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2课《汤姆 索亚历险记》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1课《西门豹》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端午节的由来》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孔子学琴》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8课《小狮子爱尔莎》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麋鹿》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鲸》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鸟的天堂》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米芾学书》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寓言两则》同步练习
-
1、以下是同学写给同学的毕业赠言,其中加点词运用不当的一句是( )A、别为离别叹息 , 别为毕业伤感,因为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 B、朋友,凭你的智慧和执着,在未来一定会有所建树 , 加油! C、六年过去了,你还是那么幼稚 , 永远保持着一颗纯洁的童心。 D、同窗岁月,何曾忘记教室书声与操场笑颜?愿你未来如星灿烂。
-
2、请在横线上填上三个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使句子连贯。
消防演习中,警报一响,同学们排好队伍,老师清点人数,大家撤离到操场,全程仅用了三分钟。
-
3、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完成试题。
在不久的将来,街头出现这样的事是sī kōng jiàn guàn的:智能机器人刚刚扶着máng rén 过了马路,又搜集到一辆超速汽车马上要撞向小女孩的信息,它立即启动应急xì tǒng阻拦汽车并 kòng zhì了司机,同步录制现场zhèng jù。然后上前ān wèi惊惶不定的小女孩。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把序号填在横线上。①搜(A.sōu B.shōu) ②惶(A.huāng B.huáng)
(2)、写出文段中带拼音的词。(3)、中国人工智能发展迅速,以下形容我国科技人员的精神最合适的一句是( )A、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B、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C、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D、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
4、抄写句子,注意行款格式。
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
-
5、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完成下列阅读分享:(1)、回目“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是出自古典名著:( )A、《西游记》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红楼梦》(2)、三顾茅庐、三借芭蕉扇、三打祝家庄……请以其中一个带“三”的故事为例,说说故事中“三”的好处。
-
6、根据情境完成写作。
漫画往往意味深长,能引发我们的思考。请你观察右边的这幅漫画,写一篇文章。
写清楚这幅漫画的内容,再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写出自己的思考。
-
7、实用阅读。
【材料一】印章,如同文房四宝一般,既是工具,亦是艺术品,是文人书斋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印章以小巧之身,蕴藏了包括中国工艺、书法、文学等诸多领域的精华,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美,都浓缩在这方寸之间。
【材料二】中国印章随着时代的推移和使用者的不同有不同的名称。秦以前印章称为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规定皇帝用玺,一般人的称印。到了汉代,皇帝、皇后、诸王等所用的印章称玺,官印、私印又出现章、印章和印信等名称。唐代称玺。宋元以来官印和私印又有记、朱记、关防、押、图章、戳子等名称。
【材料三】篆刻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因古代印章多采用篆书入印而得名。它是书法和镌刻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就制作工艺而言,它是指将在印石上设计好的纹样或文字镌刻在金属、石头等材质上。有篆刻爱好者将《游子吟》诗句刻成了印章,如下图。
(1)、印章如同文房四宝,因此古人也说“文房五宝”,包括:、、纸、砚、印。(2)、根据材料二,不同时期不同人使用的印章称为“玺”。如:秦以前,所有印章都称为玺;秦朝,使用的印章为玺;汉代,使用的印章为玺。(3)、观察材料三的印章(下图),它的字体是:( )A、甲骨文 B、金文 C、篆书 D、隶书(4)、材料三的印章(下图)文字是“寸草春晖”,它是化自《游子吟》诗句: , 。 -
8、文学阅读。
修鞋匠老单
①修鞋匠老单不是本地人,几时来镇上的,没人能说得清。一年四季,只要不下雨落雪,老单就准时出摊。
②半晌里,一中年妇女来修鞋。老单接过来一看,是一只开了股的劣质皮鞋。只见他往腿上铺一块垫布,把鞋放在腿上,先用抹布把开裂的地方擦干净,再拿起锉刀轻轻锉了两下,然后涂上胶水,用手按压了一阵子后,诚恳地对顾客道:“光粘股不躺线,那不耐穿,过些日子还容易开裂。”
③征得主人同意,老单用刀子把鞋底划开一条缝,把钩针在蜡块上磨几下,又穿上粗线,沿着缝隙一针一针地缝了起来。修好这只鞋,又让其脱下脚上另一只鞋,翻看了看看说:“这只鞋也快开裂了,趁这会儿一块儿修修吧。”大夏天里,老单忙活得一头汗,一双鞋修下来,只收了顾客6块钱。待那顾客走后,挨着他卖针线的老廖开腔了:“咦,你咋恁好说话哩?大热天忙活半晌,几块钱就给打发了?”
