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2课《汤姆 索亚历险记》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1课《西门豹》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端午节的由来》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孔子学琴》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8课《小狮子爱尔莎》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麋鹿》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鲸》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鸟的天堂》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米芾学书》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寓言两则》同步练习
-
1、读句子,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写在横线上。
妈妈告诉牛牛:“老师教(jiāo jiào)给你的都(dōu dū) 要记住,做一名好(hǎo hào) 客的志愿者,遇到挫折更(gēng gèng) 要勇敢面对,就当(dāng dàng) 作是一次对自己的锻炼吧!”
-
2、制作名片和宣传海报,按要求完成练习。(1)、制作志愿者名片,将与拼音相对应的汉字写正确。
姓名:牛牛 年龄:八岁
爱好:我喜欢xiě zuò,经cháng看书学习zhī shi。我还喜欢画画,有空时爸爸会带我去tián yě sàn bù、写生。(2)、读一读牛牛制作的宣传海报,回答问题。亲爱的小(伙 火)伴□你好□我勇敢活(发 泼)、做事认(真 直),你能和我一起参加志愿者活动吗□相信我们一定能(圆 园)满完成任务□
①读宣传海报,用“✔”选择括号里正确的汉字。
②读宣传海报,请在“□”内补充标点符号。
③牛牛想在宣传海报中加入一句名言,表达自己是个有信用的人。他可以用《论语》中的一句话:“与朋友交 , 。”
-
3、习作
教室是同学们每天一起学习的地方,在这里每天都会发生许多事,可能是你自己经历的,也可能是发生在同学身上的,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件写下来。要求题目自拟,内容具体,表达流畅,写出自己的感受。
-
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争当“太空常住人口”
随着“神舟十三号”的成功发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位航天员奔赴中国空间站,他们在太空工作生活了6个月。在我国,常住人口的统计时间标准为半年,即一年内在某地住满半年即为该地常住人口,按照这一标准,他们就是中国首批太空常住人口。
在太空居住,需要很高的成本。已经运行了20多年的国际空间站,每年维护费用高达40亿美元,光宇航员平均每人每天花费就约为750万美元。既然成本如此高,为什么中国人还要争当太空常住人口呢?
太空常住是探索未知的需要,空间站不仅提供了微重力环境,还可以帮助我们长期观测地球。浩瀚宇宙是人类探索未知的宝库,如果说空间站是通往宝库的桥头堡 , 那么太空常住人口就是排头兵,中国人不能缺席新一轮的科技革命,那就必须要有自己的太空常住人口。
(1)、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①中国首批太空常住人口指的是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航天员。
②在太空中,每位宇航员每天需要花费约750万美元,没有必要浪费这个钱。
③中国人想要参与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一定要有自己的太空常住人口。
(2)、加点词“桥头堡”在文中的意思是( )A、为了探索宇宙所构建的重要地点。 B、军队作战凭借的地点。 C、为控制桥梁而构筑的地堡。 D、大桥桥头的装饰建筑物。(3)、针对太空常住、探索宇宙奥秘,你有什么疑问呢?(4)、网友们纷纷为三位航天员送上祝福,以下祝福语中,不恰当的一项( )A、一代航天人,承载一代梦;一代航天梦,铸就中华魂! B、你们把满天的神话变成了现实,致敬中国航天。 C、你们用科技打造祖国的未来,愿祖国的航天事业更加辉煌。 D、广阔的绿茵场,是为你们搭建的舞台。张扬吧,健儿们,我们将为你永远喝彩! -
5、阅读
志向
李大钊读小学的时候,他的老师黄玉堂老先生给他讲太平天国的故事,他听得非常( )。黄老先生曾把他叫到自己的屋里,问他:“你听了太平天国的故事,有什么感想啊?”李大钊抬起头,眼睛里好像喷着火苗一般 , 说:“我要学习洪秀全,推翻腐败的政府!中国要富强,不受外国欺负!”
后来,李大钊在北洋法政学堂读书,他的爱国思想进一步( )。当时的学生,有各种各样的思想,也有各种各样的志向。有的想做个名士,游山玩水,乐活一生;有的想着花天酒地,醉生梦死;有的糊里糊涂混日子。李大钊却每天都把时间用在读书和研究政治理论方面。他胸怀大志,( )国家独立富强的道路。他和同学们在一起交谈,用他的思想帮助和启发了一些同学。在当时那样的花花世界里,李大钊一尘不染 , 有好多人不理解,问他:“你这样用心读书,将来要干点什么呢?”他微微一笑,认真地说:“我将来只希望做一个对老百姓有用的人!我活着,以自己的本领为民众做事;我死后,一不要棺材,二不要埋在地下,只希望把我的尸体扔进大海里,喂肥鱼虾,供民众食用,也使人民得到我的一点好处。这就是我平生最大的志向!”
