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2课《汤姆 索亚历险记》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1课《西门豹》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端午节的由来》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孔子学琴》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8课《小狮子爱尔莎》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麋鹿》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鲸》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鸟的天堂》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米芾学书》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寓言两则》同步练习
-
1、根据括号里的提示,下列句子中朗读重音标注有误的一项是( )。A、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孙中山把那段书怎样背出来了?) B、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香味飘到了哪里?) C、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小鸟的颜色是什么样子的?)
-
2、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群儿戏于庭(庭院) B、白云生处有人家(产生,生出) C、但闻人语响(但是) D、天门中断楚江开(打开,意指长江断开了天门山)
-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凤凰(fèng) 胳臂(bo) B、栖息(qī) 呢喃(ní) C、车轴(zhòu) 门缝(fèng) D、答应(dá) 禁止(jīn)
-
4、“字如其人.人亦如字”。让我们用正确美观的字词把观察日记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吧!(20分)
周末的早晨,qiū gāo qì shuǎng____,我们一家人兴高采烈地来到郊外游玩。近处的草地上shèngkāi____着金色的pú gōng yīng____,cuì lǜ____的叶子上沾满晶莹的露珠,几只画眉站在枝头欢快地唱歌,和着草地上的阵阵 chóng míng____,真好听!不远处的小河边,一只 xiǎo lù____正在一边喝水,一边欣赏自己曼妙的 shēn zī____。我们的靠近,它并不惊慌,而是 wēn róu____地冲着我们眨眨眼睛 , 晃晃可爱的小脑袋。弟弟开心得合不拢嘴,看着这美丽的景色,鸟儿的歌声,我们心情好极了!
(1)、看拼音写词语。(2)、给观察日记中加点的多音字注音,并用它的另一个音组词。兴高采烈
近处几只
冲着(3)、观察日记中的画波浪线的字都有 , 它们通常与有关,我还可以写出几个类似的字、。(4)、观察日记中的一句话有语病,请用修改符号改一改。看着这美丽的景色,鸟儿的歌声,我们心情好极了!
(5)、仿写画横线的句子。下雪了,我得。
-
5、习作。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善良的人,他们给我们无私的帮助与关怀。请以“我很感激他(她)”为题,写一篇习作。注意叙述清楚,表达出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
6、石枕
①小映九岁那年,在河边的乱石滩上跌伤了腿。
②幸好小映的爷爷就是有名的游方郎中,他的腿伤才及时得到了治疗。无奈伤势不轻,拔筋接骨之后,只愈了外伤,关节、肌肉依旧疼痛难忍,即使拄了双拐,也难以行走,不得不卧床度日。
③一天,小映看见爷爷在床前叹息落泪,便问:“爷爷,你怎么哭了?”“你的腿已经废了。”小映听罢,哇的一声哭了,当即跪在床上说:“爷爷,你是医生,你救救我吧。我不能没有走路的腿呀!”
④爷爷思忖良久,说:“要根治腿伤,除非你能在三年之内找到碰伤你腿的那块条石。找到之后,把条石凿磨成石枕,用以醒脑镇痛,散血化瘀,舒筋活络。如此,腿伤可不治而愈。倘若在这三年内你找不回那块条石,爷爷就无能为力了。”小映满怀信心地说:“碰伤我腿的是一块黑色条石,我认得它。我一定能找到它!”
⑤自此,小映无论风雨寒暑,每天一大早就拄着双拐,连走带爬地去到乱石滩,寻找那块条石。
⑥一年过去了,小映没有找到那块条石。
⑦两年过去了,小映还没有找到那块条石。
⑧爷爷说:“河滩上的石头不会总留在原处,水涨水落会被冲往下滩的。你到下游去找吧。”于是小映到下游的河滩上去找,然而总是找不到那块条石。
⑨三年的最后一天,小映绝望地对爷爷说:“那块条石,我没有找到。”
⑩爷爷说:“实在找不到,就不要找了。”
⑪“为什么?”
⑫“你的腿不是已经能走了吗?还要那块条石干吗?”
⑬“可我怎么也想不通,那么大的一块条石,怎么会被水冲得不见了呢?”
⑭“三年前我就把它扔到了河心深处,你在河滩上怎么可能找到?”
