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2课《汤姆 索亚历险记》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1课《西门豹》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端午节的由来》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孔子学琴》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8课《小狮子爱尔莎》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麋鹿》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鲸》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鸟的天堂》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米芾学书》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寓言两则》同步练习
-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小学六年的生活已然成为过去,你也一定像朱自清先生那样有许多的感慨:或高兴、或遗憾、或后悔……如果现在你能再做一回小学生,那会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请以“如果,我能再做一回小学生”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以具体事件为线索,写出真情实感。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
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甲
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①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②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乙
黄继光(节选)
①黄继光带上两个战士,拿了手雷,喊了一声:“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
②敌人发现他们了。无数照明弹升上天空,黑夜变成了白天。炮弹在他们周围爆炸。他们冒着浓烟,冒着烈火,匍匐前进。一个战士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负伤了。摧毁火力点的重任落在了黄继光一个人身上。
③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
④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⑤轰!敌人的火力点塌了半边,黄继光晕倒了。战士们赶紧冲上去,不料才冲到半路,敌人的机枪又叫起来,战士们被压在山坡上。
⑥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指导员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1)、我们在描写人物时,可以像选文甲那样,既关注人物群体,也写每一位战士;又可以像选文乙那样,重点描写主要角色。这两种写作手法的效果怎么样,请结合两个文段说说你的看法。(2)、参与班级演讲团队赛“我心中的英雄人物”,嘟嘟准备的内容是《狼牙山五壮士》,艳艳准备的是《黄继光》。作为小组长的你如何用一段话串联这两个故事参赛呢?(3)、两个片段中的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图。语言描写(一处):。
动作描写(连续动词2-3个):
人物形象:(关键词2-3个)
其他:
神态描写(一处):。
-
3、默写
杭州西湖,如画江南。西湖之美,美在她春日的色彩鲜艳夺目,正如白居易在《忆江南》中写到 , , 西湖之美,美在她的夏日荷塘,正如杨万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写到;西湖之美,还美在她的水光山色,晴姿雨态,正如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写到 , 。
-
4、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小题。
甲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乙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盖,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思援/弓缴/而射/之 B、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C、为是/其智/弗若与 D、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2)、“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话中,加点字的正确意思是( )。A、因为 B、为了 C、以为,认为 D、同“谓’,说(3)、下列语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其一人专心致志,惟秋之为听。(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一心只听弈秋的教诲。) B、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虽然他与第一个人一起学棋,但是棋艺比不上人家。) C、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到了正午时离人近。) D、两小儿笑曰:“熟为汝多知乎?”(两个小孩笑着说:“大家为什么都说你知识渊博呢?”)(4)、对以上两篇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读了《两小儿辩日》,我们知道了要敢于对自然现象进行探求和质疑。B 在《两小儿辩日》中,孔子最终不能决也,是因为孔子怕自己说不出来被两个小孩儿笑话。