④“你看那顾客鞋上沾满的干泥巴,大概是进城卖菜的乡下人,挺不容易的,咱能帮就帮帮她吧。”望着他那副悯天恤人的表情,老廖张了张嘴,没再说话。
⑤草木枯荣,暑来寒往。几十年过去,老单仍住在那间低矮的平房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家电。可遇上镇里修桥补路建学校,他每次捐款都很慷慨,还先后资助十几名贫困学子完成了学业。
⑥见他如此这般,几个老友就纳闷儿了,不解地问他道:“你做了这么多年好事、善事,到底图啥哩?”他听罢只是嘿嘿一笑,不解释。
⑦去年底,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登门为他办理优待证时,才揭开了这个谜。
⑧那天,工作人员因为要帮他填报退役军人信息,他从床头柜里翻出一包东西,里面装着入伍登记表、退役军人证件和荣立军功的证书等资料。那一刻,工作人员一脸困惑地问他道:“您咋选择隐姓埋名这么多年?”老单沉默着,仿佛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抬起头说道:“俺入伍不久的那年夏天,部队赶赴一个抢险现场,连日的大雨导致山体松动,大量碎石被山洪冲到公路上。我们正准备将路面碎石清理后疏导车辆通行,突然又有一股洪水裹挟山石倾泻而下。千钧一发之际,班长一把将我推开,自己却被巨石砸中,牺牲在了那片高原上。”
⑨服役期满后,他没有再回原籍,就来到了班长的家乡,想替他尽孝。结果一打听,班长的父母已去世多年。他就在镇子上住了下来,以修鞋为生,竭尽所能,替班长报答家乡的父老乡亲,也让战友情谊延续下去。”
(1)、有人说,老单真是个“怪老头儿”。从文中找出三处,概括写到他“怪”在何处:收费之“怪”
大热天,忙活得一头汗
用钱之“怪”
捐款资助都很慷慨
身份之“怪”
老单不是本地人
(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请你赏析第②节画线部分:(3)、第④节中“老廖张了张嘴”,可能想说: -
9、文言阅读。
买椟①还珠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② , 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③ , 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注释】①椟:匣子。②柜:盒子。③玫瑰:一种美丽的玉石。
(1)、本文选自《韩非子》。我还知道出自该书的寓言故事有:《》(2)、我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以下字词的意思:薰: 鬻:
(3)、读了故事,你认为“楚人”和“郑人”各应该吸取什么教训?楚人:
郑人:
-
10、课内阅读。
草船借箭(节选)
①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操出兵,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②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文段①第一句是环境描写,其作用是:(2)、文段①中诸葛亮下了几道命令,请分别写出他的用意(目的):①下令把船一字摆开:
②下令一边擂鼓,一边呐喊:
(3)、文段①中的“笑”字,充分说明了诸葛亮:( )A、盲目自大 B、胸有成竹 C、性格开朗 D、心存侥幸(4)、根据选文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下列这句话:孔明设局“”箭,曹操上当“”箭。(各填一字)
-
11、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华文明的象征。让我们一起感受汉字的魅力吧!(1)、汉字字体演变的顺序,依次是:(填序号)
①隶书 ②楷书 ③小篆 ④甲骨文 ⑤金文
(2)、有一种对联叫“拆字联”。请认真观察加点字,补填下列拆字联:(各填一个汉字)①鸿是江边鸟,为天下虫。
②种门中木,思耕心上田。
(3)、下图是我国一所大学的校徽。观察后请回答:①这所大学名字是:
②文字设计的妙处:
-
12、请读《论语》,写出关于“君子”与“小人”的名句:(1)、君子喻于义,。(2)、 , 小人长戚戚(3)、君子周而不比 , 小人比而不周。君子 , 小人同而不和。
-
13、根据提示,请读描写古代儿童的诗句:(1)、放纸鸢的儿童: , 。(2)、学种瓜的儿童: , 。(3)、弄晓冰的儿童: , 。(4)、吹短笛的儿童: , 。
-
