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2课《汤姆 索亚历险记》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1课《西门豹》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端午节的由来》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孔子学琴》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8课《小狮子爱尔莎》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麋鹿》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鲸》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鸟的天堂》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米芾学书》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寓言两则》同步练习
-
1、下列选项中“勉强”的意思与例句中相同的是哪一项?( )
勉强①能力不够,还尽力做。②不是心甘情愿的。③使人做他自己不愿意做的事。④牵强;理由不充足。⑤将就;凑合。
例: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
A、这辆自行车再修一下,勉强可以骑。 B、在他的不断恳求下,我才勉强答应了这件事。 C、他虽然疾病缠身,但还是勉强坚持陪考到底。 D、我们永远无法勉强别人跟自己有一样的感受。 -
2、下列词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 )。A、
B、
C、
D、
-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摄氏度(sè) 煤炭(tàn) B、治疗(liáo) 驯良(xún) C、分杈(chà) 矫健(jiǎo) D、苔藓(xiān) 歇凉(xiē)
-
4、小全为葡萄写了一段简介,读一读,完成练习。
葡萄fán zhí____方法简单,易生长,我国很多dì qū____都有种植。不同种类的葡萄形状、颜色各异。红鸡心葡萄,顾名思义,形状像鸡心,它紫里透红,líng lóng____剔透,味道酸酸甜甜的,很好吃。玫瑰香葡萄比一般的葡萄圆很多,它像黑紫黑紫的珍珠,还能散发出淡淡的玫瑰清香,看着就让人垂[xián]欲滴。葡萄汁多味美,营养丰富,果实含糖量为10%~30%,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1)、根据拼音和语境,在语段中的横线上写出正确的词语。(2)、小全不会写“垂[xián]欲滴”的“xián”字,根据字典中的解释,应填( )。A、咸:①像盐的味道;②用盐腌制的 B、涎:口水 C、衔:①用嘴含;②存在心里;③相连接 D、嫌:①嫌疑;②嫌怨;③厌恶,不满意(3)、联系上下文,“顾名思义”的意思是。(4)、语段中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你写出下面语句使用的说明方法。①玫瑰香葡萄比一般的葡萄圆很多,它像黑紫黑紫的珍珠,还能散发出淡淡的玫瑰清香。
②葡萄汁多味美,营养丰富,果实含糖量为10%~30%。
-
5、“读书使人优美”,但美不止一种。结合下面的“新闻速递”,写写你所遇到的美,并将你捕捉到的美分享给大家。请以“美就在身边”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求语句通顺,抒发真情实感。
【新闻速递】2024年3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美育被再次提及。从艺术作品和表演中感受中华儿女幸福生活的精彩,从山川胜地花鸟虫鱼中感受大自然的秀美与神奇,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身上感受道德风范,从博物馆中感受历史的波澜壮阔,从科技馆中体会科技的理性之美,让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全面浸润人生。
-
6、阅读让我们品味人间百态,感受舐犊情深。请你阅读短文,完成任务。
枯萎的蒲公英
①冬日的午后,阳光虽也明亮,但触一触还是有着沁骨的凉。蓦(mò)地,一棵蒲公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②那是一株怎样的蒲公英!叶子的边缘已露出萎黄的老态,但还是透着铁一般的绿。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霜一次又一次地从天而降。蒲公英慢慢垂下头来,用尽全部的力,贴向地面,贴向地面……这就是蒲公英最聪明、最刚强、也最负责任的举动。它们明白,要想延续久远,就不能把头昂得太高,这样才能把最沉实的爱,尽可能多地传递给儿女。