(1)、用简要的语言,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
(2)、小说主要是通过对人物的( )来推动故事情节,表现人物形象的。A、动作描写 B、语言描写 C、神态描写 D、心理描写(3)、为什么小说把爷爷将条石扔到河心深处的情节放在结尾处?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多选)A、运用了设置悬念的方法,给读者强烈的情感冲击。 B、小说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C、是条石让孙子受伤的,爷爷生气地把条石扔了。事后怕孙子伤心,所以三年后才说。 D、使小说的情节一波三折,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4)、小说结尾处爷爷说:“三年前我就把它扔到了河心深处,你在河滩上怎么可能找到?”联系小说的情节,试着写出小映当时的心理活动。(5)、小说为什么用“石枕”为题目,而不用“爷爷”或者“名医”为题?结合小说内容,写写你的理解。 -
7、趣说南极磷虾
①南极磷虾其实不是虾,而是一种小型海洋甲壳类动物,只不过它的外形很像普通的河虾。它体长只有3~5厘米,外表呈金黄色,鳃是肉眼可见的,体内有微红色的球状发光器,一到夜里,就会发出像萤火虫一样蓝绿色的磷光,所以人们给它取了“磷虾”这个好听的名字。
②南极磷虾喜欢群聚,特别是在低气压的通路和低气压长期滞留的海域,虾群尤为密集,有时长达半公里,宽几百米,平均每平方米的海水中就有10~16公斤的磷虾,也就是说,每两个磷虾之间的距离还不到2厘米。白天,密集的虾群使海面呈现一片铁锈色,夜间,受到惊扰的虾群又会使海面发出耀眼的磷光。南极磷虾的群体几乎都由同一年龄的虾组成,幼虾和成虾一般不混杂相处。虾群对航行的船只不十分敏感,航船从虾群中通过一般不会扰乱它们的队形,即使虾群被冲散,它们也会很快重新聚集到一起,按原来的方向继续前进。虾群有垂直运动的习性,夜间多在水的表层活动,白天则沉到50~60米的深水中潜游。
③由于南大洋有一股环绕南极大陆的寒流,它在向北流去时下沉,而来自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暖流在南下时遇到这股下沉的寒流就变成了上升流。这股上升流含有非常丰富的营养物质,加之水温较高,从而使硅藻等微生物大量繁殖,为磷虾提供了摄食和栖息的理想场所。因此,在南极大陆50~2000公里的广阔大洋中,分布着数量很多的磷虾群,现有蕴藏量4~6亿吨。这种小生灵的繁殖能力极强,数量相当可观,加之没有任何自卫能力,因而成了海豹、企鹅、须鲸等海洋动物与鸟类的重要食物来源。
④科学家们计算,如果每年捕捞3000万吨磷虾,不会影响大洋的生态平衡。磷虾的营养价值很高,体内含有50%的蛋白质,是其他动物蛋白质含量的2~3倍。磷虾不仅营养丰富,而且美味可口,被誉为“冷甘露”。但是,磷虾体内含有大量活性酶,打捞上来的磷虾不到两小时肉质就会变软,甲壳发黑,因此,一般都要就地加工成稳定状态的食品再运到大陆。目前已有20多个国家正在加紧研究磷虾食品,南极磷虾资源具有巨大的商业开发价值。
(1)、文章从哪四个方面写了南极磷虾的特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南极虾 (2)、①自然段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A、列数字 举例子 B、举例子 作比较 C、列数字 打比方 D、作比较 打比方(3)、第②自然段“幼虾和成虾一般不混杂相处”中的“一般”能否删去?为什么?请写出理由。(4)、请从第③④自然段中找到4点理由来说明“南极磷虾资源具有巨大的商业开发价值”。(5)、请解释南极磷虾不易保鲜的原因。 -
8、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拊掌大笑:
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
处士笑而然之:(2)、杜处士最爱的书画是 , 从文中“”可以看出来。(3)、牧童认为这幅画的错误在于(用自己的话表达),可见这是一个的牧童。(4)、关于短文引用古语“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用意,下列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A、总结全文,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B、点明故事的寓意:艺术创作离不开细心观察,艺术家应多向有实际经验的劳动人民请教。 C、说明人各有所长,每个人都要善于利用自身的长处。(5)、“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这样的语句我也会说:“驾车当问 , 做菜当问 , 当问。” -
9、【诗意中国】诗词艺术具有独特的美感,请你根据提示填写诗词。(1)、吟之有味是为“句秀”。《书湖阴先生壁》中“ , ”用对偶的手法工整地写出湖阴先生门前的自然风景。(2)、心怀家国是为“骨秀”。曹植所言“ , ”,大义凛然,家国情怀永远是人们的动力源泉。(3)、直击人心是为“神秀”。《回乡偶书》中“ , ”道出阔别家乡多年的游子的伤感;《江南春》中“ , ”饱含对历史变迁、世事沧桑的幽思。
-
10、对《童年》一书刻画的人物,下列描述与书本内容最相符的一项是( )A、阿廖沙:坚强,勇敢,有强烈的求知欲,富有同情心,追求光明。 B、外祖父:坚强乐观,智慧慈爱,给了阿廖沙真正的关心和无尽的爱,成为阿廖沙童年时代唯一的保护人。 C、外祖母:自私残忍,野蛮粗暴,动不动就打人,有钱时作威作福,独断专行;破产后贪婪吝啬,品格低下。 D、“小茨冈”:诚实善良,性格温和,总是设身处地替人着想,热心地帮助别人。
-
11、小凯围绕“乐于助人的同学”这个题目选择了下列事例,不合适的一项是( )A、双休日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复习功课。 B、同学腿受伤,她主动帮同学打饭。 C、在家会主动打扫房间,并整理书籍。 D、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经常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
-
