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2课《汤姆 索亚历险记》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1课《西门豹》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端午节的由来》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孔子学琴》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8课《小狮子爱尔莎》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麋鹿》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鲸》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鸟的天堂》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米芾学书》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寓言两则》同步练习
-
1、下列节日中,哪一项不是我国传统节日:( )A、元宵节 B、端午节 C、劳动节 D、重阳节
-
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写的传统节日可能是:( )A、春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重阳节
-
3、《元旦》四句诗对应四个古代风俗,依次是:。(填序号)
①换桃符 ②饮屠苏 ③开门户 ④放爆竹
-
4、下列诗句对应的节日,按时间先后排序是:。(填序号)
①遥知兄弟登高处 ②清明时节雨纷纷 ③总把新桃换旧符
-
5、过,则勿惮改。写出古文中关于“过”的名言:(1)、出自《论语》: , 。(2)、出自《周易》: , 。(3)、出自《左传》:? , 善莫大焉。
-
6、根据提示,写出与春日有关的诗句:(1)、春日有桃花: , 。(2)、春日有黄鹂: , 。(3)、春日有东风: , 。(4)、春日有垂柳: , 。
-
7、根据情境补充完整句子,最合适的一项是:( )
他看到这样的场面,不禁____:“唉!这可怎么办呀!”
A、羞红了脸 B、咧开了嘴 C、瞪大了眼 D、皱起了眉 -
8、下列带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小溪泛尽却山行(再,又) B、兔走触株(跑) C、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山东省) D、冀复得兔(希望)
-
9、诗句“兼葭苍苍,白露为霜”中的“兼葭”可能是:( )A、一个节气 B、一种植物 C、一类食物 D、一种天气
-
10、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稍微 稍后 B、鲜少 新鲜 C、模样 模糊 D、缝补 门缝
-
11、根据拼音书写规范的汉字。
清晨,我从甜梦中xǐng来,漫步至池táng边。荷花已悄然绽放,jiāo嫩的花瓣tòu着粉润的光泽,zī态各异。fēn芳气息扑鼻而来,引得mì蜂在花间欢快舞dǎo。阳光càn烂,给这美景镀上一层金辉,让人忍不住驻足欣shǎng。
-
12、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按要求完成习作。(1)、题目一: 的滋味
提示:小学六年,我们从懵懵懂懂的小孩成长为阳光少年。那些种在校园里长不大的记 忆,那些留在岁月里忘不掉的纯真,那些印在文字里抹不去的青涩……都在毕业钟声即将敲 响的这一刻,变得分外难忘,格外珍贵。
要求:①题目补充完整,选择一到两件事写;②突出重点,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③恰 当表达自己的情感;④语句通顺,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字数不少于400字。(2)、题目二:2025年,你是一名小学毕业生。2045年,多样态的人工智能已经融入我们 的工作生活、科研国防等中。那时的你正值人生最好的年华,你会是什么身份?身处的环境 有什么变化?你又会经历什么样的事?“未来一切皆有可能”,请发挥想象,写一个关于你 的发生在2045年某一天的故事。
