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2课《汤姆 索亚历险记》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1课《西门豹》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端午节的由来》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孔子学琴》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8课《小狮子爱尔莎》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麋鹿》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鲸》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鸟的天堂》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米芾学书》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寓言两则》同步练习
-
1、根据拼音书写规范的汉字
夏日的郊野热闹非凡。老yīng在高空盘旋,尽显娇 jiàn;大yàn有xù飞过,点缀着蓝天;蜻tíng在花丛穿梭,身姿mǐn jié;杜 juān停立树梢,欢快tí叫。石桌上,几只蝴dié静静停驻,好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
2、根据要求习作。
一道起起伏伏的曲线,是什么?是运动后的心电图,是一头乱发的故事:是你情绪的起伏、友谊的波折,还是成长路上一个意外的转弯……这条看似简单的线条里,藏着故事,藏着心情,也藏着生命的密码。
请联系生活,分享你的曲线故事。注意把重点部分写具体,感情要真实。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注意书写工整,写完后用修改符号修改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
3、非连续性文本
材料一:某校三年级学生课间活动调查情况表
材料二:世卫组织关于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的指南
(儿童与青少年篇)(节选)
一周中儿童和青少年应平均每天至少进行60分钟的中、高强度的身体活动。有氧运动为主。
每周至少应有3天进行高强度身体活动以及增强肌肉力量、骨骼健康的抗阻活动。
儿童和青少年应该限制久坐时间,尤其是屏幕娱乐时间(电子媒体的使用时间每天不超过2小时)。
材料三:四肢发达,头脑不简单
经常运动,有利于孩子的大脑发展。哈佛大学教授约翰·雷迪在《休育改变大脑》书中提到:运动后人们的词汇学习速度,比运动前提高了20%,
运动能培养孩子的抗控能力。坦然面对失败,面对挫折,这是孩子成长路上必须要学习的一课。而运动,则是提升孩子挫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运动,是孩子坏情绪的宣泄渠道之一。孩子运动的过程中,会让大脑释放出了更多的多巴胺。多巴胺常被人称为“快乐术“,给孩子带来愉悦的心情,拥有正向的情绪。
(1)、阅读材料,判断下列内容。⑴调查显示跳绳是参与度最高的活动,说明全校师生都喜欢跳绳,
⑵男生喜欢篮球,女生喜欢跳皮筋,说明男女生在兴趣爱好方面有差异。
⑶为了增强青少年体质,建议平均每天至少进行60分钟的中高强度活动,
⑷儿童和青少年应该每天进行高强度身体活动,来增强肌肉力量。
(2)、下面是同学联系材料三对小文的劝说,不合适的一项是( )小文学习很努力,可是成绩总是不理想。为了更好地学习,他在学校里争分夺秒,下课了都在教室里写作业。
A、学习是很重要,但健康的体魄是革命的本钱,课间我们还是要休息的。 B、劳逸结合,学习效率才会更高。所以,学校才安排课间休息时间, C、运动能帮我们增长知识,你只要坚持运动,就可以不用学啦, D、长期学习不休息可能会产生坏情绪,我们一起去运动保持好心情吧。(3)、结合上面材料,联系自己的运动情况,今后你将如何改进自己的运动,为什么?写一写。 -
4、现代文阅读。
会跳舞的头发
①打记事起,我就有一头会跳舞的头发,它们摆出不同的姿势,或弯或曲,飞扬跋扈,像不守规矩的舞者,把我折腾得与众不同,如同异类。
②母亲亦有一头同样的头发,她的这一特色毫无保留地遗传给了我,让我无数次心生抱怨。
