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2课《汤姆 索亚历险记》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1课《西门豹》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端午节的由来》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孔子学琴》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8课《小狮子爱尔莎》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麋鹿》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鲸》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鸟的天堂》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米芾学书》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寓言两则》同步练习
-
1、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与人物及故事对应不恰当的一项是( )。A、腾云驾雾—孙悟空—大闹天宫 B、神通广大—哪吒—闹龙宫 C、未卜先知—唐僧—西天取经 D、神机妙算—诸葛亮—草船借箭
-
2、主持人话音刚落,部分同学已经按捺不住,开始窃窃私语了。请想象当时的场景,围绕“窃窃私语”描绘出来。不得出现“窃窃私语”这个词。
-
3、品汉字魅力。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秋天,mù sè____降临,薄雾笼罩着大地,外婆常常 qiān zhe____年少的我在村间弯弯曲曲的é luǎn shí____小路上散步。果园里,pú tao____ chéng shú____了,散发出阵阵香甜的味道;zhuāng jia____地里,金色的稻浪 fān gǔn____着;田间小沟里,传来____的流水声。风儿吹来,树叶____地响。在秋虫____的吟唱中,月亮悄悄爬上枝头。
(1)、读拼音,写词语。(2)、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降临 降伏 B、歌曲 弯弯曲曲 C、薄雾 薄被 D、少女 年少(3)、填入语段中的横线上的拟声词,合适的一项是( )。A、唧唧 潺潺 唰唰 B、唧唧 唰唰 潺潺 C、潺潺 唰唰 唧唧 D、潺潺 唧唧 唰唰(4)、语段中“吟唱”的“吟”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画。根据字典里的解释(如图),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合适的意思,将序号填写在横线上。吟 yin ①吟咏。②呻吟:叹息。③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④姓。 吟唱暮江吟无病而吟
-
4、展汉字之美。抄写句子,注意字距均匀,字的大小基本一致。
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
-
5、秋日读书会的尾声,一场“神话故事创编大赛”拉开序幕,诚邀你参加此次比赛。孙悟空会七十二变,哈利·波特有神奇的魔法,蜘蛛侠有超能力……假如你也拥有超凡的力量,你会去做什么事呢?以“假如我拥有超凡的力量”为题,写一写你拥有超凡的力量后最想做的事情。不少于350字。
-
6、____
盘古开天辟地之后,世界充满了勃勃生机,草木遍布原野,江河奔流四方,猛兽出没,飞禽翱翔,到处涌动着活力。女娲目睹世间万象,非常高兴,但不知什么原因,她的心中总是隐隐浮起一种孤独感,总觉得万物之中还缺少一股灵气。
一天,女娲来到河边,在静静的水面上看见了自己的倒影。这时,她才猛然醒悟到,如果世间有许许多多和自己一样的生命,相互说说话,不就可以解除孤独和寂寞了吗?于是女娲决定按照自身形体塑造新的、更有灵气的生命。
女娲挖了大量黄泥,掺着河水,对照着自己的倒影,揉捏起来。很快,第一个泥娃娃便创造出来。这个泥娃娃刚落地,就蹦蹦跳跳,吵吵闹闹,十分神气。女娲心中非常满意,对自己的杰作反复欣赏,决定取名为“人”。她劲头十足,不停地掺水和泥,捏出各种各样的人。他们容貌不同,性格各异,举止有别。纷乱的人群围着女娲,欢呼跳跃,但是转眼间便离开了女娲,分散到世界各地,去寻找自己的生活了。
女娲心中充满温暖,兴奋激动不已,捏出一个又一个泥娃娃,日复一日,夜复一夜,疲劳不堪。于是,她停下手,思考起来,终于找到一个省事的办法。她从山崖上扯下几根藤条,编成一根神奇的绳子,把绳子的一头抛到水中,一头牵在手上,然后用力一挥,搅混了水中的泥浆,再使秋秋:泥浆点儿落到地上,居劲一抖,顿时,泥浆点儿四处飞溅,落到哪里 , 然变成了活人,这情节想象神哪里便跳出一个个活人。没用多长时间,整 奇,充满了奇幻色彩。个世界都布满了人。
