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2课《汤姆 索亚历险记》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1课《西门豹》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端午节的由来》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孔子学琴》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8课《小狮子爱尔莎》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麋鹿》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鲸》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鸟的天堂》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米芾学书》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寓言两则》同步练习
-
1、小文要在“舌尖上的诗行”中发言,想引用一句名言告诉大家生活富足了也不能浪费,要有忧患意识。下列哪一句最合适?( )
A、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B、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C、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D、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 -
2、学校开设新社团,邀你来参加!

____

bǎo lǎn____田园风光,体验农耕 máng lù____,dǒng de____辛勤付出就会硕果累累____(léi lèi)。

如 liè bào____般矫健,以 xiétiáo____的步伐直奔____(bēn bèn)目标,创造属于自己的 huī huáng____。
(1)、请将“磨砺唇枪舌剑,铸就卓越口才”抄写在“开讲吧”的宣传海报里,做到书写端正、美观。(2)、根据拼音写词语,完成“宣传海报”。(3)、请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同学们选择社团时进行了讨论,谁的成语使用有误?( )A、我要去“种地吧”学习耕种,体验丰衣足食的快乐。 B、“开讲吧”可有意思了,我很喜欢那些妙语连珠的演讲。 C、学校处心积虑地打造了这么多社团,丰富了我们的校园生活。 D、我喜欢运动,理所当然选择“奔跑吧”。(5)、“开讲吧”根据不同的主题,选择名言诗句装饰墙面,请你帮忙完成。读书之法:敏而好学,。问渠那得清如许?。
山河之景:明月松间照,。 , 江枫渔火对愁眠。
少年之志:壮哉,我中国少年,! , 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6)、“种地吧”邀请同学们去参观场地。
①来到“种地吧”,有同学感觉泥土脏,老师说:“土地对人类的恩泽可多啦,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它。”句中的“恩泽”可以替换成。
A.恩慈
B.恩宠
C.恩惠
D.感恩
②“种地吧”摆着很多农具,老师拿着一把农具说:“这叫‘pá’,耕地的时候用它来平整土地。”这个字是。
A.杷
B.粑
C.钯
D.肥③看到土地,同学们想到了“接地气”这个流行词。这个词的解释有:A.民间用语,指顺乎人理,接近自然;B.深入人心,贴近群众。这个词在下面的句子中应怎样理解?
王叔叔经常深入基层,工作作风很接地气 , 深受大家喜爱。
春天的农事活动要接地气 , 跟着季节的步伐播种施肥。
(7)、“奔跑吧”社团在制作展示牌,请帮忙将下列语句排序。最初,它只是单一项目的跑步比赛。
奥运会起源于公元前776年的古希腊奥林匹亚。
1896年在雅典成功举办了多国参与的第一届现代夏季奥运会,标志着奥运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了摔跤、拳击、战车赛等多个项目,成为全希腊共同参与的体育盛会。
⑤ 自此以后,奥运会每四年举办一次,项目不断增多,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综合性体育盛会。 -