③一次,母亲到学校找我,她的头发在微风中跳着杂乱无章的舞蹈,最可笑的是上面还粘着一片树叶。当母亲伸出锯齿样的手来理顺我飞起的头发时,却被她手上的裂口刮得更乱了。“英子娘的鸡窝里快孵出小鸡啦!“(A)同学的取笑让我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④回家后,我没好气地埋怨母亲去学校也不梳梳头,像个疯子一样。忙碌的母亲头也不抬,略有愧疚地回应:“娘给你丢人了吧?不过头发乱了也没啥,心不乱就成。“
⑤急性子的母亲很少有温情的话语,发起火来也如她的头发,张牙舞爪。有一次,我偷吃了爷爷用来压咳嗽的苹果,母亲反手就是一个巴掌,可紧接着,又像漏气的皮球,一边抹着泪一边搂紧我。
⑥母亲的头发再怎么乱,她也容不得我们被别人欺负。大伯家有五个孩子,个个不是省油的灯,尤以堂姐为甚,下手不分轻重,在我头上砸出个大包。母亲闯进大伯家,激烈争吵的场景母亲没和我们说起过,但能想象出战斗力爆表的定是母亲的头发,舞动着节奏强劲的摇滚。回家后,母亲挠了挠更加蓬乱的头发,该吃吃该喝喝,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B)从那之后,堂兄堂姐再也没欺负过我们,这让我很是惊奇。
⑦父亲在县城上班,家里家外都由母亲一个人打理。不履输的母亲干起活来丝毫不输男人,她的头发有时是激情高亢的摇滚,有时是节奏轻快的恰恰,有时又是平静舒缓的慢三。(C)一家人在母亲情绪的音符里起起落落,感受着她的倔强和坚韧。
⑧日子富足了,母亲也老了,越来越温和。稀疏的头发温顺地趴在头皮上,贫瘠,干枯。即便如此,微风吹来,白发依旧充满活力地舞着,像极了母亲,从不向困境低头,总是倔强地顶着乱蓬蓬的头发,或怒或喜或悲,把贫穷的日子打理得热气腾腾。
⑨一头乱发是我生命中一道独特的风景,让我烦忧,也给我力量。遭遇泥潭时,我一遍遍告诫自己,头发乱了,不用怕,只要心不乱,因为我的头上长满了和母亲一样的会跳舞的头发。
(1)、会跳舞的头发真有意思。阅读文章,来一次“跳舞大揭秘“。阅读文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妈妈头发跳舞的典型事例。(2)、母亲头发跳舞的同时,“我“的内心也在发生变化,选择一句划线句子,走进“我“的内心。我选择句(填序号),此时“我“心里想:
(3)、公跳舞的头发大揭秘,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我“和母亲一样,都有一头会跳舞的头发。 B、母亲的乱发让“我“心生抱怨,也给“我“力量。 C、母亲的头发经常跳舞,说明她情绪极不稳定。D母亲的乱发是“我“生命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4)、关于母亲说的“头发乱了,不用怕,只要心不乱“,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我“被他人嘲笑时,母亲告诉我心不要乱,坚持做好自己。 B、母亲一个人打理家庭,面对贫穷的生活,始终倔强又坚韧。 C、哪怕母亲已经年老了,但仍然充满活力,从不向困境低头。 D、不服输的母亲一心要赢父亲,所以把贫穷的日子过得很好。(5)、下面是几位同学阅读文章后的讨论,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题目《会跳舞的头发》,让我感到很新颖、很好奇,很想继续往下读。 B、第⑤段母亲打“我“又抱“我“的表现过于矛盾,不能体现母爱,可以删去。 C、第⑦段中把“母亲的头发“比成摇滚、恰恰、慢三,很贴切,又很有意思。 D、结尾强调“我“与母亲都有一头乱发,和开头呼应,感受到“我“态度的变化。 -
5、阅读与鉴赏
(一)《威尼斯的小艇》(节选)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错,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 , 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作祷告。
(二)《水巷人家》(节选)
苏州是个水城,河道如巷,桥似纽扣,扣住了纵横交错的绿水人家。
水是苏州的魂。清晨,当薄雾还浮在河面上时,临河的窗子便一扇扇推开了。女人们挽着竹篮,蹲在石阶上淘米洗菜,水波一圈圈漾开,搅碎了倒映的粉墙黛瓦。偶尔有小船摇过,船娘用吴语哼着小调,木桨吱呀,划破水面的寂静。
水也是苏州的路。旧时没有汽车,人们出行靠船。卖菜的、收粪的、迎亲的、送殡的,都在水上往来。乌篷船、舢板、画舫,各司其职。最热闹的是“船菜“,富人家雇了船,在河上摆酒,船行菜至,八冷盘四热炒,最后是一砂锅“船鸭“,汤色乳白,香气随水汽飘散。
如今,许多河道填平了,但老苏州人梦里依然有水声。偶尔在平江路或山塘街,还能见到几段残存的水巷,石桥拱立,灯笼低垂,恍惚间仿佛能听到船桨划水的声响———那便是苏州的魂,从未真正离去。