12、下列句子写人物说话时,没有用与“说”有关的词语来表达的一项是( )A、看到小明迷惑的表情,小刚拍了拍胸脯:“听我的,准没错!” B、“天冷了,一定要多穿衣服……”妈妈一遍又一遍地叮嘱我。 C、“我还有作业没完成,不能和你一起去玩了。”我婉言谢绝了伙伴的邀请。 D、“明明是这样做的!你的方法错了!”小军为了这道题和同学大声争辩。
-
1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李明同学的普通话讲得____,做事更是____,很有章法。他专程请来____的播音员做示范,跟着认真学习。内容解说环节他____出场,因此练习得非常刻苦,希望活动当天能有个精彩的____。
A、亮相 压轴 有板有眼 科班出身 字正腔圆 B、压轴 有板有眼 亮相 字正腔圆 科班出身 C、字正腔圆 有板有眼 科班出身 压轴 亮相 D、字正腔圆 科班出身 有板有眼 亮相 压轴 -
14、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德”字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德才兼备 B、德高望重 C、德艺双馨 D、感恩戴德
-
15、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眼帘 咆哮 糟糕 疲倦 B、琴健 荡漾 疙瘩 培养 C、和蔼 磁场 模糊 眺望 D、彩虹 厨房 甘蔗 慷慨
-
16、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A、参与 参加 参差 人参 B、薄弱 单薄 薄雾 刻薄 C、挨打 挨揍 挨近 挨边 D、勉强 坚强 强迫 倔强
-
17、【游园宣传】冬日暖阳,准备行装。请你借助拼音将下面一段话补充完整。
世界上最温暖人的是冬日的阳光。yōu jìng的午后,透过bō li看雪后的阳光,明亮而灿烂。孩子们开心地堆着雪人,别出心裁地用雪做了顶红zhān mào , 给雪人穿上wǎ lán色的yī shang , 他们陶醉在童话王国里。雪花在阳光下jīng yíng剔透,似乎都在wēi xiào , 笑得那么纯净,那么心满意足。
-
18、【游园标语】请选择合适的后半句,组成完整的活动标语,然后将活动标语抄写在下边的条幅上。要求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冬去山明水秀,____。(填序号)A.春暖日丽风和 B.秋拂万里风光
C.夏日菡萏初放 D.春来鸟语花香
-
19、一学期就这样匆匆流逝,你有哪些新的收获和感悟呢?请以“我懂得了 ”为题写一篇作文,在横线上可以填感恩、珍惜、坚持、宽容等。
要求:①通过具体事例来体现,注意表达时要有真情实感。②不少于400字。
-
2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三峡之秋
①时令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色,是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显现的。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越到秋天,它们越显出绿得发黑的颜色。而那累累的果实,正在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使三块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②早晨,峡风有些凉意,透明的露水闪耀着,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清新而明净。太阳出来了,露水消逝,橘柏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③中午,群峰拔上全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蟒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同时又把它那激荡跳跃的光辉,投向两岸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的热烈气息。
④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谷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这使得峡谷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于是,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犹如一条明亮的带子。
⑤夜,终于来了。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只有偶尔歇过的赶路的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⑥也许由于这里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过于狭小,连月亮也上来得很迟很迟。起初,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也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宛若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亮,从山顶上,顺着直立的深深谷坚(hè) , 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凌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下来。
⑦这一天,正是中秋。(有删改)
(1)、作者按顺序描写了三峡在这天的景色变化。(2)、第①段中画横线句子分别从和(感官)两方面对三峡秋天的和进行了描写。(3)、仔细阅读第②~⑤段,完成下面的表格。时段
描写方法
三峡特点
早晨
中午
下午(黄昏)
动静结合
夜晚
静谧
(4)、文中画波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5)、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