3、本次活动中,我们研读了文人大家的读书故事,领悟了读书方法,探讨了读书态度,收获很多。你有没有一本至今难以忘怀的好书想要推荐给大家呢?请你以“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为题,向大家推荐这本书,重点写出推荐这本书的理由,如内容新奇有趣,语言优美生动,人物个性鲜明等。注意要分段写,把推荐的理由写具体。不小于450个字(请另附作文纸)
-
4、窃读记
林海音
①转过街角,看见饭店的招牌,闻见炒菜的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声音,我放慢了脚步。放学后急匆匆地从学校赶到这里,目的地可不是饭店,而是紧邻它的一家书店。
②我边走边想:“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边第三排,不错……”走到门口,便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挤满了顾客。我可以安心了。但我又担忧那本书会不会卖光,因为一连几天都看见有人买,昨天好像只剩下一两本了。
③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④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⑤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
⑥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因为那样不会被人注意。进来看书的人虽然很多,但是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因此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⑦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⑧当饭店飘来一阵阵菜香时,我已饿得饥肠辘辘,那时我也不免要做白日梦:如果口袋里有钱该多好!去吃一碗热热的面条,回到这里时,已经有人给摆上一张沙发,坐上去舒舒服服地接着看。我的腿真酸呐,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
⑨每当书店的日光灯忽地亮了起来,我才发觉已经站在这里读了两个多钟头了。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⑩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1)、第④自然段写道:“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快乐”是因为 , “惧怕”是因为。(2)、对第⑦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雨天“我”可以留在书店里多读一会儿书。 B、“我”庆幸下雨。 C、“皱起眉头”说明“我”不喜欢下雨。 D、“我”希望雨下得大些。(3)、根据文章内容,把下面的思维导图填写完整。场景 进店找书 贪婪窃读 与书相别 心情 高兴 (4)、文章用国文老师的话结尾,用意是( )。A、照应开头 B、引发思考 C、深化主题 D、饱含深情,意犹未尽(5)、结合下面的资料,你对林海音的“窃读”有了什么新的认识?新中国成立前,劳动人民因为生活贫困买不起书,一辈子与知识无缘。读课外书是富贵人家的享受,没有钱还要读书的人会被别人取笑,认为是“不识抬举”。林海音就是出生在那个年代,因为家里条件差,根本没有闹钱给她买书看。但是她想尽办法读到了许多梦寐以求的书,为以后的写作道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
5、【材料一】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作者:朱熹)
【材料二】
鲁迅读书,提倡博采众家,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这有拓宽思路,增长知识等好处。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荀子》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董其昌
【材料三】
毛泽东在青年时代读书时有“读得多,想得多,写得多,问得多”的习惯。他的读书方法是“三复四温”式阅读和“不动笔墨不读书”。他在青年时期就熟读了《史记》《汉书》等古籍,并且不断地重温;到了晚年,对他喜爱的史书,也是反复研读,并有读过一遍书就在封面画上一个圈作记号的习惯。阅读时,他总是在重要的地方画上圈、杠、点等符号,或是作批注,或是写读书笔记,或是在原书上改错纠正。