大地上虽然有了人类,女娲的工作却没有停止。她又考虑着:人类是要死亡的,就这样死亡了一批再创造一批吗?未免太麻烦了。怎样能使他们继续生存下去呢?后来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那些小人儿分为男女,让男人和女人配合起来,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担负起养育儿女的责任。
从此,人类就世代繁衍生存了下来。
(1)、为故事选一个合适的题目( )。A、孤单的女娲 B、女娲造人 C、人类的繁衍(2)、现在要比赛讲故事,请你帮秋秋将导图补充完整。起因 经过 结果 (3)、判断下面对故事的理解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①女娲造出的人有生命的灵气和创造力。
②女娲造出的人各种各样,一直围在女娲身边快乐生活。
③这篇神话反映了古代的人们对于人类起源的想象。
④这篇神话运用了奇妙的想象,科学地解释了人类的起源。
(4)、秋秋读故事时在觉得神奇的地方写下了自己的感想,请你也学着找出你觉得最神奇的地方,并写一写自己的感想。(5)、结合你读过的关于女娲的神话故事,你觉得女娲是一个怎样的神?
-
7、钻木取火
太古之初,人吮①露精,食草木实,山居②则食③鸟兽衣④其羽皮,饮血茹毛,近水则食鱼鳖蚌蛤,未有火化⑤ , 腥臊多,害肠胃。于是有圣人出,以火德王⑥ , 造作钻燧出火,教人熟食,铸金作刃,民人大说⑦ , 号曰燧人⑧。
(选自《古史考》)
【注释】①吮(shǔn):聚拢嘴唇含吸。②居:居住。③食:以……为食。④衣:以……为衣服。⑤未有火化:还不知道用火烧熟食物。⑥以火德王:因为发明了取火技术而被人们推举为王。⑦民人大说:人们十分高兴。说,通“悦”。⑧燧(suì)人:中国上古神话中火的发明者。
(1)、秋秋在读故事的过程中碰到了几个难理解的字,请你找出解释错误的一项。( )A、腥臊多,害肠胃(对……有害) B、以火德王(所以) C、民人大说(高兴) D、铸金作刃(刀)(2)、阅读句子,完成练习。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
①秋秋在朗读这句话时,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
B.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
C.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
D.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
②结合注释,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3)、如果给燧人颁奖,最适合他的奖项是( )。A、高大威猛奖 B、勇于献身奖 C、勤劳智慧奖 -
8、各个小组在为读书会制作系列展板,请帮忙完成。(1)、秋秋组的内容以“诗词神话”为主题,你能找到藏在其中的神话故事吗?试着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一填。
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精卫衔微木,
将以填沧海。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2)、小全组的“文言文神话专栏”正在制作中,下面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溺而不返(溺水,淹没) B、以堙于东海(填塞) C、故为精卫(故意) D、炎帝之少女(小女儿)(3)、请你帮小艺组的“神话人物专栏”补充信息。中国神话故事推荐卡
神话名称:
主要人物:人物形象特点:【本领强大 呼风唤雨 乐于助人 为民造福 勇于探索 无私奉献 与自然(恶势力)作斗争】
其他:
描述你认为最精彩的故事情节。(简要讲讲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
9、秋秋整理读书角的图书时,在一本书的扉页看到了这样一段话,其中有四处错误,请你用修改符号修改。
这本书是妈妈送给我的生日礼物。那天放学回到家,我发明桌子上摆满了礼物。我拿起妈妈送的礼物,急切地迫不及待地拆开了包装纸。“《中国神话故事》!”我叫了起来:“老妈,你太棒了!”捧着心爱的课外书,高兴极了。
-
10、教室里设有活动互动墙,针对下面的问题,同学们纷纷留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一项?( )
你知道哪些出自中国神话且体现想象神奇的故事情节?
