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B、绿地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C、青梅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D、草满池塘水满陂,山倚落日浸寒漪。 -
6、结合语句的内容,横线上填入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生,就是一个储蓄的过程。在奋斗的时候,你储蓄了____;在耕耘的时候,你储蓄了____;在旅行的时候,你储蓄了____;在微笑的时候,你储蓄了____。
A、一粒种子 一片风景 一个希望 一份快乐 B、一份快乐 一粒种子 一个希望 一片风景 C、一片风景 一个希望 一份快乐 一粒种子 D、一个希望 一粒种子 一片风景 一份快乐 -
7、下列句子的表达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A、这个体操运动员在高低杠上的动作真灵巧,就像敏捷的猴子在树干间攀缘、穿行。 B、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 C、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 D、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一一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 -
8、本学期我们认识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下列句子中描写的人物分别是( )
⑴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掉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⑵燕领虎须,豹头环眼,声若巨雷,势如烈马,手提丈八点蛇矛,好不威风。
⑶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
⑷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鹅氅,羽扇纶巾,清秀儒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A、王熙凤 张飞 猪八戒 周瑜 B、林黛玉 李逵 猪八戒 吕布 C、王熙凤 张飞 沙僧 诸葛亮 D、林黛玉 鲁智深 沙僧 周瑜 -
9、大家在扇面上书写了“博大精深”四个字,其中隶书是 , 楷书是。
-
10、下列加点词的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A、甚聪惠(聪明,有智慧) B、儿应声答日(大声) C、村庄儿女各当家(男男女女) 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家中的鸟)
-
11、下列句子中对年龄称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妈妈笑着对哥哥说:“你已及笄,应该更加懂事啊!” B、爸爸感叹道:“时间过得真快我今年四十岁了,已是而立之年。” C、姐姐笑着说:“我今年十五岁,正值豆蔻年华。” D、满头白发的爷爷笑着说:“我已七十岁,到了古稀之年喽。”
-
12、下列对人物描写的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诸葛亮心惊胆战地说:“我愿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 B、孙膑胸有成竹地说:“将军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赢。” C、“月是故乡明,我何时才能看到故乡的月亮啊!”季羡林爷爷望着月亮,哭笑不得地说。 D、“他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主席,一针见血地说。
-
1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孙悟空法力高强,紧急时刻,他总是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让我由衷赞叹。 B、萧红回忆了慈详的祖父,表达对园子的眷恋之情,让我想起了童年的快乐时光! C、方志敏为人清廉 , 作风朴素,让我们感受到一名共产党员的甘于清贫。 D、军神刘伯承为了保全大脑清醒 , 拒绝使用麻醉剂,面对痛苦的手术,竟然一声不吭。
-
14、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停泊(bó)的船走了,祖父驻足凝望,风撩(liáo)乱了他整齐的银发。 B、刷子李举着蘸(zhàn)了浆(jiāng)的毛刷,手臂在墙面上悠然摆动。 C、嘎子与胖墩揪(jiū)在了一起,他俩都想用脚腕(wàn)子去勾对方的腿。 D、在供(gōng)给短缺的情况下,他在深山坞(wū)中和敌人顽强抵抗。
-
15、让我们一起感受人物魅力。
课本中,我们认识了在祖父的园子里xiā nào____的小萧红;shuāi jiāo____时yán jí shǒu kuài____的小嘎子;在危急时刻用枪瞄(miáo máo)准儿子逼他跳水的沉着果断的船长;在敌人威吓(hé xià)时正气凛然的方志敏……
生活中,我们会jiē chù____到chū móu huà cè____的“智多星”,常常xìng zhì bó bó____高谈阔论的“演说家”,博闻广识的“阅读达人”……
