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2课《汤姆 索亚历险记》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1课《西门豹》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端午节的由来》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孔子学琴》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8课《小狮子爱尔莎》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麋鹿》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鲸》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鸟的天堂》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米芾学书》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寓言两则》同步练习
-
1、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后面的练习。
材料一:
莫高窟
莫高窟,坐落于河西走廊西部尽头的敦煌。它的开凿从公元366年开始,历经了十几个朝代1000多年的不间断营建,这在中国石窟中是绝无仅有的。它既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璀璨的艺术宝库,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不同文明之间曾经发生过对话和交流的重要见证。莫高窟现存洞窟万多平方米、彩塑3000余身、唐宋木构窟檐5座,是中国石窟艺术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在石窟艺术中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敦煌石窟一名通常用以指莫高窟,是莫高窟、西千佛洞的总称,有时也包括安西的榆林窟。敦煌石窟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1961年国务院公布莫高窟、榆林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莫高窟作为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材料二:敦煌彩塑艺术风格的发展、演变可分三个时期:早期-发展期,包括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四个时代,历时一百八十多年。早期洞窟形制有三:1.禅窟,塑像在正龛;2.方形或长方形殿堂窟,塑像置于正龛或南北壁列龛内;3.中心柱窟,塑像置于长方形柱四面之龛内。早期彩塑受西域艺术影响,但人物造型、衣冠服饰,无不随着地域、时代的不同而演变发展。
中期-极盛期,包括隋、唐两个时代,历时三百多年。隋唐时代绝大多数洞窟为方形殿堂式,一般都在正面大龛里列置以佛为中心的群像。唐代的高僧影像,属于肖像雕塑。
晚期-衰落期,包括五代、宋、西夏、回鹘、元几个时代,历时四百六十多年。晚期保存彩塑不多,内容风格承袭唐代余绪,而艺术性则已不如前代。
(1)、你会带着什么问题阅读材料一?你能说说这样读的好处吗?(2)、阅读材料二时,我们抓住“”这句话,能很快地把握材料二的主要内容,知道早期指 , 中期指 , 晚期指。(3)、结合材料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①敦煌石窟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
②1987年国务院公布莫高窟、榆林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③早期洞窟形制有禅窟、方形或长方形殿堂窟、中心柱窟三类。
-
2、五年级的同学制作了古诗词积累卡,请补充完整。
家国情怀古诗词积累卡
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感
家国情怀是陆游对祖国统一的殷殷嘱咐,“ , ”;是林升对南宋官员偏安的愤怒质问,“ , ”。
表达建功立业的壮志
家国情怀是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期盼,“多少事,从来急; , 。一万年太久,”。
-
3、民间故事存在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语言平实,情节生动,是老百姓智慧的结晶,深受人们喜爱。某学校正在举办“民间故事”大赛,请你参与,并完成练习。(1)、【巧设计】班里要召开民间故事交流会,请你为这次交流会设计一条宣传标语。(2)、【聊人物】本学期推荐阅读的三本民间故事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中的 , 因为
-
4、下列句子中,与“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表达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B、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C、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D、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
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让这块地荒着怪可惜的,我们开辟出来种花生吧。/他们在屋后开辟了一块地,用来种菜。 B、校园小道的左右两侧种满了高大的白杨树。/他应该三十岁左右。 C、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我第一次来到海边,感到一切都是那么新鲜。 D、爷爷虽然已经八十多岁了,但是身体结实 , 很少生病。/新建的大桥非常结实。
-
6、下列加点字词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削弱(xuē) 强逼(qiáng) 垂蔓(màn) 人影绰绰(chuò) B、上卿(qīng) 间隔(jiān) 挨近(āi) 干将发硎(gān jiāng) C、输赢(yíng) 执拗(niù) 待会儿(dāi) 拗不过(niù) D、侵略(qīn) 潜伏(qián) 灰烬(jìng) 武陵春色(lín)
-
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感念先辈的辛苦付出,懂得饮水思源。 B、我读到《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深深地为这座曾经富丽堂皇的宫殿感到惋惜。 C、我呕心沥血帮好朋友准备的生日惊喜,最终却因临时停电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D、我这次考试排名全班第一,爸爸从听到这个消息到现在还是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
-
8、结合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金秋十月,喜迎国庆,人人都chén jìn在节日的喜庆中。我们全家一边吃wài pó做的gāo bǐng , 一边观看爱国电影。当我看到影片中祖国被侵略,我立志从今天开始,不lǎn duò , 好好学习,牢记先辈们的dīng zhǔ:“吾辈当自强!”