(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疑渐渐释(消除) B、敏而好学(聪敏) C、方始是学(方向) D、而义自见(显现)(2)、根据材料一梳理朱熹描述的读书进程,完成下面的流程图。
(3)、梳理材料内容,材料中提到的读书方法有( )。(多选)A、速读法 B、质疑法 C、反复读 D、略读法 E、提问法 F、动笔法(4)、五(1)班针对全班同学开展了读书情况调查,针对阅读中的问题,请你结合材料提出改进建议。阅读中的问题
改进建议
有的同学只看动漫书,阅读面比较窄。
结合鲁迅的名言可知,多读书能拓宽思路,增长知识,建议大家要博览群书,不要偏看一种书,科普、儿童文学等各种书籍都要读一读。
有的同学读书不求甚解,只是快速过一遍,读后收获不大。
-
6、同学们正在交流自己最喜欢的人物,你也将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分享给大家吧。
人物:
出处:《》喜欢的理由:一是;二是。
-
7、欧阳询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请根据下图完成下列题目。
(1)、上图的书法作品是欧阳询的( )代表作之一。A、隶书 B、行书 C、楷书 D、篆书(2)、与上图的书法作品特点不相符的一项是( )。A、用笔方整 B、笔力刚劲 C、结构严谨 D、笔画省略 -
8、同学们,我们读书或学习时,不仅要有方法,还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请你先补充句子,再判断下列各句哪些是学习方法,哪些是学习态度(填序号)。
A. , 犹恐失之。
B.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
C.吾尝 , , 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D.读书有三到,谓、、。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
9、同学们分享了一些关于读书的诗句,请大家分辨一下,下列诗句中不是与读书有关的一项是( )。A、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B、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
10、一位同学向大家分享了读书感悟,一起读一读并回答问题。
我怀着wú xiàn____的期待,走进书籍(jiè jí)的世界,jīn jīn yǒu wèi____诵读着jiù____父送的四大名著。我喜欢yīng xióng____辈出的《三国演义》;也爱读梁山好汉勇zhǎn____贼寇(kòu kuò)的《水浒传》;从《红楼梦》中的家族兴衰(āi shuāi)感受曹雪芹的“满纸huāng táng____言”……从这些经典作品中,我感受到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更明白了zhì pǔ____文字中传达出的人生jiào huì____。沉浸在书中的世界,suǒ suì____的生活也变得有趣起来。渐渐地,我爱上了shū kān____。书是指路明灯,能照亮我们的成长之路;书是____,能开启智慧之门;书是____,____。
(1)、请边读边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词语,注意书写工整。(2)、请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语段中“传”是个多音字,请根据下列提示进行辨析填空。传 chuán①推广,散布;②递,转
授;③表达;④叫来;⑤传导传 zhuàn ⑥叙述历史故事的作品 《水浒传》中“传”的读音是 , “传奇”中“传”的读音是。
“传唤”中“传”的意思是:“请你一定要把这门手艺传给我”中“传”的意思是;“胜利的消息传遍全中国”中“传”的意思是。(填序号)(4)、在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 -
11、将下面开场白中的诗句抄写下来,注意字迹工整。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
-
12、大自然千变万化,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奇妙和美好。请你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一写你观察过的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写出景物的变化。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
