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2课《汤姆 索亚历险记》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1课《西门豹》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端午节的由来》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孔子学琴》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8课《小狮子爱尔莎》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麋鹿》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鲸》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鸟的天堂》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米芾学书》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寓言两则》同步练习
-
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中国的土地
六湛秋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
一串串杜鹃花嫣红姹紫
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
冬天从冻土层到绿色的椰子林
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沙粒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黄皮肤,黑头发是那样美丽
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
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泻千里
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
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1)、用波浪线画出诗歌的关键句,诗人用横线一词概括了土地的特征。(2)、诗歌的第一小节是借助哪些事物写土地的特征的?(3)、诗歌的第二小节,诗人从、和思想写出了中国人民的美丽。(4)、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两个小节都在赞美中国土地上风景的美丽和神奇。 B、“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形象地表现了中华儿女对祖国深沉的眷恋。 C、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人民顽强勇敢精神的敬佩。(5)、第1自然段是对牧羊人的描写,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工作态度。(6)、从牧羊人和“我”的一番对话中,你体会到牧羊人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请用三个四字词语概括出来。(7)、围绕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展开想象,写一写三十年后的情景。 -
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三黑和土地
从来没有睡过这么好的床,
今天准备好了,
叫麦籽儿睡上。
这么好的床,
麦籽儿躺下去挺舒服,
就想发芽,
赶紧钻出来吸些雨露。
三黑耙过地,
坐下来歇一歇。
看见自己种的荞麦已经开花,
白霎霎的像一片雪。
荞麦地里
还有两个蝈蝈儿在叫唤,
吱吱吱……
叫得人心里抓痒痒的好喜欢。
(1)、在诗中用横线画出比喻句,用虚线画出拟人句。(2)、作者在诗中说三黑“没有睡过的好床”指的是。(3)、诗人听到蝈蝈叫,心里就好喜欢的原因是(4)、“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一句,有哪些含义? -
3、按课文内容填空。(1)、《三黑和土地》的作者是 , 诗中的主人公是 , 诗歌表达了以他为代表的农民拥有自己的土地时的心情,抒发了农民对的热爱和对的憧憬。(2)、三黑在自己的土地里看到了 , 听到了。(3)、三黑坐在地里,在做什么打算:;;。
-
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看见自己种的荞麦已经开花,白霎霎的像一片雪。(仿写比喻句)(2)、这么松散的地,简直是一张软床,叫人想在上面打滚,想在上面躺一躺。(仿写诗句)(3)、荞麦地里还有两个蝈蝈儿在叫唤,吱吱吱……叫得人心里痒抓抓的好喜欢。(改为拟人句)
-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这个人到了陌生的地方就容易晕头转向,不知道哪是东,哪是西? B、在两幅画前我感到了一种心灵的震撼,也许是达到了与艺术家的“心有灵犀一点通。” C、晚上,屋里静悄悄的,只听见父子俩的翻书声和窗外三、四只蟋蟀的鸣叫声。 D、他又要所有的草灰(我们这里煮饭是烧稻草的,那灰,可以做沙地的肥料),待我
们启程的时候他用船来载去。
-
6、辨字组词。
咸 耙 荞 霎
成 耙 桥 需
-
7、下面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B、恨不得/自己/变成一粒种子。 C、三黑/就是这样地/翻着土地。 D、每一块土/疙瘩/都给细细打碎。
-
8、查字典。
“滥”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 再查画; 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 , 再查音节。“滥”的意思有:①泛滥; ②过度,没有限制; ③不切实际浮泛。给下列词语中的“滥”选择正确的解释。
陈词滥调 滥用职权 洪水泛滥
-
9、正确的读音我会选。
耙(pá pǎ)地 疙瘩(qǐ gē) 咸菜(xián jiǎn)
荞麦(qiáo jiǎo) 蹚水(tānɡ tàng) 闺女(guī gū)
-
10、看拼音,写字词。
gōng liáng
zhuāng jia
dǎ suàn
ái mà
-
1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长津湖》系列电影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以震撼场面、感人细节和精湛演技再现“最可爱的人”的壮美形象,彰显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赢得全网一致好评和票房大满贯。
【材料二】 11月23 日,空军两架歼-20飞机为护送烈士遗骸回国的运-20专机护航。 当日,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由我空军专机护送从韩国接回辽宁沈阳,25位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回到祖国。 (新华社,2023 年11月23 日)
学校组织同学们观看《长津湖》系列电影。观影结束后,大家去探望健在的抗美援朝志愿军老兵。如果让你代表同学们向那些健在的志愿军老兵表达敬意,你会说:
-
12、课外阅读理解(二)。
妈 妈
月亮渐渐爬上树梢,太阳恋恋不舍地从山头隐去了最后一缕光辉,晚霞调皮地跃上云朵,居高临下,给天空涂上了腮红。不知为何,今天的云真美,奇特的美,如同海上的波浪倒映在空中,越积越厚。然而这样安宁的美景并没有感染家里的大黄狗,它一反常态,左顾右盼,焦躁不安地呜呜叫着,还用前爪和牙齿撕咬着束缚它的铁链。狗娃学着大人的样子,骂了它两句,平时乖巧的大黄狗,此时却对主人的训斥不理不睬。
刚还晴朗的天,突然落起雨来,雨声淅沥,也不知要下多久。
妈妈吆喝狗娃吃饭,在饭桌上问着狗娃今天在学校的表现,把菜里寥寥无几的几根肉丝都夹到了狗娃碗里,狗娃则撒着娇,喂到妈妈嘴里,让妈妈也吃。
吃过晚饭,打开灯,狗娃安静地写起作业。妈妈则坐在床边,一边给狗娃纳鞋底,一边陪他写作业。整洁的屋子里只有这张窄窄的单人书桌,妈妈总是擦得干干净净,上面承载着他的未来和妈妈的期待。
雨越下越大,像泼,像倒。
脸上的潮湿和大黄狗凄厉的叫声,惊醒了睡梦中的妈妈,妈妈翻身下床,一脚踩在了没腿深的水中。“狗娃! 狗娃! 快醒醒!”
