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2课《汤姆 索亚历险记》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1课《西门豹》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端午节的由来》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孔子学琴》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8课《小狮子爱尔莎》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麋鹿》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鲸》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鸟的天堂》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米芾学书》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寓言两则》同步练习
-
1、【选词语】小狗先后想跟许多动物老师学叫,请选出下列动物老师的正确叫声。(填序号)
①喔喔 ②咯咯 ③咩咩 ④哞哞 ⑤咕咕
山羊 公鸡 母鸡 杜鹃 老牛
-
2、【辨字音】请帮小狗扫清字音障碍。(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干吗(má ma) 子弹(dàn tán) 百发百中(zhòng zhōng)
好吗(má ma) 弹琴(dàn tán) 中间(zhòng zhōng)
-
3、【拓积累】读书会结束后,同学们给心中的榜样制作书签,你也仿照示例制作一个吧!
榜样:孙中山
名言: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榜样:
名言:
-
4、在读书交流会上,一位同学分享了自己读过的名人故事,请阅读并完成练习。
孔子精通周礼,在年轻时就已经家喻户晓了,可是他仍不断地努力钻研。
有一回,他去太庙参加祭祀(jì sì)。他每见到一项礼节、一件祭物,都虚心地向别人请教。有人嘲笑说:“谁说孔子懂礼呢?他进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却很坦然地说:“不懂就问,这正是知礼的表现呀!”
(1)、【拟文题】给短文取一个标题:____的孔子。横线上填( )最恰当。A、家喻户晓 B、精通周礼 C、勤学好问 D、坦然自若(2)、【悟主旨】面对嘲笑,孔子却很坦然,这是因为他认为( )A、嘲笑他人是不对的。 B、做学问应该有“不懂就问”的态度。 C、与其争吵,不如坦然面对。 D、自己有名气,就可以不听别人的话。(3)、【评形象】你喜欢文中的孔子吗?结合短文说说理由。 -
5、典典讲述了孙中山在私塾读书的故事,请认真聆听并完成练习。
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虽然能够流利地背诵(sòng yǒng)文章,但是不知其意。于是,他将不懂的地方圈(juàn quān)画出来,大胆地向严厉(lì nì)的先生提问。事后,他对同学们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āi ái)打也值得。”
(1)、【正字音】帮典典读准字音,画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2)、【明词义】理解有新鲜感的词语,“私塾”在语段中指的是(①私人住宅②旧时学堂),“先生”指的是(①老师 ②长辈)。(填序号)(3)、【感句意】读完上面的故事,同学们对“不懂就要问”这句话有更深的理解:当我们遇到不懂的问题时,要 , 这样才能。 -
6、典典想读《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之《打针》,他在书店找到了三本书,封面如下,他应该选择的是( )
A.
B.
C.
请你根据选择的封面图,预测一下故事的内容,并写出预测依据。
预测内容
预测依据
-
7、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老屋已经活了一百多岁了。它的窗户变成了黑窟窿,门板也破了洞,很久很久没人住了。
②□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它自言自语着□准备往旁边倒去□
③“等等,老屋!”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再过一个晚上,行吗?今天晚上有暴风雨,我找不到一个安心睡觉的地方。”
④老屋低头看看,吃力地眯起眼睛:“哦,是小猫啊。好吧,我就再站一个晚上。”
⑤第二天,天晴了。小猫从破窗户里跳了出来:“喵喵,谢谢!”
⑥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1)、【填标点】给第②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填在文中的方框内。(2)、【找依据】三个同学读到第②段时,分别对后面会发生什么作了预测。典典:老屋又破又旧,我预测老屋肯定要倒了。
华华:题目是《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我预测老屋倒不了。
聪聪:观察课本中的插图,老屋向一边倾斜,门板上有破洞,所以我预测老屋会倒。典典的预测依据是 , 华华的预测依据是 , 聪聪的预测依据是。
A.书中的插图 B.故事的内容 C.故事的题目
(3)、边读边预测,我发现老屋具有的精神品质。(4)、【作预测】典典收到了动物们的两张线索卡,请拼凑线索,预测老屋的结局并说明依据。
老屋(有 没有)倒下,预测依据:。线索一 线索二 小兔:我看到小蜘蛛还一直在给老屋讲故事呢! 鹿:我还看到小鸟、小狗去找老屋,求老屋收留它们一晚。 -
8、读对话,按要求完成练习。

“我饱经风霜,窗户成了黑窟窿,mén bǎn( )也破了洞,我要zhǔn bèi( )倒下了。” 
“děng děng( ), lǎo wū( )!”