A、神农用红色的鞭子往植物上一抽,就能知道这种植物的药性。 B、潘多拉打开魔盒,里面飞出了无数可怕的怪物:饥饿、疾病、贪婪…… C、太阳刚刚升起时,夸父便告别族人,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追赶。 D、当太阳车从天空驰过的时候,普罗米修斯跑到太阳车那里,从喷射着火焰的车轮上,拿了一颗火星,带到人间。 -
11、秋秋发现读书会现场有英雄人物的介绍,她不明白句中破折号的作用,请你帮忙选出正确的一项。( )
普罗米修斯——这位敢于从天上“盗”取火种的英雄,终于获得了自由。
A、表示话题的转换。 B、表示语意的递进。 C、表示声音的延长。 D、表示解释说明。 -
12、秋秋同学为本次活动创作了一幅漫画,用来布置教室,下列最适合作为画作名的一项是( )。
A、未卜先知 B、各显神通 C、三头六臂 D、神机妙算 -
13、抄写宣传标语。请将下面的句子端正地抄写在横线上。
书香浸润童年,阅读点亮人生。
-
14、设计入场券
入场券
阅读神话,让人huò dé____精神的力量。走进神话,我们认识了用fǔ tóu____ pī kāi____混沌的盘古;认识了因 nì shuǐ____而亡,立志xián____石填平东海的精卫;认识了不愿看到百姓过bēi cǎn____生活、wéi kàng____命令盗走火种的普罗米修斯;认识了为补天而到处 bēn zǒu____的女娲……这些神话人物令人 jìng pèi____。
(1)、根据拼音写字词,将入场券补充完整。(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混沌(hún hùn) 普罗米修斯(sī shī)
(3)、秋秋通过查《现代汉语词典》,知道了“混沌”有两个意思。入场券中“混沌”的意思是。(填序号)①我国传说中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
②糊里糊涂、无知无识的样子。 -
15、在你的足迹中,总有那么一个地方,那里的天、那里的水、那里的山,拥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让你觉得值得去游览。这个地方也许是一个水乡小镇,也许是一个游乐场,也许是村头的小树林……请你当一回“旅行推荐官”,推荐一处你认为最值得去的地方,介绍清楚这个地方有哪些特别之处。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
-
16、从文字中感悟自然之美,让心灵在大自然中得到净化。读读美文,完成练习。
心系竹林
①故乡的竹林,远远望去,犹如一床厚厚的绿被软软地盖着大山。清风过处,绿被子也随风起伏,仿佛是大山恬静休憩时(均匀 均等)的呼吸。那竹林的绿是很纯很浓的,顺着山坡缓缓地蔓延,浸绿了巍峨的山峰,润绿了薄云缭绕的山谷,也映绿了远处的山峦。
②走进竹林,层层叠叠的叶子遮住了(强烈 热烈)的阳光,它们把阳光碎成点点的斑儿,零星地洒在铺满黄叶的地上,宛如一块绣了星星的黄锦。
③儿时,常约了伙伴到竹林,摘下一片嫩嫩的竹叶儿放入口中,吹出百灵鸟叫般清脆的声音,逗得竹枝上的鸟儿也叽叽喳喳地叫开了,留在口中的是竹叶的幽幽清香。我们在林中追逐嬉戏,玩累了就找块儿地方躺下,那软绵绵的厚厚的金黄的叶子,给人躺在炕上般的感觉,那么舒畅,那么惬意。闭了眼,让叶间的光点儿照在眼上,便感到红彤彤的一片。我们在这一片红亮的色影中,幻想着自己已经长大了的将来……
④在春天,细雨纷纷的日子里,我会跑到竹林中去寻找竹荪(sūn)。那是一种灰白色的菌类,像根倒长的萝卜,半透明的,上面还沾着小水珠,鲜灵灵的。我将它们采上一大把,蹦跳着带回家,于是餐桌上又添了一份清香四溢的菌汤。初冬时节,那一株株嫩笋已经长高,裹在它们身上的笋壳也随风飘落。母亲就把那壳儿捡了来,拭去上面的绒毛,然后剪成鞋底的形状,再里三层外三层地包上布条纳成“千层底”,母亲说那样的鞋底可以隔湿。于是到了冬天,当皑皑白雪压弯竹梢时,我便穿着母亲做的暖和的新鞋和伙伴们在竹林中堆雪人、打雪仗了。
⑤时间流逝,我现在已远离了故乡,可是我的心仍系在竹林里。
(本文作者习凯,选入时有删改)
(1)、在短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2)、读第①②自然段,作者在介绍故乡的竹林时,按照从到的顺序来写,先写竹林的特点,再介绍竹林的特点。(3)、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与竹林有关的哪几件事情?读第③④自然段,完成下面的导图和练习。
①
②
③
④作者回忆童年的竹林,往事历历在目,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之情。
