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照样子,把句子写生动。
    (1)、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好像

    (2)、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

    为什么?

  • 2、照样子,填入合适的词语,把事物写生动。
    (1)、例:太阳又大又圆

    大海又     沙滩又

    (2)、例:嫩绿的叶子

    的太阳    的荷叶     弯弯的

  • 3、观察图片,选一选(填序号)

    ①少  ②多  ③小  ④大  ⑤北  ⑥南

     

    企鹅

    北极熊

    数量

    体形

    生活区域

  • 4、观察字形,回答问题。
    (1)、“草、莲、苹”都含有偏旁“”,带这个偏旁的字意思大多和(①水果  ②植物)(填序号)有关。
    (2)、“桃、林、树”都是字旁,带这个偏旁的字意思大多和(①树木  ②花草)(填序号)有关。
  • 5、按照正确的笔顺规则写字,选一选。(填序号)

    “果”字和“里”字的第五笔分别是(   )。

    A、一 一    B、丨丨  C、一  丨 D、丨 一
  • 6、选出正确的字音和字形写在横线上。
    (1)、校门前的小树(cháng zhǎng)高了。
    (2)、小青蛙在田(dì de)里睡(zháo zhe)了。
    (3)、公园的(西   四)周都种满了美丽的月季花。
    (4)、不一会儿,圆圆的(用  月)亮爬上了树梢。
  • 7、拼一拼,写一写

    shān shàng shí tou多,

    shuǐ zhōng xiǎo鱼多。

    tián zhōng hé苗绿,

    zhú lín niǎo唱歌。

  • 8、看图,写出音节词

                                                

  • 9、阅读下列选文,完成练习。

    枯萎的蒲公英

    那是一株怎样的蒲公英!叶子的边缘已露出萎黄的老态,但叶子还是那样绿着,透着铁一般的色泽。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霜一次又一次从天而降,蒲公英的茎慢慢垂下头来,用尽全部的力,贴向地面,贴向地面……他们明白,要想延续久远,就不能把头昂得太高,这样才能把最沉实的爱,尽可能多地传递给儿女。

    我的心不由得疼了一下,这像极了我的母亲。

    去年的这个时节,冬阳阻不住东奔西跑的北风,正如我阻不住我八十岁老母的脚。她在楼下,为我寻挖着蒲公英。“经霜的蒲公英能消炎败火,你这嗓子,应该吃点儿。”她半弓着腰,在衰草连片的枯黄里,神情专注地寻找那一小簇一小簇的绿。①她时不时地弓腰,用那曾经丰腴饱满而至今肉皮松弛的手,极其小心地翻捡着枯黄的草,似乎蒲公英长着脚,一不小心,受了惊吓,就会跑掉了似的。母亲的脚步,已失去了早年的利落,有些蹒跚。

    曾经,那是一双怎么样的脚啊!为了让孩子们正常地进出学校,她携夫带子,脚板直探向千里外陌生的异乡。

    后来,为了一家老小能吃上饭,她不分白天和夜晚,不惧炎阳和冰霜,用那细小的绣花针,绣出蟒袍上那呼之欲出的龙的模样,再用这双脚板,驱北风,走冰路,登火车,为一家换回不很丰裕的口粮。

    如今,母亲已去,留一棵蒲公英在这冬日里与我面对。②我伏下身,看着那泛黄的叶片,沿着叶脉轻抚,这碰到了我心里最柔软的角落。在我疼惜的泪光里,我又看到你透着如铁的刚强与坚毅,温暖着我层层叠叠的孤寂。

    一阵风吹过,蒲公英的叶子触碰着我的手指,散着阳光融融的暖意,如轻柔的爱抚,久久不去。

    (选入时有删改)

    (1)、作者由枯萎的蒲公英回忆了与母亲有关的几个场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些场景。

     

    为让孩子正常入学,母亲携夫带子到异乡。

      

    (2)、结合文章内容,下列对本文题目《枯萎的蒲公英》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____(多选)
    A、与《桂花雨》的题目一样,作者都通过具体事物来表现对父亲的情感。 B、“枯萎”一词既表现蒲公英的状态,也表现母亲已处于年迈状态。 C、直接告知读者文章的主要内容与蒲公英枯萎时的形状、生长状态有关。 D、题目中的“蒲公英”是本文的线索,作者借“蒲公英”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3)、多角度赏析语言,能进一步感受作品的魅力。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鉴赏卡。

    霜一次又一次从天而降,蒲公英的茎慢慢垂下头来,用尽全部的力,贴向地面,贴向地面……

    ①这句话是对景物的动态描写,让我感受到

    ②选项的语势图能帮我们较好地读出句子情感。

    (4)、如今,很多人沉迷于抖音等短视频之中。短视频盛行,那么文字能力还重要吗?结合上述现象和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体会句子的写法和表达的感情),写下你的看法和理由。

    我的看法:

    理由:①

  • 10、现代文阅读

    童年读书(节选)

    莫 言

    ①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我体能不佳,胆子又小,不愿跟村里的孩子去玩上树下井的游戏,偷空就看“闲书”。

    ②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眼里长手手里又长眼的杨任……一辈子也忘不掉啊!