(1)、联读两篇文章,完成两座城市的信息。文章
城市称呼
交通工具
部分生活画面
《威尼斯的小艇》(节选)
威尼斯:水上城市
小艇
船夫驾船行驶;商人做生意;;保姆带着孩子去郊外;
《水巷人家》(节选)
苏州:
、舢板、画舫
;船娘哼着小调划船;卖菜、收粪、迎亲等。
(2)、对比划线部分船夫和船娘的描写,完成以下讨论。我发现写船夫和船娘时,都运用了动态描写,但表现的效果却不一样。
是的,写船夫时,通过写船夫不同情况的反应,表现了;写船娘则表现了。
我在朗读船夫行船的句子时可以用的语气,朗读船娘行船的句子时可以用的语气。A.平静舒缓 B.轻快活泼
(3)、下面关于两篇文章的理解,有误的是( )A、选文(一)加点词“飞一般地倒退“写出了船夫行船速度很快。 B、选文(二)加点词“扣住“形象地写出水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 C、两篇文章都描写了不同人物的生活画面,写出水上城市的独特魅力。 D、两篇文章都详细描写了江南水乡独特的风土人情和美丽景色。(4)、选文(二)中提到“如今,许多河道填平了“,为什么结尾还说“那便是苏州的魂,从未真正离去“,请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 -
6、阅读经典名著,我们能感受到经典文学的魅力。请根据以下信息完成练习。
读书摘录
(仙石)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人物丹青
人物扮演秀
他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持羽扇,看起来气宇轩昂。
(1)、根据以上三则信息判断最有关联性的人物是( )A、贾宝玉 李逵 诸葛亮 B、美猴王 鲁智深 诸葛亮 C、美猴王 李逵 关羽 D、贾宝玉 鲁智深 关羽(2)、读书摘记中的“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联系上文的“仙石“,我们大致猜到这句话在讲( )A、仙石来历奇 B、仙石年代久远 C、仙石很有灵性 D、仙石在变化 -
7、班级开展“与经典同行“阅读活动。请你一起参加。吟诵经典诗词,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之光。请补充以下诗句。
天真无邪是童年之光
敲成玉磬穿林响,。《稚子弄冰》。
, 短笛无腔信口吹。《村晚》
赤子之心是爱国之光
黄沙百战穿金甲,。《从军行》
, 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羌笛何须怨杨柳,。《凉州词》
胸襟坦荡是君子之光
君子喻于义,。《论语》
人有耻,。《朱子语类》
-
8、科学课上,同学们正进行“光的实验“。请你一起参加。
光的实验记录卡
实验名称:光线传播小探究
实验一:①将手电筒的光对准直塑料管的一端,光线( )穿过,在墙上形成光斑。
②将塑料管弯曲后,光线无法通过,说明光沿( )传播。
实验二:用三棱镜对准阳光,白光( )成彩色,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1)、将词语按顺序填入以上括号,最准确的是( )A、笔直 直线 分解 B、笔直 直线 拆分 C、直线 笔直 分解 D、直线 笔直 拆分(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通过动手做实验,发现光传播的秘密,小文喜不自胜。 B、实验结果受到了表扬,我高兴得手忙脚乱。 C、小嘉的讲解非常精彩,同学们都情不自禁为他鼓掌。 D、多次实验不成功,小海垂头丧气地丢下器材。 -
9、班级开展“遨游汉字王国“综合性学习,小嘉围绕汉字“光“展开研究。请你一起参加。
光不仅是照亮世界的物理现象,更是希望、真理和生命活力的象征。它能穿透失败的lǒngzhào____,驱散我们的yíhuò____;它能引导我们在fánmáng____的日常中脚踏实地,在探索中不再chóuchú____不前。拥有知识和智慧的人,内心如同有光指引,面对复杂的问题总能xiōngyǒuchéngzhú____,做出明智的判断。
(1)、根据拼音和语境,写出正确的词语。(2)、以下加点字的字形或字音完全正确的是( )A、晃(huàng)眼的闪电让人心惊胆站。 B、阳光穿过重重屏障 , 供(gòng)养万物生长。 C、在晨光中锻炼的他,手疾眼快,摩拳擦掌,迎接新的挑战。 D、荣誉光环下,他养尊处优,徘徊(huí)不前,令人担忧。(3)、“光“的甲骨文“ “由两部分组成:火在人上。观察其甲骨文字形,可以推测古人用“光“,最可能想表达( )A、太阳是唯一的光源 B、火被人用来照亮黑暗 C、月亮在夜晚才会发光 D、闪电的光最明亮(4)、《说文解字》中关于“光“的解释为:“光,明也“。请选出以下成语中“光“的意思不同于“光明“的一项是( )A、穿壁引光 B、电光石火 C、光宗耀祖 D、光天化日 -