1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刷短视频,乐此不疲。 B、听到这个好消息,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C、看到久别重逢的战友,叔叔跑过去,哭笑不得地张开了双臂。 D、我走上玻璃栈道,看到脚下深不见底的山谷,双腿不由自主地抖动起来。
-
15、下列出现在古典名著中的人物,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伙计(烧火的伙夫) B、哥子(指男童) C、郎中(看病的医生) D、墨客(指文人)
-
16、括号里对带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孔君平诣其父(召见) B、其人弗能应也(不) C、没地不还你钱(难道) D、却看妻子愁何在(妻子和孩子)
-
17、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蚂蚱 徘徊 B、暇想 践踏 C、劈膀 咆哮 D、窈窕 筹强
-
18、根据拼音书写规范的汉字。
在广东,有这样一座海滨小城。这里明明有着mó天大楼,却偏偏yíng得“百岛之城”美yù;这里明明可以扬帆远háng , 却偏偏 juàn恋云道徜祥;这里明明可以远tiào海ōu翻飞,却偏偏想在古村里坐着板dèng闲话家常。
-
19、每个人都有一个让自己感到快乐的小天地。可能是你的小房间,可能是学校的操场,也可能是爷爷奶奶家的菜园子……你最喜欢在那里做什么?为什么让你感到快乐?请写下来。
习作要求:①题目自拟,字数在350字左右;②语句通顺、意思连贯,再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清楚;③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④习作中不出现真实校名和人名等。
-
20、现代文阅读
伞下的春天
①春雨滴滴答答,像断线的珠子敲打着树叶。我盯着书包里那把破旧的雨伞,心里直发愁——早上出门时,妈妈说等她加完班,就来学校接我。
②“小朵,我们一起走吧?”同桌林夏的声音像小铃铛一样清脆好听。她晃了晃手里的花伞,伞面上画着笑弯了腰的太阳花,特别好看。“我……我等妈妈。”我低下头,小声说。妈妈的工厂离学校很远,下这么大的雨,走路过来得花半个多小时。天都快黑了,妈妈却还没来。
③雨越下越大!透过厚厚的雨帘,A.我看见妈妈正冒着雨,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过来 , 雨水打湿了她的头发,紧紧地贴在她的额头和脸上,她的鞋子踩过水坑,溅起一朵朵水花。我心里一热,高兴地朝她挥手。
④“快过来!”妈妈撑着一把黑格子的伞。我飞快地跑进伞下,胳膊碰到了她冰凉的衣服。“妈妈,你冷吗?”我忍不住问。B.“傻孩子,”妈妈笑了,眼角的皱纹像小菊花一样舒展开 , “再冷也要来接你呀!”说着,她轻轻从怀里掏出一个热乎乎的鸡蛋饼:“怕你饿,路上给你买的。”鸡蛋饼暖暖的香味,混着雨水清凉的气味,一起钻进了我的鼻子。我开心地咬了一大口,哇,真香啊!
⑤走着走着,我忽然发现伞歪到我这边来了,妈妈的半个肩膀都露在外面淋着雨!“妈妈,你的衣服湿了!”我赶紧把伞推正。“没事没事,”妈妈又把伞轻轻推回来,声音暖暖的,“你看,咱们伞下有两个春天呢——一个是你甜甜的笑脸,还有一个是你手里香喷喷的饼呀!”雨还在下着,可我的心,比春天的大太阳还要温暖。
⑥原来妈妈的爱,就藏在那悄悄向我倾斜的伞尖上,藏在那热乎乎的鸡蛋饼里,更藏在她看向我时,眼睛里像星星一样温柔的光亮里。
(1)、按故事发展顺序,补全情节及“我”的心情变化。盯着旧伞等妈妈 ② ③ ⑤ ① 高兴 ④ 温暖 (2)、第5自然段中,妈妈说“伞下有两个春天”,一个指 , 另一个指。(3)、读画横线的句子,任选一句,注意加点的部分,想想这样写的好处。我选句:
(4)、下列说法与文章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A、“春雨滴滴答答,像断线的珠子敲打着树叶。”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春雨的形态和声音。 B、妈妈冒雨步行来接“我”,是因为工厂距离学校很远,雨天没有交通工具。 C、鸡蛋饼的温暖与天气的寒冷形成对比,凸显母爱。 D、“我”推伞的动作,体现“我”心疼妈妈,不想妈妈为了照顾“我”而淋雨受凉。(5)、如果你是文中的“我”,看着妈妈淋湿的肩膀和手中的鸡蛋饼,心里一定有很多话想对她说,请写一写。(6)、在生活中,你也有类似的温暖瞬间吗?请写写当时的情景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