    ③记得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许多疙瘩。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天边燃起了一大片火红的晚霞。我听到羊在圈里饿得狂叫。我心里忐忑不安 , 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我飞快地蹿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 

    ④我的二哥也是个书迷,他看《破晓记》时,我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脖子伸得长长的,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他怕我趁他不在时偷看,把书藏到猪圈的棚子里。我去找书时,头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 , 奇痛难挨。但我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肿成了一条缝,都睁不开了。

    ⑤这些“闲书”虽只能偷偷地看,却像一位亲密无间的朋友给童年的我带来无尽的乐趣。

    (1)、联系上下文推想词语意思。

    忐忑不安:

    (2)、短文的第自然段和第自然段相互呼应,写了短文的主要内容。本文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
    (3)、快速阅读短文,找到写“我”和二哥一起读书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4)、读短文,梳理信息,完成下面的表格。

    书 名

    书是怎么来的

    什么情况下读的

    《封神演义》

    在同学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

    《青春之歌》

    从老师手里借的

    ①跟二哥一起读

    ②猪圈的棚子里找到的

    ①在二哥身后伸着脖子

    (5)、仔细读读文中画横线和曲线的句子,按要求写一写。

    ①对画横线句子的理解:②读画曲线句子的感受:

    (6)、2012年10月11日,北京时间19点,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中国作家莫言获奖。莫言童年的读书经历和他的成就给你的启示是:
    (7)、想一想自己读过的民间故事中的人物,照样子填一填。

    例: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

    ……

  • 11、积累与运用。
    (1)、关于读书:读书有三到,谓。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 , 第三要。要多读书,才能不断更新知识,正如朱熹所说:“问渠那得清如许?。”
    (2)、本学期我们积累了不少诗词名句:描写明月泉水的名句是:明月松间照,。表达诗人陆游遗愿的诗句是: , 家祭无忘告乃翁。讽刺当政者纵情声色的诗句是:暖风熏得游人醉,。“青箬笠,绿蓑衣,。”让我们体会到钓鱼的乐趣。“风一更, , 故园无此声。”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思乡之情。
    (3)、我还知道表现友情的诗句有:;描写传统节日的诗句有:
    (4)、劝说某位朋友要珍惜时间,你会想到名言 ;同学喜欢乱花钱,你会用这句名言劝告他 
  • 12、句子训练场。
    (1)、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翻译句子)
    (2)、园中鲜花怒放。(把句子写具体)
    (3)、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用相同的说明方法描写“语文课本”)
    (4)、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使我深受感动。(修改病句)
  • 13、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中的“浸”说明花香浓郁。 B、《白鹭》《珍珠鸟》《鲸》《松鼠》都是写动物的,它们的文体都一样。 C、《珍珠鸟》一文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出了小鸟从“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 D、“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一句中,“鸟的天堂”是指那棵茂盛的大榕树,正是这棵大榕树,为鸟留下了理想的生活环境。
  • 14、经过无数次的努力,实验终于成功了!同学们( )地欢呼起来。
    A、得意忘形 B、兴高采烈 C、自鸣得意 D、神气活现
  • 15、根据加点字“色”的解释,选择相应的词语写在横线上。(填序号)

    A.春醉人

    B.和颜悦

    C.湖光山

    D.五光十

    E.眉飞

    F.无声无

    以上词语中的“色”字,表示颜色的是;表示神情或神色的是;表示情景或景象的是

  • 16、先补充词语,然后按要求填空(在横线上填序号)。
    (1)、补充词语

      当然

    ②呕  

    不拾

    ④应接不

    心积

    ⑥饮水  

    (2)、形容社会风气很好的词语是:
    (3)、上述词语中有一对意思相近但感情色彩不同,这对词语是:
    (4)、俗语“吃水不忘挖井人”用成语表示是:
  • 17、比一比,再组词。 

  • 18、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数百年前的劳动人民靠着智慧和双手,xiū zhù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那金碧huī huánɡ的殿堂,那línɡ lónɡ剔透的亭台楼阁,那各具特色的风景名胜,那无比zhēn ɡuì的历史文物,让人们领略到诗画一般的yì jìnɡ , 流连其间,仿佛zhì shēn在梦幻的世界里。可是,qīn lüè者的劫掠,连烧三天的大火,让这一切都化为了灰烬。这血的教训时刻警醒着我们,一定要不忘ɡuó chǐ , 自立自强。

  • 19、①《童年》:
    ②《小英雄雨来》:
    ③《爱的教育》:

    推荐卡

    这是一个充满爱和温暖的故事,它以日记体的形式展现了人性的美好和爱的力量。

    推荐卡

    这是一个红色故事,描绘了一个普通孩子如何在困难和挑战中逐渐成长为勇敢的英雄。

    推荐卡

    这是一部童话小说,通过主人公与各种星球居民的对话,引发人们对友情、成长、责任和生命的思考。

    推荐卡

    这是一本自传体小说,它使人在黑暗中看见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

    A.