10、请将汉代学者刘向的名言正确、工整地抄写在横线上。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
11、在你的童年生活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是班里可爱的同学,是可亲可敬的老师,还是总在门口晒太阳的老爷爷请选取典型事例,运用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写一写。
要求:①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②选取人物的典型事例:③用上合适的修改符号修改习作: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
-
12、文言文阅读。
黄琼巧对
黄琼①幼而慧。祖父琼,为②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③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琼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④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出自《后汉书·黄琼传》)
【注释】① 黄琼:东汉人。②为:担任。③诏:召见。④如:像。
(1)、联系上下文,写出加点字的意思。黄琬幼而慧
日食之余
即以其言应诏
(2)、对“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京城的人不愿意看日食,黄琬就写下文章记录。 B、京城看不见日食,黄琬就派人去打听消息。 C、京城看不见日食,黄琬就画图说明。 D、京城看不见日食,黄琬就把这个状况报告给朝廷。(3)、请你补充黄琬的思想过程:(4)、从《黄琬巧对》的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 -
13、现代文阅读。
我的童年(节选)
季羡林
①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
②七十多年前的中国,刚刚推翻了清代的统治,神州大地,一片混乱,一片黑暗。我就是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刻,于1911年8月6日,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的一个小村庄——官庄。
③我三岁的时候,每天一睁眼,抬腿就往村里跑,跑到奶奶跟前,只见她把手一蜷,蜷到肥大的袖子里面,手再伸出来的时候,就会有半个白面馒头拿在手中,递给我。我吃起来,仿佛是龙胆风髓一般,我不知道天下还有比白面馒头更好的东西。她喜欢我这个孙子,每天总省下半个,留给我吃。在长达几年的时间内,这是我每天最高的享受,最大的愉快。
④大概在四岁到六岁之间,就开始学认汉字。虽然没有私塾,但是小伙伴是有的:我记得最清楚的有两个:一个叫杨狗,另一个叫哑巴小(意思是哑巴的儿子)。我们三个天天在一起玩,游泳,打枣,捉知了,摸虾,不见不散,一天也不间断。
⑤我六岁那一年,是在春节前夕,我离开父母,离开故乡,是我父亲把我接到济南去的。叔父望子成龙,对我的教育十分关心,我接连转了三次学。
⑥到了学校里,用不着防备什么,一放学,就是我的天下。我往往躲到假山背后,或者一个盖房子的工地上,拿出闲书,狼吞虎咽似的大看起来。常常是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吃饭,有时摸到了天黑,才摸回家去。我对小说中的绿林好汉非常熟悉,他们的姓名背得滚瓜烂熟,连他们用的兵器也如数家珍。自己当然也希望成为那样的英雄。有一回,一个小朋友告诉我,把右手五个指头往大米缸里猛戳,一而再,再而三,一直到几百次,上千次。练上一段时间以后,再换上砂粒,用手猛戳,最终可以练成铁砂掌,五指一戳,能够戳断树木。我颇想有一个铁砂掌,信以为真,猛练起来,结果把指头戳破了,鲜血直流,知道自己与铁砂掌无缘,遂停止不练。
⑦综观我的童年,从一片灰黄开始,到了学校里看到了浓绿的境界——我进步了。但这只是从表面上来看,从生活的内容上来看,依然是一片灰黄。贫困、单调、死板,固执,是我当时生活的写照。
⑧今天的儿童有福了。他们有多少花样翻新的玩具呀!他们有多少儿童乐园、儿童活动中心呀!
