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2课《汤姆 索亚历险记》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1课《西门豹》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端午节的由来》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孔子学琴》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8课《小狮子爱尔莎》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麋鹿》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鲸》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鸟的天堂》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米芾学书》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寓言两则》同步练习
-
1、校园科技节指南
材料一:
日期
时间
活动名称
地点
参与方式
6月15日
14:00—15:30
无人机航拍体验
操场
现场报名,限30人
6月16日
10:00—11:30
机器人编程工作坊
科学实验室
提前在班级群接龙
6月17日
13:30—15:00
“未来城市”模型制作大赛
体育馆
3人组队参赛
材料二:
无人机体验注意事项
①体验者需年满10周岁,身高超过1.4米(需现场测量)。
②操作前需参加10分钟安全培训,未通过培训者不得操作。
③禁止在雨天或风力≥4级时飞行,如遇天气变化需听从工作人员安排。
材料三:
机器人编程工作坊报名须知
①需携带笔记本电脑(安装Scratch软件),现场提供充电器。
②零基础学员可领取《编程入门手册》,进阶学员可挑战“避障机器人”任务。
③准时参加,迟到15分钟以上者视为放弃名额,名额将开放给候补同学。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①有一位同学11岁,身高135米,可以报名参加无人机航拍体验。
②机器人编程工作坊要求所有学员必须掌握Scratch编程基础。
③“未来城市”模型制作大赛需以小组形式报名,每队不超过3人。
(2)、结合材料二、三,补全参加科技节活动的相应步骤。选择活动并确认自身条件→→准备所需物品→
(3)、某同学想参加6月16日的机器人编程工作坊,但因临时重要活动可能迟到20分钟。如果你是该同学,会如何选择?请先勾选选项,再结合材料写出两点选择依据。放弃参加
继续参加
-
2、两只表
①从墨水印记到电子光芒,两只截然不同的手表交织成一条河流,沉淀着细碎的情感的时光,联结起父女两代人。我是父亲。
②三十多年前,我还是女儿如今的年纪。我在一个偏僻乡村的学校上学,对我们乡下孩子来说,手表可是十足的稀罕物。我们谁也没有,只好常常用笔在手腕上画出一只手表,而我的画表水平不错,总能在同伴中脱颖而出。每一次“作品出炉”,我都是仰起头,迈着步,骄傲地举着那只画了表的手腕,另一只手背在身后,或指着表,如同举着勋章一般穿行于同伴之间,收获了许多羡慕的眼神。那一刻,手腕上的表,勾勒的是我最直白的心愿。
③然而,当我对女儿说起这段往事,她先是瞪圆了眼睛,随后竟扑哧笑出声来:“爸爸,这样的心愿也太土了吧!”她得意地晃动着爷爷刚给她换的最新款电话手表,那上面闪烁的光芒仿佛来自另一个宇宙,映照出我的心微微泛起的苦涩涟漪,竟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④直到一个雨天的傍晚,女儿迟迟未归,我的心骤然被恐慌笼罩。暮色袭来,终于接收到来自她电话手表的消息,那是一阵带着哭腔的声音:“爸爸,我迷路了……手表的信号时有时无……我想回家……”循着定位,我一路狂奔,终于寻到那个蜷缩在陌生街角瑟瑟发抖的身影。她扑进我怀里,像只失巢的小鸟,那电话手表是此刻茫茫暗夜中唯一可以依靠的微光。
⑤回家后,惊魂未定的女儿径直拿了一支笔,挽起我的袖子,竟在我手腕上认真描画起来。不一会儿,一只圆润的手表悄然显现,紧挨着她腕上闪亮的真表。她抬起头,眼中闪烁着不一样的光泽:“爸爸,我好像突然懂得你那个‘手表心愿’,因为今天我也揣着手表许下了一个心愿。”望着手腕上的笔迹与女儿腕间那枚科技结晶交相辉映,我的心怦然而动。
⑥那晚的深夜,我将女儿的电话手表放在我腕间——紧贴着她为我描画的“手表”,拍下了一张照片。我把照片发给了女儿,并给她留言:“两只手表,两种‘心愿’,尽管含义不同,但它们拥有同一个密码——____。”
(1)、下列对文中“两只表”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小时候的画表是用钢笔绘制的,女儿的电话手表有定位功能。 B、父亲画表时会向同伴炫耀,女儿的电话手表是奶奶送的。 C、父亲的画表是童年心愿的寄托,女儿的电话手表曾在迷路时发出信号。 D、父亲的画表被同伴嘲笑,女儿戴着电话手表时从未遇到过麻烦。(2)、女儿在迷路前后对“手表”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短文填空。迷路前,觉得父亲的心愿“土”,炫耀自己的电话手表→迷路时,→回家后,
(3)、“她扑进我怀里,像只失巢的小鸟,那电话手表是此刻茫茫暗夜中唯一可以依靠的微光。”一句主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女儿比作“”,生动写出她;又将电话手表比作“”,突出电话手表。(4)、文章结尾处,父亲说两只手表“拥有同一个密码”。结合全文,说说“密码”指的是什么?在下列选项中选择合适的两项,并说说理由。记录时光 寄托情感 铭刻记忆 促进理解 包蕴哲理