    B.

    C.

    D.

  • 20、现代文阅读与鉴赏。

    ㅤㅤ小根和小源在本学期整本书阅读活动中遇到了一些问题,请你结合《小英雄雨来》的阅读,

    帮助他们一起解决。

    小英雄雨来(节选)

    ㅤㅤ雨来带着敌人继续往前走。他故意领着敌人从那写着几个大字的路边经过。一个个鬼子兵走过时,都战战兢兢地瞧一眼地上那行特别显眼的白粉笔字:“这儿是中国的土地!”

    ㅤㅤ雨来见很多鬼子兵的腿都打着哆嗦,腮帮子嘴唇乱动。雨来心里说,他们在嘟囔些什么呢?怨恨天皇不该把他们送上中国这块土地吗?还是祈祷天皇保佑他们走出这天罗地网呢?

    ㅤㅤ如果他们是咒骂天皇,就狠狠地咒骂吧!如果是祈祷,就当作最后的祈祷吧!他们所抢夺的土地,马上就要变成他们冰冷的坟墓了。因为雨来要把他们带到真正的地雷阵中。

    ㅤㅤ现在,雨来正领着鬼子大队在河岸上走。鬼子队伍的背后河堤上,大路上,遍地是地雷;前面的河堤上,大路上,也遍地是地雷。

    【离第一个地雷只有两丈远了,一丈远了,还有几尺远了……怎么脱身?雨来一边走着,一边默默地开动脑筋想,____。】

    ㅤㅤ雨来回头向鬼子指挥官说:“前面,没有地雷了!”

    ㅤㅤ雨来一边走,一边回头说话,故意迈空了脚步,身子一歪,“哎呀!”叫一声,像____滚进河里去了。

    ㅤㅤ雨来在水里游着。他故意从水里冒出头来,扬手喊了声:“救——命——啊——”就假装被波浪打进水里。接着,仿佛____,又闪露了一下小脑袋,就沉进河底去了。

    ㅤㅤ大连鬓胡子鬼子指挥官,瞪着小眼睛,见带路的小孩被河水冲走,默念道:“天皇保佑,幸亏出了地雷阵!”

    ㅤㅤ可是,一个地雷____爆炸了。河堤上升腾起来的浓烟,卷着沙土和炸碎的鬼子衣服,直冲上天空。民兵的枪也响了起来,子弹带着呼呼的啸声,飞进鬼子混乱的队伍里。鬼子兵这个的枪,碰了那个的脑袋;这个的胳膊肘肩膀碰了别人的鼻子,别人又碰了那个的眼睛、鼻子……跌倒在地上的,后面的就踩着他的脖子或是脊背跑了过去。

    ㅤㅤ轰!轰!轰!……一个个地雷,像____响起来。啊!愤怒的土地,把撕碎的敌人抛上天空,扔进滚滚的烟尘中。军帽和带着血块的军装破片飞溅着,挂在庄稼秆上,挂在树枝上。皮鞋、炸断的步枪,在半天空里翻着筋斗……

    ㅤㅤ雨来从老远的地方爬上河岸。落日把旷野上浮动的烟雾,映得红红的。

    (1)、小根发现文中有四处括号需要填写,请你帮他完成。(填序号)
    A.连珠炮似的
    B.山崩地裂似的
    C.一团小旋风似的
    D.被涌起的波浪推上水面似的
    (2)、小源要用提取关键词语的方法梳理主要内容,请你根据提示帮他完成。

    (3)、小根边读边想象着雨来的心理活动,请你帮他在文中的【】内补上。
    (4)、小源已经学习了给文章拟题的方法,请你帮他为选文取个题目:
    (5)、小根和小源沿着成长的足迹,还展开了《童年》《爱的教育》两本书的阅读,并围绕主题进行了一些学习活动。

    ①小根阅读《童年》后,绘制了人物关系图,请你帮他补充完整。(填序号)

    A.自私贪婪

    B.慈祥善良

    C.继父

    D.格里高利

    E.“小茨冈”F.外祖父

    ②小源阅读时对情节进行了梳理,请你帮忙找出能体现阿廖沙“成长”的情节     。(选两项)

    A.阿廖沙的母亲由于不肯忍受外祖父的专横粗暴,便丢下他,离开了这个家庭。

    B.为了糊口,阿廖沙放学后同其他孩子们合伙捡破烂卖。

    C.阿廖沙的外祖母最疼爱他。

    D.在一些朋友的帮助下,阿廖沙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正直、勇敢、自信的人。

    ③小根要为三本好书做推荐,请你帮助他根据作品选择合适的推荐卡。

上一页 58 59 60 61 6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