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面是笑笑阅读“四大名著”后所写的读后感,其中错误的是(   )
    A、“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都是《西游记》中的故事。 B、在《水浒传》中,我认识了“及时雨”武松、“智多星”吴用和“小旋风”林冲。 C、《三国演义》里,“三国”指的是魏、蜀、吴三个国家。 D、《红楼梦》里,大家放风筝时,剪断了自己的风筝线让风筝飞走,是因为大家认为这样可以放走坏运气。
  • 2、选择正确答案。下列词语或诗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请勿自(耽误) B、草满塘水满陂(池岸) C、齿排班(年龄) D、初闻涕泪满衣裳(鼻涕和眼泪)
  •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1)、

     起敬

    一针 

    情不 

    (2)、上面词语中,比喻话说得简短而能切中要害的词语是 , 与“嗤之以鼻”意思相反的词语是
    (3)、任选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 4、读拼音,写汉字。

    孙悟空识破了妖怪的yīn móu , 他毫不chóu chú , 举起金箍棒大喝一声:“哪里来的妖怪,快快现出原形!否则别怪老孙无情!”听到这话,妖怪吓得两腿chàn dǒu ,  几欲yūn dǎo , 顿时磕头认错。猪八戒在旁看了,yóu zhōng地佩服孙悟空。

  • 5、题目:我有一个好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将内容写得具体生动,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不少于350字。

  • 6、课外阅读。

    材料一:中国烟民已超过3亿,占全球吸烟总人数的1/3,二手烟民更高达7.4亿。每年约有120万人死于烟草诱发的疾病。

    材料二:全球大约每6秒就有一个吸烟者死亡,一个十几岁就开始吸烟并连续吸烟20年或更长时间的人,要比从不吸烟的人平均少活20~25年。

    材料三:《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中表示,男性吸烟率高达50.5%。香烟对人体产生的危害:诱发肺部疾病;诱发心血管病;影响生育能力;影响睡眠质量;导致骨质疏松;缩短寿命。

    材料四: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中国烟草控制规划》。主要内容如下:制定全国性禁烟法规,压缩烟叶种植面积,禁止烟企借慈善名义促销,扩大香烟包装警示语面积。

    (1)、根据上述四则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吸烟有害健康,目前中国烟民队伍较小。 B、吸烟导致死亡的人数并不是太多。 C、吸烟缩短人的寿命,这仅仅是一种猜测。 D、事实证明,吸烟的危害相当严重。
    (2)、材料一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作比较 B、举例子 C、列数字 D、下定义
    (3)、下列对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出台的《中国烟草控制规划》主要内容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鼓励公民大量吸烟 B、加大禁烟宣传力度 C、烟企借助慈善促销 D、香烟讲究包装精美
    (4)、吸烟有害健康,结合以上材料举例说明吸烟对身体的危害。
    (5)、材料中的数据触目惊心。请你设计一条警示语,告诫人们不要吸烟,远离烟草。(20字以内)
  • 7、课内阅读。

    白鹅(节选)

    ①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②鹧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        必然        竟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果然        必然        竟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③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sì shì),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cōng cóng)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做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1)、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语或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2)、第①自然段和第②③自然段的关系是(    )
    A、总分 B、总分总 C、分总
    (3)、用波浪线画出文段中描写“它也能看守门户”的句子。
    (4)、作者在描述鹅的步态时,用鸭的“”与鹅的“”进行对比,同时作者还用“”来比喻鹅的步调,形象地表现出鹅高傲的特点。
    (5)、有人说选文第③自然段中的画线句表现了作者对鹅的讨厌。你认为是这样吗?为什么?
  • 8、四年级(1)班开展了“与诗歌同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来参与吧。
    (1)、请你按照要求,给下面的诗歌分类。(只填序号)

    ①《鹿柴》王维②《题西林壁》苏轼③《夏日绝句》李清照④《出塞》王昌齡

    ⑴五言诗:七言诗: 

    ⑵唐诗: 宋诗:

    (2)、老师说:“诗歌朗诵会将于下周三下午在本班教室举行。有配乐的要提前发给我。”你的同桌小轩请假了,请你打电话将这一消息传达给他。
  • 9、 按要求写诗句

    诗人笔下的田园生活是那样的安逸恬静。当看到儿童们在田间追逐着蝴蝶时,杨万里写道“儿童急走追黄蝶,”;当看到昼长人稀、蚅飞蝶舞的画面时,范成大写道“日长篱落无人过,”;当看到几个孩子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情时,辛弃疾写道“大儿锄豆溪东,。最喜小儿亡赖,”。

    当看到梅花迎雪绽放时,我们不禁想到了毛泽东在《卜算子·咏梅》中写道“ , 犹有花枝俏”。杜甫独自在江畔散步,看到黄师塔前的桃花灿烂地开放着,不禁吟诵道“桃花一簇开无主,”。

  • 1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改为反问句:

    改为双重否定句:

    (2)、因此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改为肯定句)
    (3)、仿照例句中冒号的用法,把句子写具体。