【小蜘蛛从门缝里zuān( )了进来。】
“哦,是小蜘蛛啊。你怎么了?” 
“我的肚子太饿了,我找不到一个安心织网抓虫的地方。”
【小蜘蛛pá( )进来,在房梁上织了张piào liàng( )的网。】(1)、【写字词】读拼音,结合语境在括号内正确书写字词。(2)、【正字音】给对话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门缝(féng fèng) 哦(ó ò) , 是小蜘蛛啊。(3)、【组词语】对话中的“安心”指心情安定。典典想用带有“心”字的词语完成下面的练习,请你帮帮他。①老师地帮华华辅导作业。
②六一儿童节前,我们地布置了教室。
(4)、【巧运用】老屋会如何回答小蜘蛛?用关联词“既然……就……”替老屋作出回答。 -
9、说明文阅读。
话说重阳
①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我国古代以“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所以,人们称它“重阳”,也叫“重九”。古时,重阳节还被赋予“长寿”的内涵,因此,重阳节也被称为“老人节”或“敬老节”。
②重阳节正值深秋,暑气渐消,天高气爽,正是登高远眺的好时节。王维的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说的就是重阳节登高。为什么要插“茱萸”呢?茱萸是一种药用植物,又名“越椒(jiāo)”,这种植物有浓烈的香味,有驱虫、除湿、逐风邪、治寒热等作用。
③重阳节,人们还有饮菊花酒的习俗。相传,重阳节喝了菊花酒可以延年益寿。
④重阳节赏菊的习俗流传至今。古称九月为“菊月”,每年九月,菊花千姿百态 , 很多地方都举行菊展,供人们观赏。菊花种类繁多,五颜六色,而以“黄色”为正,因而,不少地区又称菊花为“黄花”,称重阳节为“黄花节”。
⑤除此之外,重阳节的另一个习俗便是吃重阳糕。因为“糕”与“高”谐音,寓意步步高升、兴旺发达。
(1)、【释词义】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延年益寿:
千姿百态:
(2)、本文主要从、节日习俗两个方面对重阳节进行介绍。(3)、【理内容】请你细读第②~⑤段,将“节日习俗牌”上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4)、你喜欢将重阳节这一天称之为“老人节”还是“敬老节”?请说说你的理由。 -
10、美丽的秋天
林家豪
①秋天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②走进田野,金黄色的稻穗弯了腰,亲吻着大地。农民们手挥镰刀,将一株株稻穗割下来,虽然忙得汗流浃背 , 却仍面带笑容。
③踏进晒谷场,放眼望去,堆积如山的谷子呈现在眼前,这都是农民辛勤劳动的成果。可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④走到郊外,悦耳的鸟鸣正此起彼伏地传来。抬头一看,天空中飘着三三两两的白云。深吸一口气,淡淡的桂花香隐隐传来。夜晚来临了,树木下、草丛里,虫儿的音乐会开始了。青蛙大声地欢唱着,仿佛它是一位歌王。飞舞的萤火虫提着一盏盏小灯笼,在野草间穿梭着。
⑤秋天,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季节,带给人们收获的喜悦以及一段美好的时光。
(有删改)
(1)、阅读完文章,请你填写下面的思维导图。
(2)、【解词语】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文中加点的词语。①“伏”在字典中的部分意思:①趴,脸向下,体前屈;②低下去;③隐藏。文中加点词“此起彼伏”中的“伏”意思为(填序号)。据此推断“此起彼伏”的意思是。
②“浃”多指“湿透,遍及”,联系生活实际,我们跑步时汗水有时会湿透背上的衣服可知,“汗流浃背”的意思是。
③读画波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可知,加点词“隐隐”的意思是。
(3)、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你有什么发现?树木下、草丛里,除了“青蛙”“萤火虫”,还有谁会来参加音乐会呢?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写一写。我发现:画线句把萤火虫当作来写。
