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2课《汤姆 索亚历险记》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1课《西门豹》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端午节的由来》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孔子学琴》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8课《小狮子爱尔莎》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麋鹿》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鲸》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鸟的天堂》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米芾学书》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寓言两则》同步练习
-
1、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近年来,通过手机、电子书、阅读器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断断续续的阅读渐渐流行。手机、平板电脑等掌上阅读工具成为时尚单品,这种阅读方式被称为碎片化阅读。
不少人觉得碎片化阅读是“美丽”的。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娱乐八卦,无论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名作还是冷门生僻的知识,都可以通过碎片化阅读迅速获取。同时,比起价格不菲的大部头的纸质书,它的阅读成本更低。
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碎片化阅读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导致了知识来源的随意性和不可靠性。零碎的阅读根本无法让读者走进大部头书籍和主题严肃的文本,人们习惯于简单的口述和拼接后,就很难主动阅读,容易形成思维惰性,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碎片化阅读的“美丽”和“忧愁”是共生的。但有一点毋庸置疑:每个人都要想办法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否则便是这个世界上无根的流浪儿。
要做到这一点,有效的方法便是深度阅读。
【材料二】
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因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有用的书籍;二是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读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
我认为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什么样的书最适合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只要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
——周国平
【材料三】
2024年中国儿童阅读发展研究报告
家长为儿童选购书籍看重的因素

不同学段儿童喜欢的书籍类型TOP3

儿童周均阅读时长分布情况
(1)、读材料一,借助关键词句,填一填。碎片化阅读的“美丽”
碎片化阅读的“忧愁”
信息全、、
、容易
(2)、阅读材料二、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据统计,大部分儿童周均阅读时长超过了3小时。 B、小学低段和高段的儿童最喜欢阅读漫画类书籍,最不喜欢阅读科幻科普类作品。 C、周国平认为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经典书籍最适合精神漫游。 D、家长为儿童选购书籍主要看重书籍的内容质量和内容是否适合孩子。(3)、同学们,一学期以来,你一定阅读了不少经典著作,请分享你最喜欢的一本,并结合书中的相关情节、人物等,分条列出你喜欢的理由,不少于两条。 -
2、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①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②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①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② , 则亦虚心静虑,勿遽③取舍于其间。
(朱熹)
【注释】①得:收获。②纷错:纷繁杂乱,③遽(jù):仓促。
(1)、朱熹说读书要经历三个阶段。请你读读①②,先找出表示先后顺序的词,然后根据读书的三个阶段,完成下面的导图。
→有得(2)、读书过程中产生疑问时,朱熹的建议是什么呢?在文中找出来。 -