C.《学弈》中的两个人都很聪明,只是一个人的学习态度没有另外一个人好。D.读了以上两篇文章,我知道了在看待问题的时候,要学会“辩证”,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才能更深入地理解。 -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没有远大的抱负和顽强的意志,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 B、通过这一次“垃圾分类”主题班会,我们的清洁卫生意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C、在如何提高作业质量这一问题上,老师听取了广泛同学们的意见。 D、中学时,他的成绩不仅在全校拔尖,而且在班上名列前茅。
-
6、 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B、此次南太平洋台风登陆,福建省首当其冲。 C、看到儿子各种搞怪表情,妈妈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D、狂风暴雨过后,村里的道路满是泥泞,房屋损伤严重,农作物倒下一片,哀鸿遍野。
-
7、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散步时,母亲和儿子的观点发生了分岐: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B、在众目睽睽之下,我们几乎是狼贝地跨出了店门。 C、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D、庄严肃慕的一曲乐章震憾着每一个人的内心。
-
8、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迤逦(lǐ) 笨拙(zhuō) 暴露(lù) 蒙(měng) 古族 B、瘦削(xuē) 慰藉(jì) 奢侈(chǐ) 月晕(yùn) C、勾勒(lèi) 浑(hún) 浊 参差(cī) 风靡(mí) D、闷(mèn)雷 歼(jiān) 灭 肇(zhào) 事 枢(shū) 纽
-
9、生活中,总有一最场景,曾让我们心灵悸动。或人、或景、或事、或物……
请以“▲的一幕”为题,写一个片段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那一幕”的描述须具体生动;③字迹工整;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⑤字数 300 字左右。
-
10、语言运用
成都大运会期间,国外运动员和外地游客纷至沓来。成都是美食之都,街头美食、传统名菜,将成都烟火气,演绎得淋漓尽致。请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作为四川火锅的代表——成都火锅有什么特色呢?请你根据以下材料归纳要点,每点不超过6字。材料一:成都火锅食材丰富,菜品多达几百种,囊括了食物王国里可食用之物,菜品已扩大到家禽、水产、海鲜、野味、动物内脏、各类蔬菜和干鲜菌果等。用一句话概括:凡是能吃的食物都可以在火锅中煮或烫食。
材料二:在品种和风味上实行了多样化,可以满足不同食客的需求;再加上几十种不同的味碟的调配,其适应性更加广泛,适合大众化的口味。
材料三:在火力作用下,火锅中的汤卤处于滚沸状态,食者边烫边食,热与味结合,“一热当之鮮”:再加上选用上乘的调料,新鲜的菜品、多样的味碟,真是鲜上加鲜,回味无穷。
材料四:火锅之乐,在于意趣,亲朋好友,宾客同伴,围着火锅,边煮边烫,边吃边聊,可丰可俭,其乐无穷,正如清代诗人严辰写的“围炉聚炊欢呼处,百味消融小釜中”。
(2)、在大运会期间,你将作为志愿者美食向导,向来宾介绍四川美食。请仿照例句,在下列美食中任选一种介绍,至少使用一种的修辞手法,字数在20字以内。例:赖汤圆 个大圆滑白白嫩嫩,味美甜香久久长长。
火锅 红浪翻滚,鱼虾遨游,麻辣飘香,品五味人生。
美食代表:串串香 担担面 钟水饺 回锅肉 麻婆豆腐 夫妻肺片……
仿句:
-
11、现代文阅读
长长的山路
沈念
①村与寨之间,山路相连,弯曲环绕,通往外面只有一条路,旧貌陈颜在浑然不觉间起着变化。父亲带着村民修这条路,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②那是一条遇到雨水就会泥泞的路,坑坑洼洼,湿滑难行。进入雨雪季节,就像踏进地雷阵,要随时小心掉进泥坑,出来厂身脏泥衣。我每天上学必经此路,想躲也躲不了,想逃也逃不掉。在校门前的三岔路口,我曾发誓,将来要逃离闭塞的村子,要去山外的地方。
③寨子里的祖训是,穷也要有穷担当,不求人,凡事靠自己。那时候,很多条件好的村子早就把路修成了水泥路,但山寨家底子薄,修不起一条路。刚换的村支书是父亲,村民难以忍受这条破路的时候,就望着他们的新支书……
④父亲也不是没找过乡长。乡里的书记调任新的岗位,暂时由田乡长代理书记。那天父亲守在外面,瞅乡长办公室没人的一个空档,进了门,又要讲烂路的状况,但刚起了头,田乡长就叹了口气说,乡里实在是拿不出钱了。父亲本是脸薄之人,听了这话,心里涩涩的不是滋味。后来有乡干部说县长要来,他当时心一硬,决定豁出去了。他想好了,万一县长发脾气,村支书不当了也没什么了不起,必须要修条路对村民有个交代。
⑤那天,乡干部集中在礼堂开会。龙县长坐在台上讲话,字正腔圆,听得到声音在墙壁上碰撞。父亲站在外面,龙县长的讲话碎片似的飘进耳中: “农村广阔天地,不能死脑筋搞农业,我们准备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乡镇企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⑥县长一行人走出礼堂,看到父亲站在空阔的院子里,独独的一个人,站得笔直,一动不动,风吹动着他那条军绿色裤子的下摆,上面沾了很多湿漉漉的泥巴印子。
⑦“县长,帮我们修路。”父亲说完这句话,就一声不吭了。车从乡政府大院出发了,车厢内空气沉滞,县长的表情凝重。
⑧那条路,雨后泥泞,泥浆乱翻,像是一群不懂耕作的人踩过的水田。几个干部无从下脚,落在后面。龙县长刚迈了几步,鞋和裤子都沾满了泥巴,问走在前面的父亲,你们平时一直走这条路?
⑨父亲说,祖祖辈辈。
⑩有个干部嘟囔了一声,这条路走不进去吧?
