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课外阅读。

    从前,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个燧(suì)明国,太阳和月亮都照不到那里,所以那里没有白天黑夜,更没有春夏秋冬。燧明国国内有棵名叫燧木的火树,曲盘起来,有一万顷地那么大,能够发出火光,燧明国的人就在火树下生活。后来,有一个圣人来到了这个国家,在这棵大树下休息。他忽然看见许多像猫头鹰一样的鸟,它们在枝叶间用嘴啄木,每啄一下,就有灿然的火光闪现。于是,圣人领悟到了钻木取火的道理,回去就试着用小木棍来钻木,果然钻出了火。

    (1)、读了故事,我猜测圣人的名字是(    )。
    A、仓颉 B、祝融 C、燧人氏 D、神农氏
    (2)、圣人采用的方式得到了火。
    (3)、你认为这个神话故事的神奇之处有哪些?写出一处。
  • 2、厘清故事脉络,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完成练习。

    ①撑天杀龙    ②烧灰堵缝    ③天塌地裂    ④炼石补天    ⑤恢复平静

    起因:

    经过:

    结果:

    通过了解故事的内容,可以体会到女娲的品质。(多选)
    A.勇敢顽强    B.善良、有智慧    C.不怕困难、甘于奉献

  • 3、先补全词语,再读一读,选词填空。(填序号)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措    ②欢    ③代代

    (2)、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我们会铭记于心的。
    (3)、受到狮子攻击的羚羊们吓得 , 四处逃窜。
  • 4、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施(cuò)    流(chuàn) B、乱(hǔn)    目(xiàng) C、(jiǎng)    灭(xī) D、陷(tā)    歌(sòng)
  • 5、2022年北京冬奥会发行了“上古神话”系列徽章,把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和精神传向世界。欣赏下面的徽章,完成练习。

    故事名称:

    设计理念:体现了舍小家顾大家,心系天下的高尚情怀

    故事名称:夸父逐日

    设计理念:

    故事名称:

    设计理念:

  • 6、课外阅读。

    精卫填海(节选)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 , 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

    【注释】①文:同“纹”,花纹。②喙:鸟嘴。③鸣:叫声。④自詨(xiào):呼唤自己的名字。

    (1)、结合上下文或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可推测“其状如乌”的意思是(    )。
    A、它的样子像乌龟 B、它的状态像乌龟 C、它的样子像乌鸦 D、它的状态像乌鸦
    (2)、从本文中可知,精卫鸟的叫声是怎样的?(    )
    A、呱呱哇哇 B、叽叽喳喳 C、精卫精卫 D、自詨自詨
    (3)、想一想,本文内容可能在课文的(A.前面 B.后面)。
    (4)、先找出描写精卫鸟外形的句子 , 再在下面句子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为大家介绍精卫鸟。

    精卫鸟的头部有的,脚是 , 嘴是的。

  • 7、根据课文《精卫填海》的内容判断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1)、女娃“溺而不返”是一次意外。
    (2)、女娃溺水身亡后变成一只叫精卫的鸟,这样的情节真神奇。
    (3)、精卫衔树枝和石子填东海,是遵循父亲的命令。
    (4)、精卫的形象坚韧执着,让人敬佩。
  • 8、看图片,完成练习。
    (1)、根据图片,写出课文中与之对应的句子:
    (2)、写出上题中所填句子的意思:
  • 9、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B、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C、常衔/西山之木石 D、以堙于/东海
  • 10、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精卫    而身宋国笑 B、女娃游于东海    牧民族 C、道    常衔西山木石 D、炎帝之女    遍插茱萸一人
  • 11、下面各项中加点字意思错误的一项是(    )。
    A、而不返(溺水,淹没) B、为精卫(因此) C、西山之木石(相连接) D、于东海(填塞)
  • 12、结合语境,看拼音写字词。

    我喜欢“白dì城彩云”的柔美,喜欢“山 xián落日”的诗意,喜欢“fǎn景入深林”的静谧,更喜欢“子 yuē诗云”的哲理。

  • 13、下面加点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B、 C、 D、
  • 14、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西湖秋泛(二)