(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2)、在括号内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
16、请阅读下面的要求,完成习作。(1)、主题一:毕业之际有太多回忆和思绪在心头涌动,回首间皆是成长的美好:也许是竞赛夺冠时的欣喜若狂,也许是获得他人帮助后的温暖满怀,也许是冲动犯错后的追悔莫及,也许是误解他人后的愧疚不已……请选择印象最深的某个人、某件事或某个瞬间写下来,让大家见证你的成长。(2)、主题二:星河璀璨,岁月悠悠,每个人心中都生长着不同的心愿。它或许是对生活的热爱,或许是对科技的憧憬,或许是对梦想的追逐,或许是对责任的担当……现在就让我们探寻内心,写下自己的心愿故事。
要求:①选择其中一个主题内容进行习作;②题目自拟,内容具体,情感真挚;③注意书写正确规范,450字左右。
-
17、课外阅读。
【材料一】
近日,一枚由中学生自主研制的“前海·宝安·飞燕一号”火箭,在青海冷湖发射基地成功飞至10555.7米海拔高度,圆满完成大气数据采集任务。这枚探空火箭的总设计师是一名深圳中学生。
这次火箭并非简单模型或代劳之作,它始于2024年6月,由一群爱好航天的中学生自发组建团队研制而成。凭借对航天科技的热爱,他们在有限的条件下,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独立完成了设计、加工、集成、装配、测试等任务。火箭成功升空并传回气象数据,让学生们深刻体验到创新实践的成就。
这背后,是青少年探索未知的强烈渴望和宝贵的创新精神在支撑。爱因斯坦说“我没有特别的才能,只有强烈的好奇心”,这正是驱动科技发展的原始动力。青少年思维活跃,富有想象力与行动力,如航模科技王兴兴所说:“我一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一个比较好的产品或者科技发明,然后改变世界。”可以说,正是这种源自内心的强烈探索精神,让他带领团队在航模领域闯出了一片天地。
从自制火箭到未来航天工程,从“小小发明家”到未来的科技领军人才,青少年的探索精神是科技创新的珍贵火种。要建成科技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家庭、学校、社会需携手同心,尊重、鼓励、支持青少年的创新梦想,搭建创新实践平台,普及科技综合教育,提供更多展示舞台,让每个青少年的科学梦想都能绽放光芒。
(《光明日报》2025年06月12日02版,有删改)
【材料二】
深圳将持续打造最优质的创新生态、最优人才发展环境、最优营商环境。2025年2月23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打造最好的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主题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透露,深圳全方位打造良好科技创新生态,主要措施:持续推动全社会加大创新投入;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坚持引才育才并举;实施战略科技人才计划;建立完善“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的住房保障体系;建立完善“一张办公桌、一间办公室、一层办公楼”的梯度办公体系;强化科技金融支持;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大力推动场景应用和市场开拓;深入推进面向国内外的开放创新合作;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和高质量生活环境。
(《深圳特区报》2025年2月24日,有删改)
【材料三】
深圳发明专利有效量连续保持两位数高增长,2024年达35.87万件,是2020年的2.24倍。深圳高价值发明专利有效量连续保持两位数高增长,2024年约20万件,4年翻了一番。
(1)、【材料一】中提到爱因斯坦的话“我没有特别的才能,只有强烈的好奇心”,作者引用这句话最想说明什么?( )A、中学生们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他们比爱因斯坦更有才能。 B、强烈的好奇心是驱动科技探索与创新的重要原始动力。 C、中学生们的火箭项目主要目的是验证爱因斯坦的理论。(2)、【材料二】中,不是深圳有效发明专利和高价值专利不断增长原因的一项是( )A、大力引才育才政策的持续实施。 B、政府科技创新主体作用的发展。 C、国内外开放创新合作深入推进。(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提炼出一个核心观点,下面哪项表述最准确?( )A、深圳通过加大经济投入,成为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的核心基地。 B、青少年是创新的主力军,其探索精神影响国家科技水平的发展。 C、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并构建良好生态,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关键。(4)、阅读三则材料,概括主要观点,并给材料二、三各拟一个小标题。(5)、中小学生进行创新发明是否会干扰自己的学习?请说说你的观点,并结合三则材料或生活中的事例说明理由。我的观点是:
我的理由是:
(6)、【圳少年·有话说】看完材料一的新闻片段,小圳和小鹏聊了起来:
小圳:那群中学生自己研制的火箭竟然飞到了一万多米的高度,真厉害!