13、西湖新客
①西湖是杭州的标志,也是湖泊的典型代表。随着景区生态进一步改善,越来越多的水鸟选择在西湖过冬或定居。2023年10月25日,一只扇尾沙锥造访岳湖水域,这是西湖首次记录到该物种。让我们来认识这位新朋友吧!
②扇尾沙锥体长24~29厘米,上体黑褐色,具粟色和黄白色斑纹;喙长而直,头顶具黄白色中央冠纹,背具4条白纵带;下体白色,颈、胸淡褐色,带褐色纵纹;翼后缘白色,站立时尾超过翼尖。它是水鸟家族中鹬鸟的一种,因飞行中尾巴打开如同扇子而得名。【A】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它那长长的嘴巴,足有7厘米,长度约占身体的三分之一,几乎是头长的两倍。
③如此长的鸟喙有什么用呢?长长的、尖尖的嘴巴,可以直直地插入泥土中,寻找藏在下面的昆虫幼虫、蠕虫等,就像锥子一样插进泥沙里觅食,因此有“沙锥”之称。
④扇尾沙锥看起来矮矮胖胖,但飞行敏捷而疾速,直上直下,又能急速转弯。飞行方向变幻不定,常呈S形或锯齿状曲折飞行。【B】它往往突然而起,直冲云际,发出粗哑上扬的叫声,像一把打开的扇子露出漂亮的白色羽翅,姿态飘忽而起伏,呈现不规则的运动状态,瞬间便消失在视线之外。
⑤扇尾沙锥有很强的警惕意识,一旦感受到危险,就会蹲下不动,危机逼近,伴随发出“咩”的叫声,迅速螺旋式起飞,快速没入附近的草丛里隐蔽。它的羽色与周边的环境融为一体,发现危险时趴在草丛里仅仅露出一对小眼睛观察四周。有时即使动物从它身边走过,也浑然不知它的存在,扇尾沙锥真是堪称潜伏界的高手。
⑥除了扇尾沙锥,还有鸳鸯、鸬鹚、织女银鸥、普通秋沙鸭等许许多多鸟儿在西湖边安营扎寨,这些乌儿多从我国北方乃至蒙古国、俄罗斯远东地区飞来,在此停留,度过寒冷的冬天,直到次年开春。
(1)、文章主要介绍了“扇尾沙锥”哪些方面的内容?照样子,填一填。
(2)、读文章,下面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湖新客”指的是第一次在西湖水域出现的扇尾沙锥。 B、扇尾沙锥飞行方向变幻不定,能直上直下,也能曲折飞行。 C、扇尾沙锥体型矮矮胖胖,行动不够敏捷,遇到危险只能依靠羽色隐蔽。 D、西湖景区生态的进一步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鸟儿在西湖边安营扎寨。(3)、阅读②、④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完成练习。①画线句A 运用了和的说明方法,是为了说明。加点词“约”和“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②画线句B属于(动态 静态)描写。从这一描写中,我体会到。
(4)、读下面的两个句子,你更喜欢哪一种表达,说说你的理由。
①长长的、尖尖的嘴巴,可以直直地插入泥土中,寻找藏在下面的昆虫幼虫、蠕虫等,就像锥子一样插进泥沙里觅食。
②扇尾沙锥的长嘴能直插入泥土,方便觅食。 -
14、西湖秋意(节选)
【材料一】
①碧云天,黄叶地……
②走进花港公园,才真正看到了秋天的本色。不是凄凉和萧瑟,不是委顿和枯黄,而是火的色彩,是壮丽和辉煌——
③枫叶正红。那一片片红五星般的叶子在微风中抖动着,像一簇簇小火苗,组合成一蓬蓬巨大的红色篝火,在青色和黄色之中熊熊地燃烧着。所有的一切,山石草木,池塘楼阁,仿佛全都燃烧着。我不禁想起了不久前在北京香山看到的红叶,那是漫山遍野的火焰,把秋天燃烧得一片通红。我曾经惊喜得失声叫起来。此刻,面对着西子湖畔的如
火红枫,虽没有在香山时的那种惊喜,却也身心为之一振。香山红叶是一种黄栌的树叶,远看红得轰轰烈烈,近看也不免有一种枯萎的感觉。红枫就不一样了。远眺近看,都一样生机盎然。在秋天的西子湖畔,红枫用自己鲜艳的色彩,展示出生命的亮色,在秋风里吟诵着一首美丽的抒情诗。
④依然有绿。不仅是苍松翠柏,更多的是许多貌不出众的常青树木:樟、桂、黄杨、冬青……在落叶遍地的西子湖畔沉着地吐着绿,这是苍劲的深绿,是墨绿。最远处是一片水杉树,肃立在青沉沉的山脚下,像古人笔下的水墨画。倘若,西子湖畔春天的绿,给人清新妩媚的感觉,那么,此时的绿,应该说是庄重的,是深沉的。
(作者:赵丽宏 选文有删改)
【材料二】
2023年6月15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的奖牌揭晓了,它的名字是“湖山”,有____、____之意。奖牌主设计师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主任章俊杰介绍,“湖山”在设计上融入了西湖文化景观、中国大运河(杭州段)、良渚古城遗址三大世界文化遗产。
(1)、读材料一,完成西湖旅行手账。
我的感悟:赵丽宏认为秋天的本色,不是凄凉和萧瑟,不是委顿和枯黄,而是火的色彩,是壮丽和辉煌。跟着他游玩后,我感悟到秋的本色是 。
