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2课《汤姆 索亚历险记》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1课《西门豹》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端午节的由来》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孔子学琴》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8课《小狮子爱尔莎》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麋鹿》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鲸》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鸟的天堂》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米芾学书》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寓言两则》同步练习
-
1、看拼音写词语,并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niú láng在哥哥 sǎo zi家吃 shèng fàn , 穿破衣裳,夜里在牛棚里睡觉,与老牛xiāng yī wéi mìng , 但是他每天都xiào xī xī的,干活也很勤恳(kěn gěn)。分家时,他不 xī han其他的家产,只是想要老牛这个伙伴。后来,他遇到了被其他仙女落(là luò)下的织女,两个人结了婚(yūn hūn) , 想要一起过日子。
-
2、请赏析下面的范文及亮点。
雪天即景
冬日的一个清晨,我推开门,融入雪的世界中。
开始,只能看到零星的小雪,从远处看万物像蒙上了一层薄纱。走近观察,雪又化身精灵,翩翩飞舞。我伸出双手,雪花就悠悠地落到手心,六边形的小雪花棱角分明,样子是那么清晰,刹那间,就化成了一小摊冰水。
我还未领略完似星星般的小雪,天空中就飘起了柳絮般的大雪。仰头望去,天空灰蒙蒙一片,雪花下落速度加快了许多,宛若蝴蝶急匆匆地飞舞。松柏、地面、房屋上都积了厚厚的雪,像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屋外窗户上已结了美丽的冰花,被光折射出璀璨光芒。
随着时间的推移,雪已从柳絮变成了鹅毛。大朵大朵的雪花急匆匆地朝地面飘去。风一吹,雪倾斜了,但毫不减速。下啊下,把天地染白了,如诗如画。眺望远方,装进眼里的只有皑皑白雪。世界银装素裹,美不胜收。
中午,太阳从云层中探出头来,将温暖洒向人间。雪停了,一切都那么恰到好处。人们出来玩耍,天地间充斥着欢乐祥和。
雪将万物升华,也让人心旷神怡,面对这洁白的世界,所有烦恼都被抛到九霄云外,心中充满宁静。正如诗句所说:“不知天上谁横笛,吹落琼花满世间。”我爱这皑皑白雪,它不仅洗刷了世界,更预示着瑞雪后的丰年。
评语: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观察,巧妙地捕捉了冬日雪景的变幻之美,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了雪后的宁静与和谐,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写作功底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
3、读一读下面的片段,学学写作手法。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朱自清《荷塘月色(节选)》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动态 静态)描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动态 静态)描写,我知道了,写景物还可以运用的表现手法。
-
4、要求完成练习。(1)、边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边在脑海中完善自己的作文构思。
(2)、可以采用的写法有( )。(多选)A、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B、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相结合 C、叙事与议论相结合 D、描写景色的同时抒发情感 -