我会写:。
-
11、【填名言】结合所学,将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爸爸告诉典典要注意言行,不能用恶语伤人,正如《荀子》中所云:“ , 暖于布帛; , 深于矛戟。”妈妈用《孟子》中的“ , ”教育典典要做一个仁爱、彬彬有礼的人,还教导他要像关爱自己一样关爱别人,努力践行《墨子》中的“”这句话。
-
12、按要求完成下面的练习,帮同学们修复迷宫中的线索。(1)、【填标点】给下列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并用其中一种形式写一句话。
①我觉得很难□小狗对小公鸡说道□
②不要紧□小公鸡说道□第一次能这样就很不错了□
③小猫说□再过一个晚上□行吗□
④写句子:
(2)、【改语病】细心观察,找出句子中的三处错误,并用学过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早晨,典典穿上一件灰色的上衣,一顶蓝色的帽子,背着书包找龙龙一起上学,却发现龙龙以经走了。马路上,自行车、摩托车、火车和汽车穿梭不停,典典踏上了独自上学的路。
-
13、【查字典】按查字典的要求填写表格,帮同学们点亮迷宫中的路。
要查的字
部首
再查几画
读音
其他
阁
组词:
培
意思:①为保护植物或墙堤等,在根基部分加土。②补还损失。
-
14、【判正误】准备闯关。请回顾课文对于“预测”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在图书馆里找书看时,我们可以先看书名,猜猜书的大致内容。 B、预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C、预测的内容如果跟实际内容不一样,说明预测的方法不合适。 D、预测可以使我们读得更仔细,注意到更多的细节。
-
15、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材料二】
学校社团
活动时间
参加条件
篮球社团
周二、周五下午
需有一定篮球基础者参加,且每周的两次活动都必须参加。
游泳社团
周五下午
凡有兴趣者都可以参加。
足球社团
周一、周三、周五下午
报名后,无特殊情况,每周的三次活动都须参加。
科技社团
周五下午
仅限四至六年级的同学参加。
(1)、材料一中“招兵买马”一词极具新鲜感,我猜测它的意思是:。(2)、根据活动时间安排,可知从周一到周五,(周几)没有安排社团活动。(3)、三年级的典典也想参加一个社团,但是他只有周五下午有时间。根据表格中的社团活动时间安排,你认为典典可以参加哪个社团呢?( )A、篮球社团 B、科技社团 C、足球社团 D、游泳社团(4)、没学过篮球的华华想要参加篮球社团活动,但是她只有周二下午有时间,她(能 不能)报名,理由是:。 -
16、童年的晨读
①小村是寂静的,寂静得像一片森林,像一潭春水。
②晨曦是透明的,像是蝉透明的翅膀。空气都被植物的湿气过滤过了,清新醉人。而这个时候,大地还没有醒来,否则,那滚滚而来的原野的浓烈气息,会淹没一切。
③校园里长满了高大粗壮的泡桐树,叶子亭亭如盖。那笔直的白杨树,巨人一样高高地耸立着。这个时候,一声清脆的晨读声响起,就像一池宁静的水面上,被丢进了一粒石子儿。声音的波纹,在空气中荡漾,犹如第一声蝉鸣幽幽地响起之后,整个世界都开始充满快乐的喧嚣。
④晨读的声音让校园沸腾了。在树下,在台阶上,在水泥垒的乒乓球案上,在操场上,到处都是人影。那高高低低的声音、粗粗细细的声音、快快慢慢的声音,错落有致地交织在一起,好像一曲宏大的交响乐在奏响。那一张张神采飞扬的脸,那一双双上下翻飞的唇,眉宇间专注的神情,像风吹过时,森林里的千万片叶子在飘扬。
⑤在大路上,有摇头摆尾的猪,慢慢踱步的鸡,懒洋洋的狗,还有悠闲的鸭子。
⑥那赶着牲口、扛着农具的农人,那倒剪着双手路过的农人,脸上都流露着笑意,灿烂得像是早晨的太阳。他们聆听着,默想着,像在盘算播种或者收获的计划。
⑦小村醒了,晨读之声戛然而止。
⑧静悄悄的校园,静悄悄的村庄,就像一本一本打开的书,阳光温情脉脉地读着,读着每一棵树,每一片叶子,每一只小小的虫子。
(1)、【积词语】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①从画线句中,我积累了关于描写晨读声音的词语:、、。我还知道“错落有致”中“错落”的意思是。
A.杂乱无章 B.参差不齐 C.颠三倒四
②根据文章内容补充词语。
的猪 的鸡 的狗 的鸭子
从补充的词语中我能感受到小动物们是的,而晨读的孩子们是的。
