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全连数他岁数大 ,他对大家又特别亲 ,大伙都叫他“老班长”。
    (2)、这汤没加作料 ,我们觉得没有比这鱼汤更鲜美的了。
    (3)、老班长对小梁说:“你知道了 ,不要再告诉别人了。”
    (4)、指导员对老班长说:“多么艰苦 ,你要把他们带出草地。”
  • 2、将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望外   三长    
    目不     一息

    姐姐要给我讲解错题,我地拿出练习册,地看着她写解题步骤。

  • 3、读语段,选择恰当的表示“看”的词语填空。

    瞻仰   打量   环视   凝视   遥望   观察

    我正要带领一帮少先队员去纪念馆里那枚金色的鱼钩。走出校门,蓝天白云,我想起了老班长,他仿佛还在用目光着我,严肃地对我说:“一定要把小战士们带出草地!”

  • 4、把句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写在横线上。

    (yē yī)   仰(yán zhān)   收(liǎn jiǎn)   扶(cān chān) 

  • 5、看图,完成练习。 

    下图展示的是豆豆同学以废弃的牛奶饮料瓶、乒乓球、吸管等为主要材料制作的玩具小飞机。请你根据图片为它起个好听的名字,要写写所需材料和制作步骤。

    名字:

    准备材料:

    制作步骤:

  • 6、读汪曾祺的《踢毽子》片段,完成阅读任务。 

    任务一:了解鸡毛毽子的做法       任务二:体会做毽子的乐趣

    我们小时候踢的毽子都是自己做的。选两个小铜钱,大小厚薄相同,轻重合适,叠在一起,用布缝实,这便是毽子托。在毽托的一面,缝一截鹅毛管,在鹅毛管中插入鸡毛,便是一只毽子。鹅毛管如果不易得,就把鸡毛直接缝在毽托上,把鸡毛根部用线缠缚结实,使之向上直挺,这和插在鹅毛管中相比,踢起来尤为得劲儿。

    鸡毛须是公鸡毛,用母鸡毛做毽子的,必被人笑话,只有刚学踢毽子的小毛孩子才这么干。鸡毛要“活”的,即从活公鸡的身上拔下来的。这样的鸡毛,用手摩挲几下,往墙上一贴,可以粘住不掉。死鸡毛就粘不住。后来我才明白,大概活鸡毛经摩挲会产生静电。活鸡毛做毽子,毛茎柔软而有弹性,踢起来飘逸潇洒。死鸡毛做的毽子踢起来就发死,发僵。毽子上的鸡毛讲究要从五彩大公鸡身上拔下来的。毛的末端乌黑闪金光,下面的绒毛雪白。次一等的是芦花鸡毛,赭(zhě)石的、土黄的,就更差了。我们那里养公鸡的人家很多。入了冬,正是公鸡肥壮、羽毛丰满的时候,孩子们早就“瞄”上谁家的鸡好了,有时是明着跟人家要,有时趁没人看见,摁住一只公鸡,“噌噌”,拔了两把毛就跑。

    大多数孩子的书包里都有一两只足以自豪的毽子。踢毽子是乐事,做毽子也是乐事。一只上好的毽子摆在桌子上看着,也是挺美的。

    (1)、细读第自然段,运用的方法,可以完成任务一。

    鸡毛毽子制作指南

    原料

    大小厚薄相同的两个 , 鹅毛管,

    步骤

    步骤一

    , 做成毽子托

    步骤二

    在毽托上缝一截鹅毛管(这一步也可省略)