我觉得:密码=+
理由:。
(5)、如果你的同学也嘲笑父母儿时的心愿“老土”,你会如何劝说?请结合这个故事,写出两点劝说要点。 -
3、杉苇刚柔
夫杉苇有刚柔之别,性各异焉。一日,杉谓苇曰:“吾之质刚,遇风不屈,若①汝②之柔,岂能抗风邪③?”苇弗应。未几④ , 暴风骤起,杉挺立而傲,以为必胜。然风愈烈,竟折其干。苇则伏地而摇,风止乃起,毫无损焉。
【注释】①若:如,好像。②汝:你。③邪:yé,古同“耶”,表示疑问的语气。④未几:不久。
(1)、理解字词句,读懂故事。字典上,“质”有四种解释:A.性质,本质;B.质量;C.物质;D.朴素,单纯。通过联系上下文,我知道“吾之质刚”中的“质”应选。(填序号)
根据“其人弗能应也”和“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两句中“弗”的释义,可推知“苇弗应”中“弗应”的意思是。
对照注释,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若汝之柔,岂能抗风邪?”的意思:。
(2)、根据短文,梳理故事。植物
外形
面对风的态度
最终结果
杉树
挺立而傲,以为必胜
芦苇
柔
毫无损焉
(3)、杉树与芦苇面对暴风有不同的结果,它体现的道理与下列哪一个故事最相似( )。A、自相矛盾 B、陶罐与铁罐 C、悬梁刺股 D、塞翁失马 -
4、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1处标点,3处语病)
阅读分享会上,第一位同学为大家讲述了“西游记”中的故事。他讲得绘声绘色,简直像神奇的一位画家,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生动的故事情节被大家吸引住了。我们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他的每一个表情动作,他的每一句话语。
-
5、结合所读的中外经典名著,完成练习。(1)、下列选项与名著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A、《西游记》中“望梅止渴”这个故事,展现了人在面对困境时的生存智慧。 B、《童年》以孩子的视角讲述故事,主人公阿廖沙最终成长为坚强善良的人。 C、《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鲁滨逊的经历让我们感受到用智慧和双手可解开难题。 D、《红楼梦》人物关系复杂,阅读时可以画一画人物图谱,方便查阅。(2)、仿照范例,结合《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具体情节交流人物“立体、多面”的特点。
我觉得每个人都是立体、多面的。一开始我觉得《骑鹅旅行记》中的尼尔斯太淘气、顽皮了,但是当我读到他怕父母伤心而去追赶雄鹅的情节时,又觉得他体贴父母。
我觉得汤姆·索亚也是一个立体、多面的人。起初,我认为他 , 但是读到情节时,又觉得。
-
6、选择合适的名句,补全毕业赠言。(填序号)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1)、敬爱的老师,记得您曾用“”形容教育悄然滋长的力量,而您正是这样一场春雨,润泽了我们的心灵。感恩您的付出!(2)、古诗有云:“。”亲爱的同学,愿你在未来的征程中,披荆斩棘,登临理想巅峰,成为更好的自己!(3)、未来的路上,困难与挑战或许无数。朋友,请携动竹“”的坚毅前行,定能攻坚克难,无往不胜! -
7、选择和“趣味无穷”意思相近的不同词语,补全句子,使表达更丰富。(填序号)
A.乐在其中 B.文思泉涌 C.朗朗上口 D.笔落生花 E.津津有味
学习语文时,阅读故事趣味无穷,写作练习 , 诵读古诗。 -
8、以下文段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
科学是探索世界、解答疑问的有力工具。学习科学不仅能满足未知,更能培养我们观察、思考、提问和实证的能力。通过实验操作、科技活动和科普阅读,我们锻炼逻辑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创造可能。要相信,未来的科学家或许就在我们之中。
A、学习科学主要是为了满足我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B、学习科学能帮助我们探索世界、培养能力,为未来创造可能。 C、只有通过实验操作和科普阅读等,才能成为未来的科学家。 D、我们要探索世界,并相信科学发展的未来属于我们。 -
9、下列选项中,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蝉》《竹石》《墨梅》三首古诗都将所咏之物赋予了人的高贵品格或远大志向。 B、《为人民服务》中引用司马迁的一句名言,论述了人死亡的意义存在不同。 C、《匆匆》以问句结尾,直接抒发了作者对自己蹉跎岁月、一事无成的悔恨。 D、鲁迅,原名周树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创作了《故乡》《好的故事》等经典作品。
-
10、与“毕业典礼眨眼间就到了,我们要抓紧彩排呀!”中加点部分的表达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他跑得比风还快 , 瞬间就没了踪影。 B、我后悔极了,脑袋真有千斤重 , 怎么也抬不起来。 C、现场人山人海,整座体育馆里挤得连根针也插不下了! D、山茶绽开了朵朵粉色的笑脸 , 如同害羞了一样。
-