3、【选做】同学们想要收集更多描写美景的素材,面向全班征集美文,仔细阅读征集令,完成练习。
美文征集令
赏美景,读美文,写美景。
赶快拿起笔,学着巴金爷爷写鸟儿的动静结合的手法,写一写你要推荐的美景吧!
-
4、阅读下面描写美景的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密西西比河上的黎明
黎明悄然而至,黑幽幽的树林如同坚实的壁垒,这会儿成了灰白色。宽阔的河面在眼前打开,水面像玻璃一样平滑,泛着一圈圈幽幽的白雾。没有一丝风,树叶一动也不动,一切如此静谧,让人感到无比惬意。
这时一只鸟儿唱起来,另一只也跟着唱,不一会儿百鸟争鸣,成了一场热闹的音乐狂欢会。可是你一只鸟也看不见,只是在歌声中穿行,仿佛歌声自己在唱。
①第2自然段写了____的场面,运用了____(动态 静态)描写,让读者感受到____。
天更亮了,可以看到近处稠密的树叶一片浓郁的绿色。这绿色在你面前越来越浅,一英里外或更远一点儿,在下一个伸进河里的陆地上,已淡成春天娇柔的嫩绿。再远处的陆地几乎没了颜色,最远处的则在数英里外的地平线下,安静地睡在水面,化为一团朦胧的雾,与周边的天际连成一片。这一片河面好像一面镜子,映出树叶、曲折的河岸和那些渐渐远去的陆地幽暗的倒影。
②第3自然段运用了____(动态 静态)描写,让人感受到____。
啊,这真是太美了,那么柔和、浓郁、美丽!太阳完全跃出了地平线,在这边的灌木丛上洒下了一片粉红,在那边洒下一缕金光,还有那最美不过的一抹紫烟,你得承认这是真正值得铭记的美景。
(1)、阅读选文,抓住关键词体会美景,并完成下图。
(2)、阅读选文第2~3自然段,完成批注栏。(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你得承认这是真正值得铭记的美景”中的“这”指的是 , 这句话表达了。 -
5、借助思维导图梳理课文《鸟的天堂》的内容,做更优秀的推荐官。
-
6、品析《鸟的天堂》中的句子,更好地了解“鸟的天堂”。(1)、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几句话是对大榕树的态描写,朗读时要读出的语气。“”字要重读,突出绿叶的层层叠叠、挨挨挤挤;“明亮”“照耀”“颤动”要读得响亮一些,让人感受到。
(2)、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句话中第一个“鸟的天堂”是指。第二个“鸟的天堂”是指 , 表达了“我”对“鸟的天堂”深深的赞美之情。
-
7、读读同学们的对话,选择合适的词语填进句子中。
继续 陆续
我们在鸟的天堂里跳上一只船。
我们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
-
8、读景点基本信息,完成下面的练习。
“鸟的天堂”是许多株茂盛的 róng shù____,繁茂的枝叶 jiū chán____着,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zhǎng cháo____的时候,河水会淹没 mù zhuāng____似的树根。早晨的时候,接连飞出树梢的鸟儿让人 mù bù xiá jiē____。“鸟的天堂”的(de dí)____确是鸟的(de dí)____天堂。
(1)、结合语境,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的汉字,并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结合下图,给下列词语中的“数”字选择读音和解释。
“数量”一词中“数”的读音是 , 意思是。
“不可计数”一词中“数”的读音是 , 意思是。 -
9、【选做】小温同学没有听完《猎人海力布》的故事,他很好奇这个故事讲了什么,你来给他讲一讲吧。
-
10、小宁准备的民间故事很有趣,你也来一起读一读吧!
不知是多少年以前,大理坝子突然大旱。一个叫慧生的小伙决定上苍山找水,消除大理坝子的旱灾。可是,他历尽千辛万苦,也没找到一滴水。他仍不死心,继续找啊找。
一天傍晚,慧生来到山尖,只见一个白胡子老人站在岩石上,凝望着远方。慧生上前施礼,向老人请教。老人慢吞吞地告诉他:“如果想找水缓解大早救百姓,只有上天去偷王母娘娘的仙水瓶。”慧生问:“可是怎么才能上天呢?”
白胡子老人不答话,只留下一件破衣和一把破羽扇,慧生穿着破衣拿着羽扇竟然飞了起来。
不一会儿,慧生来到南天门。许多天兵天将在这里把守,慧生只好壮壮胆子,硬着头皮过去。可也怪,天兵天将没有阻拦他,好像没有看见他似的。原来,那件破衣是件能隐身的宝衣。
慧生好生欢喜,直往王母娘娘的瑶池奔去。王母娘娘出巡去了,大殿内的金桌上面放着两个银瓶。慧生料想是仙水瓶了,就急忙上前拿起一个银瓶,打开盖子,往凡间倒去。小小的瓶子不知装着多少水,总是倒不完,一直倒了十四天,雨水汇成苍山十八溪流向坝子,成了洱海,并永世不竭。
王母娘娘知道了这件事,命天兵天将把他囚禁起来,罚他永远坐牢。
大理坝子的百姓们,靠着洱海水,又过上了五谷丰登的好日子。乡亲们世世代代铭记慧生的功绩,并自发地纪念慧生。
(1)、用较快的速度阅读故事,根据故事的主要内容,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故事的起因
故事的经过
故事的结果
大理坝子突然大旱,人们无法生活,急需水源。
(2)、创造性地复述故事,请你以白胡子老人的口吻讲述他见到慧生的部分。(3)、由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看出慧生是个的人。 -
11、读完《猎人海力布》的稿件,小杭想把故事梳理成更清晰的思维导图,请你和他一起完成吧!