要求:①选材合适,详略得当;②故事完整,想象合理;③语句通顺,内容具体;④书 写工整规范,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00字。 -
13、非连续性文本
◎材料一
新闻报道1
2025年,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收获无数好评。电影通过精彩的剧情演绎,讲述了哪吒的传奇经历,也展现了中国神话故事的魅力。观众通过电影,感受中华神话文化。
《哪吒之魔童闹海》受到追捧,是传统文化热潮涌动的一个缩影。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只此青绿》以舞蹈的形式,让人走近名画《千里江山图》;《国家宝藏》以戏剧表演的形式,介绍国家文物;《光亮》以流行歌曲的形式,让人感受戏曲的魅力……各种艺术形式的融合,让传统文化获得“新生”。
网友锐评1
我认为传统文化还是原汁原味的好。《光亮》这首歌,将传统戏曲和流行歌曲拼接在一起,虽然大众接受度高了,但戏曲味却被冲淡了。
◎材料二
新闻报道2
春节期间,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热映,掀起观影热潮。影片制作耗时5年,其中近3年在贵州贵安超级计算中心进行渲染,40%以上特效镜头由此保障。制作团队运用先进计算机图形技术,在流体动力学和粒子特效上突破,还创新性结合粒子系统与生物动力学。通过科技赋能,影片将东方美学写意基因融入现代动画,带来震撼视觉体验,让传统神话绽放新光彩。
网友锐评2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爆火离不开科技助力,传统文化传承需要科技的加入,让古老故事以全新视听形式走进大众视野,科技用得越多,效果越好。
◎材料三
近年来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融合得越来越深,整个社会形成了一股“国风”潮。尤其是 新媒体的使用,更好地推动了“国风”在各平台上的交流传播。
(1)、阅读材料,完成表格。作品名称
《只此青绿》
《国家宝藏》
《光亮》
《哪吒之魔童闹海》
文化类型
①
文物
③
神话故事
创新形式或创新技术
舞蹈
②
流行歌曲
运用④等技术(多选)
A.特效镜头 B.流体动力C.平台互动D.粒子特效
(2)、小余认为“创新能为传统文化插上翅膀”,以下事例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哪吒之魔童闹海》用电影的形式,以哪吒的视角,展现了中国神话故事的魅力。 B、某平台关于“国风”的相关内容、互动总量大幅增长。 C、《光亮》这首歌,将传统戏曲和流行歌曲进行拼接,淡化了戏曲的文化味。 D、年轻人借助新媒体,成为某个平台上交流传播“国风”的主力军。(3)、材料中有两则“网友锐评”,你怎么看待他们的观点?先勾选其中一则“网友锐评”,再 结合以上材料或联系生活实际,写写你的看法。① 我选择的是(网友锐评1;网友锐评2)
② 我的看法是:。
(4)、结合三则材料和生活实际,小余和小杭围绕“如何让传统文化获得‘新生’”这一话题展 开辩论,请你加入他们,完成对话。小余:通过某平台的数据,我发现传统文化无处不在。周末我经常看见西湖边哥哥姐姐身穿 汉服,拍摄视频。
小杭:我明白了,他们就是借助新的形式,利用新的媒体在展示传统服饰,传承传统文化。
我:我打算 , 也为创新式地传承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
14、阅读理解
一船冻梨逆水行
天刚亮,我便跟父亲划着船,驶向下洼村了。
我们要去收冻梨,下洼村满山都是梨树,盛产甜梨。他们把秋天未销完的梨子,窖藏在 山洞里,待到冬天,再拿出来作冻梨卖。
中午时分,我们就到达了距下洼村最近的一个码头。靠岸泊船后,父亲挑起两个空竹筐, 带着我走向下洼村。来到村口,一番讨价还价之后,一担担冻梨被父亲挑上了船。
路远,来一趟并不容易,父亲想尽可能多收一些;直到船吃水越来越深,满船都是梨, 他才停了手。一船沉重的冻梨,又是逆风逆水,回去的路变得异常难走。我跟父亲每人一支 桨,不停地划,河水却好似凝结了一样,每一桨都让我们费尽了力气。
冬日的河面寒风阵阵,但我们都脱了外衣,还是热汗津津。到内河里没行多远,天暗了, 寒意也随之袭来。船进入了浅水区,浮行在浅滩上。由于吃水过深,船身触碰到滩底,我们 使尽全力去划,船却如蜗牛散步。