11、下列选项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新春开市这一天,义乌国际商贸城展现出一派万象更新的气象。 B、志愿军战士用一夜的坚守,全歼敌军,他们也算死得其所了。 C、这篇文章别出心裁 , 将一件小事写得格外生动,令人叹服。 D、要想解除彼此间的误会,你们首先得心平气和地进行交流。
-
12、下列选项中,读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哽咽(yè) 跺(duò)脚 通霄 全神贯注 B、参差(chī) 挣(zhèng)断 书籍 不可思议 C、污秽(huì) 依偎(wēi) 清脆 见微知著 D、爱憎(zèng) 炽(chì)热 疲倦 出谋画策
-
13、结合语境,读拼音写词语。
义乌,拥有一股令人jīng yì的力量。她从小tán fàn起步,以其háo mài的气魄和mǐn ruì的眼光,将市场拓展至wǔ hú sì hǎi , 成为“世界超市”。创业者们在这里pān dēng事业高峰,“老外”们也在这里作出gòng xiàn。
-
14、初夏时节,池塘中的第一批荷花崭露头角。从下列诗句中选择最贴合此景的一句,正确、美观地抄写下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
15、小学六年,大家曾学习过许多名言,有的讲述学习方法,有的劝诫珍惜时间,有的宣扬诚信、仁爱、节俭等传统美德,有的蕴含生命、成长、处事的深刻哲理。回忆你的成长之路,哪句名言曾在某个时刻给你力量或启发?可用此名言作为标题,也可另拟标题,写下你经历的一件事,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450字。
-
16、科学精神之光
【材料1】DeepSeek的问世
春节前后,全球科技创新的焦点当属DeepSeek。
我国初创企业开发的这款人工智能大模型性能强大,训练成本却不高,如同从小路驶出的一台高性能超级跑车,一举冲到行业第一梯队。外媒感慨,这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场地震”“一座里程碑”。开发团队主要由国内高校毕业生和毕业不久的博士生组成。可见,今天的中国,正在成为顶尖人才成长的沃土。
原创性创新,离不开对个体兴趣的尊重与激发。中国科学院院士祝世宁小学时代读到《科学家谈21世纪》,让他对未来产生了美好憧憬;大疆创始人汪滔,自幼对航模有浓厚兴趣。可见,有了兴趣、热爱、好奇的火种,才能助燃对创新创造的极致追求和持久热情。
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人工智能时代扑面而来。在这样一个时刻,让我们继续“深度求索”,向着无人区,向着星辰大海!——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2】习爷爷的讲话
坚持培育创新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基因,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使崇尚科学、追求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习近平
【材料3】典籍中的名言
①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
②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淮南子》
【材料4】传承中的创新
①青蒿素的发明:屠呦呦从中医典籍记载的“青蒿绞汁”用法中获得灵感,带领团队发明了青蒿素,获诺贝尔医学奖。
②月球探测成果:我国月球探测计划“嫦娥工程”在太空探索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嫦娥奔月”的神话中承载的美好愿望正萌芽。
③游戏风暴来袭: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成为现象级文化产品,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了解《西游记》的热潮。
(1)、找到可分析材料的共同话题,把标题补充完整。(2)、请联系上下文思考下列词语的比喻意义,再连线。沃土 激发进取的动力 火种 提供优越的条件 无人区 未被探索的领域 星辰大海 无限发展的空间 (3)、阅读【材料1】,我们可以知道DeepSeek是一款。外媒称之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一座里程碑”,因为它同时具有和的优势。(4)、习爷爷在讲话中提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基因”,在【材料3】的名言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你还积累了哪些体现“创新基因”的典籍名言,请列举一句,并谈一谈你对这句名言的理解。我积累的名言(请注明出处):
我的理解:
(5)、【材料4】列举的每一项创新成果中都含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印记。照样子,找出第②③项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6)、【材料4】列举的创新成果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你还知道什么创新成果,它是如何改变你的学习或生活的,请举例说明。 -