⑨今天我把自己的童年尽可能真实地描绘出来,不管有多么不全面,也不管我的笔墨多么拙笨,我们今天的儿童读了,不是也可以从中得到一点启发,从中悟出一些有用的东西来吗?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2)、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灰黄”代表着特殊的时代背景,社会动荡,一片混乱,一片黑暗。 B、“我”小时候生活的环境空气很差,后面到济南才好,所以才由“灰黄”转“浓绿”了。 C、“我”小时候物质极度匮乏,生活一直是贫困、单调、死板,固执的,所以是灰黄色。 D、在学校里读书,带来精神上的享受,是“我”童年为数不多的快乐,所以变淡绿色。(3)、你从第⑥自然段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最喜欢看闲书?(4)、你觉得“我”的童年快乐吗?请用文中例子说明自己的观点。(5)、“我们今天的儿童读了,不是也可以从中得到一点启发,从中悟出一些有用的东西来吗?”请结合文章,写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
14、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2025年3月9日,国家卫健委主任表示,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明确提出“健康体重是全民健康的核心指标”,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加强慢性病防治。
5月30日,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国家6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率在不断下降,但是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仍然呈上升的趋势,形势不容乐观。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儿童青少年肥胖是多种因素造成的。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胡翼飞说,随着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加之学业压力大,孩子们的运动时间被压缩;同时,高热量、高脂肪、高糖的快餐和零食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高纤维食物摄入不足,容易形成“热量过剩但营养不良”的现象。还有很多家长抱着“孩子胖点是福”的观念,缺乏营养知识,容易导致喂养过度。
儿童青少年应合理安排三餐,肥胖儿童青少年的运动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养成长期运动习惯。儿童体重管理,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干预的新格局。
材料二:
(1)、阅读材料一,判断下列内容,用“正确”“错误”表示。①6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率在不断上升。
②儿童青少年肥胖与运动时长、食物摄入、喂养观念等因素有关。
③儿童体重管理,主要靠家庭干预为主,其他作用不大。
(2)、阅读材料二的因素,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3)、结合材料,说一说“体重管理年”我们青少年该怎么做?不少于50字。 -
15、名著阅读。
最近,由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打造的《三打白骨精》在网络上爆火,白骨精能变脸变装,猪八戒和女妖跳上了华尔兹,无人机演绎出了孙悟空七十二变……
(1)、这个剧目改编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四大名著中,还有很多和“三”有关的情节,我还能再写出一个:。(2)、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这个句子描写的是(谁) , 他的别名叫。
(3)、在四大名著中,我还喜欢《》中的(谁) , 理由是。 -
16、按照要求完成练习。(1)、本学期,我们学过很多的古诗文,《从军行》中的“黄沙百战穿金甲,”展现了成功将士的壮志豪情。孟郊笔下的“谁言寸草心,”道出了母爱的深沉与永恒。《稚子弄冰》中的“ , 彩丝穿取当银钲。“描绘了孩童的天真烂漫。杨氏之子应声答曰:‘’则体现了古人的智慧。”(2)、本学期,我们跟着课文游览了很多地方。有著名的水上城市 , 小艇静时如 , 动时如。在牧场之国荷兰,作者在文中四次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目的是。(3)、我能选择下面的一个情景,写一写景物的动态或静态之美:
清晨的菜市场 夏夜的池塘 雪后的校园
-
17、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松因为害怕老虎,所以喝了酒肚胆才敢过冈。 B、周瑜因忌惮诸葛亮之才,故以“三日造十万箭”为难之,想要借此给诸葛亮定罪。 C、《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一文中,通过外貌描写突出祥子的健壮与生命力。 D、《月是故乡明》运用对比手法,将故乡的月亮与世界各地的月亮对比,突出故乡月亮的独特美好,表达思念之情。
-
1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由于是刀刻,使字的线条比较纤细。 B、金文是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字的线条粗壮。 C、小篆字形结构稳定,线条圆转,成为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秦统一全国后得到推行。 D、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其象形意味已基本上全部消失。
-
19、下列诗句中都有表示年龄的词语,请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①行行向不惑 , 淹留遂无成。
②聘聘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③自古稀全传,于今独重名。
④弱冠同怀长者忧,临岐回想尽悠悠。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②④①③ D、④②①③ -
20、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齿笑 海鸥 眷恋 跃跃欲试 B、绷带 锻炼 繁忙 心惊胆战 C、飞驰 慈祥 妒嫉 肃然起敬 D、纵衡 熟练 包袱 摩拳擦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