(4)、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完成练习。①下列词语最适合形容文中画线句描述的画面的是。
A.吹奏竹叶
B.鸟儿叽喳声
C.嫩嫩的竹叶
D.竹林清香②读这个句子,我仿佛看到了 , 听到了 , 尝到了。
-
17、保护美丽的大自然,从出行方式开始。为了倡导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助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我们参加了“全国低碳日”宣传周活动。读读下面的内容,参与活动吧。
绿色低碳节能我先行
绿色出行是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有益于健康、兼顾效率的出行方式。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大家团结起来的力量是无限的。让我们携起手来,做绿色出行的践行者、参与者、宣传者,为减少污染、改善空气质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让蓝天白云常驻,让明月繁星永存。
我们提出倡议:
1.健康生活、低碳出行。积极践行“135”绿色出行方式:1千米内步行,3千米内自行车骑行,5千米内选择公交、地铁,做到少开车,少燃油。
2.规范行车、绿色交通。对运行车辆及时检查维护,确保废气达标排放;购置低排放、低油耗的车辆或者新能源车辆。
3.合理安排、错峰加油。避免在10时至16时阳光普照时段加油,鼓励选择20时到早上6时加油,减少有机物的挥发。
(1)、结合资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①绿色出行是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有益健康但效率低下的出行方式。
②爸爸利用午休时间出去给汽车加油,这是低碳出行的一种方式。
③购置低排放、低油耗的车辆,为低碳出行助力。
(2)、为“全国低碳日”设计宣传标语。(3)、爸爸的单位离家大约2.6千米,我们围绕爸爸上班的出行方式展开讨论,请补充对话。
-
18、同学们在江边欣赏美景时,看到了这样的现象:有的人将剩了半瓶的矿泉水扔到垃圾桶里,有的人手提装着物品的一次性塑料袋。于是同学们针对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展开讨论,请你来参加。
水是生命之源,离开了水,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会死亡。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可以一水多用,比如淘米水可以 , 洗衣服的水可以。我们身边有好多滥用一次性用品的现象,如用一次性塑料袋当购物袋。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再去超市购物时可以。

有的同学买很多文具,用也用不完,有的用到一半就不用了,这也是在浪费资源。我建议同学们。 -
19、各小组展示了自己的旅行足迹,按要求补充完整。(1)、第1组的同学们拍摄了江边林中夕阳西下时阳光照入树林的照片。请你给照片配上《鹿柴》中的诗句: , 。
(2)、第2组的同学们看着江中潮起潮落,想到了《观潮》中的描写: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 , 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 , 只见东边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3)、天渐渐暗下来,月亮悄悄升起。第3组的同学们看着月下美景吟诵起来: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 , 流着。灰白色的布满河床。 -
20、第3组的同学们拿起笔描绘美好的画面。(1)、试着写一写省略号省略的内容。
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
(2)、选择江边晚景中的一种事物,用上一两个加点的词语描绘它,再写下来。火烧云 湖面 落叶 翠鸟
霎时 忽然 顿时 一会儿工夫 过了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