父亲说:“你留在船上控制方向,我去岸上背吧。”河堤上父亲拽起的缆绳绷得笔直, 一端连着他的背,一端连着船头。①俯身前倾的父亲形如一道弯 步履沉重地逆水而上。
船受了拉纤之力,渐渐轻快,迎风向前。
天完全黑沉下来,河面上生出一层白亮亮的薄冰,夜空之下,满河生辉。而水里泛起的 冰碴(chá)子撞上船身,沙沙作响,阻力更大了。我和父亲都到了筋疲力尽的时候,他背 不动船了,我也划不动桨了。
回到船上,父亲又想出一个办法———下河去推。他边说边脱下鞋袜,卷起裤腿下到河里, 我看到河水瞬间淹到他的膝盖处。②父亲双手撑船,一步一推,横冲直撞的冰碴子犹如锋利 的刀划过他的双腿,水面浮起一层血红。就这样,一条落满星辉的银河,在夜幕之下,开出 了一朵一朵火红的花。我心疼不已,也跳入河水中,跟父亲一起推船。河水彻骨的寒,我的 四肢很快被冻得麻木了。
月亮不知何时出来了,冷冷地挂在空中,无边的清辉倾泻而下。天地间一片寂静,伴着 船体破冰之声的,只有我和父亲一脚一脚、起起落落搅动河水的声音。在月光之下看一船冻 梨,竞发现它们也在熠熠闪光。
夜里23时许,那一船冻梨才终于跟随浑身冷得打战的我们到了家。我想,一个人,如果 没有遇到过难事,不能亲身体验如何去战胜困难,实现逆流而上,那么,他就很难真正让自 己的生命熠熠生辉。
(选自《现代阅读》2023年第14期,有改动)
(1)、阅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梳理故事的情节。“我”跟父亲去收冻梨→①→“我”和父亲一起推船→②
(2)、下列对文中冬日河面寒风、冰碴子等环境描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现了当时环境的恶劣 B、推动故事情书向前发展 C、烘托了“我”想弃船的心理 D、衬托了父亲负重逆行的形象(3)、下列对短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6A、“直到船吃水越来越深,满船都是梨,他才停了手。”父亲这个时候并没有意识到, 回家的路会有多难走。否则,他不会收这么多的梨。 B、回家的路异常艰难,主要是因为“我”和父亲劳累一天,筋疲力尽,没有力气划船。 C、第⑪自然段中,“我们”浑身冷得打战只是因为冬天的夜晚实在太冷了。 D、短文以“一船冻梨逆水行”为题,一方面概括了短文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反映出行 船的艰难,点明了主题。(4)、仔细阅读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选择其中一处,从修辞手法或描写手法角度进行批注。我选择第 处句子,我的批注:(5)、“在月光之下看一船冻梨,竟发现它们也在熠熠闪光。”联系上下文,熠熠闪光的还有 什么呢?分享一下你的发现和理解。 -
15、活动二:学校开展“书香伴毕业 逐梦向未来”的阅读活动。精选佳作,搭建交流平台。同学们于书页间探索,在分享中启迪,以知识作羽翼,无畏逐梦,奔赴灿烂前方。
怪风揭秘
风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但是,大自然也造出了许多怪风。
有一种叫“焚风”的风,最早是指气流越过阿尔卑斯山后在德国、奥地利和瑞士山谷出 现的一种风。它的特点是热而干燥。实际上,在世界其他地区也有“焚风”,如北美的落基 山脉、中国新疆吐鲁番盆地等。“焚风”主要是气流受到山脉阻挡时沿着山坡上升而形成的。①阿尔卑斯山脉在刮“焚风”的日子里,白天温度可升高20℃以上,初春的天气会变得像盛 夏一样,不仅热,而且十分干燥,易引起森林火灾。
在怪风家族里,还有一种叫“布拉风”的风,这种风不但风力巨大,而且无比寒冷。经 研究发现,这种可怕的风是由于陆㧜上空控制的冷空气和不断上升的海上热空气之间的气压 差而形成的。
对人类危害最大的还得算台风。它是由热带海洋上许多弱小的热带旋涡发展形成的。它 的危害极大,有时会把大树连根拔起,把房顶掀掉,伴随狂风而来的瓢泼大雨还会淹没庄稼、 中断交通。海面上台风的破坏力更是惊人,它掀起滔天巨浪,威胁着海上作业人员和海上航 行船只的安全。
如果台风在空中产生带有垂直转轴的旋涡,就会形成龙卷风。其破坏力远远大于台风。上海浦东地区就曾受到过龙卷风的袭击,②那场风把一只11部重的储油罐轻而易举地抛到 120米以外。
怪风虽怪,但如果我们巧妙地加以利用,有些怪风也可以为人类造福。比如,人们在经 常出现“焚风”的地方种植一些作物,利用“焚风”促进植物的生长。由此看来,只要我们 能够认识它们,就一定会找到兴利避害的好办法。