-
12、稿件中有几句话很有趣,请你一起来读一读并回答问题。(1)、他热心帮助别人,每次打猎回来,总是把猎物分给大家,自己只留下很少的一份。
从“每次”“”两个词语中可以看出海力布一直都把猎物分给别人,自己留很少的一份,表现出了他的优秀品质。
(2)、他们含着眼泪,念着海力布的名字,扶着老人,领着孩子,赶着牛羊,往很远的地方走去。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请运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
13、在整理稿件的时候,小台想替换一些词语,下列括号中哪个词语替换得不正确?( )A、小白蛇再三叮嘱海力布无论动物说了什么话,都不要对别人说。(嘱咐) B、尽管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家,可是谁也不相信他。(着急) C、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海力布十分镇定 , 紧急协调人们撤离。(安定) D、据说现在还流传着海力布的传说。(听说)
-
14、小台准备了一个民间故事的小片段,读一读,完成练习。
为了酬(chóu zhōu)谢海力布,龙王将 zhēn guì____的宝石给了他。海力布借助宝石听到大山要bēng tā____,大地要被洪水淹没的消息,焦急地催促村民搬家,可即使他fā shì____,村民也不信他。他不顾小白蛇的 dīng zhǔ____,说出真相后变成石头牺(xī qī)牲了,村民们都非常后(悔 侮)。
(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词语。(2)、选择括号内正确的读音或汉字。(3)、看下图中的解释,给“酬”字选择正确的字义。(填序号)
①为了酬谢海力布,……
②最近爸爸有很多应酬。
-
15、把下面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①国民 ②鸿遍
③内外 ④兵马
⑤生灵 ⑥安乐
(2)、“讵非圣人,不有外患,必有内忧。”是《国语·晋语六》中的句子,据此我们可以提炼成语。(填序号)(3)、选词填空。(填序号)忆往昔,清政府软弱无能,国家面临 , 老百姓苦不堪言;看今朝,我们的祖国 , 老百姓。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我要为祖国繁荣富强而不懈奋斗。
-
16、标点符号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湖上的灵隐寺、断桥残雪、苏堤春晓等著名景点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 B、温州的灯盏糕、鱼饼、糯米饭无不让人们流下口水。 C、这次会演中,河南的豫剧、安徽的黄梅戏,浙江的越剧都有新剧目上演。 D、钱塘江的潮涌、龙井茶的清香、鲁迅笔下的绍兴古城无不让人联想到风景秀丽、文化丰富的浙江。
-
17、感情色彩补全词语,并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a.臭名远 b.足多谋
c.呕心血 d.诡计多
e.处心积 f.兴高烈
(2)、根据感情色彩,可将词语分为褒义词和贬义词两类。(填序号)(3)、照样子,写出下面词语让你想到的某个或某类人或动物,并举出一个能说明该特点的事例。
词语e:狐狸(骗走乌鸦的肉)
词语b:(4)、根据上述分析,选择一个词语写一段话。 -
18、本单元我们学习了通过查找资料来理解文章表达情感的方法。下列句子与所查阅的资料不匹配的一项是( )A、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查阅关于清末社会环境的资料) B、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查阅有关闻一多先生写作《七子之歌》的背景资料) C、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查阅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资料) D、这里树少,草少,土也很少,却驻扎着一群海军士兵。(查阅关于海南岛的资料)
-
19、请赏析下面的范文及亮点。
“百变仙女”陈老师
她留着清爽的齐肩短发,棕色的发丝在微风中轻轻飘动;她的眼睛明亮得宛若两潭清水,水滴般的脸型使五官显得小巧而精致。然而她的美不仅在外表上,更展现在她百变的魅力中。她就是我们的“百变仙女”陈老师。
“百变仙女”可谓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那年的联欢会上,陈老师神秘兮兮地走了进来,告诉我们她也会表演一个节目。教室里立刻炸开了锅,小观众们马上变身“好奇宝宝”,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好不热闹。
接下来陈老师换上青色纹样的旗袍,抱出一个水滴形的乐器——琵琶。她端庄地坐在椅子上,左手在琵琶上端轻轻按住弦,右手则在一根根琴弦中灵活地跳动,脑袋微微晃动,眼睛半眯着,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好似潺潺流水般回荡在教室里,如清风拂面般凉爽,如彩云飘荡般轻盈,如风吹柳叶般清新,又如鸟儿啼鸣般婉转……乐声时而像百鸟鸣啭,时而像万马奔腾,真像白居易所说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小观众们都听醉了,教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陈老师外表严厉,但内心充满温情,总是耐心地教导我们,将知识倾囊相授。在她的引领下,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学会了如何做人。这样的陈老师,让我们敬佩又喜爱,是我们心中真正的“百变仙女”。
评语:这篇习作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巧妙地描绘了陈老师的多才多艺与教育智慧,不仅让人感受到了她的外在美,更彰显了她作为“百变仙女”在学生心中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
-
20、读一读下面的片段,学习写作方法。
开学了,我们班新来了一位语文老师,她笑盈盈地走上讲台,说:“OK,大家好,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谭,和‘谈心’的‘谈’同音,我愿意成为大家的知心朋友。OK,我也希望你们以后能支持我的工作。OK,现在我们开始上课。”在她讲话的时候,我偷偷地观察她: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会说话,一张能说会道的嘴总是微笑着。但这都称不上是最突出的,我发现她最大的特点是爱说“OK”。
这段话中,作者运用了、来刻画老师的形象。其中我最喜欢的语句是 , 因为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