③我的心不由得疼了一下,这像极了我的母亲。
④去年的这个时节,冬阳阻不住东奔西跑的北风,正如我阻不住我八十岁老母的脚。她在楼下,为我寻挖着蒲公英。“经霜的婆婆丁(蒲公英的俗称)能消炎败火,你这嗓子,应该吃点儿。”(A)她半弓着腰,在衰草连片的枯黄里,神情专注地寻找那一小簇一小簇的绿。她时不时地弓腰,用那曾经饱满而今肉皮松弛的手,极其小心地翻拣着枯黄的草,似乎蒲公英长着脚,一不小心受了惊吓,就会跑掉了似的。母亲的脚步,已失去了早年的利落,有些蹒跚。
⑤曾经,那是一双怎样的脚啊!为了让孩子们正常地进入学校,她携夫带子,脚板直探向千里外陌生的异乡。
⑥后来,为了一家老小能吃上饭,她不分白天和夜晚,不惧严寒和冰霜,用那细小的绣花针,绣出蟒袍上那呼之欲出的龙的模样,再用一双脚板,驱北风,走冰路,登火车,为一家换回不很丰裕的口粮。
⑦渐渐地,她的儿女乘着她那用善良、勤苦织成的爱的伞,找到自己生根发芽的一片片土地。她的脚,不怎么好用了——脚步蹒跚,但她的心,还是不断地牵挂,就像那天,风在楼下,母亲在楼下。
⑧如今,母亲已去,留一棵蒲公英在这冬日里与我相对。我俯下身,看着那泛黄的叶片,眼就情不自禁地盈满了泪。我伸出手指,沿着叶脉轻抚,与你对话。(B)你知道吗?每当我俯下身,看着那泛黄的叶片,就会想起你,眼里就情不自禁地盈满了泪。在泪光中,我看到了你如铁般的刚强与坚毅。
⑨一阵风吹过,蒲公英的叶子触碰着我的手指,散着阳光融融的暖意,如轻柔的爱抚,久久不去。
(本文作者叶子,选入时有改动)
(1)、【任务一:疏通文意,理清脉络】梳理文章脉络,完成导图。
(2)、【任务二:品词析句,体会情感】按要求完成下面的练习。①读画线句A,从动词“半弓”“”“”中,我体会到了。
②读画线句B,句中的“你”指的是 , 从这个句子中我体会到了。
(3)、【任务三:共同交流,探讨写法】同学们读完文章后展开了交流,请你填一填。小全:作者笔下的蒲公英具有的品质。
小艺:是的,作者看到蒲公英就会想到母亲的品质,这是借表达了对母亲的。
(4)、【任务四:细品文题,明晰主旨】下面关于文章题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题目“枯萎的蒲公英”是文中的线索 B、“枯萎的蒲公英”不仅代表“我”现实中看到的蒲公英,也代表逝去的母亲,一语双关 C、以“枯萎的蒲公英”为题,体现了“我”对母亲的深切情感 D、“枯萎的蒲公英”引起了“我”对母亲的思念,与母亲关系不大 -
7、在本次读书节活动中,有一个特别的分享环节。68岁的爷爷带着9岁的小轩来到了现场,他们在刚刚过去的暑假里,进行了一次意义非凡的“红色之旅”。请你根据材料完成练习。
红船节
【材料一】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会议进行到中途,因遭到法租界巡捕的袭扰搜查而被迫停会;8月初,“一大”代表们秘密转移到嘉兴南湖,在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会议。“一大”在南湖的续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选举产生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航船就从南湖扬帆起航。
【材料二】为了弘扬“红船精神”,党的诞生地浙江嘉兴市决定举办以“一船红中国,万众跟党走”为主题的“红船节”。届时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相关旅游景点门票价格优惠。

【材料三】最佳旅游时间:6月——9月
革命遗址:南湖革命纪念馆中共一大会址“红船”
门票价格:进入景区免费,乘船参观景点60元(包含湖心岛、文字书碑苑、伍相祠等)。1.2—1.4米儿童、60--70周岁老人凭证半价,70周岁以上老人20元。优惠票请自行前往南湖游客接待中心购买。中共一大会址“红船”门票20元一人(无优惠政策)。
(1)、听完分享后,请你判断下面说法。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但中途被迫停会。
②1921年7月在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③嘉兴“红船节”的主题是“一船红中国,万众跟党走”。
(2)、通过行万里路,小轩对“红船精神”有了更深的了解。请你选择填入下面的横线上最合适的一项。( )什么是“红船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____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____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____精神。”
A、奉献 首创 奋斗 B、首创 奋斗 奉献 C、奋斗 奉献 首创(3)、大家对于这次特别的分享很感兴趣,展开了讨论,请你补全对话。
①小轩身高1.35米,如果爷爷和小轩购买优惠票,且确定参观中共一大会址“红船”,他们最少要花费元。
A.100 B.104 C.118 D.160
②南南在7月2日11:50到达嘉兴南湖,购买了当日门票,请问他能否在这一天上午游湖?为什么?如果他打算下午游湖,最早几点可以进景区?