(2)、【析原因】找出你关注的有新鲜感的句子,并说说原因。(3)、【学技巧】关注有新鲜感的句子,学会写句子的技巧。“小村是寂静的,寂静得像一片森林,像一潭春水。”这个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把和比作。
(4)、【品文意】比较阅读《大青树下的小学》和《童年的晨读》,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大青树下的小学》中学生朗读的声音好听,《童年的晨读》中学生晨读的声音难听。 B、《大青树下的小学》中动物们安静地听同学们读课文,《童年的晨读》中动物们自由地做着自己的事情。 C、这两篇文章中的学校都有各自特别的地方。 -
17、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稻草人》演出信息
演出剧目:《稻草人》 演出地点:星星剧场
演出时间:2025年1月1日 14:00~16:00(提前10分钟入场)
演出票价:A类成人票150元/张;B类儿童票100元/张
亲情套餐:(A+B)可优惠30元;(A+A)可赠送一张B类票
同类演出推荐:《小白船》《旅行家》《快乐的人》
购票提示:观看剧场演出须凭票进入演出厅,纸质票可前往剧场购票窗口购买;电子票可在剧场公众号上购买,凭订单二维码扫码进入演出厅。
(1)、(跨学科数学优化你和爸爸妈妈想去观看《稻草人》演出,怎样买票最划算?( )A、购买两张A类票和一张B类票。 B、购买亲情套票A+B,再另外买一张A类票。 C、直接购买亲情套餐票A+A。 D、购买三张B类票。(2)、如果你们一家人在1月1日13:40到达剧场,准备购票。可此时,购票窗口队伍很长,你们应该怎么做呢?选择最能解决问题的一项( )A、放弃观看,改日再来。 B、迅速排队,耐心等待。 C、购买电子票,扫码入场。 D、放弃剧目,改看同类演出《小白船》等。(3)、观演结束后,你想推荐同学去观看精彩的剧目。请你联系生活经验,根据提供的信息,将序号填入合适的方框中,完善下面的观演流程图。
①凭票入场 ②观看剧目 ③了解剧目信息 ④有序离场 ⑤购买门票
-
18、大雁和鸭子
大雁和鸭子本是亲兄弟,它俩都有一个理想:当旅行家。
春天,大雁对鸭子说:“兄弟,咱们出发吧。”鸭子望着那漫天烟雨,摇摇头说:“这是什么鬼天气呀,等找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再走吧。”大雁扇动翅膀,冒着风雨,踏上了征程。
夏天,大雁对鸭子说:“兄弟,咱们启程吧。”鸭子指着天上的骄阳,摇摇头说:“唉,烈日炎炎,我受不了,等凉爽些再走也不迟。”大雁扇动翅膀,顶着烈日,飞上了蓝天。
秋天,大雁对鸭子说:“兄弟,这回总该启程了吧?”鸭子缩了缩脖子说:“唉,秋风起了,凉丝丝的,还不是太理想的日子。过些时候再说吧。”大雁扇动翅膀,飞向前方。
冬天,大雁又对鸭子说:“兄弟,应该立即出发了!要不,一年就过去啦!”鸭子望着那纷纷扬扬的大雪,头摇得像拨浪鼓:“这可是打狗不出门的日子啊!你要去,就自己去吧!”说完,颤动着两条短腿,躲到避风的墙根下去了。大雁扇动翅膀,迎风斗雪,飞向远方。
就这样,年复一年,鸭子的翅膀退化了,以至于飞不起来了,连走路也像个蹒跚的老头子。
而大雁,迎风击雨,越飞越高,越飞越远,身子也越来越矫健,成了著名的旅行家。
(1)、阅读短文,梳理故事情节,将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2)、【悟想象】因为大雁和鸭子都属于鸟类,所以想象它们本是;因为大雁是候鸟,所以想象它是;因为鸭子是留鸟,不能高飞,所以想象它的翅膀退化了,最终。(3)、【悟主旨】童话中,大雁和鸭子的共同理想是。结果是实现了理想,没有实现理想。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是一只的大雁和一只的鸭子。(填序号)A.坚持不懈 B.害怕困难、得过且过
(4)、【悟形象】这则童话中鸭子的形象让我们想到了学过的课文中的形象。 -
19、【写完整】大家现场交流“快乐暑假新鲜事”卡片。
我的快乐暑假生活
①地点: ②经历的新鲜事:
③我的收获或感受:
-
20、【说清楚】小记者典典现场采访,同学们讲述自己暑假生活中的新鲜事。
小记者:这个暑假你有哪些不一样的经历或体会?可以和大家分享吗?
你:我做了不少有趣的事,例如。
小记者:听起来很吸引人哟,能选择一件事简单讲一讲吗?
你:当然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