5、下列哪些材料适合本次习作?选择正确的选项。( )A、雨天即景,可以从庭院、阳台、小巷等处写出雨的晶莹、迷人。 B、雷电是变化的,可以抓住雷电的颜色、响声等进行描写。 C、写朋友长相的不同,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写出其特点。
-
6、对于本次习作的重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写田野即景,可以按照空间顺序,由近及远地写一写田野上的景物。 B、写日出即景,可以写一写太阳升起过程中形态、色彩的变化以及太阳照耀下景物的变化。 C、写春日即景,可以抓住花园里的花儿开放的情景来写。 D、按照游览顺序写自己去颐和园游玩时发生的趣事。
-
7、阅读短文《南沙卫士(节选)》,完成练习。
①在守礁官兵登上那里之前,有些礁堡上没有土壤,也没有生命。如今的南沙,有花有草,绿树成荫,好一片动人的景色!这是官兵们自发地节约用水,用省下的点滴淡水创造出来的奇迹。
②为了种好菜地,官兵们费尽了心思。起初,他们用洗脸水或油腻很重的刷锅水、洗碗水浇菜。菜是长出来了,可吃起来有一种难以言喻的苦味——黄瓜竟比苦瓜还要苦。
③为了给蔬菜浇上干净的水,许多战士养成了洗脸不用香皂、刷牙不用牙膏的习惯。一名战士用这样的水浇种的秧苗,结了一条半斤重的黄瓜,几十号人围在一起品尝。战士们把切得不能再薄的黄瓜片放在嘴里,品味着它的清凉,半天舍不得咽下。
【链接材料】南沙群岛地处赤道边缘,高盐、高湿、高温,雾水是成的,晒干后便是白白的盐花,放在地上的温度计,一两分钟便会晒爆。连以海为生的渔民都视其为生命的禁区。
(1)、短文第①自然段,画线句子点明了以前南沙的自然风貌,通过“”和“”说明南沙的生存环境恶劣。(2)、结合链接材料,体会短文的情感。短文第②③自然段中,守礁官兵主要遇到了的问题,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表达了官兵们。
(3)、如果让你给南沙的战士们写一张明信片,你最想说什么? -
8、根据课文《小岛》的内容,完成思维导图。
-
9、选词填空。(每词限填一次)
凝视 凝望 注视
(1)、我着远处的灯塔,不禁思绪万千。(2)、将军一阵沉吟,着那片绿色。(3)、老师用慈祥的目光着我,我感到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
10、根据语境和“哼”字的两种读音,给语段中的“哼”字标出正确的读音。
hēng:鼻子发出痛苦的声音;轻声随口地唱。 hng:叹词,表示不满意或不信任。
他一边走一边哼着小曲儿,旁边的小李瞥了一眼说:“哼 , 都这时候了,还有心情哼歌儿。”
-
11、【选做】乐趣用下面这首歌做配乐,读一读歌,你觉得放在《父爱之舟》的哪个片段最合适?为什么?
总是向爸爸索取/却不曾记得说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每次离开/总是装作轻松的样子/微笑着说回去吧/转身泪湿眼底/多想和从前一样牵你温暖手掌……
-
12、小杭想拍摄下面的片段,和他一起来研究一下,完成练习。
这是我长大第一次看见爸爸。
父亲正站在屋檐下的小路上,望着那一丛一丛的雪枝发呆。我疑惑地朝父亲走去,踩着积雪,“吱吱”地响。“看这树干啊?冬天还早。”父亲站上露出了浅褐色的:“这雪太大了,你看,树枝被压断了。”我细细一看,是有着密密麻麻的树枝。
这时,它可以给很多儿子,父亲说,“这是书本的。你看,里面没有太多的收入,读书会卖菜。卖果子,卖几分一度也不花,全花着你。”然后,父亲开了书。
如今下起了雪,这些父亲心里的“书本”牵动着他的心。父亲沉吟了一阵,说:“回去拿来给我吧。”我怔了怔,轻轻地把书拿一起,眼睛看向了爸爸。A.只见父亲站在树下,竹竿伸到枝头,慢慢地、轻轻地把地面上一点点雪吹飞。……几十年如此,父亲拿整整了一个上午。父亲回家时,头上、脸上、身上全是雪,被体温融化的雪,湿透了父亲的衣服。我连忙拉住一堆无数的柴火,父亲也不管,还是发烧。
这天晚上又下起了大雪,父亲说:“我得敲雪去。”B.天亮后父亲回家了,他把我摇醒,笑着说:“一根树枝也没断,你又能上学了,又有书本了。”父亲说着,牙齿“咯咯”直响。我的心头顿时一阵暖意……
(1)、短文围绕雪写了有关父亲的哪些场景?请概括并完成思维导图。
(2)、细节蕴含情感。任选文中A、B两处中的一处,关注细节,写一写体会。①我选择处,我的体会是:
②短文以“敲雪”为题,不恰当的说法是。
A.父亲敲雪是全文线索,“为树敲雪”在文中多次出现,串起全文内容。
B.父亲敲雪是为了更好地照料果树,给“我”交学费,让“我”能上学。
C.父亲敲雪是希望“我”能明白种果树的艰难,长大后好回报父母。
D.父亲敲雪一次比一次艰辛,他吃苦耐劳、勤俭坚韧的形象令人动容。
(3)、文章结尾“我”的心头顿时一阵暖意,这“微暖”中饱含着复杂的感情,请写出此刻我最想对父亲说的话。 -
13、乐乐决定拍摄《父爱之舟》中的几个场景,请你帮忙将故事中的场景整理出来。