⑪龙县长扭头说,车开不到的地方,脚可以走,村民能走出来,我们就能走进去,我们走一次是一次,但山寨的老百姓,是要年年走、用月走、天天走的。
⑫父亲回村,召开村民大会,第一句话就是,到修路的时候了。村民掂量着父亲的话,热情高涨,交头接耳,说龙县长讲得真好,又说父亲有胆识,没米下锅的人才敢破釜沉舟,还说,我们山寨人走好路、过好日子的时候也快要到了。
⑬修路是三个月后启动的,财政困难,资金缺口大,父亲发动村民投工投劳,分成凿石组、运输组、铺路组,就地取材,用钢钎凿碎山石,手锤打得叮叮响,火花四溅。大家吃在工地上,饭菜从家里带,坚持了三个月,拉出了一条三米多宽的新路。父亲又想了个主意,把那些钎开的薄石块,条形块状的,带回村里垒了水渠的护坡。
⑭修路接近尾声,那条儿时长长的山路,很快变了模样,变成了一条更平更宽的柏油新路。俯瞰之下,黑得发亮、飘带似的山路,来往的车辆,和时光一起延展。
⑮山寨的变迁,如同一本厚厚的书,风吹开一页沉重的过去,又画出一页开阔的未来。而今山路两旁是农家乐和古朴的民居,是清越的山风和厚厚的绿荫,是幽美的峡谷和明亮的旷野。那么多从路上经过的人,帮父亲和这座古老的山寨铭记着一条山间长路的故事。
(节选自《长路与短句》,有删改)
(1)、为了修路,父亲采取了哪些行动?请梳理文章内容,填写下面表格。行动过程
行动结果
找乡长申请修路
①
②
县长实地考查路况
召开村民大会
③
修路启动,村民投工
修成柏油新路
(2)、父亲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3)、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俯瞰之下,黑得发亮、飘带似的山路,来往的车辆,和时光一起延展。
(4)、“路”在文学作品中往往具有象征意味。本文“长长的山路”象征什么?请结合山路的前后变化简要分析。 -
12、文言文阅读
煮饭成粥
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吏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算① , 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②?”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算,饭今成糜③。”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志之。”二子长跪俱说,更相易夺④ , 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注释】①著算(bì):放箅子。箅:蒸饭的器具,使米不至于落入水中。②馏:蒸饭。③糜:粥。④更相易夺:相互修正失误遗漏。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尔颇有所识不 识:知识 B、仿佛志之 志:记得 C、客与太丘论议 论议:谈论 D、宾客诣陈太丘宿 诣:到(2)、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
②二子长跪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
(3)、文中元方兄弟具有怎样的品质?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
13、背诵默写;补写出下列诗词名句的上句或下句。(1)、书到用时方恨少,。(2)、纸上得来终觉浅,。(3)、人生自古谁无死,。(4)、 , 要留清白在人间。(5)、 , 任尔东西南北风。
-
14、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是 ( )
①品读经典可以养成知识丰厚、道德高尚、情趣健康的性灵,可以让人生从浮躁走向宁静、从浅陋走向优雅。
②读书还可以“养性灵”,这种好处,则非品读经典而不可得。
③林语堂曾说:“读书,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识,广识见,养性灵。”
④总之,品读经典可以培养高尚性灵。
⑤读书可以使人增长学问见识,领悟为人处事的道理,即“开茅塞,除鄙见”,这是阅读大多数书籍都可以带来的好处。
A、⑤②③①④ B、③①④⑤② C、⑤②①③④ D、③⑤②①④ -
15、下列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A、护士对候诊的患者们说:“我叫到谁,谁进去,没叫到的都老实呆着!” B、公交车司机对一个刚上车的老人说:“老头儿,赶紧找个座儿坐下。你摔了,我可不负责啊!” C、交警对正要闯红灯过马路的行人说:“请您遵守交通规则,等绿灯亮起时再走,多谢您的合作。” D、食堂管理员对把剩馒头扔进垃圾箱的同学说:“你以为这是你家呢,可以随便浪费粮食,赶快把馒头给捡回来!”
-
1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劳动课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快乐,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 B、近日,大熊猫花花“火出圈”,先后多次登上热搜,“去成都看花花”已成为时下潮流。 C、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来到学校,为同学们普及食品安全卫生,强调要购买放心安全的食品。人 D、淄博烧烤火爆出圈,并非偶然。其爆火的原因,是淄博多年耕耘与积淀的结果。
-
17、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娱乐行业个别明星言行无忌,而追星族却对他们的这些言行不以为然 , 依旧痴迷和疯狂。 B、成都大运会开幕式当晚,市民们一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 , 兴高采烈地赶往东安湖体育馆。 C、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们牢记使命,不负重托,是新时代当之无愧的中国航天英雄。 D、毕业典礼上,校长风趣幽默的演讲让同学们听得出神入化 , 从心灵深处受到莫人的启迪。
-
18、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慈祥 漫长 震撼 死得其所 B、拨弄 严竣 擦拭 缥缈 C、耽搁 寄托 局势 一涌而) D、躲蔽 占据 哀思 乱蓬蓬
-
19、选择题;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急遽(jù) 咔嚓(cā) 不禁(jīn) 惊惶(huáng) B、坚劲(jìn) 蒸(zhēng)融 追悼(dào) 会 夹(jiā)杂 C、瞅(chǒu)见 噙(qín)着 恳(kěn)切 头涔涔(cén) D、送葬(zàng) 徘徊(huái) 笔记簿(bó) 迸(bèng)射
-
20、生活中总有些事情让我们欣喜若狂、痛哭流涕,激动万分、后悔不已……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什么?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把这件事情写下来。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尝试把学到的人物描写方法恰当运用到习作中,使人物性格鲜明,事情经过真实具体。③语句通顺,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