(1)、将词语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最恰当的是( )A、入神 增加 追求 B、入神 增加 寻求 C、凝视 增强 寻求 D、入神 增强 寻求(2)、短文讲述了关于李大钊的两件事,请简要概括。(3)、读画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这句话是对李大钊和的描写,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的人。
(4)、短文中加点的词语“一尘不染”是指( )A、李大钊穿着整洁,身上没有一点儿灰尘。 B、李大钊洁身自好,丝毫没沾上一点儿坏习惯。 C、李大钊生活在一个环境很干净的地方。(5)、你的志向是什么?你要怎样去实现自己的志向? -
6、同学们设计了下面的宣传标语,不符合神话特点的是( )A、听神话故事,品英雄形象。 B、重温红色经典,培养爱国情怀。 C、走进神话,走进神奇的想象。 D、神话,永久的魅力,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
-
7、菲菲制作了神话英雄名片,这个人物是( )
神话英雄名片名字含义:先见之明
英雄成就:创造了人类;为人类取得火种
神话体系:古希腊神话A、宙斯 B、阿波罗 C、普罗米修斯 D、赫拉克勒斯 -
8、文文要讲神话故事,不适合的方法是( )A、《盘古开天地》配有很多精美的插图,我们可以借助插图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故事讲清楚。 B、遇到像《精卫填海》这样的小古文,我们可以结合注释,用上自己的话来讲一讲。 C、发挥想象,可以让我们把女娲从各地拣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讲清楚,说生动。 D、讲清楚故事最好的办法就是一字不落地背下来。
-
9、华华要演神话故事,他不会选用( )A、哪吒闹海 B、女娲补天 C、拔苗助长 D、夸父逐日
-
10、针对萤火虫会在夜晚发光的现象,乐乐请教了科学老师。老师解答了她的疑惑,并勉励她:( )A、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B、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C、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D、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
11、关于观察记录表,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乐乐进行了细致观察,才能写得如此准确。 B、乐乐不但观察细致,还连续观察了一段时间。 C、观察只要用眼睛看,不需要用耳朵听,用心想。 D、观察时,利用表格和图片,可以很好地反映观察对象的变化。
-
12、乐乐对“蝉”产生了兴趣,于是对蝉蜕皮的过程进行了连续观察,记录如下,请为相应的内容选择插图。(填序号)

时间
翅膀样子
行为
插图
20:44
无
一动不动,准备蜕皮
21:22
露出翅膀一角
背部开裂,头钻出来
22:55
翅膀折叠起来,还未展开
用力一挺,尾部从壳中抽离
23:11
又小又嫩的翅膀逐渐大了起来,盖住身体,像把扇子
全身脱壳
-
13、 下面文字中,和画曲线的句子的修辞手法相同的是( )
在法布尔笔下,萤火虫是昆虫界的小明星,身着斑斓的铠甲,提着灯笼在夜色中舞蹈;蝉非常喜欢唱歌,为了满足这个嗜好,只好缩小器官来安置乐器;瓢虫身着黑色斑点的红外套,就像撑着小伞散步的娴雅淑女。
A、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B、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C、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D、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 -
14、在下面横线上填入正确的诗句。
我想去游览“ , 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庐山;也想看“ , 半江瑟瑟半江红”的秋江夕照图;还想去“空山不见人,”的鹿柴体验那种静谧。我更想体验乡间的美丽温馨:“细细的溪水,流着的香味,流着。灰白色的鹅卵石。”
-
15、补充词语,并完成练习。
人声 耳聋
无声 低声
鼓天 私语
读词语时你想到了什么画面,请选择一个写一写。
-
16、在下面括号内填入正确的词语。
跟着书本旅行。看,钱塘江大潮yóu rú千万匹白色战马qí tóu bìng jìn;清澈的溪水,有róu hé的月光照耀;hēi àn的夜空中, yún cai隐去了,星星好像 wán pí的萤火虫在我周围飞舞……这壮美的山河,多么令人zì háo , 多么令人zàn tàn!
-
17、快乐习作。
在学习中,我们领略到了不少大自然的奇妙景观、景象。你还见过哪些奇妙的景观、景象呢?把你见到的描绘出来吧,让我们通过你的作品,感受一下其中的奇妙吧!要求:书写工整,内容具体,题目自拟。
-
18、口语交际。
我们的家乡在大力开展“创建美丽乡村”努力建设整洁、有序、宜人的美丽乡村。作为村里的一员。你打算怎么做呢?(100字左右)
-
19、课外阅读
在天山峰峦的高处,常常出现巨大的天然湖,就像美女梳晨妆时开启的明净的镜面。
湖面平静,水清见底,高空的白云和四周的雪峰清晣地倒映在水中,把湖山天影融为晶莹的一体。在这幽静的湖中,唯一在活动的就是天鹅。天鹅的洁白增添了湖水的明净,天鹅的叫声增添了湖面的幽静。
人们说山色多变,而事实上湖色也是多变的。如果你站在高处俯视湖面,眼前是一片赏心悦目的茫茫碧水。如果你再留意一看,映入你眼帘的是闪闪粼光,像千万条银鱼在游动;而远处水平如镜,没有一点纤尘或者一根游丝的侵扰。湖色越来越深,由近到远,银白、淡蓝、深青、墨绿,界限非常分明。传说这个湖是古代一个不幸的少女滴下的眼泪,湖色的多变正象征着那个少女的万种哀愁。
就在这个湖边,传说中那个少女的后代们现在已在放牧着羊群。湖水滋润着湖边的青草,青草喂胖了羊群,羊奶哺育着少女的后代们。
山高爽朗,湖边清净,白天披满阳光,夜里缀满星辰,牧民们的蒙古包随着羊群环绕在湖的周围。瞧!他们正弹琴歌唱着自己的幸福生活。
(1)、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相应的词语。①指从高处往下看。
②指因欣赏美好的情景而心情舒畅。(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一个句,把比作。请用“”在文中再画出一个这样的句子。(3)、湖色越来越深,分别有哪些色呢?请在文中找出来。(4)、在传说中,湖色的多变象征着。 -
20、课内阅读。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他们的那么多幻想在现代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____,____”来形容。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在横线上把文段补充完整。(2)、读下面的句子,联系选段内容判断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①文段用对比的方法写出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②“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③“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中“大概”去掉后句子意思不变。
(3)、联系文段内容和生活实际,仿写句子。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有 , 有 , 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