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2课《汤姆 索亚历险记》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1课《西门豹》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端午节的由来》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孔子学琴》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8课《小狮子爱尔莎》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麋鹿》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鲸》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鸟的天堂》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米芾学书》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寓言两则》同步练习
-
1、妙笔生花巴金爷爷在描写鸟时,先总写了群鸟的活动,接着重点描写了一只画眉鸟,写出了鸟儿在“天堂”里的快乐和自由。这种写法叫“点面结合”。请你将自己想象成“鸟的天堂”里的一只“导游鸟”,运用这种写法为大家介绍一下“鸟的天堂”,突出景物的变化。
-
2、回忆画面小全边看美景边回忆巴金爷爷写的《鸟的天堂》中的画面,请你读一读,完成练习。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第1自然段主要运用了(静态 动态)描写,其中的“起初”“后来”“接着”,写出了鸟的天堂由到 , 鸟儿由到的变化过程。(2)、用横线在文中画出能解释“应接不暇”的句子,想一想,“我”应接不暇的原因是什么?写在文旁的批注框里。(3)、下列对最后一句话分析不正确的是( )。A、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鸟儿生活的乐园,不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的是大榕树 B、因为作者亲眼见到大榕树上栖息着无数鸟儿,它们自由、快乐地生活在这里,真像在天堂一样。所以,在作者心中,大榕树的的确确是鸟的天堂 C、作者第一次没有看到一只鸟,第二次见到了不计其数的鸟齐飞的热闹景象,才发出此种感叹 D、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愉悦和留恋之情(4)、大榕树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呢?请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想法。 -
3、小全回忆了巴金爷爷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不同景象,请你填表格,体会“小鸟天堂”的美丽。
次数
时间
见到的景象
景物的特点
描写方法
第一次
傍晚
第二次
第二天早晨
-
4、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两句话是对榕树的(动态 静态)描写。“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突出了绿叶层层叠叠、挨挨挤挤,让人感受到榕树枝叶之;“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写出了榕树的。(后两空填序号)
A.繁密 B.生命力旺盛 C.长势迅速 D.美丽
-
5、导游在解说“小鸟天堂”时引用了课文中的句子,请你一起看看吧。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动态描写的是哪一项?( )A、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 B、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C、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 D、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
6、小全记录了在去“小鸟天堂”路上的所见,读语段,完成练习。
我们在高____(塔 搭)附近的渡口____(塔 搭)了一只小船前往“小鸟天堂”。一路上,我们听着chuán jiǎng____划水的美妙声响,看着美丽的风景,很快到达了“小鸟天堂”。那是一棵巨大的róng shù____,枝繁叶茂,枝干上不计其数的气根jiū chán____在一起,有的根还扎入泥土里。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鸟从树丛中飞出,我们注意地看着,眼睛yìng jiē bù xiá____。看着这美景,我们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1)、根据语境和拼音,填写正确的词语。(2)、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汉字。(3)、借助“计”的解释可以判断,下列词语中的“计”与“不计其数”中的“计”意思相同的是( )。计①主意;策略;计划。②做计划;打算。③计算。④计较;考虑(多用于否定式)。
A、不计得失 B、数以万计 C、缓兵之计 D、锦囊妙计 -
7、品读写法判断诗句中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把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①鸟宿池边树,②僧敲月下门。
③一川明月疏星,④浣纱人影娉婷。
⑤宜阳城下草萋萋,⑥涧水东流复向西。
⑦沙头宿鹭联拳静,⑧船尾跳鱼拨剌鸣。
⑨春潮带雨晚来急,⑩野渡无人舟自横。
动态描写:
静态描写:
-
8、阅读诗词,体会旅途中不同的景与情,完成下面的对比阅读学习单。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探究方法
探究内容
读诗词划节奏
①下面诗词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B.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C.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抓意象初感知
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中,“月落”“”“”是诗人所见,“”是诗人所闻,“霜满天”是诗人所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诗人运用了的写法,用乌鸦的啼叫衬托月夜的静谧。《长相思》中,“ , , , ”写风雪不止,风雪之声将梦境打断,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体诗意悟感情