    步骤三

    把鸡毛插入鹅毛管中,或者

    选材注意

    ①鸡毛必须是;②鸡毛要“活”的;③鸡毛要 , 这样才漂亮;④要在时拔毛

    (2)、分两步完成任务二。

    ①运用抓住关键语句想象画面的方法,读文中画曲线的句子,可知做鸡毛毽子缝鸡毛时:一要 , 二要。这样毽子“踢起来尤为得劲儿”,反映了“我们”的心情。

    ②运用的阅读方法理解画横线句子的含义:从踢毽子中获得的乐趣,是的快乐;而做毽子,是的快乐。从选材料到制作,一步步都要细心才行,做出来的毽子踢起来才得劲儿,所以说“踢毽子是乐事,做毽子也是乐事”。

  • 7、对比阅读。

    材料一: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 


    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

    材料二:父辈的童年更多是在田野间追逐,是与自然交心。斗蛐蛐、抓蜻蜓、吹麦哨……没有机器喧嚣的年代,大自然给父辈的童年生活带来不少乐趣。

    由于科技进步,电视机成为“90后”童年回忆里的标志性物件。而当动漫风潮袭来,“9[后”则成了被风暴席卷的第一批孩子。虚拟宠物喂养玩具、四驱兄弟同款赛车、游戏卡片、陀螺………这些动漫衍生产品可以在家里堆成一座小山。

    “00后”一出生就徜徉在互联网,他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就是父母手中闪着光的物品——长方形、会发音。“00后”们模仿着大人的动作,很快可以上手手机等各类电子产品,那时的童年是一手拿碗筷,一手刷屏幕,在各种无意识的动作中逐渐认知世界。

    接下来,我们不妨预测一下什么将成为“10后”“20后”童年的代名词。

    预测一:AR玩具或成为新宠。AR技术将停留在书本以及卡片上的物体生动化、立体化上海一家公司推出了“虚拟+现实”的儿童玩具,比如魔方,结合平板电脑一起玩,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实现实体魔方所有面和颜色的精确识别,实时生成魔方还原步骤,让孩子可以无师自通,学会还原魔方,体验魔方的魅力。

    预测二:陪伴机器人和“10后”“20后”一起成长。机器人是不得不提及的热词。陪伴机器人是基于“10后”“20后”家庭结构衍生出来的产品。其中,具有早教功能的陪伴机器人,是专为儿童开发的教育类电子产品,同时设有人机互动,帮助孩子培养学习兴趣、开发潜能。

    (1)、阅读材料一,我无法解决(   )这个阅读任务。
    A、写一份玩具改装指南。 B、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C、体会传统玩具带来的乐趣。 D、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2)、材料一第3、4自然段末尾都有“神气”一词,这样写突出了同学们
    (3)、阅读材料二,填写玩具进化史。
    “80后”“90后”“00后”“10后”“20后”
    斗蛐蛐,抓蜻蜓、吹麦哨(预测)AR玩具、陪伴机器人
    (4)、读了材料,同学们对“谁的童年乐趣多”提出了不同看法,你的观点是什么?
    观点一:父辈的童年可以在山野间追逐,与大自然交心,有好多玩伴,这是何等自由、畅快,他们的童年乐趣更多。观点二:现在科技发达,各种智能玩具应运而生,我们“10后”能在与屏幕、机器的互动中感受乐趣,童年更多姿多彩。

    我的观点:

  • 8、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竹节人(节选)

    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怒气冲冲伸手一拂,“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下课后,眼巴巴看别的同学重新开战,玩得欢,不禁沮丧得要命,便一起悄悄溜到办公室窗户下的冬青丛里转悠,希望老师能像往常一样,把没收的东西扯散了,随手扔出窗外。

    蹲着身子,瞪大眼,可一无所获。正悻悻然准备离去,却见同桌趴在窗玻璃旁看得津津有味。

    我也凑过去,一探头,咦,看见了什么?