小鹏:对,他们 , 真让人佩服!
小圳:说得好,我最佩服的是他们把好奇心真的变成了行动,了不起!
小鹏:他们的成功说明有想法很重要,行动更重要。我记得
小圳:你的这番经历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宝贵的经验。
小鹏:谢谢你对我的鼓励。除了敢想敢做,你认为成功的因素还有哪些?
小圳:我认为
小鹏:对,不仅如此,还要
小圳:你说得真好,我们青少年的探索精神就是科技强国的珍贵火种!
-
18、课内阅读。
《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不要多嘴!”法官怒气冲冲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块木板狠狠地拍了几下。
父亲立刻就会意了,接着说:“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
法官命令把我们押下去。我们就这样跟父亲见了一面,匆匆分别了。想不到这竟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
资料袋
李大钊被捕后,关押在京师看守所。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他始终坚守信仰,拒绝任何“悔过”要求。他在《狱中自述》中,坦然承认自己的革命立场,将责任全部揽在自己身上,竭力保护同志和家人,字里行间充满对民族解放的赤诚。
(1)、对选文及资料袋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描写的是我们和父亲在法庭上依依话别的场景。 B、选文表达了我们对父亲的无限缅怀和对反动派的憎恨。 C、“乱蓬蓬的长头发”和“没戴眼镜”说明父亲遭受了酷刑。(2)、“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结合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和资料袋的内容,对“望”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特殊处境里,以凝望传递与家人诀别的眷恋深情。 B、动荡岁月中,用眼神表达对革命胜利的美好憧憬。 C、严峻形势下,借目光表达与家人之间的心意相通。(3)、文中多次写了法官的神态、言行,对这样写的目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父亲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法官的残暴和外强中干。 B、烘托出法庭的紧张氛围,说明维护现场秩序的必要性。 C、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倾向,传递出对敌人的蔑视和憎恶。(4)、请你找出文中两次描写李大钊神态镇定自若的语句,并说说这样的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
19、根据你所积累的古诗文,完成下面的练习。(1)、【民族精神】翻开历史的书页,我们能在先贤箴言中领略宝贵的精神。“常将有日思无日,”蕴藏着居安思危的警示;“近水知鱼性,”强调了实践出真知的哲理;“穷则变, , ”揭示了变通求存的智慧;“苟利于民, , 苟周于事,”昭示着变革创新的勇气。(2)、【坚韧品格】读“粉骨碎身浑不怕,”,吟“千磨万击还坚劲,”,诵“何当金络脑,”,我们感受到清白的气节、坚韧的意志、进取的雄心。品“ , 老大徒伤悲”,我们明白唯有珍惜光阴、勤学苦练,才能成为有民族担当的“圳少年”!
-
20、本学期,我们漫步世界名著花园,结识了鲁滨逊、尼尔斯、汤姆·索亚等个性鲜明的伙伴,假如他们来到2025年,请你帮他们用微信“出圈”。(1)、请你根据人物头像,为他选择恰当的个性签名并连线。
密西西比河畔的月光下,藏着我永不熄灭的冒险火种,和数不清的奇思妙想。 从悲惨的落难者,到孤岛之王,我的字典里没有“屈服”二字。 曾经捉弄小动物的顽童在跨越山河的旅途中,蜕变成守护生命的勇士。 (2)、尼尔斯发了一条朋友圈,鲁滨逊或汤姆·索亚看了之后也想晒晒自己的经历,快来看看他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