(2)、材料一画线句用(静 动)态描写,加上联想,让我们体会到作者此时的心情。(3)、读材料一,下面对材料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散文开头的“碧云天,黄叶地”描述了“秋”,紧扣题目“秋意”。 B、花港枫叶令作者“身心为之一振”,是因为它比香山的枫叶更令人惊喜。 C、作者用香山红叶来衬托花港枫叶的特点,进而突出西湖秋天的景色。 D、“最远处是一片水杉树,肃立在青沉沉的山脚下,像古人笔下的水墨画。”这片水杉树的绿色给人庄重、深沉的感觉。(4)、联系以上材料,在材料二的横线上应填哪两个词?( )A、湖光山色 B、高山流水 C、穷山恶水 D、青山绿水(5)、暑假里,小鹿在杭州游玩的同时,报名参与“亚运小小讲解员”活动。作为讲解员,下列做法错误的一项是( )。A、对有关杭州和亚运会的资料进行分类,并整理讲解提纲。 B、介绍亚运会奖牌的设计灵感时,可从杭州三大世界文化遗产开始讲解。 C、介绍大运河的施工过程时,假如游客们不感兴趣,就要讲解得更加细致。 -
15、宁宁想用学过的古诗丰富短片内容,帮她把古诗补充完整。(1)、王维在《山居秋暝》中以“ , ”写浣女归来时在竹林中的喧笑声,表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之美,“ , ”这两句诗一静一动,描绘出山间傍晚的美好景色。(2)、《枫桥夜泊》中张继用“ , ”两句,借“寒山寺”“钟声”“客船”等意象表现江南深秋的夜景、抒写感受。(3)、《长相思》一词中,“ , ”写出了风雪之大和天气之恶劣,而《渔歌子》中西塞山的垂钓者不惧细雨,专心垂钓真是“青箬笠, , ”。
-
16、读一读乐乐找到的有关雁荡山的句子和素材。(1)、读句子,完成填空,再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雁荡山中,一群白鹭展翅高飞,还唱着歌。
雁荡山中,一群白鹭展翅高飞,仿佛一群白衣诗人,在蓝天上挥洒着自由的诗篇,共同吟唱着对天空的赞美。
第二个句子把白鹭的画面写具体了。照样子改写:
雨落到了湖面。。
(2)、请你根据下边的资料,给雁荡山写一句宣传语。1.雁荡山位于浙江温州。
2.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
3.是国家 5A 级景区。 -
17、小淳想从多种角度展现千岛湖的美,下列哪些句子是静态描写?哪些句子是动态描写?(填序号)
A.静态描写 B.动态描写(1)、千岛湖上的岛屿漂浮在水面上,宛如一颗颗翡翠镶嵌在无瑕的玉盘之中,静谧而美丽。(2)、一群苍鹭从湖面掠过,它们的翅膀剪裁着空气,在碧水之间绘制出流动的画卷。(3)、千岛湖上的波浪在阳光下跳跃、起舞,如同无数精灵在湖面上欢快地嬉戏。(4)、湖边的垂柳低垂着枝条,它们的影子在湖面上轻轻摇曳,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 -
18、嘉嘉收集到了关于乌镇的素材,下面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A、乌镇就像一幅泼墨山水画,静静地铺展在江南水乡的温柔怀抱中。 B、乌镇是一首古色古香的诗,每一座石桥、每一条小巷都充满了韵律和节奏。 C、乌镇的灯笼在夜幕下眨着温暖的眼眸,照亮了归家的路,仿佛是古镇的温柔守候。 D、乌镇就像一部历史的长卷,每一处古迹都记录着时光的痕迹,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
19、读小温找到的关于三垟湿地的素材,回答问题。
黎明时分,我们踏着晨露,来到了美丽的三垟湿地。在这里,一棵参天大róng____树枝繁叶茂,仿佛是一位守护这片湿地的绿色巨人。阳光zhào yào____下的瓯柑林,格外引人注目,瓯柑果实累累,挂满了shù shāo____,不计其数,令人yìng jiē bù xiá____。我们漫步在小路上,感受着大自然的温柔,忘记了忧chóu____。
(1)、根据拼音和语境,填写词语。(2)、下列“果实累累”的“累”读音和意思都正确的一项是( )。A、léi 负担 B、lěi 重叠 C、lèi 疲乏,过劳 D、léi 连续成串(3)、与“不可计数”意思相反的词语是( )。A、屈指可数 B、数不胜数 C、不胜枚举 D、不计其数 -
20、请选择一种你最感兴趣的事物介绍给大家,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植物,写的时候注意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并试着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清楚。不少于450字。(请另附作文纸)