    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

    于是,我跟同桌相视一笑,虽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轻手轻脚地溜了。

    (1)、解释下面词语。

    津津有味:

    全神贯注: 

    (2)、用“建立了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的”来形容竹节人,说明了作者对竹节人的
    (3)、为什么“我”和同桌“虽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
    (4)、老师没收了竹节人,然后在办公室做了什么? 你怎么看待老师的这种行为?
  • 9、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竹节人(节选)

    片段一: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对小眼,供装手臂用。再锯八截短的,分别当四肢,用一根纺鞋底的起,就成了。锯的时候要小心,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

    片段二: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又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 , 也永不会倒下。

    (1)、如果想和选文中的同学一样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竹节人,那应该重点阅读 , 我们可以采用的阅读方法来锁定关键信息。仔细节人分为以下几步:

    (2)、做成竹节人之后,想要知道怎样玩竹节人,应该重点阅读概括,玩竹节人的诀窍就是 , 我所采用的阅
    (3)、仔细阅读画横线的词语,你有怎样的感受?
  • 10、按课文内容填空。
    (1)、《竹节人》作者是。《竹节人》记叙了等几件事,表达了作者对竹节人游戏的 , 对童年生活的
    (2)、为完成“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这个任务,可以先快 , 找到 , 再
    (3)、为完成“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这个任务,我主要关注了的内容,重点梳理了故事的
  • 1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缩句)
    (2)、老师也喜欢玩竹节人。(改为反问句)
    (3)、我们在窗外没找到竹节人。我们一点儿都不沮丧。(用上合适的关联词语把两个句子合成一句话。)
    (4)、有一段时间,我们全迷上了斗竹节人。(改变语序,句子意思保持不变)
  • 12、《竹节人》一课中作者在上课时玩竹节人,被老师发现并没收,说明老师(    )。
    A、不喜欢竹节人,讨厌竹节人扰乱课堂纪律。 B、故作严肃态收取竹节人,体现出老师对竹节人的喜欢。 C、是个没有爱心的人。 D、是个有爱心的人
  • 13、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    )。

    周末,我喜欢逛永州植物园。这里简直是植物的世界,有高大挺拔的松柏,有生机盎然的小草, ____。           

    A、有散发着鲜花的阵阵清香。 B、有鲜花散发着的阵阵清香。 C、有鲜花在散发着阵阵清香。 D、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花。
  • 14、请选择恰当的材料。

    A.做竹节人

    B.玩竹节人

    C.上课玩竹节人,被老师抓住,竹节人被没收

    D.找竹节人,发现老师在玩被没收的竹节人

    E.见老师玩得那么投入,我们笑着溜走了

    (1)、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我要选择的  
    (2)、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可以选择的材料是  
  • 15、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2)、我也凑过去,一探头,咦,看见了什么? 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
  • 16、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1)、补充词语。
     有味虎视 
    得意 
    (2)、一只山羊正在地吃草,却不知道身后有一只的老虎,山羊发觉了危险,开始狂奔,可还是被老虎抓住了。
    (3)、每当我因取得一点成绩而的时候,妈妈总会劝告我:“做人要谦虚谨慎,骄傲可能会导致。”
  • 17、选词填空。

    怨恨    愤恨

    (1)、我们老师把我刚做好的竹节人拿走了。
    (2)、带着满腔的 , 战士们把复仇的子弹射向敌人。
  • 18、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裁”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裁”在字典中有以下解释:①安排取舍;②用剪子剪布或用刀子割纸;③决定,判断;④削减,去掉一部分。“裁”在“判”中应选第种解释,在“别出心”中应选第种解释。

  • 19、下列加点的多音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mí)      开(huō) B、腿(chǎ)     一一样(mú) C、揍(ái)      住(kǎ) D、聚(cuán)    一而散(hōng)
  • 20、读拼音,写汉字。 

    星期天 ,我们去艺术馆参观。里面的根 diāo造型各具特色, 令人称奇。有的像威风lǐn lǐn的武士 ,有的像全身长满gē da的金刚,有的像蹲在地上的老虎,有的像手持gùn棒的猴子。我们一直看了一个多小时,才恋恋不舍地往回走。

上一页 365 366 367 368 36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