③“红船精神”值得传扬,我想为“红船节”写下一句祝福语:。
-
8、欣欣和明明合作展示了“中国民间故事”的阅读成果,请你完成练习。(1)、民间故事连环画创作:我最喜欢的民间故事是《》。故事的主要情节:(2)、民间故事我展演:本次展演中,故事的主要人物是 , 表演必须表现出主人公的特点。(3)、民间故事推介会发言:民间故事的主人公、情节、结局以及寄托的朴素愿望等都具有特点,请你结合读过的中国民间故事,梳理出其中三个方面的特点,进行交流发言。(例如:故事的主人公大都是……如《××××》中的×××……)
①
②
③
-
9、乐乐:我可以任选一个成语,把它的意思用具体情景表现出来。
难以置信 美中不足 姹紫嫣红 同心协力
;
-
10、小艺:关于读书,古人葛洪告诉我们读书还需惜时,“ , 不弃功于寸阴”。虞世南笔下的“居高声自远,”表明了自己高洁的志向。
-
11、小全:我积累了一些词语和名人名言。请你先选词填空,再补充句子。
①太平盛世 ②流离失所 ③兵荒马乱
在那的年代里,百姓为了躲避战乱 , 人人向往。而目睹了山河破碎的中国文人们,一次次地将自己的爱国情怀熔铸于作品中:“ , ”是陆游的终生遗憾;“ , ”是龚自珍的理性呐喊;“美哉,我少年中国,!壮哉,我中国少年,!”是梁启超的热切期盼。
-
1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制定班级公约时,可以分组畅谈每个人的看法,但是发言的时候要控制时间 B、为了提高阅读速度,我们要尽可能多地去想问题 C、复述故事时,可以以故事中人物的口吻来讲,也可以适当变换情节的顺序 D、我们可以借助资料了解写作背景,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文章蕴含的情感
-
13、下面对这段话的要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阅读是什么?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写作是什么?是表达。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
A、阅读是吸收 B、写作是表达 C、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系 D、阅读和写作是两码事,不相干 -
14、小全想把故事创造性地复述给奶奶听,你认为以下哪处添加是错误的?( )
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A)他急忙跑回家(B)对大家说:“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大家听了感到很奇怪,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搬家呢?(C)尽管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家,可是谁也不相信他。(D)
A、他心想:大事不好,我得赶紧通知乡亲们,再晚就来不及了。 B、一看到乡亲们,就连忙用手指了指那快要崩塌的大山。 C、种庄稼的农夫问他:“这个地方怎么了?我的庄稼还没有成熟,走了多可惜啊!” D、海力布见乡亲们无动于衷,只好放弃劝说,先回家自己想想该如何说服大家。 -
15、下面与“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所表达的情感相似的是哪一项?( )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16、给下面句子加上标点符号,最合适的一组是( )。
桃树 杏树 梨树 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A、、、、,,。 B、,,,、,。 C、、、,,、。 D、、、,,,。 -
17、下列俗语和成语对应不恰当的一项是( )。A、咱们就打开天窗说亮话 , 把事情讲清楚。(直言不讳) B、我们盼星星盼月亮 , 终于等到了学校一年一度的运动会。(望眼欲穿) C、做事前怕狼后怕虎 , 就会错过很多机会。(狐假虎威) D、看着他满不在乎的样子,我鼻子都气歪了。(气急败坏)
-
18、下面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临安邸(题目) B、九州生气恃风雷(依靠) C、美哉(相当于“啊”) D、干将发硎(磨刀石)
-
19、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协调 珍宝 眼框 平衡 B、检拾 口哨 圆圈 箩筐 C、播种 茅亭 恩惠 迟延 D、消毁 隐蔽 胎生 殿堂
-
20、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间断(jiàn) 嗜好(shì) B、垂蔓(màn) 削减(xiāo) C、抖擞(sǒu) 步履(lǔ) D、执拗(niù) 勉强(qiá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