-
14、小温对题目《父爱之舟》不太理解,众众向他作出了解释,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A、“父爱之舟”把父爱与船联结起来,揭示了父爱对“我”早期成长的承载作用。 B、“父爱之舟”指姑爹的渔船,姑爹像父亲一样爱着“我”。 C、“父爱之舟”的“舟”是全文的线索,此舟在文中反复出现,串联起全文内容。 D、“父爱之舟”情感内涵丰富,既写出了父爱的伟大,也见证了“我”的成长。
-
15、小杭想根据下面的句子拍摄一个镜头放在视频中,请你帮她分析句子并填一填。
我从舱里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
这句话运用细节描写,突出了父亲的 , 从中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父亲对“我”的 , 领悟到父爱的。
-
16、小宁整理了素材《父爱之舟》的故事大纲,请你阅读并完成练习。
我和父亲坐姑爹的小yú chuán____去 bào kǎo____学校。晚上,父亲 péi zhe____我住在一间最便宜的小客栈(zhàn zàn)。半夜,我被cǎo xí____上的臭虫咬醒,父亲xīn téng____极了,想加钱换房,可是他平时对自己却节省到极点,一分冤枉(wàng wang)钱也不肯花。这场景直到现在我仍旧历历在目,永难mó miè____。
(1)、结合语境,看拼音写词语,并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下列加点词语与语段中的“冤枉”意思相同的是哪一项?( )A、我没有做过这种事,真是冤枉。 B、包青天断案绝不冤枉一个好人。 C、为一件小事来回奔波,真冤枉。 D、他的爸爸被军阀诬陷,受了好大的冤枉。 -
17、【选做】《少年中国说》一文后来被改编成歌曲,请你读下面的部分曲谱,完成练习。
(1)、根据歌词大意选择以下内容进行填空来补全歌词。(填序号)
A.万丈光 B.少年狂 C.万里长 D.做栋梁 E.我去闯(2)、试着唱一唱这首歌,你认为梁启超的愿望实现了吗?为什么?我认为 , 因为。
-
18、小温同学找来了《少年中国说》的片段及相关资料,一起读一读并回答问题。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惟厌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可为者;惟好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此老年与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任公曰:人固有之,国亦宜然。
【写作背景】《少年中国说》发表于1900年。当时八国联军阴谋瓜分中国,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为了驳斥帝国主义的野蛮行径和卑劣阴谋,也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甘为亡国奴的心理,激起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梁启超适时地写出了这篇《少年中国说》。
(1)、结合写作背景可知,“老年人”指的是 , “少年人”指的是。
A.夕阳 B.春前之草 C.未来的新中国 D.腐朽的清王朝(2)、选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多选)A、比喻 B、对比 C、夸张 D、排比(3)、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句话的意思是“任公说:人固然有这种不同,国家也应当如此”。 B、这句话是本段的最后一句话,总结了本段论述的内容。 C、腐朽的清王朝就像老年人一样常喜事,常觉得一切事无可为者。 D、腐朽的清王朝就像老年人一样,风雨飘摇,腐朽不堪。(4)、结合写作背景,请你谈谈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19、小杭同学用思维导图梳理了《少年中国说(节选)》的内容,请你一起来完成吧。
-
20、准确理解句子,更好地把握朗诵的情感。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这几句话使用了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的祝福,以及对与国家共命运的呼唤,朗读时,语调应该(A.轻柔 B.低沉 C.高昂)些。(填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