(选自邓万祥《生命与灾害》2011年第1期,有改动)
(1)、“只要我们能够认识它们,就一定会找到兴利避害的好办法。”这句话中的“兴利避 害”在文中的意思是 。本文介绍对“焚风”的兴利避 害时,“兴利”具体指 , “避害”具体指 。(2)、文章是怎样介绍四种怪风的?请简要概括,并填写在下面的方框内。(3)、结合短文内容,下列关于“焚风”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焚风”会让当地气候变得热且干燥 B、目前,只在欧美国家的一些山脉中发现了这种风的存在 C、形成“焚风”的原因除了气流遇到阻力上升外,还有其他原因 D、在“焚风”来临前,做好森林防火工作能有效降低它的破坏力(4)、画线句赏析:句子①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句子②中“轻而易举”一词能不能删去?为什么?(5)、实践题:如果你是气象宣传员,请根据文章内容写一条关于台风来临前的避险提示(至 少两个方面)。 -
16、填空:请做到根据情境,灵活运用;用上积累的语句,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1)、【雨中看人】烟蓑雨笠,诗里常客:“ , 草色遥看近却无”是韩愈的欣喜;“渭城朝雨浥轻尘,”是王维的离愁。(2)、 【月中寄情】月有圆缺,触景生情:“移舟泊烟渚, ” 是孟浩然的羁旅之愁;“ , 不知秋思落谁家”是王建的思乡之情。(3)、 【读文知意】披文入理,寻意达旨:我们要像“使奕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 ”一样努力学习,利用有限时间去创造无限价值,就如司马迁所说:“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这样才能让生命变得有意义。(4)、 【心向远方】心有光芒,奔赴远方:“太阳他有脚啊, , 我也茫茫然跟着旋 转。”让我们明白了要心怀梦想,珍惜时光。“树欲静而风不止,。”让我懂得要 孝敬父母,奔赴美好。
-
17、 以“做有志少年”为主题的诵读会上,最适合做展示的是( )。A、《墨梅》 《泊船瓜洲》 《春夜喜雨》 B、《十五夜望月》 《马诗》 《游园不值》 C、《马诗》 《墨梅》 《石灰吟》 D、《寒食》 《石灰吟》 《江上渔者》
-
18、 毕业季主题读书会上,大家都推荐了喜欢的书。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轩轩:福祸相依,冷静面对,请大家一定不要错过英国作家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 B、浩浩:一定要看《骑鹅旅行记》,尼尔斯贪玩任性,却在骑鹅旅行中蜕变得勇敢善良。 C、明明:《汤姆·索亚历险记》情节有:墓地试胆、试当“海盗”、宝塔野餐、找到金币。 D、菲菲:马克·吐温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表面上荒诞不经,但背后隐藏着严密的逻辑。
-
19、 按照下列例句中加点词的规律,照样子,选择正确的一项。( )
例句: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 的都是纱灯。
学校里,师生互相问好早已成为司空见惯的好风气;地铁上,人们尊老爱幼的行为也 是____;公共场所,大家不喧哗吵闹的行为慢慢变得____。
A、不足为奇 绝无仅有 ' B、屡见不鲜 前所未有 C、屡见不鲜 习以为常 D、见怪不怪 家常便饭 -
20、 下列是四位同学在小品文中引用的一些名句,其中引用不恰当的是( )A、好朋友学习怕吃苦,我用“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来勉励他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B、他清晨赶早去考场,却见众人已候,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C、“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爸爸从小跟爷爷干农活,因此了解不少农作物的特性。 D、作文比赛时搜肠刮肚写不出优美词句,他才懂得“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