-
9、要求:仔细观察下面的图片,回答问题,然后用通顺的话把故事写出来。
(1)、小花猫为什么会掉进河里?( )A、小花猫想学习游泳。 B、小花猫想吃鱼,不小心掉进了河里。 C、小花猫想过桥,不小心掉进了河里。(2)、小白猫是如何向白鹅求救的?( )A、白鹅,快去救小花猫! B、白鹅姐姐,你能去救救小花猫吗?它不小心掉进河里啦!(3)、试着用通顺的话将故事写下来。 -
10、在森林大会上,挑选“优秀动物”候选人时,小灰兔没有被选中。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寻找原因。
小山羊和小灰兔
①早晨,小山羊和小灰兔一起做操,小灰兔对小山羊说:“我们一块儿到森林里去采蘑(mó)菇(gu),好吗?”小山羊高兴地说:“好啊,快走吧!”小灰兔说:“我回家拿篮(lán)子,你在家等我。”
②小山羊在家里等啊等啊,等了很久也不见小灰兔来。直到快吃午饭了,小灰兔才来。他对小山羊说:“刚才在路上遇见了小刺猬,我们聊了一会儿,耽(dān)误了一点时间,咱们吃了午饭再去吧。”说完就走了。
③小山羊吃了午饭又在家里等。等啊等啊,直到太阳快下山了,小灰兔才来。他抱歉(qiàn)地对小山羊说:“刚才我顺路去看望了小花狗,我们一起玩了一会儿,所以来晚了。时间不早了,我们明天再去采蘑菇吧。你等我,我明天一定来!”
④明天早晨还要不要等小灰兔呢?小山羊心里犹豫(yù)起来。
(1)、文章最后一段中表示“拿不定主意”的词语是:。(2)、这个故事讲述了向提议一起去采蘑菇,结果两次迟到的故事。(3)、在小山羊等小灰兔的时候,小灰兔都在做什么呢?(4)、在故事的结尾,小山羊心里会犹豫的原因是( )A、因为小山羊不想去采蘑菇。 B、因为小灰兔太贪玩了。 C、因为小灰兔不守时。 -
11、读书分享
你最近读过的一个故事或者书的名字:《》,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 , 他(她)是一个的人。
-
12、我会写句子(1)、弟弟的鞋像鸟窝。
白白的云朵像。
(2)、护士一边做准备,一边跟丁丁聊天。(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一边 , 一边。
(3)、我的脾气可怪了,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却很暴躁。(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有时候 , 有时候。
-
13、“雪白”这个词语,是在“白”字前面加上名词,来形容不一样的白色,类似形容“蓝”的词语有、 , 形容“黄”的词语有、。
-
14、按查字典的要求填一填。
元元看书时,发现自己不认识“荡”字,她用查字法查字典,先查 , 再查画,最后在字典里找到了这个字。
-
15、根据课内积累填空。(1)、每当看到夕阳依靠着群山慢慢地下落,滔滔黄河水流入大海,我就会想起诗句:“ , 。”(2)、假日里,我和爸爸到杭州游玩,那里山清水秀,真可谓是“有山皆图画,。”杭州美景果然是名不虚传啊!(3)、妈妈带我去赏梅花,我闻到一阵阵淡淡的清香,于是朗诵起来:“墙 , 凌寒。遥 , 。”(4)、跟朋友交往,一定要讲信用,让我想起了:与交,言而有信。(5)、从课文中我们了解了安徽省景色秀丽神奇的风景区,还有台湾省最大的湖——。(6)、我知道四季农事:春季里 , 夏季里 , 秋季里 , 冬季里。(填序号)
①谷粒香 ②农事了 ③麦苗儿嫩、桑叶儿肥 ④采桑养蚕又插秧
-
16、连一连
一条
垂柳
灌溉
田地
穿
头发
一把
稻田
发动
庄稼
甩
衣裳
一块
帆船
淹没
机器
晒
笑脸
一行
铜号
冲毁
房屋
露
太阳
-
17、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洪水淹没(mò méi)了田地,人们没(mò méi)处安家。(2)、老师在教(jiāo jiào)室里教(jiāo jiào)同学们画冰墩墩。(3)、我朝(zhāo cháo)着天空望去,只见天边的朝(zhāo cháo)霞美丽极了。
-
18、《一只想飞的猫》中,猫的性格特点是( )A、勤劳勇敢 B、脚踏实地 C、善解人意 D、骄傲自大
-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梅花》是唐代诗人王安石写的。 B、留言条要先写有什么事,再写留给谁的。 C、“雀、雁、鹰”这几个字都有“住”字,都和鸟类有关。 D、《黄山奇石》一文按顺序向我们介绍了“仙桃石”“仙人指路”“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这几种奇石。
-
20、“我怎么会把花瓶打碎呢?”这句话的意思是( )A、我把花瓶打碎了。 B、我不会把花瓶打碎。 C、花瓶是被我打碎的。 D、花瓶怎么不是我打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