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2课《汤姆 索亚历险记》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1课《西门豹》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端午节的由来》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孔子学琴》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8课《小狮子爱尔莎》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麋鹿》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鲸》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鸟的天堂》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米芾学书》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寓言两则》同步练习
-
1、课内阅读。
现在,你一定会认为流星体是人们所能见到的速度最快的物体。____,还有比流星体运动速度快得多的东西,____它就在我们身边。____我们按下手电筒的开关,立刻会出现一束光柱。光的速度是惊人的,大约是30万千米每秒,比流星体的速度要快几千倍!如果按照光速运动,我们一秒钟就可以沿着地球赤道转7圈多,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1)、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正确的是( )A、不过 只要 而且 B、不过 而且 只要 C、而且 只要 不过 D、只要 不过 而且(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①光的速度要比流星体的速度快几千倍。
②如果按照声速运动,我们一秒钟就可以沿着地球赤道转7圈多!
③流星体是人们所能见到的速度最快的物体。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落花生》的作者是。通过这篇课文我领悟到的做人的道理是:。(2)、诗以传情。“ , 非是藉秋风”是虞世南对高洁品行的追求;“家家乞巧望秋月,”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 不拘一格降人材”是龚自珍对人才的渴求。(3)、《己亥杂诗》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当时统治者的质问的诗句是。诗中“暖风”一语双关,既指 , 又指。(4)、《将相和》一文中,将指 , 相指 , 将相不和是因为。
-
3、按要求写句子。(1)、队长说:“我是北方人,从大棚种菜得到启示,就搞了这个油布棚。”(改为转述句)(2)、秦王被逼得没办法,只好敲了一下缶。(改为双重否定句)(3)、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缩句)(4)、人藏在洞里,不气闷。人藏在洞里,不嫌暗。(用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5)、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换种说法,意思不变)(6)、修改病句。
①学习了《落花生》一文,使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②《桂花雨》的作者是琦君写的。 -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任选一个词语造句。
理直气 难以信 口不提 完归
无不克 心血 生灵 战不
造句:
-
5、辨字组词。
嫌 慕 浸 嘱
谦 幕 侵 瞩
-
6、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榨(zhà zhài)油 浸(jìng jìn)入 冠(guān guàn)军
宾(bīn bīng)馆 酝酿(liàng niàng) 履(lǚ lǔ)行
-
7、看拼音,写词语。
dīng zhǔ
diǎn lǐ
fā shì
huǐ miè
fèng mìng
-
8、口语交际
对于生活中一些会产生分歧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辩论来摆事实、讲道理,请你针对下面的问题,选择正方或反方的角度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正方:可以撒谎 反方:不可以撒谎
-
9、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练习。
绿色宝石
在云南境内有一颗耀眼的“绿色宝石”,它就是我国最大的热带植物宝库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古木参天,藤萝蔽日,进入林中就像到了奇花异树的海洋,这里的望天树高达七、八十米,( )拾起头( )能看到它的树冠,是名副其实的“森林巨人”。这里的古椿树粗壮高大,就是几个人拉起手来也围不拢,这里有重量惊人的黑黄檀,有钢铁一样硬的铁力木;有能够分泌毒液的箭毒木,也有能够供应淀粉的西米树。
西双版纳的植物不但姿态万千,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油棕被称为“世界油王”可西双版纳的油瓜的含油量比油棕还要高出许多。这里的扁担藤简直就是一座座“天然)用刀砍断一根扁担藤,清甜可口的汁水饮料厂”。当你口干舌燥的时候,( )用刀砍断一根扁担藤,清甜可口的汁水( )会像喷泉一样流出来。这里的黑心树是难得的“木材仓库”。这种树不怕砍,不怕伐,只要留下一段树桩,很快就会萌生出许许多多的嫩芽,两三年的功夫,这些嫩芽就能长成10来米高、比碗口还粗的大树。这种树的寿命特别长,一般的可以活二百到四百年。一家人种上几棵黑心树,烧柴的问题就解决了。种类繁多,郁郁葱葱的植物,不仅美化了这里的山川,也给这片绿野中的珍稀动物提供了栖息、繁衍的场所。千百年来,生活在西双版纳的人们十分爱惜这块“ 绿色宝石”,使它永远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1)、联系上下文,将下列关联词分别填入第二、三自然段的括号里。