    刘大白

    厚墩墩的软玻璃里,

    倒映着碧澄澄的一片晴空。

    一叠叠的浮云,

    一羽羽的飞鸟,

    一弯弯的远山,

    都在晴空倒映中。

    湖岸的,

    叶叶垂杨叶叶枫;

    湖面的,

    叶叶扁舟叶叶篷;

    掩映着一叶叶的斜阳,

    摇曳着一叶叶的西风。

    (1)、根据诗人所描绘的景物来想象画面。熟读诗句,我仿佛看到了湖面上倒映着 , 湖面上漂荡着;还看到了岸边的 , 以及空中的
    (2)、下列说法不符合诗意的一项是(    )。
    A、“厚墩墩的软玻璃”指的是西湖 B、“一叶叶的西风”中的“西风”最能体现题目中的“秋”字 C、朗读本诗时,要用伤感低沉的语气 D、读完本诗,我能感受到西湖秋景之美
    (3)、这首诗描绘出一幅美好的山水画,你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 15、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是哪一句?(    )
    A、花牛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B、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C、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D、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 16、根据“占”字的解释,可知“霸占”中的“占”读 , 意思是

    占zhān ①占卜: ~卦;②姓;zhàn ③占据: 强~;④处在某一种地位或属于某一种情形:~优势。

  • 17、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cháo cáo)    芦(wéi wěi)    剪秋(nuó luó)

  • 18、诗句中的“蝶”。选择填空。
    A.戏蝶    B.黄蝶    C.蝴蝶
    (1)、留连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2)、儿童急走追 , 飞入菜花无处寻。
    (3)、庄生晓梦迷 , 望帝春心托杜鹃。
  • 19、课外阅读。

    松鼠的家(节选)

    ①松鼠喜欢把自己的家安置在高高的树杈上。有的松鼠也把小窝做在枯树洞里。松鼠搭窝时,先把一些小木片儿错杂地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它们挤紧、踏平,使小小的卧室又牢固又平整。(问题①:作者是怎样将松鼠做窝的过程写清楚的?)它的窝口通常是朝着天空的,端端正正。窝口上还有一个圆锥形的盖儿,可以把整个小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也可以向四周流去,而不会淌进窝里。(问题②:松鼠的窝有什么特点呢?)

    ②因此它拥有许多了不起的树上本领,例如头朝下快速爬下树,在细枝上敏捷地跳跃而不会掉下来,等等。松鼠有一条蓬松的大尾巴。当它从一根树枝跳到另一根树枝时,那条尾巴就像降落伞一样,帮助它稳稳地降落;下雨时,大尾巴也能当雨伞,遮挡住风雨;天冷了呢,大尾巴又可以当毛毯使用。

    ③松鼠当然最喜欢吃松子,另外还喜欢吃蘑菇和小昆虫等。吃不完的松子落到地下,第二年就会长出小树苗来。所以,有人说松鼠是会植树的小动物,它们无意中种下的树比谁都多。

    ④除了松树外,松鼠也喜欢在榛树上活动,因为在榛树上可以找到成熟的榛果吃。(问题③:松鼠还喜欢在什么树上活动?)你如果从榛树下走过,可要当心啦,说不定会有几只榛果正好掉在你的脑袋上呢!还说不准,那正好是松鼠不小心弄下来的。

    (1)、“松鼠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树上,”放在原文中哪一处最合适?(    )
    A、第①自然段开头。 B、第②自然段开头。 C、第③自然段开头。 D、第④自然段开头。
    (2)、小全边读边在文中写出了自己的问题,请你将他的问题分类。(填序号)

    问题是针对写法提出的。不影响理解短文内容的问题是。能帮助理解短文内容的问题是 , 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

    (3)、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4)、读了短文后,我能从的角度提出一个引发人深入思考的问题:
  • 20、读句子,完成练习。

    它们是那样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

    (1)、作者用蝴蝶和作比较,突出了蝴蝶的
    (2)、给画线句子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上一页 37 38 39 40 4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