    示例:他性格很倔强:认定的事情就必须去做,谁劝也没有用,就是骂他他也照样去做。

    她性格可温柔了:

  • 11、“谁能相信,这些东西居然都是用最普通的黏土烧成的。我们行走在泥泞的乡间小路上时,咒骂的就是这种黏土。”这是米·伊林《十万个为什么》里对厨房里的陶罐的记录。这段文字给我们的启示是(    )
    A、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尊重,和睦相处。 B、面对别人的指责时,我们不必讲道理,要勇敢地回击。 C、永远不要看不起别人,无论对方看起来是多么不起眼。 D、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 12、根据以下线索判断,其描述的古代文人是(    )

    ①他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        
    ②他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③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被誉为“楚辞之祖”
    ④他的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A、屈原 B、杜甫 C、陶渊明 D、范仲淹
  •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表达的情感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休息的日子,爸爸居然自告奋勇去加班,真笨。 B、这个年轻人真傻,为了救别人的生命不顾自己的安危。 C、他真是个天才,每次都能把最简单的事情搞得如此复杂。 D、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运用不恰当的是(    )
    A、这只勤劳的小蜜蜂已经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了。 B、他有求必应,别人的请求从不拒绝,大家都叫他应声虫 C、他虽然外表强壮,内心却十分胆小,真是个纸老虎 D、看到他获得了比赛的冠军,教练为自己发现了这匹千里马而得意。
  • 15、 选择题。“最喜小儿亡赖”一句中“亡赖”的意思是(   )
    A、耍赖 B、无处可逃 C、顽皮,淘气 D、蛮横,不讲理
  • 16、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1)、

    A: 高林立

    辉煌

    鸡犬相

    袅袅

    B: 领头

    哈巴

    百灵

    变色

    (2)、A组的词语可分为两类,前两词是描写生活的,后两词是描写生活的(①城市        ②乡村,只填序号)。
    (3)、从B组词语中任选一个写一句话。
  • 17、看拼音,写词语。

    夏末的一个 shǎng wǔ , 太阳炙烤着大地。在行人云集的路口,交警虽汗流浃背,但仍jìn  zhí地疏导交通, zhǐ huī有序。一队巡警迈着zhěng qí的步伐, zhào lì在街上巡逻。

  • 18、题目:那次

    马克·吐温说:“顽皮是因为心怀纯真……历险是因为勇敢的心不想停歇。”天真活泼的你是否跟汤姆·索亚有类似的经历?是否和家人、伙伴有不少忘不掉的探寻或发现?是否有过精彩或糟糕的顽皮往事,甚至一场有惊无险的小“事故”?请用文字将你的经历记录下来吧。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并完成写作。②语句通顺,详略得当。③不少于450字。

  • 19、课外阅读。

    母亲的心

    ①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②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母亲,自己很想吃螃蟹。这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

    ③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的一块块大石头,是可以找得到螃蟹的。可是,在溪水还寒冷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

    ④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⑤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

    ⑥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用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

    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吧!在抓起与放下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怎样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⑧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泪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舐犊之情:

    ②惶惑无措:

    (2)、母亲为“我”找螃蟹的故事发生在(    )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3)、阅读短文第①~③自然段并判断,下列不属于母亲找螃蟹的原因的是(   )
    A、母亲想满足“我”的愿望 B、“我”久病初愈,想吃螃蟹 C、春天的溪流里有很多螃蟹 D、偏远山村买不到螃蟹
    (4)、第⑦自然段的画线句子中,一系列动作描写的作用是(    )
    A、为后文母亲抓回母蟹作铺垫 B、说明螃蟹非常难抓 C、说明母亲是一个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的人 D、表现母亲内心的矛盾,说明了母亲的善良
    (5)、短文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根据短文内容,把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我”想吃螃蟹→ → →母亲捞起螃蟹→

    (6)、“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联系上下文,猜猜母亲当时在想什么? 
  • 20、课内阅读。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没有工具,干什么都困难重重。我几乎花了一年工夫才完全布置好我那个用栅栏围起来的小小的住所。那些尖桩或者圆桩沉得很,我要使出全力才举得起来。我花了好长的时间才砍下那些木材,并且在林子里加工好,再花上更长的时间把它们运回家。也就是说,我需要花两天时间砍成一根木桩并运回来,在第三天才把它打进地里。我最初用一根很沉的木棒打桩,后来想到了用铁撬棒打。尽管如此,打起桩来还是很费劲,而且非常麻烦。

    (1)、选文中鲁滨逊想要实现的目标是 , 在达成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主要遇到了三个方面的困难。
    (2)、选文画横线的句子中,“几乎花了一年工夫”说明 , “小小的”说明 , 这体现出鲁滨逊的特点。
    (3)、下列梗概中,与选文的内容大致对应的是(    )
    A、这是一个无名的、没有人居住的荒岛,到处是乱石野草。 B、鲁滨逊走遍荒岛,在山坡上选择了一块有水源、可以防御野兽的地方。 C、鲁滨逊用木头和船帆搭起一座简陋的帐篷。 D、鲁滨逊在岛上定居下来,过着单词的生活。
上一页 310 311 312 313 31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