只有……才…… 只要……就……(2)、从文中找出一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3)、读第三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①西双版纳的植物中含油量最大的是。
②作者把“扁担藤”比作 , 这是因为。
-
10、阅读课文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润,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声,敌人纷纷滚入深谷。
(1)、请给选段拟一个小标题:。(2)、从选段中加点的“抢先一步”“夺过”,我们可以体会到马宝玉的。从加点的“猛地举起”“砸”,我们可以体会到马宝玉的。(3)、选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得非常 , 充分体现了。 -
1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运用比喻修辞写云和雨的诗句是“ , 。”(2)、《草原》是一篇(体裁),课文描绘了、和这三个画面,展现了草原的 , 表现了草原人民的 , 结尾一句“ , ”点名中心。(3)、在《开国大典》中,作者按顺序,记叙了典礼的盛况,表现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成立的的心情。(4)、《过故人庄》中,描写乡村景色的诗句是 , 。
-
12、日积月累。(1)、蒙汉情深何忍别,。(2)、 , 万紫千红总是春。(3)、稻花香里说丰年,。(4)、 , 乌蒙磅礴走泥丸。
-
13、按要求写句子。(1)、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缩句)(2)、这样宏伟的建筑,这样和谐统一的局面,令人惊叹。(改为双重否定句)(3)、这火光微弱。 这火光对于寻我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足够亮了。(用关联词合并句子)(4)、老人很凶。(改为比喻句)(5)、马宝玉激动地说:“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改为转述句)
-
14、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一碧 威风 怒气
有味 大无 飘舞
(2)、张明和同学闹矛盾了,他地跑到办公室,找老师告状。(3)、她捧着一本漫画书看得 , 都没察觉到妈妈进了她的房间。 -
15、按要求完成练习。
“屈”用部首查字法先在部首 , 再查画。“屈”在词典中的解释:①弯曲;使弯曲。②屈服;使屈服。③委屈;冤枉。④理亏。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屈”分别是什么意思呢?请选择。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
他的书法在我校首屈一指。
在众人的逼问下,他理屈词穷,只好说出这里面的缘由。
这样的冤屈谁来为你声张呢?
-
16、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倾角(qīn qīng) 揪出(jiū qiū) 晋察冀(yì jì)
一簇(cù chù) 蒙古(měng méng) 抡一圈(lún lūn)
-
17、看拼音,写词语。
lǐ mào
rì kóu
tǎn kè
páo xiào
zāo gāo
-
18、题目:身边的“美”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草原一碧千里的美,也了解了花儿内在的美,了解了狼牙山五壮士、郝副营长、黄继光等先烈们的精神美。请以“身边的‘美’”为题,写一写你身边美的景、美的事、美的人。
要求:①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重点内容突出。②语句通顺,情感真挚,不少于450字。
-
19、课外阅读。
三只兔子不可追
儿时,我家住在一个乡村学校附近。我们姐弟三人,跟着乡村的孩子捕鱼捞虾,父亲端起我们捞的一盆鱼虾,全掀翻在河沟里。我们跟着其他的孩子上山打柴,父亲一把火,将那堆柴火化为浓烟和灰烬。其实,那时我们家并不富裕。对父亲的乖张行为,我们大惑不解。
后来,父亲给我们讲了一个楚王打猎的故事。在狩猎的现场,一只兔子从草丛中蹿出,楚王弯弓搭箭,正要射猎时,忽然从他的左边跳出一只山羊,于是他把箭头对准了山羊。正在此时,右边又跳出一只梅花鹿。楚王又重新掉转箭头对准了梅花鹿。忽然从树梢飞出了一只珍贵的苍鹰。楚王最终选择了苍鹰,待要瞄准时,苍鹰已迅速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远遁而去。待到楚王回头来找其他的猎物时,前面的目标早已无迹可寻。
听了故事,才明白父亲前面乖张行为。自此姐弟三人心无旁骛,终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
人生有三只兔子不可追。少儿时代,教室之外嬉戏玩耍是一只诱人的兔子,你若去追赶它,它就带给你虚废的一生;青年时代,校园之外名利富贵是一只诱人的兔子,你若去追赶它,它就带给你虚荣的一生;中年时代,社会上灯红酒绿是一只诱人的兔子,你若去追赶它,它就带给你堕落的一生。
当你要赶路时,不要被草丛中蹿来蹿去的兔子弄得眼花缭乱,从而偏离了前进的方向,记着自己是赶路,唯一要干的是:看脚下,看前方。
(1)、根据意思写词语。①心里没有别的想法和念头。
②事物太多或太复杂,眼睛看不过来了。
(2)、文中的“三只兔子”,第一只兔子是 , 第一只兔子是 , 第一只兔子是。(3)、父亲为什么会掀翻鱼虾盆和烧柴火?(4)、“听懂了故事,才明白父亲前面乖张行为”一句中“父亲前面的乖张行为”是指什么?在文中找出来。(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 -
20、课内阅读。
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1)、该文段描写了( )的丁香花。A、城里 B、城外 C、斗室外 D、城里城外(2)、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两种修辞手法,分别是和。(3)、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写一写你喜欢的一种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