③同样的深夜难眠,人生经历不同,内心的感受也不同。从《枫桥夜泊》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漂泊异乡的诗人的心情;从《长相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词人之情。
巧想象写画面
④读《长相思》,词人在梦境中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展开想象写一写。
-
9、品读本课诗词,想象画面,将同学们讨论的内容补充完整。(1)、小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的画面。其中“明月松间照”是(静态 动态)描写,“清泉石上流”是(静态 动态)描写。品读这两句诗,我仿佛看到 , 仿佛听到。山间傍晚的景色真美啊!(2)、小艺:“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两句诗中“竹喧”的“喧”字表明没有见到浣女之前就先听到了。这两句诗运用了(静态 动态)描写,用浣女、渔舟的归来衬托了月夜山村的。(3)、东东:读完本课所学诗词,我知道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山居秋暝》中,诗人王维描写了山雨过后的山居秋景 B、“空山新雨后”与诗句“空山不见人”中的“空山”都突出了山的高大 C、《枫桥夜泊》中,诗人张继描写了使人夜半难眠的客船夜景 D、“长相思”和我们学过的“清平乐”都是词牌名
-
10、在探寻过程中,同学们整理了多种理解字义的方法,一起来看看吧。(1)、借助注释:根据文中注释,我知道“山居秋暝”中“暝”的意思是 , “随意春芳歇”中“歇”的意思是。(2)、结合语境:在“身向榆关那畔行”中,“那畔”的意思是“那边,这里指关外”,可知“畔”在这里的意思是。(3)、根据生字偏旁:学习“聒”字时,由偏旁“耳”“舌”可以推测出“聒”的意思是。
-
11、“品诗意自然”主题活动开始了,下面是活动的导语,请你读一读,完成练习。
古人喜爱在山水间漫游,尤其是wáng sūn____贵族。晴时,晨起漫步榆____(yú yǘ)荫下,古sì____钟声沉沉,玄音渺渺,清幽宁静;雨时,日暮bó____舟西湖pàn____,夜雨点点更漏沉,聒____(guā guō)碎乡心,更添lí chóu____。让我们与古人同行,在诗词中探寻和品味自然的妙趣。
(1)、看拼音写字词,并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2)、根据释义,给加点的“更”字注音并选出正确的解释。夜雨点点更漏沉:读 , 意思是。
更添lí chóu:读 , 意思是。
更gēng①改变,改换;②旧时一夜分成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③经历。
更gèng④更加;⑤再,又。
-
12、五(3)班的同学制作了几张古诗抄录卡,下面硬笔书写格式及布局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
13、五(2)班的同学制作了与国家兴衰有关的词语积累卡,请你完成练习。(1)、补充上面的词语。
国民
太平
居乐
寿年
民不
忧患
哀遍
事秋
(2)、上面词语中,第一行描写了的景象,这样的词语我还知道、;第二行描写了的景象,这样的词语我还知道、。(3)、选择上面的词语,把句子补充完整,再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中国曾经走过百年屈辱的历史,百年前,清政府腐败无能,整个国家 , 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后,□□当时中国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无时无刻不在盼着一个。今天,我们终于有了一个□百姓的社会。
-
14、五(1)班的同学制作了含有感情色彩的词语积累卡,请先将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1)、将词语补充完整。
兴高
足多
心血
得意
计多
处心
(2)、我发现以上词语中,第一行含有的情感,是(褒义 贬义)词;第二行含有的情感,是(褒义 贬义)词。(3)、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一个的人,他为了兴复汉室而。而吕布则 , 他为了个人的利益地谋害自己的恩人。
-
15、品读语句,体会读书的快乐。
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在记忆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1)、作者把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比作和 , 突出表现了少年时代读书生活的快乐与美好。(2)、这段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
16、总结“我”的读书感悟,完成表格。
读书类型
作用
明白的道理
小画片、连环画、文艺书籍
扩展想象力
作文,首先构思要 , 落笔也要有点儿才好。
古今中外的大部头小说
作文,要写;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 , 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
-
17、梳理“我”的读书历程,把下面的导图补充完整。

-
18、默读课文《我的“长生果”》,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作者按照顺序,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作者把书比作“”,表达了书和人类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己对书籍的之情。
-
19、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流光溢
囫囵吞
肠挂肚
津津有
如似渴
大显手
如如痴
想联翩
我坐在电视机前面地看着春节联欢晚会,那些的画面使我 , 不禁:要是我也能在现场,那该有多好哇!
-
20、下面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加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请把它选出来。(1)、A、差错(chà) B、美差(chāi) C、参差(cī) D、差异(chā)(2)、A、直奔(bèn) B、奔腾(bēn) C、奔驰(bēn) D、投奔(bēn)(3)、A、书籍(jí) B、馈赠(kuì) C、酵母(xiào) D、皎洁(jiǎ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