狗娃蒙眬之中被妈妈拽着狂奔,直到雨水泼在脸上,狗娃才清醒过来,意识到洪水在肆意地击打着他的大腿。
狗娃和妈妈跌跌撞撞地爬上屋顶,被雨水泼得喘不过气来。
变故比希望来得要快,雨仍不见停,像是银河漏了下来,洪水肆意地舔着他们的腰,在无情地讥讽、嘲笑人类的渺小。妈妈紧紧地抱住狗娃,瑟瑟发抖,嘴唇青紫,她用薄薄的背挡住不时奔涌而来的洪浪。
黎明终于来临,命悬一线的母子二人听见了远处传来的救援声,橘色的救生衣和橘色的救援艇,如天降神兵,由远及近。坐到船上那一刻,妈妈才松开了狗娃,狗娃紧紧牵住妈妈的手,看见妈妈扭头的一瞬间,眼角滑落一颗晶莹的珍珠。
(1)、文中有大量描写雨和洪水的句子,这些环境描写的好处有( )(多选)A、写出雨势很大,持续时间长,表现洪水迅猛。 B、渲染紧张氛围,暗示情势危急。 C、衬托妈妈在危险中表现出的伟大母爱。 D、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2)、面对肆虐的洪水,文中的妈妈一直尽全力保护自己的孩子,她表现得 , 但是通过“”和“”这两处细节描写,我们能够看出来面对凶猛的洪水,她也感到害怕。(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①第1自然段中关于环境和狗的描写是多余的,和故事情节的展开没有任何关系,因此是可以去掉的。
②短文虽然没有直接写狗娃的家庭条件,但是通过许多细节我们都能够读出来。
③文中在写雨时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可读性强。
④短文的题目不太准确,文中用了大量文字描写雨和洪水,所以换成“可怕的洪水”这个题目会更贴切。
-
13、课外阅读理解(一)。
草地夜行(节选)
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也被黑暗吞没了。满天堆起了乌云,不一会儿下起大雨来。
突然,他的身子猛地往下一沉。“小鬼,快离开我!”他急忙说,“我掉进泥潭里了。”
我心里一惊,不知怎么办好,只觉得自己也随着他往下陷。这时候,他用力把我往上一顶,一下子把我甩在一边,大声说:“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人不能都牺牲! ……要……要记住革命! ……”
我使劲伸手去拉他,可是什么也没有抓住。他陷下去了,已经没顶了。
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地往下流。多么坚定的同志! 为了我这样的小鬼,为了革命,他被这可恶的草地夺去了生命!
(1)、选文第1自然段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是( )(多选)A、推动情节发展。 B、交代故事背景。 C、烘托人物心情。(2)、“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地往下流”形象地写出了“我” 的心情。(3)、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补充对话。小凯通过“顶”和“甩”这两个动作,我体会到老红军的崇高品质。
文文老红军在最后时刻拼尽全力喊出“要记住革命”,既包含了他对小红军的 , 也表现了老红军忠于革命的崇高精神。
-
1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我不信,等他收拾完碗筷走了,就悄悄地跟着他。走近一看,啊! 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老班长猛抬起头,看见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手里的搪瓷碗,就支吾着说:“我,我早就吃过了。看到碗里还没吃干净,扔了怪可惜的……”
“不,我全知道了。”我打断了他的话。
老班长转身朝两个小同志睡觉的地方看了一眼,一把把我搂到身边,轻声说:“小声点儿,小梁! 咱们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再告诉别人。”
(1)、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中“万根钢针扎着喉管”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我想到的形容心情难受的词语还有:。(2)、“我”看到了什么? 请在选段中用曲线画出来。从句中“”这样的神态描写和“”“”这两个动作,我能体会到。(3)、本语段有两处使用了省略号,摘抄一处说说省略号的作用,并补充省略的内容。(4)、小明认为:如果老班长能喝一点儿鱼汤,说不定他也能跟战士们一起走出草地,不至于牺牲自己,老班长做事太刻板了。你认同小明的说法吗? 结合文章内容写清楚自己的理由。 -
15、按课文内容填空。(1)、《金色的鱼钩》记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 , 自己却的故事,表现了老班长忠于革命和的高贵品质。(2)、课文用“金色的鱼钩”为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历程,闪耀着老班长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永垂不朽。
-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老班长轻声对我说:“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再告诉别人。”(改为转述句)(2)、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 , 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仿写夸张句)(3)、读了老班长的故事,使我受到了很大的触动。(修改病句)
-
17、判断下面对老班长外貌、言行、神态描写的句子反映了他怎样的品质或特点。(填序号)
A.对同志无限关心
B.饱经风霜
C.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
D.一心为他人(1)、炊事班长个子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了皱纹。(2)、他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3)、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4)、“……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 -
18、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1)、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子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了皱纹。(2)、“是啊,是啊,天气坏透了! 哦! 鱼打得怎么样?”(3)、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 我担心邱少云突然跳起来……(4)、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
-
19、根据自己的理解,弄清下面句子里感叹号的作用。
①表示赞叹 ②表示惊奇 ③表示祈求 ④表示希望和命令
(1)、可是,你也要爱惜自己啊!(2)、啊!我不由得呆住了……(3)、小梁,你不要太脆弱!(4)、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
20、指出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1)、(你们)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去向党报告呢?(2)、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3)、指导员说,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