17、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在桌子上重重地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这是我的妻子。”他指着母亲说。接着他又指了一下我和妹妹:“这是我的两个孩子。”
“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法官指着我问父亲。
“是的,我是最大的。”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了。我不知道当时哪里来的机智和勇敢。
“不要多嘴!”法官怒气冲冲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块木板狠狠地拍了几下。
父亲立刻就会意了,接着说:“是的,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
(1)、下面是《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脉络图,请把节选内容概括成四字小标题补充在下图中。
留守北京→不幸被捕→→被害之后(2)、从第一段的“没戴眼镜”“乱蓬蓬的头发”等描写可以猜想父亲在狱中一定遭受了酷刑;“平静而慈祥”则是描写,遭受酷刑后的“平静”让我们感受到李大钊作为革命者的 , 而面对亲人时的“慈祥”又能看出李大钊身为父亲对于子女的。(3)、文中多次使用感叹号:“爹!”这句话中的“!”表现了“我”看到父亲形象时极度的心情;“不许乱喊!”和“不要多嘴!”中的两个“!”让法官的形象跃然纸上。(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了父亲临刑前对“我们”的最后一次“望”,这一“望”中包含着父亲此时内心怎样的情感和想法?请以父亲的口吻写一写。(5)、父亲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下面句子中的革命先辈们心中又有怎样伟大的力量?请选择恰当的选项填空,填序号。①英勇无畏、视死如归 ②忠于革命、舍己为人 ③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A.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B.几个戴着脚镣的同志,在往常放风的坝子上扭起秧歌。《狱中联欢》
C.“不,你们吃吧,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金色的鱼钩》
-
18、蜀之鄙二僧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②(yù)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shì)③而往?”曰:“吾一瓶一钵④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⑤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①鄙:偏僻的地方;②语:对……说;③恃:依赖;④钵:僧人所用的食具;⑤顾:难道。
(1)、从每一组带点字中选出与其它两个意思不同的一个。①其一贫,其一富 及其日中如探汤 其一人专心致志
②西蜀之去南海 日始出时去人近 孤云独去闲
(2)、选词填空,填序号。①不相信 ②有疑问 ③很生气
“富者”两次说“子何恃而往”,第一次是因为 , 第二次是因为。
(3)、短文是《为学一首示子侄》一文中引用的传说故事,用以证明观点:“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从画横线的句中可见“富者不能至”的原因是 , 而“贫者至”的原因是。(用画线句子中的词语填空)(4)、下面的描述与故事所要告诉人们的道理不相符的一项是( ),填序号。A、面对困难时,坚定的意志比物质条件更重要。 B、在困难面前,只要下定决心并付出行动,即使条件有限也能成功。 C、只要有决心,勇于实践,贫穷的人往往比富有的人更容易实现目标。(5)、故事通过写贫富二僧“欲去南海”的不同做法及结果来揭示道理,这是运用的写法。本学期学过的课文《学弈》也运用了这样的写法,两个人不同的学习态度导致了学习结果的差异,告诉我们学习要。(6)、请结合短文想要告诉人们的道理,合理推测“富者有惭色”时心里想的是什么? -
19、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诗句或名言。(1)、诗中有情,“ , 不知秋思落谁家。”道出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中有理,“ , 老大徒伤悲!”告诫人们趁年少时努力;诗中有志,“ , 要留清白在人间。”是于谦借石灰表达自己的志向。(2)、小学毕业是成长的又一起点,在即将拥抱更广阔的世界之时,请珍惜当下的努力,因为“”,趁年少多读书、读好书,让文字成为成长的养分,谨记“书到用时”。
-
20、照样子把运用相同修辞手法的诗句归类连一连。
月黑见渔灯,
孤光一点萤。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比喻
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拟人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夸张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对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